张晶锦,田云刚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农村民居建筑的存在与变迁
——对高平市河西镇巩村的考察
张晶锦,田云刚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通过对河西镇巩村民居建筑变迁的考察,发现农村民居建筑变迁主要体现在:由四合院变迁为独立庭院、长幼合居变迁为各代分居以及装饰风格由精致讲究变迁为简洁明快。由此可以发现当前影响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根本动因;政治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现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民居建筑变迁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村;民居建筑;变迁
“中国建筑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综合,它真实的反应了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观与价值观。”[1]“民居”一词最早来自 《周礼》,原文是 “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 “既知十二之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2]农村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农村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迁的轨迹,看到农民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状况的提升和改变。
(一)明清农村民居建筑
山西省高平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在今高平河西镇巩村留存着的明清建筑中最多的当属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多分布在村子东头和西头,多为一进或二进院落,多为四大四小形式。在中轴线上修建有主房,主房旁配有耳房和厢房。在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当数郭家大院和李家大院。清朝时期郭、李两家均为大家族,据族谱记载,两族中均曾出过数位秀才和举人,家族也曾兴旺鼎盛。受中国传统礼法制度和宗法制影响,大家族成员多聚居在一座大院落。李家大院与郭家大院建造形式相似,为二进院落,整体以大院式为主,内分为多个小院,院落宽敞利落,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以门廊相隔,既彰显了长幼尊卑之分,又便于起居生活。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居建筑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重建等原因该时期建筑在村中未有留存,而少有留存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居建筑。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农村依然是靠天吃饭,因此对于住房的要求较低,故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的民居建筑没有大的发展,大部分村民住的是土房。由于房屋用料皆以易取得的土块和草料为主,故保存不易,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已经留存较少。由保存的实物可知当时的人民在经历社会动荡之后对于生存的物质要求很低,因此,在建筑文化外在的表现方面不太注重,更多的是注重心灵上的归属需求。
(三)现代民居建筑
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实施给巩村带来了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批新的民居建筑在村中快速兴建起来。这批民居建筑多分布在村子西头和南头,排列在村子三条主干道两旁。此时的房屋建筑较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新建房屋在当时属于新的建筑形式,修建时一度拿不准主意具体怎么修,只能在修建时逐步摸索,因此建成后在本村及周围地区一度成为新建房屋模型。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况,村民的心态和思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的建筑多求新求变。主要表现在外表结构和内部建造方面,基于传统的房屋建筑风格和形式产生了新的变化,由此建筑文化的变迁可见一斑。90年代后期民居建筑数量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分布在长晋公路两旁,呈直线型排列。到21世纪初期,大量的新型民居建筑开始在村子周边兴建,主要分布在河渠两边。因而成为本地区当下一种较为流行的建筑风格。
(一)建筑结构的变迁
由明清时期经建国初期到当代农村民居建筑的结构变迁主要表现在由传统的四合院到现代独立庭院的变迁过程。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注重以人为本,建筑空间追求自然和谐。在遗留的明清民居建筑中,多以当时显赫的家族大院为主,在遗存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当时盛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集大成的时期,也是古代建筑体系的古典晚期,呈现出 ‘形体简练、细节烦琐’的形象,在遗存的建筑中多注重讲究建筑和文化的统一,突出氏族大家的文化底蕴。”[3]因此,这些明清建筑多为院落结构,整体为大院式,内分为多个小院,建筑结构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在房屋内部结构设置中则更注重结构部署,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影响,尤其注重礼仪细节,具有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特征。由于年代久远且历经数代居住,屋内摆设大部分已经毁坏,从残存房屋结构中可以看出当时家族的鼎盛和文化积淀。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民居建筑中,多以庭院式楼房为主,在当时村民将之命名为 “出厦”。房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两层楼房,一类为一层平房,一类则为一高一矮式。房屋呈直线型排列,多为5间房。功能分区不明显,以大间为单位,家具摆设简单随意,客厅和卧室没有刻意区分。相比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此时的建筑更注重 “小家”的需求。首先,独立的院落表现在文化层次上则是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村民之间地位平等,再无尊卑之别。其次,院落的缩小表现在农民的心理需要上,中国已无地主阶级,实现了农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再次,表现在经济需求上,独立院落修建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民来说实现的可能性更高。最后,表现在政治、社会层面则是满足了特定的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林毅夫的观点,“在中国农村,是否有新房已成为男青年准备结婚的先决条件。由于60年代初是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个特殊的年龄组的到来,造成对建房需求的增加”。[4]可知,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房修建不仅是物质需求更是现实需求。明清民居建筑无论是在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都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要求,因而,独立庭院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
90年代的农村民居建筑外部格局较80年代的房屋格局无太大变化,在长晋公路两旁新建了大量的住宅房,这些建筑多为前院为门市,后院为住宅,这一明显的变迁则是由经济制度的变化和当地的政策引发的。第一,我国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90年代巩村的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长晋公路的修建使得这一变迁更为显著。村民在自家开饭店、开药铺或小卖铺等,使得民居建筑发挥不同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第二,房屋高度较80年代房屋变化较大,这一变化使得房屋内部更为宽阔和亮堂,相对减少了人的压抑感,增加了开阔感和自由感。第三,内部格局较改革开放初期的房屋有较大的变化,随着当代信息交流的发展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不仅功能性分区明显且更注重室内装修。
21世纪初期的民居建筑则较上世纪民居建筑变化较大,不管是房屋跨度还是高度都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增加,由于住房面积是固定的,因此院子则较之前小了很多。屋内建筑结构借鉴单元楼建筑格式,功能性分区更为明显,有客厅卧室分区,楼梯则由外移到了屋内,便于上下楼,这一变化直接为现下农村居住形式的变化做了铺垫。房内装潢由简洁实用转变为更注重欣赏性,更加注重主人的审美要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二)居住形式的变迁
随着建筑结构的变迁,居住形式由之前的老少合居变为各代分居。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长幼尊卑有别,在居住形式的体现则分为正房为长辈居住,厢房为子侄辈居住。并且对于未成年女性的居住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下闺阁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村中留存的大家族明清民居建筑中多有闺阁。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的现实状况等原因影响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生育,人口激增,一家老小挤在一套房子内,居住条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根据村中老人讲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将各大家族的院落分给无住房的村民,因此出现了各家混居的情况。
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政策的改变,在1983~1985年期间村里新建了大批新式住房,因此居住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人口减少,各家兄弟姐妹婚后自成一家,为自己的小家打拼,不再混住在一个大院里。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前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接受新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思想随之改变,开始注重个人隐私和生活空间,因此房屋功能分区在生活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喜静,年轻人喜欢热闹,在儿女结婚后分开来住或者分楼上楼下住。居住形式的变化导致了东阁一条街中老屋只剩寥寥几个老太太居住,几成空街。
(三)建筑装饰的变化
建筑装饰方面的变迁则表现为从明清时期的精致讲究变迁为现今的简洁明快。
首先,在内部装饰方面。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体现出了儒家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对其深厚的影响。“民居重视吉祥,表达人民心理的祈求,强调对心理的寄托,为了祈祷免灾、趋吉避凶,民居往往以 ‘谐音’、‘类比’、‘模拟’等艺术手法含蓄的表达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居装饰的石雕、木雕、砖雕,以及室内装饰、窗花、年画、家具等都随处可见。”[5]在内部墙面装饰方面,由于明清时期的装饰已不复存在,故此不进行描述,更多的装饰变迁是体现在建国后。21世纪前农村流行在屋中挂一副 “中堂”来装饰屋子,其形式类似于对联上面书写励志类的格言,使屋中彰显文化气息。当时村民会在家中正房中挂 “中堂”,现今已不多见,如今在一位老太太家中挂着一幅上书 “业精于勤”等字样的 “中堂”。由于 “中堂”用料等问题,时间一长容易变形变色而影响美观,故随着时代发展不再流行,被其他装饰所替代。在现代建筑中,则大多以电视墙或是大幅的十字绣来装饰,其中多以鱼、牡丹、马、山水等预示吉祥的图案为主。电视墙的装饰则更多出现在年轻人的房间,更为现代化、年轻有朝气且更为洋气。
其次,在门窗装饰方面。中国人对门有着特殊的感情,“门是民居的脸面,是房主人社会地位的象征,历来受到中国人的重视;门的型制,如式样、大小、屋顶形式、油漆颜色、装饰物件等,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代表户主的身份地位”。[6]明清民居建筑的大门均以木制,在门上雕刻、镶嵌装饰铁制图案,多为锁形或是花形。在屋檐下则刻有砖雕,有莲花形或其他寓意吉祥的图案。到建国后,大门则从铁门逐渐变为塑钢门,门的大小也逐渐变宽变高,门的大小变化如今已不代表等级差别,而是体现了审美的变化以及实际作用,如进出汽车等。屋檐下则多为瓷砖拼成或是大理石雕刻的匾,大都写着 “鹏程万里”、“锦绣前程”等寓意前程的字样。在窗户方面,明清建筑则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有方形、圆形、莲花形、椭圆形等形状,甚至在大家族的窗户边沿等有砖雕和木雕等装饰,以表达对生活美满等美好的精神寄托。到了现代建筑的窗户则清一色变为长方形木制或是塑钢制窗户,少了些许传统文化气息,却使屋内得到更多的光照,符合现代建筑对于建筑材料功能的要求。
(一)经济引发的变迁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我国经济制度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影响着农村民居建筑的变迁。明清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生产方式以小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下,尤其是清朝后期经济颓败,赋税沉重,人民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在饥饱线的边缘。连年战争毁坏了无数的民居和文物古迹,人民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居住条件,只为求基本生存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和创新等一系列的经济惠民政策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对生活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吃住行是人类基本生活要求,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后,追求更高的居住条件就成为新的目标。经济的大力发展和收入的提高是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根本条件,随着长晋公路的通车,河西镇作为高平通往晋城的一条主要干道经济迅速发展,为村民致富创造了物质条件。以长晋公路为依托村民开始做起自己的小生意,如承包蔬菜大棚、开办养殖场、开饭店等。
(二)政治引发的变迁
在政治方面引起农村民居建筑变迁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政治制度的变革,另一个则是土地制度的改革。
首先,在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过程中,从明清时期到现在我国政治制度历经封建专制到社会主义。明清时期遗留的民居建筑均为大家族式四合院,可知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对农民的基本住宅权利的忽视,我国现今则是保证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并推出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民居住权利得以落实。在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里,党和政府不断地制定和提出三农政策,始终把农村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4月指出:“农村盖房要有新设计,不要老是小四合院,要发展楼房。平房改楼房能节约耕地。”[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2012年召开的 “十八大”将 “城镇化”提到了新的高度,报告提出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0]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要素着手推出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从村村通公路,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现在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一步步落实到农民的基本生活上,反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民居建筑的变化,政府提出的惠民政策是推动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其次,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促进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另一政治动因。1978年以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过不断的调整和研究最终确立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基本经营制度。巩村村委遵循党和政府的政策,积极主动的推动政策实施,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为村民建房分配土地,规划建筑分区再到统一修建并通过村民自行购买等一系列变化逐步帮助村民落实安居梦,逐渐形成了一种年轻人多住在靠近公路的村子南头,老人多住在相对安静的村子北头和西头的格局。农村民居建筑的分配方式也随着政策的改变发生着改变,由原来的分配房子到如今随着主人自己设计盖房再到统一设计和规划建房,体现了我国政治由集权到分权的进步,民主政治的进步在农村民居建筑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三)科技、教育引发的变迁
邓小平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人类的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建筑事业也不例外。”[12]明清晚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闭塞,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和建筑没有对该村传统民居造成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民居建筑文化有了大的发展。高介华曾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尖兵。”[13]随着科技的新发展,农村建筑文化和建筑结构随着人们的生活要求不断变迁。体现在当前农村中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的普及使村民对于外面的世界和新的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些先进村民会将网络中不同的建筑结构和功能在农村建筑中变为现实。例如,将网上的农村民居建筑的设计图运用到自家房屋修建中。第二,科技的发展使得农村民居建筑功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墙等的运用,这些现代科技运用到农村民居建筑中,使得民居建筑向着环保、节能方向不断迈进。第三,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务农时间大大减少,男人外出上班,女人赋闲在家做家务、关注孩子学习或是做点小生意。随着近年来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农村民居建筑中新增了一项使用功能,专门为孩子开辟一间书房以供孩子专心学习。这也是农村民居建筑中一个较为明显的改变。
通过对河西镇巩村的民居建筑的考察,发现建筑是不同时期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的物质反映。从农村民居建筑与当代农村经济、政治和科技教育的关系来看,经济发展对农村民居建筑变迁具有激励作用,而民居建筑又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政治变革和政策落实对农村民居建筑变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为农村民居建筑变迁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然而,在农村民居建筑变迁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意识欠缺,明清民居建筑保护不善,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其次,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保留越来越少。建筑结构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缺乏地方的文化特色甚至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建筑,村子文化特征不明显。再次,大量的明清建筑空置、农村民居建筑反复拆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建筑变迁是建立在农民自身以及包工队的文化水平之上,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村委干部对于农村建筑变迁以及建筑文化保护缺乏正确的引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村建筑不能单单注重建筑实体的更新改造,还应该注重农村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基层政府的引导,以及有识之士的支持,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寻求有效的途径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建筑及社会主义特色农村建筑文化。
[1]王蔚,恩隶.中国建筑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1.
[2]孔治让.周礼正义(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3:710-711.
[3]王蔚,恩隶.中国建筑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45.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0.
[5]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89.
[6]单德启.中国民居[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88.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8]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J].建筑经济,1985(1):2.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6)[2015-01-05]http://news.sina.com.cn/o/2007-10-16/032812732178s.shtml.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1.
[13]高介华主编.建筑文化(第二集、第三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996.
(编辑:程俐萍)
The Existence and Change of Rural Folk House
ZHANG Jing-jin,TIAN Yun-gang
(College of Marxism,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China)
By investigation of the folk house of Gongcun,Hexi town in Gaoping,we can find that the changes of rural houses from quadrangle to one-family courtyard,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living together to generation apart and from exquisite ornament style to uncomplicated ornament style,and that the mode of production revolution is the cardinal factor,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land system is the prac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hanges.
Rural;Folk house;Change
D035
A
1671-816X(2015)11-1135-05
2015-07-23
张晶锦 (1989-),女 (汉),山西高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文化方面的研究。
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2015JGSZ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