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2015-04-02 21:34张央央郭占锋
关键词:梁漱溟村民农民

张央央,郭占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张央央,郭占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作为中国乡村建设史上的重要典型事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历来被学者所重视和关注。在农村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于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以及农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方法梳理并挖掘出这一理论所包含的注重情义关系、追求职业平等、强调农民自觉、重视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系统论等主要的社会工作思想。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挥村民潜质、培养村民团体与合作精神、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注重农村整体发展以及进行必要的社会行政干预这五个方面的启示与建议,以期达到解决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发展的目的。

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农村社会工作;启示

尽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距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且当前关于这一理论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较为典型的有 《梁漱溟乡村建设模式透视》《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文化分析》《教育:梁漱溟乡村建设之途径》等。但学者多是从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和研究的,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在乡村问题日益严峻且亟待解决的今天,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对于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开展至关重要。同时,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发展还不够完善的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吸取并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启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社会工作思想

关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开展乡村互助运动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1]而笔者认为,除了包含上述内容以外,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出发,这一理论还蕴含了不少农村社会工作的思想和理念,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体现:

(一)对以情义为核心的伦理关系的重视

梁漱溟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情分,他认为,“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义务调节而得以保持,[2]且常以对方为主来进行考虑。[3]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具有一种互相帮助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一个有情分的人,我们应该为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多做考虑。正如我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 “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等思想一样。而这里所讲的伦理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情谊关系,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关系。[4]除此之外,如果对梁漱溟所讲的这一伦理关系进行进一步推敲便会发现,在梁漱溟眼里,不仅周围人对于我们具有这种负责任的义务,同样,我们对于他人同样具有这种义务。这种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的关心与帮助,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单一进行的。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发扬社会工作的互助精神,是很有启发的。而梁漱溟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思想对我国社会组织结构所进行的分析与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5]这种对民风民情的充分考虑在实际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是非常值得推崇和借鉴的。

(二)无差别的职业分途观的深入剖析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社会其实并不存在经济以及政治上的阶级对立。每一种具体的职业只不过是社会构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这便是所谓的 “职业分途”。[2]不同劳动生产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生产,这只是一种职业类型上的区别,[3]并无职业本身的高低贵贱之说,而所谓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是这个道理。正如梁漱溟在书里讲到:士人与农、工、商并列为四民,“禄以代耕”,这些不同的身份,只是表明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而正是这些各自不同的职业类型共同组成了这一职业社会的整体形态。[6]他的这一观点,在农民以及农民工群体备受歧视的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可贵。另外,他的这一见解也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农民这一职业身份的认识和理解,消除人们以往有关农民及农民工群体思想上的偏见,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促进社区的安宁与团结。另外,这一思想对我们进一步重视农村、重视农民群体,也有重要意义。当然,这和我们社会工作专业一直强调的尊重、平等、无差别等观念,也是高度吻合的。

(三)强调农民自觉精神和知识分子的突出作用,注重团体意识的培养

梁漱溟强调,只有依靠农民自身来解决乡村问题,乡村问题才会真正得到解决。所以他认为乡村建设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农民自觉问题。[7]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指出: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是靠农民自觉,第二则是依靠那些有知识、有远见的知识分子的作用。只有把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他们的作用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乡村才会得到发展。[7]所以在他的乡村建设实践中,一方面,非常注重“农民自觉”精神的培养与挖掘,另一方面,也不断强调知识分子的突出作用,鼓励两者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的主旨应该是:团体组织,科学技术。[8]所以在不断引进各项先进技术的同时,他也积极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相关合作运动。可以看出,团体精神的培养在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中也占有重要地位。[8]

(四)重视文化因素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梁漱溟指出,乡村建设的 “第一层意义”是救济乡村,乡村建设的 “真意义”在于创造新文化。[9]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因严重的文化失调而导致的。而作为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文化的重塑是整个社会文化得以建立和重塑的基础。因此,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入手,“创造新文化 ”,开展平民教育。[10]在梁漱溟看来,“中国原本就是乡村国家,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乡村,而大量的文化、礼俗、法律制度等,也多是源于乡村,又为乡村所用。[3]同时,梁漱溟还讲到,西方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长期以来靠的是法律、制度,而中国则主要是依靠礼俗和教化。在这样一个讲究人情并且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社会,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成,中国的各种礼俗思想在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都发挥着规范个人行为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的是教化、社会礼俗以及人们的自省和自立。[11]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注重契约精神与法律权威,在中国社会,礼俗和文化往往作为一种软约束力,内化于民众的心里与道德观念之中,并不断发挥作用。梁漱溟也正是抓住中国社会以及民众的这些特点,立足于农村这一传统文化发源地,开展了他的一系列乡村教育运动。在认识到文化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的同时,梁漱溟还指出:“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几个要点是教化、礼俗和自力。”[6]而这三者统贯起来,就是所谓的理性。而中国社会秩序能够长期得以自然维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化中所蕴含的理性特质。[11]

(五)社会系统理论的应用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并不是仅仅着眼于乡村地区,而是着眼于整个中国社会。在梁漱溟看来,要使乡村工作产生大的功效,就必须着眼于中国社会这一整体。必须看到整个社会趋于崩溃这一趋势。而进行乡村建设,绝不仅仅只是建设乡村,而是要谋得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11]

在谈到中国的社会问题时,梁漱溟指出:中国问题复杂严重,搅缠一堆。因而在对待这一问题时,要对其中的轻重缓急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找到其中的关键点,这一问题便可得到解决。[6]这显然也是其系统论和重点论思想的体现。另外,梁漱溟认为,进行乡村建设事业,首先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类似于 “村学乡学”这样的新型社会组织构造。而这些 “村学乡学”恰恰就是一个集政、教、养、卫为一体的村级组织。[7]当然,他所设想的通过重整农村社会秩序来调整整个社会秩序的观点和思路,[5]也是其社会系统理论的重要体现。

正如其他应用性研究一样,我们并不是为了研究本身而做研究,而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农村问题日益复杂且亟待解决的今天,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农村社会及其环境,更为我们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得我们所需的经验和启示,来指导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并为我们有关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用于指导我们当前的农村社会工作。

(一)注重个人潜质的发挥,有效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

梁漱溟在其整个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10]并且非常重视农民的自觉精神。通过乡村建设运动,他深刻地意识到了人自身的建设对于整个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一直强调人的 “理性”,认为理性是种自觉行为,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6]另外,他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力量,利用多种途径,为村民普及文化知识,提升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10]他的这些理念和实践,都是他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个人潜质发挥的重要体现。他的这些思想与我们社区工作中强调的居民自主与自觉精神显然不谋而合。

在农村社会日渐衰败,村民建设乡村热情日益递减的今天,农村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大力弘扬这种重视和鼓励人的精神。社区工作者应身体力行地发挥示范作用,摒弃对于农民群体的传统看法和偏见,将重视人的理念深刻铭记于心,充分强调农民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村民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实际的农村工作中,要尊重农民,热爱农民,不断激发农民建设乡村的热情和潜力,鼓励农民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一方面,要给农民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把农民自觉精神的培养作为农村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将人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来对待,突出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1]不断挖掘当地的各类人才,有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调动村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村民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村民的聪明才干,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人的优势和特点,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村民的自我管理水平。同时,社区工作者要尽最大可能为村民提供各种有效信息以及外部资源,协助村民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

(二)重视团体精神,注重协同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人存在团体组织缺失以及科学技术匮乏这两大缺陷。[8]他认为,中国严重的文化失调现象,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崩溃。而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建立团体组织并且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4]

而在农村问题日益复杂的今天,很多事情是单个村民或社工所难以解决的。在这个越发注重团结和协作的现代社会,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合作精神。可以说,但凡有人群形成的地方,就需要彼此合作。而社会工作专业更是在不断寻求协调与合作的过程中,解决案主的各种问题与需求。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发生在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以及人员的密切配合。为了协助解决当地村民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工作者势必要和各个领域、部门以及当地农民进行协商与合作,以获得所需资源和支持。当然,这也是社会工作专业 “互助”精神的体现。通过各方的合作与配合,可以集聚各种有利条件与资源,群策群力,有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在这种日常的合作关系中,不仅能形成团结向上的风气,增进村民的凝聚力,也能锻炼村民的协调能力,培养村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与合作,利用多方力量和资源,促进农村事务的有效解决,为当地农民树立好的典型,帮助他们学会有效与他人合作,并在具体事务中,有意培养其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动员和组织村民参与当地相关事务和社区建设的同时,协调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让村民能够真正从合作关系中受益,并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村民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

(三)激活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和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较之以往,今日农村经济的问题似乎不如文化的问题严重。比起农村的经济问题,农村的文化问题似乎更应该被加以重视和关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致使不少传统的文化概念、模式日渐消亡,而新的内容和形式却又未曾形成和建立。这种情形与梁漱溟所言的 “文化失调”现象极其相似。[11]以史为鉴,所以梁漱溟先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有关文化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农村工作,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在维持社会系统稳定以及教化人心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农村文化日益萧条的趋势以及现状,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担当起社区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大力推进当地的文化建设。社会工作者既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人文素养,又要帮助农民学习并掌握各种先进技术与知识,培养农民的科学精神,并且努力使文化建设这项最易调动村民积极性、最富有成效的活动成为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形式。[10]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农村社会的这种优势条件,组织当地村民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民俗活动,不断挖掘村庄里的能人、艺人,激发他们的艺术潜力,把他们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进一步带动其他村民参与其中,在整个社区形成一股向上的文化力量,提升全体村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与社区归属感,使村民能够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社区建设当中,变被动为主动,使村民真正成为社区事务的参与者与解决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村民的邻里关系也会得到不断改善与提升,反过来也会促进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另外,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并组织村民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调动各种有利资源为当地村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帮助村民学习并掌握他们所需的科学知识以及实用技能,并不断培养村民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理性思考,成为拥有自觉意识的人。总而言之,社会工作者就是要从文化建设以及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不断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文化建设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成为他们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从而不断发挥文化建设以及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0]

(四)走整体发展的农村建设道路

农村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决定了它的各个子系统和要素之间必然具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从中国历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乡村自治得以实现,中国的政治才算有了基础。只有乡村得以发展,中国社会才能整体向前。[7]这不仅是社会系统理论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区工作者在开展农村工作的时候,也应注重社会系统论观点的运用,要以整体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解决农村社会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正如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所秉持的观点一样,在其进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把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个独立运动而进行,而是放在中国社会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和系统中进行。而对应到当前的农村工作,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具体项目时,也应该注重系统论观点的运用,要着眼于农村社会这一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而不是仅仅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大力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文化、社会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善与发展,认真处理好社区发展过程中各个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整体发展的观点看待农村当前推行的各种发展政策以及具体的改革举措。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社区工作者要以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领当地农民走上整体规划和整体发展的科学道路,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适时介入

正如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失败一样,由于当时局势的动荡以及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再加上乡村建设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以及可靠的资金来源,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一经验教训对于现如今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也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由于行政工作所具有的高整合性以及高执行力特征,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具体农村社会工作时,为了保证工作的深入落实与进行,必要的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介入是需要的。具体来说,在农村所需资源的链接与配置、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适度倾向性的把握以及具体方针政策的落实方面,社会工作行政方法都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当地农村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努力为当地村民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三、小结

作为典型的 “乡土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就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本世纪以来,一直崇尚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想,而重视乡村建设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农村,从而促进乡村问题的真正解决。[7]而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是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种农村问题不断涌现和滋长,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农村问题解决,促使农村社会工作往纵深处发展,需要引进和吸收各种有利于解决农村问题、促进农村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以补充和完善专业理论和方法。

然而,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由于梁漱溟等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等原因,这一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乡村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实践,在农村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批判着吸收其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从中汲取我们所需的成分来指导具体实践,从而促进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1]邓兆洲,曾宪军.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2):105-109.

[2]陈来.梁漱溟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7.

[3]王露璐,吕甜甜.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蕴涵与实践路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6-11.

[4]潘培志.梁漱溟乡村建设模式透视[J].学术论坛,2006(8):101-105.

[5]黄国辉.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3.

[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132.

[7]黄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235(7):133-138.

[8]张湛.试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人才思想[J].语文学刊,2012(10):69-71.

[9]郭云波.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9(4):172-176.

[10]赵芳.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93-96.

[11]程方勇.分裂与动乱激发下的秩序构想——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6(9):38-44.

(编辑:程俐萍)

Enlightenment of LIANG Shuming's R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on Rural Social Work

ZHANG Yang-yang,GUO Zhan-f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Social Develop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a)

As an typical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ural construction,the r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of Liang Shuming has always been highly valued by scholars.As rur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on this theo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rural social work.This essay sorted out the main ideas of social ideological work contained in this theory by using literature method:focus on friendship relations,pursuit of career equality,emphasizing peasants'consciousnes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lture,education and social system.Combined with the actuality and problems in the rural areas,it proposed giving play to villagers'potential,cultivating villagers'team and cooperation spirit,developing rural culture and educa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having the necessary social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Key words:Rural construction theory;LIANG Shuming;Rural social work;Enlightenment

F326.11

A

1671-816X(2015)11-1103-05

2015-06-07

张央央 (1991-),女 (汉),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

郭占锋,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E-mail:543001714@qq.com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SH031);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Z109021114)

猜你喜欢
梁漱溟村民农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饸饹面“贷”富农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