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培 仁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浙江杭州310028)
华莱坞电影研究的新视界
——《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总序
邵 培 仁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浙江杭州310028)
世界电影业正在重新洗牌,好莱坞一家独大的格局即将终结,宝莱坞、华莱坞等并存的世界电影多极态势开始形成。华莱坞电影业的发展繁荣是对大中华地区整体力量崛起的自然反映。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华莱坞拥有飞速发展的丰富资源,拥有改变世界电影格局、推进文化输出、重塑国家形象的巨大力量。华莱坞电影界及其学界必须奋起直追,在制片、发行、播映以及营销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同世界接轨的运营模式;电影业在继承和革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同世界接轨的共通价值和独有模型。华莱坞试图追赶和超越好莱坞,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取代它的位置,而是与各国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世界电影艺术,着力建设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通过电影的形式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极化和世界电影的繁荣与发展。
电影艺术;电影产业;华莱坞;好莱坞;文化多元
瑞秋·菲尔德(Rachel Field)说:你无法解释好莱坞(Hollywood),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诞生地和闻名全球的电影产业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的西北部。好莱坞并非一个行政区域,也没有自己的市政部门,但有一个指定的官员担任所谓的“荣誉市长”,以适应举办各种电影仪式的需要。
同样,你也无法界定华莱坞(Huallywood),地球上也没这个具体的地方,尽管有不少公司试图打造这样的地方。经过香港电影界的不懈努力,香港被打造成了大中华地区的电影殿堂,曾创下过电影总产值超越印度宝莱坞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佳绩,赢得“华语梦工场”“东方好莱坞”等美誉。随后崛起的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建有秦王宫、明清宫、清明上河图等28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大型实景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电影制作机构群,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也被认为是具有地标意义的“华莱坞”。
“中国坞”(China wood)是印度媒体于2011年12月底用来形容中国电影产业的新概念。过了不到五个月,七星娱乐集团即宣布投资80亿人民币,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环球影视服务总部基地——“中国坞”,意在为中国和美国电影业之间的合作打造全方位的高端合作服务平台,提供电影融资、制作服务、全球发行与营销三大系列服务。
继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成为全球最大院线之后,万达又放出豪言,要拿出50亿美元在海外进行一系列大并购。同时宣布,将斥资82亿美元在青岛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影视产业园“东方影都”,包括主题公园、电影博物馆、蜡像馆、水下舞台和电影制片厂以及20个工作室,发誓要把集团文化板块业务的年收入做到131亿美元。
在中国,试图打造这样一个具体的华莱坞或中国好莱坞的公司还在不断涌现,但最终的华莱坞不会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或区域,而是一个概念、符号和一种精神和文化。
目前,好莱坞(Hollywood)现象正在发酵,并呈现出迅速蔓延之势。除了印度宝莱坞(Bollywood)、尼日利亚瑙莱坞(Nollywood),现在又有新西兰维莱坞(Wellywood)、韩国韩莱坞(Hanllywood)等概念、口号和行动。在中国,上海学者则提出申莱坞(Sengllywood)倡议,京广浙多家企业几乎同时争先恐后打造“海莱坞”(Haillywood)影视基地。预计在十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者已经敏锐地针对好莱坞与华莱坞跨国影视合作生产的现状和趋势,适时提出了跨莱坞(Trollywood)影视生产经营的理念。
同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中国电影业界相比,中国电影理论界显得有点滞后和冷漠,身份也有些尴尬。华莱坞(Huallywood)概念的提出、界定、深化和弘播,不仅可以激励全球华人、华夏子女积极投身华莱坞影视事业,而且可以引导电影学界将眼光转向一个更加久远、广阔、遍布全球的华语电影生产与传播领域。如果说,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繁荣是对大中华地区整体力量崛起的自然回应,那么华莱坞电影理论研究也必须对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给出自己的答案和阐述;同时在全球性电影竞争的格局中,开拓和扩展人们认识和理解华莱坞电影与世界文化间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路径与视野。
基于华莱坞电影研究的历史反思、现实考量和未来前瞻,可以认为,华莱坞(Huallywood)就是华人、华语、华事、华史、华地之电影也,即以华人为电影生产的主体,以华语为基本的电影语言,以华事为主要的电影题材,以华史为重要的电影资源,以华地(包括中国大陆、台港澳和新马美等国华人集聚区)为电影的生产空间和生成环境。换言之,华莱坞既是物质层面上的具体性的空间、地方和电影媒介、电影产业,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性的符号、历史、文化和愿景。应该说,这种定义和阐释,既可突破过去华语电影研究的语言束缚,也可打破以往中国电影研究的地域局限,从而可以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世界华语电影的基础上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
世界电影正在重新洗牌,好莱坞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即将终结,宝莱坞、尼莱坞、维莱坞、华莱坞并存的多极电影世界态势已经形成。好莱坞“世界娱乐之都”的桂冠摇摇欲坠,一方面美国电影生产地点的分布范围不再局限于好莱坞一隅,另一方面世界电影生产者逃离好莱坞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已在天津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投资3D影视项目。美国梦工厂则在上海投资3.5亿美元建造了一家动画工作室。目前,全球都在争抢好莱坞资源,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纷纷提供比好莱坞更优惠的补贴政策。好莱坞所在地洛杉矶市市长埃里克·加切蒂已经宣布该市进入“紧急状态”,发誓“要像守卫骨头的狗那样”夺回“出逃的影视制作”公司,决不让洛杉矶遭受像底特律因汽车业衰落而受到的那种经济重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华莱坞电影发力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勤劳、勇敢、聪明的华人既然能在第一、第二产业创造辉煌、称雄世界,也一定能在第三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赢得尊严和荣耀。2013年,“好莱虎”遇到了武二哥,中国大陆电影总票房为217.69亿元,较上年170.73亿元,同比增长27.51%。其中国产片票房为127.67亿元,相比2012年的82.73亿元同比增长54.32%,有33部国产片票房过亿。2013年,大陆新增银幕5077块,总量达到了18195块。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达到128亿美元,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因此,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华莱坞电影不仅拥有全世界不容忽视的飞速发展的丰富资源,而且拥有改变世界电影格局、推进文化输出、重塑国家形象的巨大力量。当下,全世界都正在见证着一个梦想的、想象的、勾画中的、行动着的和奔跑着的动态性华莱坞,试图对她作任何定格式的描述和分析都将与瞬息万变的客观事实不相符。
华莱坞不要嫉妒好莱坞,而要以好莱坞为参照的“想象”,敬重好莱坞、学习好莱坞。这既是尊重客观事实,也是华莱坞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具体表现。与狼共舞,就得是狼。宝莱坞和瑙莱坞已经成为打造民族电影风格、创新民族电影“想象”的典范。华莱坞电影业界和学界必须奋起直追,既要十分清楚自身的文化基因、历史传统的来龙去脉、优势与特色,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耀感,又要十分明白中华文化包括华莱坞电影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走向,在传播全球化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华莱坞电影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在顺应世界文化潮流的进程中持续巩固自主地位、提高竞争能力。在虚心学习好莱坞电影技巧的同时,努力用好莱坞的技巧讲好华莱坞的故事。
当然华莱坞也要把好莱坞作为一个追赶和超越的目标,否则是没有出息的。华莱坞作为一面文化旗帜,不仅在特定社会环境或社会规范下能被广泛接受与认可,而且具有很强的涵盖性、统合性、包容性和辨识性,符合华人社会的希望与期待。她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让分散、游离、漂浮的力量再度融入和聚合,从而可以将已经消沉的智慧和无望的边缘状态再次激活、升华,让华人社会形成强大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身份认同,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产生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甚至有可能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电影话语权。
华莱坞拥有十分优越的基础和条件。相同的中华文化传统,共通的华语传播通路,共同的人类基因遗传,相似的中华历史认同,以及可以共同挖掘、开发、传扬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中华文学、中华艺术,中华武术、中华美食、中华医药、中华服饰、中华书画、中华音乐、中华歌舞等,都会自然而然地汇聚、融合、生成和升华,成为华莱坞电影在文化、美学和资金、人才等层面开启合作和进行国际传播的珍贵宝藏和强大动力。
创新是电影的灵魂,内容是电影的命根。一部世界电影史,就是一部电影创新史。电影创新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电影传播的最高境界。没有基于中华五千年历史和当代现实以及切合观众真实需求的创新性的电影内容,就失去了华莱坞电影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许多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凭经验办事,靠拍脑袋决策,不重视市场调查、前期策划和创意写作,违背当今电影生产的趋势和规律,结果常以失败告终。相反,一些重视创意策划的新锐电影公司,凭借内容优势和电影叙事、艺术表达方面的国际水准,加上年轻的名星阵容,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没有炫耀科技,也没有玩弄技巧,即可以获得巨大收益,产生良好声誉。因此,内容至上,应该成为华莱坞追赶和超越好莱坞不变的宗旨。
华莱坞作为国家的面孔,全方位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气、神”。我们必须在制片、发行和播映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整套同世界接轨的运营方略和模式,积极向世界传播华莱坞。特别是在电影全球推广营销方面,华莱坞必须以最大诚意向好莱坞学习和致敬。为什么好莱坞会成为国际舆论和社会时尚的风向标,成为影响世界文化、经济甚至政治的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与其强大的市场推广和整合营销能力不无关系。先影院放映再社会推广,先国内播映再全球发行,先纯电影营销再电影拓展,按部就班、有序有节地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传播,是好莱坞电影的基本运营模式。好莱坞电影宣传营销费用往往占到总经费的25%左右,他们早就意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宣传推广,要观众摆脱电视的诱惑自觉地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很难的。
在全球电影多极格局中,华莱坞电影融合和合作的进程在加快,整体力量开始显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莱坞电影先后经历了由间接融合到直接融合、由初步合作到全面合作再到深度合作等多个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华莱坞后融合时代,一种由低到高、由下到上、由简单到复杂排列的物理性融合、化学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的金字塔融合模型即将形成,一种融入业界期待、愿景和学界思考、理想,具有“高级生命体”特征的最高融合境界已经晨光微现。
华莱坞试图追赶和超越好莱坞,并不是一定要取代它的位置以称霸电影世界,而是要与世界各国电影界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世界电影艺术,着力建设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华莱坞不应该也不可能以一种解放了被压迫的状态,再度复制一个她曾经深受其害的单极独大的单向度的电影世界。在全球化时代,作为长期遭受好莱坞电影霸权文化掠夺、挤压的华莱坞,文化觉醒后的电影蓝图应该是在积极吸纳和借鉴好莱坞的先进理念、管理智慧和经营谋略,在合理继承和革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寻华莱坞同世界接轨的共通价值、理念和独有模型、特色,通过电影的形式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极化和世界电影的繁荣与发展,使华莱坞电影成为与其母体的空间结构、文化传统、综合实力、文化理想相适应的世界电影舞台上闪亮的明珠、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一极。
在2013年金秋季节,浙江大学在杭州成功举办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华莱坞电影”学术研讨会,华莱坞电影这一话题得到学界、业界和期刊界广泛关注和支持,相继有50余篇会议论文在各类期刊上发表。2014年11月,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浙江省(浙江大学)国际影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再次在杭州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媒介生态学视野中的华莱坞电影”学术研讨会;同时,团结国内外电影研究者推出《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意在用事实证明,华莱坞不会只是一个符号、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崭新的电影研究视界、方向和热点,伴随着电影学界持续稳定的关注、思考和研讨,还必将转化为电影业界的一种群体智慧、集体行动和整体突围。华莱坞也不会只停留在当下的想象和期待之中,还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矫健身姿和坚定脚步,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星光大道和璀璨舞台,成为创造世界文化繁荣、共享人类文明和谐的全新天地和生态绿洲。
是为序。
2014年8月于杭州市沿山河畔寓所。
(责任编辑 杨 爽)
Approaching the New Vision of Huallywood Movie Studies——An Introduction toHuallywoodCinemaTheory:A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
Shao Peiren
(SchoolofArtsandHumanitie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The world film industry is undergoing reshuffling, with the dominance of Hollywood coming to an end, and Bollywood, Huallywood forming a multi-polarization filmdom. Being the second largest film market, Huallywood enjoys fast growing rich resources, and possesses such great power as changing world film situation, promoting cultural export and reshaping national image. To achieve this, the Huallywood filmdom and the professionals must develop their own managing patterns in film making, issuing and telecasting so as to be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norm, and probe into the common values and unique pattern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catch up with Hollywood does not mean that Huallywood tries to take the place of Hollywood, but to enrich the international film arts and work to establish a world of multi-polar, so as to achieve the film boom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multi-polarization of world culture via the form of films.
film arts; film industry; Huallywood; Hollywood; multi-polarization of culture
2014-11-20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媒介地理与媒体生态研究”(06JDCB001ZD)。
邵培仁,男,江苏淮安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J905
A
1672-0040(2015)01-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