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德下德的历史地位

2015-04-02 04:27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仁义道德经老子

黎 荔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中国文化】

论上德下德的历史地位

黎 荔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其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道”分为“常道”“非常道”的基本观点和阐述了“道”的基本特征,第二大贡献是提出了“道”所生的“德”分为“上德”、“下德”的学术观点和明道、修道、得道的路径。本文简明扼要地讨论《道德经》的第二大贡献——“上德与下德”,通过对《道德经》全文中的道德仁义礼智信全部例句的分析,论证了《道德经》有关“上德”、“下德”的天才发现,探讨历代学人对“上德”、“下德”完整系统的失传与断裂,旨在阐述当下继承“上德”、“下德”的必要性,重建中华文化之中上下连通、天人一体的国学系统。

常道非常道;上德下德;无为;上仁;上义;上礼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完整地提出了“上德与下德”这一著名观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基于历史上的河上公注、王弼注、唐玄宗注“三家注”,按照概念不译和含义难以翻译的词语不翻译的原则,对原文试译如下:

“上德”在“常道”上表现为“无得”,因而实质上是“有得”;“下德”在“非常道”上表现为“不失得”,因而实质上却是“无得”:“上德”顺应“常道”而“无为”乃至“无不为”,“下德”顺应“非常道”而“无为”实际上“有所作为”:“上仁”顺应“非常道”而“有为”却似乎“无所作为”,“上义”顺应“非常道”而“有为”却似乎“大有作为”,“上礼”顺应“非常道”而“有为”却无人响应,于是伸出胳膊去引导人们遵守“礼仪”。所以失去了“道”之后才会出现“德”,失去了“德”之后才会出现“仁”,失去了“仁”之后才会出现“义”,失去了“义”之后才会出现“礼”。出现“礼”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忠信不足且祸乱的开始;所谓“先知”,不过是“非常道”的浮华表象,是背离“常道”与“愚”(朴实而敦厚)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应该立身在朴实的地方,不应该立身在浅薄之地;大丈夫应该立身敦厚的地方,不应该停留在浮华之处;所以大丈夫应该舍弃浅薄、浮华而获取朴实、敦厚。[1]

这段译文中的概念大致有“上德”、“常道”、“下德”、“非常道”、“无为”、“上仁”、“上义”、“上礼”、“道”、“德”、“仁”等。按照《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体德用”和“宇宙生存论”的观点,这些概念的顺序是:“道”分为“常道”、“非常道”,“常道”近乎“道”即“无为”,“非常道”近乎“德”即“有为”,“德”包括“上德”、“下德”包括“仁”含“上仁”,“义”含“上义”,“礼”含“上礼”。其中“上仁”、“上义”、“上礼”属于上德的境界。简而言之为“道德仁义礼”。跟通常的“五常”“仁义理智信”相比较,尚缺“智信”,再综合《道德经》全书的内容,《道德经》的下德即“仁义理智信”。这不仅是一个学术的系统,也是一个明道、修道、得道的“上德”、“下德”修炼系统。

一、老子《道德经》中存在一个完整的上德下德系统

现在把《道德经》中的“道德仁义理智信”全部例句罗列,附录文后,以便分析[2]:

(一)道

《道德经》中有关“道”的基本内容有:

第一、“常道”和“非常道”。

老子用一个“道”字来统帅《道德经》全书。不可“说道”之“道”是“常道”,可以“说道”之“道”是“非常道”,而“常道”近乎“道”,“常道”包含“非常道”;“常道”位于“绝对时空”,不生不死,生生不息;“非常道”位于“相对时空”,有生有死,有存有灭。“常道”决定“非常道”,为学、为道的目的是为了“得道”,是一个从“非常道”走向“常道”的必然过程。在阅读《道德经》原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分清楚老子是在“常道”角度说话还是在“非常道”的角度下说话:在“常道”的角度说话,老子认为唯有“道”完美无缺且至善至美,其余的都有待改进,因而有“绝仁弃义”的说法;在“非常道”的角度说话,老子主张为学、为道,讲仁义,守道德,学习圣人,诚实守信,争当大丈夫,归根返本,道法自然。

第二、“道之主名”和“道之辅名”。

在《道德经》中,老子把“道”作为主名,而从不同的角度,老子选择了不同的字来称呼“道”,象征“道”不同的特征或功能,这即“道之辅名”。从“道之主名”和“道之辅名”两个方面认真辨析“道”,才能最终发现“道”,认识“道”,从而“为学”而“为道”。“道”无名而有名,因万名而无名。

第三、“道”为体,“德”为用,无道无德,有道有德,“道”、“德”不能分离。

“道”的特征和功能是通过“德”而实现的,“大道”虽然一统“人道”、“地道”、“天道”等“三道”或“人道”、“天道”,而实际上是通过“人德”、“地德”、“天德”的“三德”或“人德”、“天德”而实现的。“道”与“德”的先后而大小层级分为“道”、“德”;“德”分为“上德”、“下德”;“下德”分为“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义”、“礼”、“智”、“信”又分为“上”、“中”、“下”。老子认为,为学、为道的开始是从“信”开始,逐渐向“智”、“礼”、“义”、“仁”乃至“下德”而“上德”。这不仅是修身养性之法、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第四、“道”为父,“一”为子,所谓“道生一”,“一”为“德”。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出现在宇宙出现之前;“德”以“一”作为基本特征而按照“道”的规律而运化宇宙万物——宇宙万物运化即按照这种方式运作。根据这些特征,“道”可以叙述为“力”,细分为阴力即“弱作用”、阳力即“强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五行力即“电磁力”,在生命体为生命力,在风为风力,在雷为电力,在水为水力等,正是这些特征,构成“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

(二)德

“道”为体,“德”为用,因而“德”是“道”运化于宇宙万物的具体象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第一个“德”是“道德”的“德”,第二个“德”是“获得”的“得”,第三个“德”是获得的“得”,意思是,“上德”顺其自然,为人处世没有具体的功利之心,表面上没有获得什么看得见的好处,可实际上这才是最大的好处。《河上公注》:“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河上公注》:“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王弼注》:“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兼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韩非子·解老》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按照韩非子的观点:“德”是身内之悟;“得”是身外之物。

因此“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跟“道”同源,具备“道”的基本性质,是“无为”之德,在《道德经》中被称为“孔德”(孔德之容)、“广德”(广德若不足)、“建德”(建德若偷)、“玄德”(常知稽式,是谓玄德)。除含有“德”字之外的,如上善若水、大制不割、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赢若绌、大辩若讷等,都具备“上德”的基本特征。

上德是“无为”之德。“无为”是《道德经》等道学家不断使用并被后代不断沿用的著名论断。《道德经·第二章》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说法,《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有“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我在《老子新学》中对“无为”的理解是:“不妄为、不胡为,不做任何违反自然、有损道德、违反法则,有害众生的事情。”[3]《文子·通玄经·第一章道原》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文子·通玄经·第二章精诚》说:“大道无为,无为即无有,无有者不居也;不居者即处无形。”《文子·通玄经·第三章九守》说:“无为而治者为无为。”《文子·通玄经·第八章自然》:“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文子》对“无为”的理解比较全面,可以细琢。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第一个“德”是“道德”的“德”,第二个“德”是“获得的”的“得”,第三个“德”是获得的“得”;意思是,“下德”心怀欲望,为人处世都有具体的功利指标,表面上获得了看得见的好处,可实际上这不是最大的好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是没有欲望的,“下德”是有“欲望”的。“下德”指的是“号谥之君”的德,其德不及上德,所以称“下德”。“号谥之君”的所谓“不失德”,意思是“其德可见,其功可称(河上公注)”,“下德”能够“求而得之,为而成之(王弼注)”,制定法律和规则统治天下。因为“下德”是“求而得之”、“为而成之”的,属于“有为”,因此“必有失焉(王弼注)”,“必有败焉(王弼注)”,所以说“下德”“是以无德”。

“得”是《道德经》“得道”和“失道”的基本手段之一,其基本条件是,所“得”合乎“道”就“得道”,如“得一”;否则就“失道”,如“不得其死”。“德”跟“得”有通用的地方,恕难赘述。特别注意:“下德”不是“缺德”、“无德”。

《文子·上德篇》是这样阐述“上德”和“下德”的:“天覆万物,施其德而养之,与而不取,故精神归焉;与而不取者,上德也,是以有德。高莫高于天也,下莫下于泽也,天高泽下,圣人法之,尊卑有叙,天下定矣。地载万物而长之,与而取之,故骨骸归焉;与而取者,下德也,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认为:“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把“下德”细分为“上仁”、“上义”、“上礼”。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上德“无所偏为(王弼注)”谓之“无为”,即“上德”之为是“无为”;凡是“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王弼注)”谓之“有为”,即“下德”之为——上德似乎无所作为而事实上无所不作为——完全按照“道”的规则行事,排出了一切进攻性的可能,因此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可能。“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的意思是:“为之”即“有为”,“有为”就难免忧患;“有以为”即“有所为”、“有而为”,因为离开了“常道”而进入“非常道”,所以“功虽大焉,必有不济(王弼注)”——下德所为,心本无为,实际上希望有所作为。

(三)仁、义、礼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意思是:“行仁之君”之仁谓之“上仁”,是“仁”的最高层次,“为之者,为人恩(河上公注)”,“功成事立,无以执为(河上公注)”;“上仁为之”的内容是“宏普博施仁爱(王弼注)”,且“爱”“无所偏私(王弼注)”,所以叫做“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王弼注)”, “上仁”只做好事而不求回报——上仁所为,心有为而实际上行动无所作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意思是:按照“义”的标准来分辨是非,主要内容是“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河上公注)”,有想法,有行动,“裁非断割,令得其宜(唐玄宗注)”,“心迹俱有为(唐玄宗注)”,“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上义所为,心有所为而实际有所作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的意思是:“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河上公注)”谓之“上礼”;“上礼之君”制定各种礼节制度,展示各种威仪,表面上看起来很充实,而实际上很虚假,所以不可能获得普遍响应。于是乎“六纪不和(唐玄宗注)”,“上下忿争(河上公注)”,“上礼之君”及有关人员“为礼以救之(唐玄宗注)”;“礼尚往来,不来非礼,行礼于彼,而彼不应(唐玄宗注)”,因此就产生了“攘臂而扔之”(强制执行)的现象,“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上礼”即非常周到的礼数,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于是乎“则攘臂而扔之”——卷起袖子,伸出手臂,诲人不倦,讲求礼节——上礼所为,心想有所为而实际难有大作为。

“仁”、“义”、“礼”分别是什么含义呢?

关于“仁”,《韩非子·解老》认为:“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者。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其求报也。”韩非子的意思是,老子的“仁”就是指满心喜悦地“爱人”,“喜人之有福”,“恶人之有祸”,出自内心地爱人而“非其求报也”,犹如《论语·里仁第四》“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关于“义”,《韩非子·解老》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君事臣宜,下怀上、子事父宜,众敬贵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韩非子的意思是,老子的“义”指的是君主和臣子、上级和下级、父亲和儿子之间“众敬贵宜”的等级差别,是知己、熟人、同窗、好友之间“相助也宜”的交往之道,是“亲者内而疏者外”的内外有别关系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可只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此即“义”,这就是“宜”。

关于“礼”,《韩非子·解老》认为:“礼者,所以貌情也。”“礼者,外节之所以谕内也。”韩非子的意思是,所谓“礼”就是用来展示感情的仪式,在内的为思想活动,在外为的礼节行为。朱熹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礼”可以表示“敬”或“不敬”,是一种表情,即“貌情”,是外部的“节,内在“文质彬彬”通过外在的“其乐融融”表现出来。

《韩非子·解老》说:“有道之君,外无怨雠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夫外无怨雠,其于邻敌者,其遇诸侯也有礼义;内有德泽于人民者,其治人事也务本。”

“道”、“德”、“仁”、“义”、“礼”,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正如《韩非子·解老》所说:“道有积而积有功,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韩非子的意思是:修道经过不断积累就会有“功效”,“德”就是“道”的“功效”;“功效”有实在的内涵,而实在内涵有思想的光彩,“仁”就是“德”的光彩;光彩有具体的色泽,而色泽必然表现事实,“义”就是“仁”的事实;办事必须有“礼”,礼节必然出现具体的“规章”(文),“礼”就是“义”的规章。

这里的“仁”、“义”、“礼”,跟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仁义礼智信”的产生是因为“欲望”,所以老子认为属于“下德”。按照这种理解,因此老子总结说:跟“上德”相比,“下德”是“为学”的阶段,属于“非常道”的范围;“上德”是“为道”的阶段,属于“常道”的范围。

“下德”是“德”的延伸,属于“有为”之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修德要以“道”为指导,要从自我开始,从早开始,从内心开始,由我及人、家、乡、国乃至天下,把修身跟治国集合起来。治身治国的起点都是“信”,从“信”开始,逐步向智、礼、义、仁,即“先有诚信,其次智能,其次义而仁,完成了“下德”,而后上德而道——这是修德修道的路线图,也是老子大道实施的基本过程。

“仁”属于“非常道”之“德”的“下德”范围,具有很强的“有为”特点,从“常道”的角度看,是老子排斥的对象,随时随地弄清楚老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仁”,对于正确理解《道德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义”是下德的一个修炼环节,在“仁”之下、“礼”之上。“有礼”才能“有义”,“有义”才能“有仁”,进而进入“上德”乃至“道”的境界。“礼”是老子修道的一个主要环节,具有上承仁义、下启智信的作用。“智”与“愚”对立:“愚”属于“常道”范围,所谓“大智若愚”,是“无为”的典型状态;“智”属于“非常道”,所谓“机关算尽”,是“有为”的典型状态。从本质上看,老子并不反对所谓的“智”,可从实践上看,老子对“以智治国”,对“奇谋巧智”是坚决反对的。无论是在老子看来,还是几千年文明的实践,“智”都是必须的,可“智”必须按照“道”的指引行事,否则“智”的破坏力犹如“洪水猛兽”。没有“智”不能很好地“穷理”,可如果不用“道”来规范“智”,就不可能“尽性”,就会“礼崩乐坏”,天下大乱,饰伪横行,“老实人吃亏”,“投机者获利”。

(四)知(智)

“知”在《道德经》中经常用作“智”,“知”是《道德经》认识论、实践论和道德论的重要工具,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大道”的本质特征、基本功能和人格修为。

第一、“大道”的本质特征。

“吾言甚易知”实际上就是“大道”“甚易知”——知“道”易,易知“道”,这是老子一贯的观点,也是“道”的本质。可“道”被神秘化(进入巫术),被边缘化(走向宗教),非“道”之过,实在是“不善为道者”之过。

第二、“大道”的基本功能。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非常道”范围,人为地推崇某种不合道的价值观(偏执的价值观),有如“三寸金莲”、“贞节牌坊”、“楚王好细腰”,所以最终必然走向反面。在“常道”的范围内,没有“美丑”、“善恶”之分,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不“善知”所引起的。“大道”的基本功能就是“善知”——“能知古始(14,即《道德经·第十四章》,下同)”、“知常曰明(16)”、“知常容(16)”、“知其雄(28)”、“知其白(28)”、“知其荣(28)”……善于把握“知”的基本功能,就能逐渐深入运用“道”的基本功能。

第三、“大道”的人格修为。

“知”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认知客观对象的同时,更应该修炼主观世界。在“非常道”范围内,“信”是“为学”、“悟道”的起点,真诚而诚信,因诚信而产生信用,因信用而树立信仰——老子曾经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话,而起点就在这里。

二、“上德”、“下德”学术体系的失传或断裂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是“自本自根”的,不生不灭,生生不息,是“万物的究竟”,是“万物的一般”,是“体”;“道”的“生生不息”是靠“德”来完成的,所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德”是道生出来的,是“万物的依归”,是“万物的个别”,是“用”。“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可“用”却是千变万化的。万物有万性,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之中,万物有的沿着本性发展,有的离开本性变异。在变异之中,有的还是继续沿着本性发展,有的却走向本性的对立面,这就是导致了“失道而后德”。除人之外的万物,因为不会出现主观的干预,所以变异一般表现为发展而丰富多彩。可万物之一的人,因为是“万物的灵长”,因为有思想、有观念等,有的人继续沿着本性去千变万化,而有的人违背本性去千变万化而却出现了异化,走向本性的对面。在老子的观念中,“仁”是“下德”的核心元素。沿着本性的是“善”,背离本性是“恶”。“善”有利于“己”造福于“人”,而“恶”却“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因此“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的“恶”的出现突出了人的“善”,因此“惩恶扬善”的大旗从古至今高高飘扬!

从“人境”“有善有恶”的层面回归到“道境”“无善无恶”的层面,关键在于明道、修道乃至得道。人性也是万物之性之一,回归人性有路径,这就是分清楚上德、下德,看清有、无的方向,“存无守有”,明白从哪里开始回归,到哪里算是进步。

“无”和“上德”的目标是“道境”,所以“上德无为”;“有”和“下德”目标在“人境”,所以“下德有为”,“人境”的目标就是“仁”——捍卫“仁”就是“义”,遵守“仁”就是“礼”,明白“仁”就是“智”,笃行“仁”就是“信”。老子的“上德”、“下德”学术体系,是一个用本体、本用融汇起来的体系,本是目标,用是方法。“道生一”乃至“三生万物”属于“宇宙生成论”,由上往下。基本内容是:道为本,德为用;上德为本,下德为用。仁为本,义礼智信为用;仁为本,仁心(内心修为)、仁爱(身外实践)、仁德(理想境界)为用。义为本,正义(内心修为)、仗义(身外实践)、大义(理想境界)为用;礼为本,礼节(内心修为)、礼仪(身外实践)、礼法(理想境界)为用;智为本,明智(内心修为)、智谋(身外实践)、智慧(理想境界)为用;信为本,诚信(内心修为)、信用(身外实践)、信用(理想境界)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属于“万物归一论”,其范围主要是在“下德”,路线图是:“信”、“智”——个人素质,“礼”、“义”——群体素质,进而实现下德“仁”的目标。之后就是从有为进入无为,从下德回归上德。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应该顺其自然,可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作为“人”的基本要素就是“信”。无信之人不是人,是物,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从“信”开始,逐步回归,乃至道境,这就是“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老子有关“上德”、“下德”的天才设计,构成了中华传统独树一帜的学术体系,其中包括“无中生有而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论、“以无为本而无体有用”的哲学本体论、“道体德用而无为无不为”的“科学和谐论”、“正言若反而反正相成”的“思维认识论”、“常道”(无善无恶)和“非常道(有善有恶)”所形成的“存无守有”的价值论等[4]。

《道德经》基于从“道”存在的状态“有无”划分出“常道”、“非常道”,从“善恶”的角度划分出“上德”、“下德”,因而所建立起来“常道非常道”、“上德与下德”的学术和修养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明道、修道、得道这样一个有机的过程。可是自从《道德经》以后,文子、列子、庄子、韩非子等乃至后来的魏晋玄学,都没有很明显的继承,乃至“下德”就成了“缺德”的同义字。我们只在王阳明的《传习录》看到这个的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还有这样的版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被誉为“王门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大学问,可王阳明并不同意道家或道教的观点,王阳明这样说:“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人道正路。”[5]

因为“上德”、“下德”学术体系的失传或断裂或隐藏在“国学”的深空之中,中华文化就在“有为”的“下德”的“人境”之内一争论就是几千年,而失去了目标“无为”的“上德”道境。没有了目标且没有意识到,还自以为目标明确,因此“经世致用”,急功近利,很少有人明白“无善无恶”的道境了。

“上德”、“下德”学术体系的失传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现在人的心中,“道”、“德”变成“道德”,跟仁义排在一起,常常说“仁义道德”,而无人去分别“道”、“德”,甚至没有人明白“道”、“德”。2012年洛阳老子学会举办“老子进万家,道德行天下”活动,口号原先是“老子进万家,大道行天下”,为什么修改呢?“道”是“体”,“德”是“用”,“用”是“行”,必有“德”。这些内容几乎没人注意了。“上德”、“下德”学术体系的失传,使老子很多主张为后世所曲解,比如“绝仁弃义”,就一直被很多人用来证明是老子反对“文明”、反对“仁义”、主张“倒退”的铁证。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在他被誉为“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开山之作”的《道教的历史》中曾经说过,孟子主张“仁”、“义”,可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并没有公开批判老子,这些话(绝仁弃义等)可能不是《道德经》原文。许地山的推测被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的一批《道德经》楚简所证实,其中“绝仁弃义”为“绝伪弃虑”,因此有的专家视许地山为天人。跟郭沫若一样,作为作家的许地山,自然不明白老子“上德”、“下德”的基本观点。其实“绝仁弃义”、“绝伪弃虑”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跟“上德”不一致,所以从“上德”角度看,万物一体,老子不区分“仁”、“义”,而从“下德”的角度看,老子并不反对“仁”、“义”,可反对“伪”、“虑”。老子反对的是假仁假义、坑蒙拐骗,这是毋庸置疑的。老子不反对“下德”,不反对“仁义礼智信”,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道德经》全书是固有的一个自洽系统,比如把“常道”与“非常道”、“常名”与“非常名”、“无名”与“有名”、“无”与“有”、“无为”与“有为”等判断角度。因为不明白《道德经》的“常道非常道”或“上德与下德”的基本观点,因为“上德”、“下德”学术和修养体系的失传或不被重视,直到今天还有学者认为:“《道德经》反对仁义,明确无疑,没有什么可以商榷的余地。”[6]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胆敢公开反对“仁义礼智信”,即使反对也是“假”的“仁义礼智信”,如庄子所说的“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中“仁义”!这哪是“仁义”?明明是弱肉强食、强权政治,“胜者为王”的把戏!

“上德”、“下德”学术和修养体系体系的失传,导致了中华文化的学术体系最终没有建立起来,修养系统最后没有落实下去。一方面在信奉“吉人自有天相”而一方面却牢记着“好人无好报”的环境之中,于是就出现了“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两面人。因为总在“善恶”、“是非”的圈子里打旋旋,乃至弄到了“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地步,人人防骗,人人怕骗,人人想骗,少数人绑架多数人,劣币淘汰良币。这都是“上德”、“下德”学术和修养体系的失传所致。只不断地争论“善恶”、“是非”,永远不会走出“善恶”和“是非”的怪圈。“上德”、“下德”学术和修养体系的失传令人至为叹息,“上德”、“下德”学术体系的回归令人至为振奋!当“上德”、“下德”学术和修养体系重新建立起来之时,“天人国学”得以发展壮大,那就是中华文化真正复兴之日!

[1]杨郁,黎荔.老子新学大全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2]杨郁,黎荔.老子新学精选集·老子字典[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3]杨郁,黎荔.老子新学大全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4]杨郁.易经的智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5]杨郁.传习录注译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6]郑开.“道德之意”要论·老子思想与人类生存之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附录】

《道德经》有关“道德仁义理智信”的全部例句

1、“道”共出现77次:

道可道(01,《道德经·第一章》,下同)的第一个“道”、“非常道”(01)、“道:冲用之或不盈(04)”、“复此道者(15)”、“道隐无名(41)”,象征“道”的“不盈”特征;“古之善为道者(15)”、“道常无名(32)”、“上士闻道(41)”、“中士闻道(41)”、“下士闻道(41)”、“不笑之不足以为道(41)”,象征“道”“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特征;“道之为物(21)”、“明道若昧(41)”、“进道若退(41)”、“夷道若类(41)”、“其在道也(24)”、“故有道者不处(24)”、“强字之曰道(25)”、“以道佐人主者(30)”、“故有道者不处(31)”、“天道无亲(79)”,象征“道”的“自善”特征;“譬道之与天下(32)”象征“道”的“天地相合”特征;“道出口,淡无味(35)”、道之华(38)、天下有道(46)、天下无道(46)、故几于道(08)、天之道哉(09)、执古之道(14)、是谓道纪(14)、天乃道(16)、道乃久(16)、大道废(18)、是谓不道(30)、不道早已(30)、故失道而后德(38)、大道甚夷(53)、非道也哉(53)、是谓早服道(59)、早服道谓之重积德(59)、长生久视之道(59)、古之善为道者(65)、故从事于道(23)、道者同于道(23)、同于道者(23)、道亦乐得之(23)、惟道是从(21)、故道大(25)、天法道(25)、道法自然(25)、大道泛兮(34)、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1)、道之尊(51)、故道生之(51)、以道莅天下(6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为道日损(48)、行于大道(53)、反者道之动(40)、弱者道之用(40)、道生之(51)、夫唯道(41)、道生一(42)、见天道(47)、道者,万物之奥(62)、不如坐进此道(62)、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62)、天下皆谓我道大不肖(67)、天之道(73)、天之道,其犹张弓与(7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唯有道者(77)、天之道,利而不害(81)、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

2、“德”含“得”,“德”共出现41次,“得”共出现35次:

德:孔德之容(21)、德者同于德(23)、同于德者(23),德亦乐得之(23)、常德不离(28)、常德不忒(28)、常德乃足(28)、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38),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故失道而后德(38)、失德而后仁(38)、上德若俗(41)、广德若不足(41)、建德若偷(41)、德畜之(51)、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1)、德之贵(51)、德畜之(51)、是谓玄德(51)、其德乃真(54)、其德乃余(54)、其德乃长(54)、其德乃丰(54)、其德乃普(54)、含德之厚(55)、早服道谓之重积德(59)、重积德则无不克(59)、故德交归焉(60)、报怨以德(63)、是谓玄德(65)、玄德深矣、远矣(65)、是谓不争之德(68)、有德司契(79)、无德司彻(79)、上德不德(38)、是以有德(38),下德不失德(38)、是以无德(38)。

得:不贵难得之货(03)、难得之货(12)、得之若惊(13)、少则得(22)、德亦乐得之(23)、失于乐得之(23)、昔之得一者(39)、天得一以清(39)、地得一以宁(39)、神得一以灵(39)、谷得一以盈(39)、万物得一以生(39)、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39)、得与亡孰病(44)、咎莫大于欲得(46)、得善(49)、得信(49)、既得其母(52)、故不可得而亲(56)、亦不可得而疏(56)、不可得而利(56)、亦不可得而害(56)、不可得而贵(56)、亦不可得而贱(56)、夫两者各得其所欲(62)、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62)、不贵难得之货(64)、吾得执而杀之(74)、抟之不得(14)、道亦乐得之(23)、吾见其不得已(29)、果而不得已(30)、不得已而用之(31)、不得其死(42)、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31)。

3、“仁”共出现8次:

天地不仁(05),圣人不仁(05),与善仁(08),有仁义(18),绝仁弃义(19),上仁为之而无以为(38),失德而后仁(38),失仁而后义(38)。

4、义共出现5次:

大道废,有仁义(18),绝仁弃义(19),上义为之而有以为(38),失仁而后义(38),失义而后礼(38)。

5、礼共出现5次:

言以丧礼处之(31),以丧礼处之(31),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38),失义而后礼(38),失礼者(38)。

6、“智”含“知”,智共出现9次,“知”共出现57次:

智:使智者不敢为(03),能无智乎(10),慧智出(18),绝圣弃智(19),虽智大迷(27),知人者智(33),以其智多(65),故以智治国(65),不以智治国(65)。

知:“知止不殆(32)”、“知足者富(33)”、“知足不辱(44)”、“知和曰常(55)”、“知常曰明(55)”、“知人者智(33)”、“自知者明(33)”、“不行而知(47)”、“知者不言(56)”、“言者不知(56)、“知不知,上(71)”,“不知知,病(7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02),皆知善之为善(02),吾不知谁子(04),能知古始(14),知常曰明(16),不知常(16),知常容(16),太上,不知有之(17),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21),吾不知其名(25),知其雄(28),知其白(28),知其荣(28),夫将知止(32),知止不殆(32),知人者智(33),自知者明(33),知足者富(33),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3),知足不辱(44),知止不殆(44),祸莫大于不知足(46),故知足之足(46),知天下(47),其知弥少(47),是以圣人不行而知(47),以知其子(52),既知其子(52),使我介然有知(53),吾何以知天下然哉(54),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55),知和曰常(55),知常曰明(55),吾何以知其然哉(57),孰知其极(58),无不克则莫知其极(59),莫知其极(59),知此两者(65),常知稽式(65),吾言甚易知(70),天下莫能知(70),夫唯无知(70),是以不我知(70),知我者希(70),知不知,上(71),不知知,病(71),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72),孰知其故(73)天下莫不知(78)。同“智”:智慧,谋略,心机:常使民无知无欲(03),明白四达,能无知乎(10),知者不言(56),言者不知(56),知者不博(81),博者不知(81)。

7、“信”共出现15次:

言善信(08),信不足(17),有不信(17),其中有信(21),信不足焉(23),有不信焉(23),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信者吾信之(49),不信者吾亦信之(49),得信(49),夫轻诺必寡信(63),信言不美(81),美言不信(81)。

[责任编辑 张君宽]

2015-01-31

黎荔(1975— ),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文学博士,陕西省老子书道研究会副会长。

B223.1

A

1008-4649(2015)01-0036-08

猜你喜欢
仁义道德经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