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 Tan、PFNA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作用的对比研究

2015-04-02 07:44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张涛
河北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百分率术式髓内

刘星明 王彦人 卫陈刚 张涛

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4%[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粗隆间骨折患者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追求稳定固定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骨折复位效果。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保守治疗因其较高的卧床并发症及畸形愈合率以逐渐为手术所替代。目前常用的固定物主要有DHS、重建髓内钉、Gamma钉、PFN 等[2]。其中第三代 Gamma钉Inter Tan及PFN的改良产品PFNA均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端可加压、抗旋转等优点,己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所认同。对39例老年粗隆间骨折应用Inter Tan治疗患者及20例应用PFNA治疗患者对固定后加压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收入院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的采取Inter Tan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例及采取PFNA固定治疗的20例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其中Inter Tan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0.3岁。根据改良 Evans分型:Ⅱ型26例,Ⅲ型13例。PFN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8.8岁;根据改良Evans分型:Ⅱ型13例,Ⅲ型7例。致伤原因:均为低能量摔伤或扭伤。

1.2 手术方法 Inter Tan组:患者麻醉成功后,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患肢体沿轴线牵引,逐渐内旋并内收约15°,C形臂X线机透视下在闭合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顶点作一长4~5 cm纵行切口。钝性分离臀中肌直到大粗隆顶点,大粗隆顶点为进针,开口扩随,插入随内钉,在体外导向器引导下,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透视满意后,分别拧入适当长度交锁组合螺钉,并依据透视复位情况,给予0~10 mm加压,位置满意后,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置人静力或动力锁定钉。冲洗切口,选择性放置负压引流管。

PFNA组:C型臂透视下,牵引床牵引复位效果满意后,大粗隆顶点进针植入主钉,打入股骨颈防旋转刀片并锁定,安装远端交锁钉。

1.3 观察指标 术后2组均第3~7天复查髋关节X线片,术后1、2、5、9个月门诊随访,复查 X 线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前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比较 两种术式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分离或崁插,大部分病例骨折分离距离在5~10 m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前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百分率比较 %

2.2 两种术式内固定成功后术中透视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百分率比较 两种术式内固定成功后术中透视骨折分离距离,Inter Tan组获得了97.4%的主要骨折线闭合率,PFNA则为95.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术式内固定成功后术中透视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百分率比较 %

2.3 两种术式术后4周内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百分率比较 术后4周复查X线发现PFNA组有20.0%患者有骨折线增宽表现,而Inter Tan组仅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术式术后4周内骨折分离距离患者分布百分率比较例(%)

2.4 随访及预后 2组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及患者一般情况,术后3~10 d内指导患者进行非负重床下功能锻炼。术后3周可在双拐辅助下不负重行走,4~6周过逐步渡到部分负重行走,12~16周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骨折骨性愈合后可逐渐弃拐完全负重行走。术后20周,2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明显骨折线,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外伤患者的常见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骨折获得稳定的固定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3],常用的内固定器械有DHS、重建髓内钉、Gamma钉、PFN以及PFNA等,他们都具有稳定固定的特点。DHS据有滑动加压和抗旋转的作用,但DHS对骨折的稳定性控制较差及易并发骨质疏松。重建髓内钉和Gamma钉相较于动力髋螺钉相比,其髓内中心性固定,载荷传递更合理.但是其抗旋转不足,容易导致固定失败[4]。PFN符合生物力学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钉尾处的应力骨折的发生率,但其骨质破坏大,拉力螺钉松动退钉及髋螺钉穿出等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PFNA髓内固定系统为PFN的改良,它可最大限度保留骨量,减少应力集中,减少螺钉切出几率,但其加压作用较弱。Inter Tan随内固定系统具有抗旋转及更为直观可视的加压效果,远端独特的中空发夹设计,减少了远端截面的刚性,避免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5]。

通过对Inter Tan组和PFNA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主要骨折线分离情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术中牵引床辅助下复位满意后,Inter Tan组可以有明显的二次加压作用,并且在术后4周,部分负重功能锻炼后,Inter Tan组同样可以提供良好的加压作用,避免骨折端的再次分离,为骨折按预期复位效果愈合提供前提,虽然PFNA组在20周后同样达到愈合,但其部分患者为功能锻炼后的二次分离基础上的愈合,不能达到理想愈合效果。

综上所述,Inter Tan固定系统由于具有双螺钉交锁加压作用,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二次加压及持续维持加压作用方面,优于PFNA固定系统,为骨折复位后骨性愈合及控制二次分离移位提供了良好保证。由于Inter Tan同时具有创伤小、抗旋转、固定牢固等优点,故其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髓内固定系统。

1 Sadowski C.Treatment ofreverse oblique and transvers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useofan intramedullary nail or a 95 degrees screw-plate:a prospective,randomizedstudy.J Bone Joint Surg Am,2002,84:372-381.

2 Cooper CG,Campion LJ.Melton,3rd,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a worldwide projection.Osteoporos Int,1992,2:285-289.

3 何升华,彭俊宇,赵祥.股骨粗隆间骨折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骨伤,2009,22:6-7.

4 Haynes RC.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ailure modesof the gamma locking nail and AO dynamic hip screw UB-der static loading:a eadaveric study.Med Eng Phys,1997,19:446-453.

5 汤欣,刘谟震,于利,等.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814-818.

猜你喜欢
百分率术式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