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大任务应该是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我校近几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紧扣这四大任务,通过院级统筹规划,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德能结合、知行合一;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有机统一;教学方式上主辅结合、统筹规划;评价机制上教师评分、学院评奖,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7-04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两大基本任务,而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则应该还有道德教育(包括信仰和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和政策宣传这两个重要任务。所以,综合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包含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四大任务。当然,这四大任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简单地分割,也就是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基本课程都有这些任务,只是各有侧重。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侧重于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侧重于信仰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和政策宣传。但这种相对的侧重是为了思想政治课整体目标更好地落实,而不是为了分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范式的改革,不应该是四门课程各自为政,而应该进行统筹规划。同样,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性教学,也应该从这四大任务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基于此,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改革探索中,不仅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地位,而且紧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大任务,对四门基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院级统筹规划,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理念:德能结合、知行合一
实践性教学与课堂教学既是统一的整体,又有相对的侧重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实践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中都要体现,但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更侧重道德教育、政策宣传和知识传授,实践性教学则应该更侧重能力培养,不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具有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的职能。所以,我们提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要以德能结合、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中,要把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运用课堂所学之道德观念分辨生活的是非,在实践中提升道德水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行为统一起来,学生实践既是运用课堂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研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培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过程。这种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既实现了与四门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的对应,又实现了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大任务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有机统一
根据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四门课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上做了统筹规划,在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同时,又根据四门课程本身的性质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各有侧重,各门课程分别确立实践性教学的主题。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基本主题是“明辨生活的是非”。该课程课堂教学的重点是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其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则应该是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落实到其行为实践之中。落实的关键是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以“明辨生活的是非”作为其实践性教学的主题很好的对应了该门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到了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主题则是“找寻活着的历史”。这一基本主题的设置应该说是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性教学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以往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性教学往往只是选择参观红色景区或者观看历史影片,而很少进行实践调研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门课的特点使教师认为没法组织实践调研活动。这门课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历史课,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三个选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显然很难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行为,因此也就造成了这门课程实践性教学设置上的难点。但我校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组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三个选择”的问题其实也是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而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不一定需从“故纸堆”出发,也完全可以从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的发展历程出发,也就是从那些活着的历史出发,学生通过找寻这些活着的历史,就实现了与历史中现实的对接,从而找到了学生实践调研活动与课程教材知识学习之间的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这种实践活动既是运用教材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过程,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主题是“探究信仰的真谛”,教学目标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信仰的教育。实践性教学自然也应该把信仰教育作为中心内容,所以我校本门课程的课程组决定将“探究信仰的真谛”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题,也就是通过课后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的设置充分地考虑了该课程的特点,同时也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加完整,也为其他课程的实践调研提升了理论高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主题是“研讨社会的现实”。在四门思想政治课中,该课程应该是与社会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目标本身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党的方针政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效果,所以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就必须真正深入社会,调研真实的社会现实,才能对接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这样的设置也就使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明辨生活的是非”、“寻找活着的历史”、“探究信仰的真谛”、“研讨社会的现实”四大主题的设计,实现了由道德教育到信仰教育、由历史考察到现实研判、由身边生活是非判断到社会深层问题研讨的结合,使四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各有侧重,但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设计也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因为一般情况下,四门课程的开课顺序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二)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二),所以,将生活是非的道德判断放在大一,信仰真谛探究放在大二;将历史考察放在大一,现实研判放在大二、将身边生活思考放在大一,社会问题研讨放在大二,这就使学生能够从相对容易的实践开始,前面的实践锻炼又能为后面的实践提供理论和能力基础,使整个实践性教学形成了一个梯度递进的完整体系。
三、教学方式:主辅结合、统筹规划
在实践性教学的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也进行了统筹规划,总的来说采取了主辅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根据各门课程的基本主题,设置一种主导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四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要求,设置了若干辅助方式。该门课所有教师都必须选择主导方式,辅助方式可由任课教师自由取舍。根据“明辨生活的是非”的主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身边生活主题调研”作为主导方式。基本的做法是开学第一堂课,任课教师即提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主题,如大学生公德问题、恋爱观问题、宗教观问题等,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选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探讨,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到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的调研紧密联系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很多学生由此大大提升了运用课堂教学所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法律知识来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这样的实践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为后面其他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打下基础;根据“找寻活着的历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周边历史述评”作为主导方式,通过记录口述历史即通过记录健在的历史当事人口述周边(即我校所在地成都市温江区及其附件周边县市)的历史变迁、史地考察即考察周边某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记录周边历史即记录身边的某些事物的变迁,了解发生在周边的真实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历史发生的原因及意义。基本的做法是开学之初每位任课教师提出本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周边历史述评”的基本要求,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周边史实、周边历史遗迹和周边变化着的历史故事,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周边历史进行考察调研,教师随时进行指导,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再专门安排时间叫学生展示成果。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了解到了真实的历史,而且培养了一种正确的历史观。除了这一主导方式之外,该课程组还运用了一些辅助性的教学方式,如“国史国情知识大赛”、“影像中国——历史纪录片放映活动”、“读史读书活动”等,这些活动由各位任课教师根据各班的情况选择性安排,不做统一要求;根据“探究信仰的真谛”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性教学将“经典著作研读”作为主导方式。这一门课没有把实践调研作为主导方式是由这门课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信仰真谛的深入探究则必须通过经典原著的阅读,如果本门课程也把实践调研作为主导方式,则一方面与其他课程高度雷同,另一方面也无法很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专门将一门课程的主导方式设置为“经典著作研读”,也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开学第一堂课即向学生讲清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同时向学生推荐研读的经典书目,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重点研读一本经典,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研究经典的深刻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撰写一篇小论文,最后在班上汇报阅读经典的收获,汇报时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答辩。通过这一方式,同学们不仅深入地了解到了经典原著的真实内涵,而且探讨了这些经典原著所揭示的真理对于今天中国的现实意义。除了这一主导方式之外,该课程组也采取了一些辅助方式,最主要的辅助方式就是运用基本原理探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这一方式也不一定需要进行实践调研,主要采取的是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形成对主导方式的重要补充;根据“研讨社会的现实”的主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性教学将“社会问题主题调研”作为主导方式,这既是教学主题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逻辑结果。因为该课程是大二开出的,一般情况下是最后一门思想政治课,在经过了大一阶段的身边生活问题调研的锻炼和大二阶段理论的深入探讨后,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理论深入探讨现实问题的能力,故而将“社会问题主题调研”作为最后一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主导方式从逻辑上讲是水到渠成。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在开学时每位教师确定几个主题,这些主题一般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比较方便调研的问题。在学期的最后几周,请学生到课堂上展示调研成果并进行答辩。这种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调研使学生真实地了解了今天中国的现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除了这种主导方式外,该课程也采取了一些辅助方式,最主要的辅助方式是参观红色景区,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每个学期选取部分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参观一些红色景区,如邓小平故居、大邑建川博物馆等,参观完后由这些参观的同学到课堂上交流参观的感受,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今天的成就之来之不易。“身边生活主题调研”、“温江历史述评”、“经典著作研读”、“社会问题主题调研”四种主导方式的设置,对应了四大主题,可以说全面地实现了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同时,辅助性方式的设置,使我院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方式体系。
四、评价机制:教师评分、学院评奖
在评价机制上,我校也进行了统筹规划,采取了教师评分、学院评奖的统筹机制。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每篇成果的评分由任课教师负责,将实践成果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一般是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每位教师向课程组推荐自己任课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由课程组组长(即各研究所所长)组织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对推荐作品进行评级,在课程组内评出一、二、三等奖,将课程组内评出的优秀作品向学院推荐,再由学院专门组织教师对所有作品进行统一评比,学院的统一评比对课程组内的评比可能进行适度调整,最终评出该学期所有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成果获奖作品。在获奖学生将作品按规定要求修改后,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向每位获奖学生发放奖状和获奖作品汇编一书。学生获奖作品的汇编工作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共评选出了140多篇优秀作品。这样的评价机制既强化了过程评价,达到了教学范式改革的要求,同时全校作品的统一评奖机制又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参加实践性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作品的质量。
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近几年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这种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的院级统筹规划使我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改革改变了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局面,无论是从改革理念还是从改革内容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这一改革当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肯定和兄弟院校同行的高度认可。当然,这一改革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如这一体系中有三门课的主导方式都含有实践调研的内容,虽然已经明确规定了各门课程调研的内容,但实际操作中,课程边界仍然存在不清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龚松柏(1973-),男,湖南新化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