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何谓优秀教师:三个社会学理论的视角*
●王 飞
以回答什么是优秀教师为由,在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诸多对教师教育问题的探讨,拓展视野,站在社会学理论视野下来认识什么是优秀教师。根据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转换理论”,优秀教师是主格我与宾格我平衡发展的教师。根据查尔斯·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优秀教师是能够恰如其分地照学生这面镜子的教师。根据欧文·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优秀教师是懂得展现良好而真实的自我印象的教师。
优秀教师;角色转换;镜中自我;印象管理
关于对教师教育问题的探讨,学界已有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教师或教育的圈子内来看的,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立足教育行业本身来认识教师教育的。教师教育问题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是能够推动并牵引教师教育发展始终的一个问题,即“何谓优秀教师”的问题。面临快速发展的教师教育,大家对目前教师教育的诸多异样感受,对层出不穷的关于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诸多意见与看法不断涌现,笔者认为再多的理论与实践的涌现,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应该不会且不能脱离“什么是优秀教师”这个基本问题,且这个基本问题可以是教师教育问题的永恒性问题,据此就产生了站在教育领域之外来审视何谓优秀教师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不是漫无边际的,因为教育领域之外是一个漫无边界的领域。究竟居于什么样的教育领域之外的论域来审视呢?根据本人的阅读面与知识面,仅仅锁定在社会学诸多理论中的三个理论视野来尝试回答一下这个教师教育的基本问题。这或许可以有助于人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认识“优秀教师的独特品质”这个问题。
“角色转换”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提出来的。角色转换的含义是指,个人跳出自我的框架,从别人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审视。[1]根据角色转换理论理解,“一个人一旦获得了角色转换的能力,就能对别人的反应或预期有所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容易,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就会变得平稳。”[2]例如,假如一个医生看病的时候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医患之间的理解就会增加,即使医患矛盾产生,也不容易进一步激化。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夫妻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对方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就会增加,婚姻中碰到的问题就容易得到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师生之间的理解就能容易得多。
根据乔治·赫伯特·米德的“角色转换”理论,该理论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玩耍阶段与游戏阶段。”在准备阶段,一个人是没有角色转换能力的,主要只会模仿。在玩耍阶段,一个人开始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角色转换的行为。在游戏阶段(游戏专指那些有组织、有结构、包括两人以上的活动),一个人开始会做三件事:在做事的过程中遵循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同时考虑其他参加者的感受、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考虑自己的位置和其他位置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很好地揭示出教师的成长过程,如,在准备阶段,一个刚刚走上教师角色的新教师,很大程度上完全没有角色转换能力,大部分是模仿周围教师的行为,可能会在某些优秀教师发展的过程中看样学样,可能会去做一些老教师鼓励他们做的事,避免去做一些老教师可能会给出反对信号的事情。在玩耍阶段,青年教师可能会模仿某些优秀的老教师对待学生的样子,在这个阶段里,青年教师的玩耍都是随心所欲的。没有规则,也没有时间、场地的限制。他们模仿的对象都是一些有影响的他人,即那些对他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优秀教师。在游戏阶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遵循游戏规则、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同时考虑其他参加者的感受、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考虑自己的位置和其他人员位置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则之外,还需要考虑学生对教育教学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自己相对于其他人的位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发展”非常重要。当教师在“玩耍”与“游戏”的时候,不但学会了通过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还懂得了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期望。角色化的实质就是使教师熟悉教育教学的规则与底线,进而更好地融入自身的工作和自己所服务的学生集体,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与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学会角色转换的能力是促使自己角色化进程的开始。
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教师的这个角色转换能力获取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所有教师在从刚刚踏上教师之路开始都要经历过前述所说的“玩耍阶段”与“游戏阶段”,之后在一定范畴内所进行的角色化过程可能也都大同小异,但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之后不同的教师却成长为风格各不相同的教师个体了呢?这需要从“教师自我”的角度进行回答。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人的‘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格我’与‘宾格我’。”[3]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常规和组织常规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熟悉、理解社会或组织规则,并把相关规则角色化与内化。如此,人们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得心应手。这个常规角色化或内化的过程需要“宾格我”来担当。宾格我是一个受体,接受的是这个过程中角色化主体所接受的外界规则与信息等。而“主格我”是一个自发的、具有自主意识、充满创造力的角色。“主格我”可能会拒绝组织规则与组织期望、不按规则行事,可能按照自己的风格行事。“主格我”在一些时候会找机会“反叛”一下社会规则或组织规则以及期望。只要这种“反叛”合情合理合法,有时这种反叛就很成功,这种“主格我”就容易建立起自己的格调,有主见、有创见、有思想等,这种“主格我”就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反之,则是失败,那“主格我”就会遭遇他人的鄙视。那些在角色化过程中“主格我”得到大家认同的教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很优秀的教师。因为一个教师最终成为循规蹈矩的组织人,还是成为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反叛人”,实际上取决于“主格我”与“宾格我”的协商与对话,假如“主格我”很弱势,“宾格我”很强势,那这个人的角色化程度就很高,如果“宾格我”弱势,“主格我”强势,其角色化程度低,即个性很强。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自我只能在获得了角色转换能力后才能真正获得,教师的角色化也只能在自我与学生或与其他教师、组织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简言之,优秀教师是主格我与宾格我平衡发展的教师。
“镜中自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提出的。他提出“人的自我感觉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他用“镜中自我理论”来解释自我感觉的形成。自我感觉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发生在正式交往开始之前,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会揣摩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为举止。二是人们会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反应。三是人们会对别人的反应作出反应。[4]
根据查尔斯·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笔者提出,优秀教师是能够恰如其分地照学生这面镜子的教师。“镜中自我”理论能够很清晰地揭示这一点。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时候,所谓的很多教师仅仅是看上去像一个“教师”,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教师”。因为教育的概念很广泛,“凡是使人类全体或分子在精神上扩大而充实,其效力系永久而非一时者,都是教育。”[5]几乎所有人类的活动似乎都带有教育的成分与意义,在这种广泛的教育活动中,只要是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成长的活动的实施主体便都是教师。教师的外延是广泛的。然而,纵观教育发展史,不论在怎样的时代与怎样的国家,真正的教师又是稀缺资源,与巨大的人口数量比较,真正能够称为“教师”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在很多时候称之为教师,只不过是教师的假象。殊不知,“真正的教育首先要有‘人’的概念。只有为了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镜中自我”理论恰恰毫无遮掩地揭示了这一点,即揭示了真正的教育首先要有“人”的概念。从这一点上看,真正的教师首先是要有“人”的意识教师,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生”,真正的教师首先要有“学生”的意识,且要懂得把学生当作一面镜子。
具体而言,一个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很可能会对着镜子整整衣装,看看自己仪表整洁后才会进入课堂,这是第一阶段。当教师进入课堂后,他发现全班学生只到了二分之一,而坐在教室里的这些学生不是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就是在打盹,所以,这位教师很自然地会感觉学生都不喜欢他的课,这是第二阶段。但是,对于学生的反应,这位教师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反应,他可能认同学生的看法,认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教师。他也可能认为学生实在太浅薄,而自己的学问实在太深奥,学生是由于知识基础不具备才不会欣赏他的深奥。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应是他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作为教师的那个人的自我,假如学生的反应是正确的,教师的自我感觉会得到提升,反之,假如学生的反应是负面的,教师的自我感觉就会受到打击。根据“镜中自我”理论的观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别人交往,每次交往都会有正面的或负面的信息反馈给我们。假如我们经常得到的是肯定的信息,我们就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假如我们经常得到的是否定的信息,则自我感觉就会很低。这就好比人在镜子中看着自己一般,只不过这面镜子不是后面涂了反射层的玻璃,而是别人对你的举止行为的反应。
“印象管理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的。他提出:“在特定的情境中,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出现时,总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他通常总有某种理由来开展积极的活动,以便向他人表达他有意表达的印象。”[7]易言之,人们在每一次人际交往中都是以自我呈现开始的。这种自我呈现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作用,一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外表与举止向别人传递我们希望如何进行交往的信息。二是通过自己的外表和举止,我们给别人留下了我们想要留下的印象。
戈夫曼认为,所有人的生活领域都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前台、后台与台下。”前台的基本元素有场景、道具、人的形象与举止。印象管理最重要的区域在前台,这是因为在前台的我们可以直接面对着观众,即我们想要留下良好印象的对象。在前台的时候,人们力求使场景、道具和举止和谐,以便获得最好的印象管理效果。后台和前台的主要差别在于我们眼前没有了观看我们言行举止(表演)的观众,此时,印象管理就会大大减弱。而台下与前台以及后台的差别是在于环境的变换。从这一点来理解教师,可认为,一个教师上课的时候就等同于在前台演出,其主要的场景是教室。由于课堂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没有教师会穿着短裤汗衫,穿着拖鞋就进入教师上课。但是,当教师下课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其举止就会有所改变。他可以放松地斜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无所顾忌地把腿翘在办公桌上,因为办公室是他的后台。当下班后回到自己家中,家就是台下了,则更加自由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都这样在前台、后台与台下之间不断转换。在转换的时候,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也相应地作出调整。
根据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当我们以别人为观众在前台做印象管理时,别人也以我们为观众在进行他们的印象管理。当教师在以学生为观众在前台作印象管理时,学生也以教师为观众在进行他们的印象管理。于是就产生了大家或双方都在各自进行自己的印象管理,在这个印象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在扮演着自己的特定角色。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者说教师与学生都在留给对方关于自己的印象。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彼此距离真实的自我到底有多远?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我们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代表真正的自我,其印象管理给出的是完全真实的印象。另一个极端是我们完全不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出于印象管理的需要,演戏给别人看而已,这里,印象管理给出的完全是虚假的印象。从印象管理的这两个极端来审视教师的印象管理,只能取向于第一个极端,因为教书育人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样才能造就真正优秀的教师。只有在绝对真实的印象管理下,才能培育学生优秀的人性,因为“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实践,它以培育优秀人性为目的。”[8]教师良好的自我印象展现,其目的就是为了培育优秀人性这个终极性目的。可见,根据欧文·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优秀教师是懂得展现良好而真实的自我印象的教师。
在上述三个社会学理论层面上,教师是否“优秀”,不主要看教师的学历、知识掌握程度,而是主要看教师在“角色转换”中能否真正与学生和社会互动,在“镜中自我”中能否真正地会照镜子,在“印象管理”中能否真正地给学生留下智慧、亲切、合群、大方、引领受教育者向自我完善的境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才是真正的优秀。
[1][3][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68,292.
[2]唐盛明.象牙塔外的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65.
[4]唐盛明.品尝思想[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47.
[5]李长真.迎中国的文艺复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9.
[6]王建华.教育及其研究的省思[J].现代大学教育,2014,(3).
[7][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8]金生鋐.何为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责任编辑:许爱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880063)的成果
王 飞/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