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教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有效载体

2015-03-31 12:39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拿破仑老师课堂教学

●陆 安

“饥饿教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的有效载体

●陆 安

随着课改常态期与深水期的到来,第一批参加课程改革的国家级试验区的课堂,某种意义上面临着审美疲劳的窘境。教师在课堂上的路径依赖,依然在框束着课堂的运行轨迹。自顾自地沉醉在自我讲述所带来的短时快感之中,与不分轻重缓急地拓展教学视野的行为,同样都是不可取的。

饥饿;课堂;主体性;节奏;容量

人要保持优美的体型,往往采取“饥饿疗法”来减肥健体;商家为了保持旺盛的营销态势,不能一下子投入过多的商品销售,而是采用“饥饿营销”的策略来保持良性的营销态势。同理,课堂教学之中,适当地采用“饥饿教法”,“减肥瘦身”,“腾笼换鸟”,腾挪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作为主角的学生有机会投入地“想一把”和“学一把”,对于正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来说,大有必要。

之所以脑海中产生课堂与“饥饿”这个词的联系,缘于不久前的一次深入学校的听课调研活动。青岛的一所学校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硬件先进,配套完善,我应邀来到这所学校听课调研,事先说好随机听课,推门听课。于是,先后听了两节新授课。常规调研,不同于精心准备、刻意包装的那些供人观摩的优质课和公开课,调研的临时性、偶然性与听课对象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决定了呈现在我面前的应当是相对粗糙、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我所听的这两节课,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让孩子“吃得过饱”、“撑着了”、“消化不良”的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能动性的释放,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与水平。

随着课改常态期与深水期的到来,第一批参加课程改革的国家级试验区的课堂,某种意义上面临着审美疲劳的窘境。教师在课堂上的路径依赖,依然在框束着课堂的运行轨迹。自顾自地沉醉在自我讲述所带来的短时快感之中,与不分轻重缓急地拓展教学视野的行为,同样都是不可取的。

一、“机关枪”似的课堂教学语言与反思

应当承认,我所听过的这两节课,执教教师的专业素养无可厚非,对待教学的态度也认真严谨,课堂教学运作得有板有眼,从一般意义上来审视,应该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教师和值得充分肯定的课堂。

然而,如果从高标准、严要求的视角出发,来仔细端详和回味这两节课的话,就会发现,教师骨子里的“独角戏”的角色惯性,在新课程多年的涤荡之下,依然阴魂不散,时不时地会冒出来作祟,这也印证了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富尔的那句名言“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的真理性,同时,也警醒着我们时刻需要拿起理性反思的锐利武器打量一节又一节貌似波澜不惊、正在真实发生的课。

两节课都是由中年女教师上的。年龄、学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相仿,使得她们的课具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个性的差异、风格的不同,又让两节课演绎出完全不一样的意蕴来。

第一节课是兰老师执教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上节课,我们看过与五四运动有关的视频,尤其是电影《我的1919》的片段,了解了五四运动的原因和背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牵涉到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以后初三世界史要详细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宗明义,兰老师直入主题。语速极快,语言干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

作为初中历史课,这节课所涉内容其实有限,不外乎就是“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这种课程内容设置,为师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进取、交融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当中“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得如何。

在第一个板块“五四运动”中,她设计了三部分教学内容,即“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发展”和“五四运动的意义”。现在的课堂,黑板上的板书早已不复存在,喜耶忧耶,在此不再赘述和讨论,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大屏幕上的板书,通观该部分板书,不外就是“时间”、“地点”、“领导者”、“主力”、“口号”等要素所构成的孤零零、缺血脉、碎片化的骨架,从夯实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讲,确有必要,但仅限于此远远不够,因为难以助力学生构建血脉相连、丰富鲜活的历史认知,历史课堂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历史认知和初步的历史智慧。我观察,此部分教学中,学生围绕这些层级较低的问题回答时,基本上不假思索,有些甚至直接就拿起书来照着书念出答案。在常态化、深水期的历史课程改革中,如何解决学生回答问题照书念的老大难问题,别无它途,只有一条路径,那就是增强提问问题的思维含量、倒逼着学生投入地“想一把”,这也符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观点。翻看当时我所做的课堂观察笔录,不难发现这样的现场记录:“所有问题,均由学生照书念答案或齐答答案,妥否?只有再认再现的记忆性问题,缺乏更进一步的思维性问题,课堂缺失了真正的启发式,难以让孩子体验到解决挑战性问题的快感,更难以激发起应有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事实印证了我的判断,没有启发性强的问题牵引的课堂,孩子们貌似学习,但这种学习仅限于动用听力听课、动用眼力看书的层面上,动用脑力思维的可贵追求,难以显现。教学相长的规律,到处都起作用。在教师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情况下,学生并非积极主动地发展,反过来又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教师,整个非良性循环的课堂之上,教师干脆将学生基本上忽略不计,节奏快,语速快,“开机关枪”似的一味照着既定的、勿庸置疑的既定教学目标毫无悬念地狂扫一气。

至于这节课的第二个板块“中共成立”,也与第一板块如出一辙,几乎一个思路,“背景”、“时间”、“地点”、“意义”,本应浑然一体的教学内容,也被切割成孤零零的几个要素,有的要素,虽然也是以“问号”的面目呈现,但究其本质,依然是毫无悬念的“句号”,而且为了让这“句号”砸得结结实实,老师甚至在抛出所谓的“问号”之后,还不放心,再提示一下“大家请看课本第××页,找找答案”,本来就毫无悬念的“问号”,如此一来,直接被老师越俎代庖地拉圆了,变成了和盘托出的“句号”!

当然,不能否认,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之中,兰老师也曾经尝试着“突围”,试图营造几个解决“真问题”的契机,譬如,“想一想,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害的命运”,“陈独秀并未出席中共‘一大’,但他为何还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如何理解这个‘新’字”。

应当说,在平铺直叙、淡若白水的课堂流程之中,能冒出这样几个颇具教育价值和思维含量的问题,亦属难能可贵,显示出教师在课程改革常态化、深水期中的角色挣扎。路径依赖,无疑是新课改最大的敌人,教师的平庸和课堂的低效,往往肇始于这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所有经历过新课程实践的老师难以回避的专业发展的陷阱!就如同所谓的“中产阶级陷阱”一样。路径依赖,让教师的专业自尊与发展自信往往受到抑制,摆脱这种路径依赖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突破专业发展“无形的天花板”的过程。有意识是好事,这至少说明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觉醒和教学理想,但渐次放大这种意识,进而改良课堂教学全貌,却任重而道远。

如同历史不能假设一样,课堂也不能假设。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假设,因为这种有意义的假设,可以让我们转换思路,寻找课堂新的生长点与突破口。

假设,这堂课立足实际、向学生生活世界开放,那么,学生所处的青岛这座城市与一战、与五四、与建党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作为一条挖掘课程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线索。青岛,一战在中国的唯一交战战场,迄今屹立在这座城市五四广场上的火红的“五月的风”大型雕塑,喻示的便是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岁月,王尽美、邓恩铭等中共“一大”代表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自己风尘仆仆的革命足迹。如此开放多元的教育资源,怎么就不可以在课堂之中被激活呢?

假设,这堂课立足思维、面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培育的话,那么,一战以后的世界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潮,就不应该等到后来初三讲世界史时再激活,而应当适度地引入课堂当中,只有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更科学的材料背景,才有可能让世界大趋势在中国这个特殊的节点之上得以显现,从而让课堂目标指向更加辽远的前方而不是局促在当时。

诸种选择,多元路径,指向的都是破解学生主体性遭到漠视的路径依赖。或许是马后炮,但,马后炮代表着教学反思与教学价值判断。我们不能放弃经常性的马后炮,马后炮置前置后之间,其实就是教师挣扎着走出路径依赖的窘境、突破专业发展无形的天花板的博弈。

二、“营养过剩”型的教学拓展与反思

如果说第一节课,教师自顾不暇“开机关枪”似的一路狂飙突进、基本上不顾学生的发展需求、视野相对封闭的话,那么,呈现在我面前的第二节课,却恰恰相反,老师不顾一切地吸纳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芜杂的信息,让孩子们陷入缺乏甄别与选择的历史资讯的汪洋大海,疲于应付,从另一个方向,走向了加重学生负担、抑制学生发展的误区,二者殊途同归矣!课堂容量,其实十分有限。在有限的容量之中,面对无限的历史资讯的汪洋大海,教师究竟该作出怎样的判断和抉择呢?

第二节课是董老师执教的《法国大革命》。世界史本来就头绪多、距离学生远、切身体验少、很难学,如果对教学材料取舍不当,很容易陷入自己编织的海量资讯的罗网难以自拔。

董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显然比兰老师略胜一筹,因为她充分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个教学的要害,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了序列的、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答,课堂教学的整体气氛稍好一些。

“讲这节课之前,我要讲一个故事,‘锁匠国王’——路易十六的故事”,董老师娓娓道来,但不凑巧,多媒体恰恰就在这个当口出了故障,只显示文字,而相关人物图片则没有显示出来。她只好继续说道:“路易十六有个爱好,琢磨锁具,就爱制锁,平常不理朝政,研究各种机械,甚至还研究过断头台的机械,后来机缘巧合,他自己体验了一把”。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看书,找一找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在一个噱头之下,终于图穷匕见,还是就书论书、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学生说“等级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老师问“都有哪三个等级呢”,学生照着书不费吹灰之力地念了出来。然后,老师归纳“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是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对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强烈不满”。老师又问:“法国大革命哪一年爆发”,学生照例照着书本答曰“1789年”,老师说“是1789年,可没有2789年哦,记住这个时间”。接着,又问“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这个巴士底狱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关押政治犯的地方”,老师总结“巴士底狱被法国人民视为专制统治的象征”。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董老师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简单的比较,英国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法国是推翻波旁王朝、美国是推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在革命中,英国颁布的文献是《权利法案》、法国是《人权宣言》、美国是《独立宣言》。不能否认,对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合并同类项”,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史实是必要的,此教学举措无可指责。

随后的教学中,她全文展示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的全文,自己感情充沛地朗读了一遍,试图让孩子们通过歌词来感受当时法国激情澎湃的民众情绪。

讲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欧洲君主联合起来,对法国革命进行干涉。“如果任由这种形势继续恶化,革命者的项上人头还保不保、革命成果还保不保?谁能力挽狂澜呢?”多媒体大屏幕上随即显示大字“不可腐蚀的人——罗伯斯庇尔”,“他是怎样一个人呢?请看他的墓志铭”,董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墓志铭的全文,“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她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页,找出为何给他写这样的墓志铭的原因。

在总结提炼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雅各宾派专政的来龙去脉,继而过渡到“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个教学环节。

“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在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法国大地上又崛起了一位英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叫做‘荒野雄狮’,他就是拿破仑。”

“下面,请同学起来说说,你都知道与拿破仑有关的哪些事儿呢?”不得不承认,当今学生学习历史的开放状态,使得他们即使不上这堂历史课也知道不少拿破仑的史实轶闻,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释放蕴藏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潜在学习资源,极有必要。这里,掀起了课堂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教学高潮。

在我的听课本上,记录下了当时学生令人感奋的回答。“拿破仑失败后被流放到一个孤岛上,但不久就杀回法国本土,所向披靡,建立了百日王朝,又失败,再次流放到更远的孤岛,最后孤独地死在了那里”;“拿破仑最有名的失败是滑铁卢战役,人们现在老愿意说‘兵败滑铁卢’,就是指这件事”;“拿破仑死时,公开说法是死于胃癌,现在,通过对他的头发进行法医检验,发现里面有砒霜的成分”;“拿破仑最后被关在孤岛上,整天下国际象棋排遣郁闷,死后,这副象棋经过多次拍卖,保存至今,有人仔细琢磨这副象棋,发现其中有一枚棋子可以打开,里面竟然有一张规划详细的逃跑路线图,看来是他的朋友想营救他,可惜,他本人没发现这枚棋子里面的奥秘”。

董老师说:“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有句话,大家想必也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出自拿破仑之口”。

多媒体大屏幕上又出现一个教学环节“最辉煌的时刻——登基加冕”。围绕这个环节,董老师说:“大家知不知道,登基加冕仪式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形象生动地边比划,边讲解,“他自己有些急不可耐地拿过皇冠,戴自己头上了。大家讨论一下,这意味着什么?”学生们随即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教会和教皇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这么做就是要降低其影响”,有的说“表现了拿破仑桀骜不驯的个性”,老师总结道:“这是对教权的一种蔑视,是要向天下人宣示,我的权力靠我的能力获得,不是靠你教皇的赏赐。”

“我们今天讲的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两个政权,第一共和国和第一帝国,大家一定要区别开来。下面,我们来看书本,看看拿破仑上台以后,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董老师循着教材文本循规蹈矩地讲完了《拿破仑法典》等对内政策之后,在对外战争上,又开始补充、且大量补充材料,教学重心向着这个方向倾斜、且严重倾斜。

“三皇之战——奥斯特里茨战役”、“最大的克星——库图佐夫”、“最要命的计策——焦土政策”、“最寒冷的旅程——俄国荒野中的法军”、“最倒霉的战役——莱比锡战役”、“最致命的打击——滑铁卢战役”、“铁血公爵——威灵顿”……好家伙!别的不说,光看多媒体大屏幕上不断显现的文字,定会陡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

课上到这个地步,的确气氛热烈,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结果,一竿子插到底,下课铃声响起,精彩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实事求是地讲,听完这节课,我的脑袋都被塞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缝隙。

历史课,面对的是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史实,面对这么纷繁复杂、头绪甚多的线索,教师究竟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呢?董老师这节课,应该说是下了很大的工夫,搜集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在几乎每一个环节上都大量地补充引人入胜的故事,但历史课自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设置、自有自己的教学价值追求,仅有精彩故事、仅仅营造热闹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课堂上保持足够的“留白”,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真正的思考和问题解决,像这堂课,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前后性质蜕变,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绝非革命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那样属于封建专制,而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具有资产阶级的鲜明属性,拿破仑的兴亡给欧洲乃至世界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这些更加理性、更富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有价值、值得思考与讨论的“真问题”,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热闹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以引入小故事,但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限度,过量、过分地讲小故事,不仅冲淡教学主题,更为重要的是,会遮蔽真正有价值的教学举措和教学环节,让课堂在非理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听完课,我与董老师做交流时,打了一个比方,海参、鲍鱼、燕窝、鱼翅等等,都有营养,但不能在一桌上全都上齐,课堂也是如此,如果把每一个孤立来看有意思的故事引进来,帮助学生学习未尝不可的话,所有这些小故事都舍不得放弃、统统不加选择地引入一堂课之中,其后果会很严重,那就是不仅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更是增大课堂的成本付出、增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任何教学改革,无一不将减负增效作为价值追求,如果我们的课堂在徒具热闹表象的同时,成本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重,这样的改革是不是到了再改革的时候了呢?

三、“饥饿教法”助力课改前行

一所设施趋向现代化的学校,两节不同程度地漠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常态课,让我感触良深。新课程推进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作为2001年首批参加课改的国家级试验区的课堂,如何保持一种清醒与执着,在追求教育理想的道路上扎实地迈向远方,值得每一个真诚的课改实践者深远思之。

听过的这两节课,启示我们,课堂之上,“饱”与“饿”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微妙的较量。适当地让学生保持一种“饿”的状态,宛如“饥饿疗法”和“饥饿营销”一样,都有助于将课堂空间让渡给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这比不分良莠、不加甄别地将尽可能多的学科资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撑着”,显然要好许多。

课改,不是让课堂变得更加沉重,而是让课堂变得无比的轻盈,课改,不是让孩子们疲惫不堪,而是让孩子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改,才是光芒四射、泽被深远、涵育人心的教育变革,才体现出积极和谐、理性健康的教育追求。

(责任编辑:刘君玲)

陆 安/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特级教师,青岛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论与考试学

猜你喜欢
拿破仑老师课堂教学
拿破仑美言惑敌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拿破仑的流放、监禁及其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