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5-03-31 03:36黄秀清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协同农村服务

●黄秀清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黄秀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地方高校具有嵌于广大地方农村的地缘和情缘优势,具有科研、智力和人才等优势,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是实现双向互利共赢的战略选择。在分析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主要进展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指出促进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应充分理解其双向互利共赢关系、明确发展路径、建立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

高校;新农村;协同发展;战略选择;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地方高校应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理应担当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需要建立双向协同发展机制,真正为地方高校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

一、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

定位是基准、坐标,是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新目标、新使命。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在东部发达省份,各地方发展的层次、水平也不尽相同,欠发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如何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建设好新农村,区域性地方高校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科研、智力和人才优势,针对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路径和机制,在实现科技富农、人才兴农、教育支农、文化助农、信息帮农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地方高校具有嵌于广大地方农村的地缘和情缘优势,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密切,熟悉民情、民风、民俗,掌握农民素质及其需求状况等,这些都成为地方高校便捷、高效地开展各种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的便利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应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地方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当代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积极改革创新,确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定位,探索协同发展的服务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真正使地方高校变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坚实后盾,为缩小城乡差距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评述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地方高校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综合已有的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进展和各地取得经验,可归纳为:一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地方高校的广泛接受,认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二是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模式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包括发挥地方高校人才优势,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发挥科研优势,研究和推广新成果、新技术;发挥文化优势,引领和营造农村新风尚;发挥教育优势,指导和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等。三是面向农村扩大招生、建立农村教育体系、推出能直接为农村所用的科研成果、服务农村教育和文化建设等。四是宏观政策应然性研究与理论探索,以及地方高校师生服务新农村建设、资源相互利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高校培养模式转型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多数成果是从社会学或经济学的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内涵、意义与策略等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形成了一些宏观性、原则性和方向性的阶段性成果,但其操作性较差;从协作机制上来看,通常强调地方高校单项服务新农村建设,而忽视了新农村建设,为地方高校提供科学研究、成果推广、教学实践、大学生就业、优质生源、研究经费等保障,亟需建立长期合作的双向互利共赢机制;从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研究较为稀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理论层面的探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居民非农业等方向性发展思路,针对新农村建设需要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在经验操作层面的探讨,提出了人力、技术支持和具体服务项目等,但往往停留在具体层面,难以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应用。从总体上来看,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开展的服务新农村区域特色鲜明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缺乏基于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及其机制创新领域的研究。

三、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的问题考察与归因

(一)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供需问题分析

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区域内提供基本的经费、物资等需求,其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地,地方高校也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建设,其办学性质、定位与发展水平,也会对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制约或促进。(1)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与问题。地方高校具有嵌于广大地方农村的地缘和情缘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地方高校赢得了发展机遇,但仍有许多地方高校尚未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纳入其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中去,加之缺乏双向互惠机制约束等,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仍停留在理念上、口号上,拘泥于传统的办学理念、封闭的管理模式、同质化的培养方式,缺乏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行为自觉;(2)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服务职能缺乏应有的认知和期待,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高校的支持、改变农村文化落后面貌需要高校文化支撑、促进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高校革新终身教育体系等;(3)地方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间存在供需链契合难问题,包括缺乏全面、系统的调研数据支持、缺乏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性引导、缺乏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供需链契合研究等。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仍存在非自觉性、非控制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仍缺乏供需双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策略问题分析

路径选择是高校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存在地位不准、路径不明、方向不清等现象,亟需开展双向对话交流,明确各自的优势、劣势,选择互利共赢的领域或主题,确定发展路径,制定协同发展战略。一是地方高校需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充分认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自身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解决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疏离现象,需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探索协同发展的供需契合路径和共赢模式;三是创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行为、以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并从服务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等多方面作出战略调整;四是地方高校在内涵发展战略部署上不能脱离新农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强化农村和农业发展取向,地方高校招生与分配政策应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同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农业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对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科研转化或成果推广对接等。

(三)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机制困境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对高校服务社会的考核指标,许多高校长期处于封闭发展状态,通常是关在“象牙塔”里做教科研,难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之社会上较为普遍地存在“轻农”现象,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必要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此外,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人们耳熟能详的“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等,往往停留在口号上或是零散的活动层面,缺乏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仅制约了地方高校发展空间,也制约着农村科技普及、成果转化、生产技术提高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四、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解决问题是促进地方高校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逻辑起点。首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和相应的农村地市进行实地调研,摸清我国地方新农村对人才、智力、科技和文化等需求状况,了解该地区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素质、科技创新、各种服务项目的基本要求,探索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路径及其运用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矫正和完善。在选择重点推进工作方面,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互利共赢关系

地方高校大多处于农村腹地或与农村毗邻,拥有服务农村社会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特别的地缘和情缘关系,服务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也会赢得发展机遇,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因此,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互利共赢关系,仅仅考虑单方面给予或索取,不利于两者的合作健康、持续发展。促进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需要政府搭台、政策支持。在当前条件下,高校应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应本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的服务原则,建立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有关部门的对话关系,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在健全机构、组建队伍、选择项目、增加投入等方面,加强多维互动和协同研究。

(二)明确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持续改进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互利优势。在理念层面:一是地方高校要转变观念,强化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意识和能力,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高校改进与发展新的战略选择,与地方党委政府协同研究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二是提高地方高校履职视界,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以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并从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教育培训等多方面探讨作出战略调整;三是认真研究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利共赢的供需关系,坚持“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享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以项目驱动、专业引领、典型带动、联盟发展等方式建立起互利合作的运行机制;四是研究地方高校与其它区域、层次、类型的地方高校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定位、职能以及服务路径选择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问题等,以彰显其服务特色与优势。在路径和策略选择层面还应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内涵发展不能脱离新农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强化农村和农业发展指向、高校专业要实现与农业产业对接、高校科研面向与科研转化需要研究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高校招生与分配政策要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等。

(三)建立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地方高校需要把服务新农村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在机构设置、组织管理、整体规划、专业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通过大样本调查问卷、访谈和实地考察,研究双向合作交流、互利共赢的目标、领域、路径,建立起互赖协作的长效发展机制,包括专业诊断、整体规划、政策支持、政府搭台、专业引领、科研支持等多要素谐动互补的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地方高校和新农村协同发展的多种形式服务基地和信息化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地方高校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拓展新农村发展视域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山东东部地市高校自觉拓宽发展内涵,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角色认知水平,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向联合、优化选择”战略决策机制、重点突破的“增长极培植”运作机制、“政策+服务+支持+发展”的全面推进机制、“选点培育,联盟发展”的资源共享基地、“要素整合,绩效优先”的保障机制等,使得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高的供需契合度,从而建立起双向互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长效运行机制。

(四)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

转变地方高校长期封闭办学、缺乏服务市场经济的竞争合作观念,以“市场导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四定原则”(定性、定位、定向、定能)建立发展性保障体系。一方面地方高校以服务者、指导者、监督者以及咨询者的角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和人力培训,尝试建立因需供教——服务模型、因教导学——指导模型、因教促学——监督模型、因需共研——应用模型的“四因”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应由“完全接受者”向“选择接受者”、“尝试开发者”向“自主开发者”模式转变与提升,建立政府、高校、农村三者的“五连”(高校—农需—科研—服务—管理)保障体系和“六联”(项目—基地—农户—实体—高校—农村学校)的互动模式,创建教育、科技、农业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保障体系,实现教育支农、人才兴农、科技富农、文化助农、信息帮农、志愿促农,加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张乐天.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学校的使命[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2]左信,李晶.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9).

[4]汤国辉.关于高校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

(责任编辑:冯永刚)

黄秀清/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协同农村服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