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反思*

2015-03-31 03:36周定财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交流教育

●周定财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反思*

●周定财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要求高校适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当前,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交流方式、交流渠道、合作思路、合作层次等方面。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应该确立适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交流;稳步扩招外国留学生,加强留学生管理;开拓更广阔的合作领域,探索多种合作形式;大力提升对外交流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当今,随着交通、通讯手段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世界正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高等院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敞开校门,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高等院校承载着人类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1]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2]如吉恩·纳特(Gene Nutter,1993)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解释为“把跨国及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之中的过程”。[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国际化,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各自国家以及国际社会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师出国(境)访问、学生出国(境)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来华留学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教育涉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201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扩大教育开放”进行了详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25日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走国际化的路线。总之,开展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我国高校提升整体实力和教育质量、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改善师资结构、推进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外投资持续增长,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日益加强。这就促使作为基础和先导产业的高等教育必须迅速与之相适应,培养越来越多的精通生产经营管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熟悉国际规则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社会各方面的迅猛发展使得上至国家下至学校都为不断充实自身的实力而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全球一体化的步伐更成为了形式多样、类型繁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推动力。此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教师的出国(境)经历、在校学生出国(境)学习比例以及留学生的教育规模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高校应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一方面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攻读学位,学习国(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他们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扩招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而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发现国外普遍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必将促进国内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把握培训方向;二是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调整教学重点,更新教学内容;三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行“订单式”定向培训,并成立职业培训机构,为受训者提供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此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国际服务贸易输出,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经验,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利用国(境)外对全球开放的教育资源来培育本国的人才。

(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时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渗透已经是一种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化社会中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4]中国高等教育要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各地区教育的先进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合理地引进国(境)外优质的教育资源。高等院校只有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得到发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以国(境)外合作院校为联系媒介,可以将学校的影响辐射到国(境)外院校所在国家和地区,从而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别是MBA项目、SQA-HND项目等,社会各届学员汇聚学校,其中许多学员都是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这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

文化的多元化特征,要求不同类型的文化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得到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各国高等教育课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发达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世界教育市场,以推动本国人才战略和经济创收。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认识到发展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跨境教育”交流作为加强本国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5]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在内部各民族、各区域文化相互融会和渗透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且也可以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世界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从而使中华文化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我国近年来先后出现的“外语热”、“外贸热”、“MBA热”就是很好的证明,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新专业。与此同时,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外域文化也在与中华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例如,美国高校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中华文明、中国史和中文(汉语)的要求,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方面(特别是中国)的内容等,以此来学习中华文化,推进本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当前我国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诚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了可喜的一步,在师生交流、联合办学、学者互访、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以学生交流为例,从1978年到2013年底,我国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305.86万人,各国来华留学的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1998年来华留学生总计4.3万人,2000年总计5.2万人,2002年总计8.6万人;在我国加入WTO后,来华留学人数激增,2004年底达到11.1万人,2005年增至14.3万人,2007年达到19.6万人,2009年达到23.8万人,2011年达到29.3万人,2013年达到35.65万人,预计2014年将接近甚至超过40万人。[6]但是,我国高校在对外交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外交流管理有待加强,经费投入有待增加

在对外交流管理方面,管理水平滞后于学科发展。校内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体制不清,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复管理现象,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效率低下。许多高校的对外交流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和被动接待、疲于应付层面,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国际化办学制度。对外交流工作仍以行政命令为导向,缺乏整体战略和自主研究能力。同时,各高校的对外交流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存在严重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各自为政,缺少信息沟通。另外,外国专家来华手续复杂,海关、卫生检疫部门的工作程序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时效性要求脱节等,都对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受迫性”限制。在经费投入方面,一些学校为大力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专门为此设立了专项基金,并通过校友捐款、企业资助以及院系自筹等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但是,近年高校大力扩招导致的办学资金短缺、领导对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外事经费来源单一、政府所拨教育经费偏低,而在外籍专家和教师的引进、派遣教师和学生出国(境)交流以及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必要的支持,学校仅通过校方单方面的努力仍无力解决国际化发展所需的经费问题。

(二)交流方式有待改进,交流渠道有待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交朋友、扩大影响的思想指导下,高等院校对外交流工作日益频繁,但是集中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却束缚了对外交流工作职能部门的思想和手脚,同时也限制其他部门和二级单位特别是广大教师主动为学校对外交流工作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形成了较为单一和被动的工作局面。同时,目前大多数高校与外部机构之间的合作只局限于狭义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因此,如何切实改进对外交流方式,真正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合理规划、有序发展,不断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是高等院校当前对外工作又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与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创新思维,积极挖掘新的合作模式和交流渠道,如开办各类短期非学历合作项目、学分制暑期课程班,探索多边合作模式(两国多校或多国多校等联网式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学生修读学分课程、海外导师辅导制、学生联合做课题等)、跨学科研究项目、学生海外实习项目等。

(三)合作思路有待调整,合作层次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在对外交流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高等院校从长远目标和大局出发,本着广泛交流、扩大合作的原则,与境外众多民间机构或有识之士在教育以及医疗等领域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交流与合作面不够广、层次不够高,仅限于境外学术交流、研修、高级访问、学生交换、研究生联合培养、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科研项目合作、出国攻读学位、境外专家师资的引进方面尚很欠缺。大部分高校仍缺乏国际化办学的整体发展战略,没有清晰的办学目标、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缺少有关部门的有机配合和协助。有些高校虽然有了比较详细的对外交流规划,但其规划不能与学校自身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处于相分离的状态。伴随着各国政府对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视,如何在对外工作由民间交流逐渐过渡到政府合作的良性发展趋势下,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调整思路,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是高等院校当前对外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对外交流合作要上层次,不但要从“量”上下功夫,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四)课程建设有待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课程建设方面,专业设定、课程设置缺乏国际通用性,教材建设水平落后。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设置仍大量以行政为主导,以学科逻辑发展为基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不宽,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不强。各高校在课程建设中,既没有将课程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也没有将课程建设与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存在着重形式忽视内涵、编写教材照搬照抄、课程建设粗制滥造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在人员方面,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化水平都难以适应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我国高校中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占教师总数的比重相对较低,而外籍教师也绝大多数是低层次的语言教师,且多为一年一聘,并不能满足高校对国际化教师的需求;现有大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存在听说能力弱、外语类学生语言好但缺乏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非外语类学生无法用外语直接学习专业课程等问题;科研人员外语能力差,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科研环境开放程度不够,闭门造车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从而阻碍对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的跟踪。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路径选择

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要将自己的特色变为优势,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所以,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做好长期规划,提出国际化的战略步骤。

(一)确立适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加大资金投入

高校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立“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造就既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又具备全球性视野与胸襟,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7]高等教育具有如下特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较高层次的专业性;教育对象趋于成熟,教学过程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兼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和任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8]要通过对外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我国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制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实施培养、培训与引进“三管齐下”的人才战略,积极探索设立学历、学位、学分互认及质量认证的制度,实现学生互换、教师互派、学者互访的人才交流体制。同时,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全面分析本校的现状和潜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核心研究团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发展比较优势,促进对外交流工作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接待型转为管理型,事务型转为实效型。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外交流经费的投入,扩大资金来源,为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大力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最终解决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强调国家间学生的流动,更重要的活动在于教师和研究者的流动和交换。”[9]因此,可以通过“自信请进来”、“魅力走出去”的国际双向交流来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从而提升高校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所谓“请进来”是指引进国(境)外的优秀人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可以通过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授课、讲学、合作研究等形式,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共赢的合作模式。高校要切实结合学校、学科和专业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筛选和聘用,所聘请的外国专家要在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外交流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协助各教学科研单位对拟聘请的外籍专家进行审核把关,切实了解与掌握拟聘请外籍专家的真实学术水平;对已聘请的外国专家进行适时评估和监督。所谓“走出去”是指将我国高校的优秀教师和科研团队派往国(境)外高校进行学习、进修、访问、讲学、攻读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外交流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鼓励广大师生出国(境)深造,并设立“留学基金”或专项经费,积极寻求出国(境)渠道,为广大教师“魅力走出去”创造条件。

(三)稳步扩招外国留学生,加强留学生管理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既有利于扩大学校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利于宣传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成就,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应制定有效政策,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首先,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招收一定规模的留学生,丰富招生层次。高校要提升自身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高校的自有规律,根据服务对象,发展自身的特色。同时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外交流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使留学生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其次,通过多种方式(如网上宣传、利用国外留学中介机构以及参办教育展等),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广泛了解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再次,积极鼓励本校师生通过各种形式出国(境)留学,或与国(境)外高校互派师生进行学习、工作与交流,使师生在学习与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树立起全球的观念。最后,应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留学生教育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环境,以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四)开拓更广阔的合作领域,探索多种合作形式

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应以国(境)外高校的名牌特色专业为合作点,注意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拓不同语种、不同国家的合作领域。高校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形式,如举办股份制性质的独立二级学院、建立国际商学院、在国内培养大批留学生等。目前,对外合作办学还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国(境)外高校对中国的教育市场还不十分熟悉,很多合作还是属于试验性质。能否在国际合作办学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看我们的办学质量。不能使我们的学校单纯地变成国(境)外高校在中国的招生处,必须树立正确的合作办学目标。不能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要严把招生关、培养关和管理关,办出我们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开拓国际合作路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0]首先,积极探索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办学的可能性,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使与我国高校有校际交流关系的国(境)外大学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国家或地区分布更加广泛,同时鼓励支持院(系)与国(境)外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联系,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其次,加强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努力参与各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更多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并加强与国(境)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信息交流,争取获得较多的国际性科研项目或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注意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五)大力提升对外交流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高校对外交流工作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这就要求高校的对外交流管理部门要有一支精干并训练有素的工作队伍。首先,对外交流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握这一工作,确实把“对外交流无小事”作为工作的准则。其次,对外交流工作人员应具备外交知识素质。对外交流必须遵循一定的国际礼节礼仪标准,对外交流人员的礼仪修养和国际常识对达成对外交流目的至关重要。加强外交知识学习是做好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保障。再次,对外交流工作人员要时时了解掌握国家对外方针政策,遵守外事纪律,在重大问题上要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最后,不断培养个人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丰富有关业务知识。此外,在对外交流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求工作人员做到“细、恒、活、勤”[11]:对外交流人员代表着学校的外在形象,无论大小事宜,对外交流人员都要有缜密的考虑、细心周到的安排;迎来送往是对外交流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应该做到事前准备、事中倾力、事后跟踪,善始善终。对外交流工作在于勤,对外交流人员必须勤于统筹安排,综合兼顾。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呈现出新的局面与挑战。“成为各自定位的一流院校”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工作的实际需要,精心规划,加强管理,为高校各项事业走向世界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1]王琼.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4).

[2]徐海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J].江苏高教,2006,(2).

[3]赵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框架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4]冯振业.对大学的第四职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些理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Presentations at UNESCO/OECD Australia Forum on Trade in Education Services[EB/OL].http://www.dest.gov.au/UNESCOOECD/australiaforum.htm.

[6]宗河.2013年我国双向留学总数稳步增长结构逐渐优化[N].中国教育报,2014-02-22(2).

[7]苏雁,孙宁华.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谈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0-12-27(2).

[8]刘继南.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44.

[9]Hans van Ginkel.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J].Doc Book,2002,(36).

[10]唐春林.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加强民族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J].经营管理者,2009,(24).

[11]林正顺.高校外事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01,(4).

(责任编辑:冯永刚)

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YY2014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周定财/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苏州大学地方政府研究所副所长;台湾(国立)暨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交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题解教育『三问』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