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建设技工学校 郑立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提出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进入21世纪后,职业教育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1986年7月2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目标是:“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目标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及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四项政治教育。要注意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切实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坚持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纪律观念,积极培养市场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
1996年6月17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的具有一技之长,又热爱祖国,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2002年7月28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目标是:“应把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新世纪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至2020年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培养四有新人”到上世纪90年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新型劳动者”,再到新世纪第三次全国职教会议提出的:“立德树人,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其内容贯穿了做人、懂技、身心健康这条主线,同时说明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深化,展现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目标、任务,关键是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让发展职业教育的热情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
1.立德。指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就是要求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相统一。这不仅对学生的成才,塑造完美人格,培养身心健康的成就事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道德品质。
第一,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尔雅·释训》中对孝的释义是“善父母为孝”。即善待父母就是孝。所谓善待,即尊重、敬爱、赡养父母。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乌鸦能做到反哺父母,何况我们人类。作为子女应当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履行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孝经》中就有,“孝是德之本,孝者,人之高行”。所以学生的做人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先从孝开始。
第二,谦虚礼让、团结和睦。谦虚礼让,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盛气凌人,不目空一切,处处体现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这是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学生有修养、有文化和有学识的标志。谦虚也是学生立身处事的基本态度。《尚书》就有:“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自谦就是要求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善于改正缺点不足,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毛泽东同志把它总结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第三,勤奋学习,掌握技能。技工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学习,掌握技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具有超强的竞争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第四,律己宽人、诚实守信。律己宽仁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律己,就是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做到不违法、不犯法,知法,懂法。在法律与道德范围内约束自己的言行。宽人,就是多理解谅解别人,容忍别人的缺点不足,不斤斤计较,宽宏大量,心胸开阔,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诚实守信,就是要求学生讲信用,说实话,班实事,不虚伪,不做作,表里如一,用功学习,不投机取巧,学习技能扎实,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
第五,公正无私,见义勇为。公正,指的是公平,公道,正直,正派,不偏不倚,言行公允的道德品质。公正无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是道德品质的最高层次,当代技校学生应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三者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按照立德的标准塑造自己的人格,成为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2.树人。树人即做人。它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塑造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合格的劳动者;二是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树人的根本原则在于做人.在中国古典书籍里早就记载了如何做人的道理。《周易》就有:“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的是做人必须见善而学习,有过错则改正。这是古人较早地就告诉人们修身养性的做人道理。
《论语》记录了孔子告诫弟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归纳为三种做人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君子讷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做人说话要谨慎,要少说多做。这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干兴邦,空话误国”是一个道理。
第二种境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做人要把视、听、言、行四个方面的活动都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原则。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保持一种理性克制,做到克己复礼。
第三种境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强调做人应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又很难。因此,这一做人箴言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金玉良言,是人类道德重建的指南针。
(2)树人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要强化学生课外锻炼,促进身心健康。这里的健康指的是学生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通过长期对技校学生心理抑郁特质的指导咨询,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学生内心自卑,生活强烈无助,学习没有动力,早恋,交际出现障碍,环境不适应,不良生活习惯,性格内向,孤僻等。有的家长、教师缺乏心理、生理上的科学知识,也不懂得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得一些学生心理问题躯体化经常发生。其实病根在心而不在身。医学称为“身心疾病”。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发展目标日新月异,人们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日趋激烈,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加大。很多学生缺乏应对社会现实的勇气和耐力,生理、心理都很脆弱,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情绪波动大,易激怒,好走极端,如果不加强对心理问题及时指导咨询,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例如辽宁沈阳张雅事件和上海虹口熊佳庆事件都说明了这样的问题。据国家防控中心统计,我国中小学生需心理辅导帮助的仅占中小学生总数的10%~15%。而且目前一些学校、教师、家长不太注意学生的心灵发育,是造成更多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
(3)树人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发展最早应在商代,当时出现了百工,主要以手工业技术为主,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奴隶。推动了商代社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商代的冶炼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例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辛方鼎等一批重要文物就是史证。到了周代人们对数字计算和建筑已经相当纯熟。官方还出现了《周髀算经》和宫廷建筑技能的培训,其中科目分工相当明确,使大批周人掌握一技之长。例如,《诗经·绵》就记载了:“作庙翼翼,皋门有伉,应门将将,筑之登登,削屡冯冯”。表现了周代人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这是有历史考古根据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立德树人,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它所支撑的是知识,是经验,是传统,是光荣,是自豪。是长久的训练乃至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与文化积淀。这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毕业后都可以平等地挺起胸膛,充满自信,充满尊严,充满自豪,光荣背负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任,承担起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责任。
1.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第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细化并转化为学校师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教学标准,实习操作标准,考核实践标准,融入到技工教育的全过程。
2.把“立德树人”培养目标与依法治校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法治与德治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严格贯彻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教育模式,真正把职业教育变成学生的主体责任。
3.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育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向,坚持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走校企定单式培养新路。坚持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的常态化、科学化管理,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出贡献。
4.抓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学生积极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消除心理生理困惑,增强学生随困难挫折能力,学会珍爱自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的良好心态,用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启迪学生美好心灵。
5.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传道、授业、解惑,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又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磨炼意志,保证学生毕业时有理想、有境界、掌握一技之长、体魄健壮。
6.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好校园精神。办好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文化阵地,美化好校园环境,形成校园的人文氛围,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鼓舞激励学生心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技工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为到2020年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1]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05
[2]项灵羽,曹新美.学校心理咨询工具箱[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3
[3]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6
[4]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3.09
[5]王怀超,韩庆祥,周为民,冯秋婷,公方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0
[6]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1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N].2014.06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