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本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价值

2015-03-29 23:43朱俊英
党政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党校教育教学

○黄 瓒 朱俊英

党校教育有效性问题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形式的僵化,在于教育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化,在于教育创新的缺失化。随着近年来党校教学改革的深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登上党校教学的舞台,党校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尽管如此,党校教学与“苟日新、日日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比较,还是有差一口气的感觉。究其原因,依然是内容与形式和真实生活之间反差太大,笔者不追求教育与生活的“无缝链接”,却希望能够无限逼近现实生活,而在党校教学中导入“剧本”或许是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一、剧本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价值

1.何谓剧本教学?剧本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创作形式,它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按照剧本的内容进行演出。好的剧本,其故事情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往往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剧本教学在本文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指剧本的教学,而是特指在党校教育中通过剧本以及剧本演绎的方式把党校的教育宗旨、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剧本教学不但在形成剧本过程中,学员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也追求形成能够产生社会辐射的有影响力的教育元素。剧本教学以其自身的“生活投射”与灵活多样表现形式而产生的巨大感染力和直接撞击心灵的巨大震撼力,能够有效获取学员眼球和注意力,有效改变学员的观念和行为积习,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剧本教学在党校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尽管在党校教育的历史上,“剧本教学”从来没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过,也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冠之以“剧本教学”,但其演绎形式和内容早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央党校时期就出现过,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早在抗战时期,中央党校就有业余平剧、秧歌剧、话剧等活动,以文艺娱乐活动为载体,并赋予政治涵义。

1943年秋天,中央党校教务处研究室干部杨绍萱编写了平剧《逼上梁山》。在该剧本中,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根据当时的政治现实,着重演绎群众革命斗争。该剧对平剧的形式做了改革,增加了群众场面,脸谱将被压迫群众的小花脸,改为眉清目秀的英俊后生,将统治者改为丑角,这些都有重大意义。第二年元旦,《逼上梁山》在延安正式公演立即引起轰动。毛泽东同志高度认同该剧表达的政治内涵,认为该剧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颠倒了旧式的表演形式,人民群众成了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角。艾思奇同志则点出了该剧在当时的意义,即在旧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时局的需要增添了新的观点和内容。类似的平剧还有《红巾起义》、《三打祝家庄》、《升官图》、《大名府》等。都是按照形势发展的需要,赋予新的含义,为动员当时的政治力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战斗力产生有效的作用。

除了平剧以外,还有秧歌剧和话剧。当时,中央党校先后涌现出《归队》、《一朵红花》、《刘红英》、《牛永贵挂彩》、《红鞋女妖精》等优秀的秧歌剧,并曾到延安、安塞、甘泉、南泥湾、蟠龙,甚至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等地演出。秧歌剧的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陕北地方特色,极容易被当地老百姓接受,而依附于表现形式所表达的政治内涵也得到广泛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动员力量。

话剧作为一种灵活的舞台艺术,曾经产生更强烈的影响。其中,《同志,你走错了路!》是其典型代表。该剧本的作者姚仲明曾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纵队任联络部长,从事过发动群众武装斗争亲身体验。这本反映敌后斗争的话剧极度逼近真实,演员全部是具有斗争经验的党校学员,使用的语言贴近生活,浅显易懂。一经演出,受到党校学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时延安各个党政机构、党校、群体组织都组织本单位干部群众观看剧本,并结合整风、两条路线的学习。该话剧有力地诠释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危害,党校学员上了一堂生动形象、政治内涵深刻的“现场教学课”。

二、剧本教学赋予党校强大的教育力

传统党校教学中,教师和学员总是处于不对称的地位。教师与学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即使在后续的众多教学改革中,诸如加强现场教学,进行模拟体验等,这些都离生活“真相”差距较远。戏剧通过惊讶、通过剌激、通过游戏、通过好玩,把我们导向真理。它把过去和将来都变成现在的一部分,帮我们从身陷其中的地方超脱出来,把我们和本来距离遥远的人和事连到一起。

正如伦敦剧院中心Brain Way所说:“发展戏剧比发展人容易。因为衡量戏剧的成就易为,我们往往忽略了用戏剧去培育人的意念。”剧本教学注重过程教学,旨在培育学员形成教育目标指向的意念或者价值观,进而形成行为规范。

当然,剧本教学也不可能完全复原生活场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冲突、矛盾等也是采取以艺术化处理。但是,在剧本教学中,每一位学员都是全身心投入,他需要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他需要追求“深度入戏”以增进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深刻理解,在反复彩排乃至正式登上舞台,学员将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按照心理学的观念,学员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观念以及行事方式已经渗入脑髓,演变成自身的“技能”,这种技能是终身难忘的,也会一直在身上留下烙印。一言以蔽之,剧本教学对于改造学员的观念行为具有极强的教育力。

三、新时期如何在党校的场域中开展剧本教学

一堂成功的剧本教学课将会涉及当前的政治形势和任务、矛盾聚焦、角色扮演、氛围营造等,必须牢牢抓住三个要素——角色扮演、剧情以及当前的培训任务,充分结合当前学员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训练学员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完全入戏”,从而达到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增强党性的目的。

1.确定剧本主题

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以及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务和学员管理部门要有意识地进行搜集和凝练。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除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还要广泛动员学员进行搜集、梳理发生在学员自身的“鲜活案例”并进行筛选。各个党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培训传统,其剧本主题也应该追求行业特色。如“在教育资源紧张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公平”、“医患矛盾的解决办法”、“一个支部书记的一天”、“共青团干部的生涯规划”、“医生的职业道德演绎”等等。确定的主题不能离开学员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2.叙事环节

有了主题还需要对主题进行演绎,这就进入叙事环节。叙事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学员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的实践与经验的意义。为什么呢?党校的学员从事的工作性质多种多样,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因地制宜,必须契合工作实际。在这一环节中,要紧紧围绕根觉教学计划制定的主题,形象逼真地再现故事立体场景。叙事是编写剧本的重要依据,学员必须进行前提训练。党校的教务部门可以适当安排“叙事方法”、“剧本理论”、“表演艺术”等课程。经过上述过程,学员会生动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申辩的故事(教务或学员管理部门做好记录)。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对学员的语言表达、剧情焦点、矛盾的冲突等进行剖析,提炼出主题思想。接着,指导教师带领学员共同编写出该故事的演绎剧本,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还原剧情、艺术提升,形成可演出的正式剧本。

3.角色的分配和演练

根据剧本的角色分工,根据指导教师对学员的个性以及职业特点的把握,将学员分别赋予不同的角色。学员在叙事环节已经对剧本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在分到角色以后,就会进行深入分析,反省自己的态度、行为和信念,及时调整自身的价值观、权力观等以适应角色的要求。角色扮演者之间的互动、配合,能够有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自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切感情。如学员在“拆迁悲喜剧”中,有的扮演拆迁人员,有的扮演被拆迁者,有的扮演普通群众,等等。在演练过程中,积极发挥学员的个性和特长,积极发挥学员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学员就会深刻体验到野蛮拆迁对老百姓的不公平,对党和政府形象的巨大危害,在剧情冲突环节,学员更加身临其境,深受教育。

4.正式演出和总结

经过反复打磨以后,剧本比较成熟,可以正式演出了。党校教务学员管理部门组织培训班的学员集中观看演出。学员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通过不同的角色互换,达到的教育效果是相似的。演出以后,教务及学员管理部门还要组织学员进行及时地反思。这个阶段,学员会对剧本的编写、演出、表达的内涵进行讨论和评价,这能够促进学员群体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建构党校教学目标导向的价值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内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党校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