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的经典——评《阿Q正传》的补偿性风格传译

2015-03-29 03:19崔艳秋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阿Q正传文化传播风格

重塑的经典
——评《阿Q正传》的补偿性风格传译

崔艳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528400)

摘要:《阿Q正传》的五个译本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本流传甚广,威廉·莱尔的译本以其翔实的注释以及正文中的解释性译法而体现出文化传播的意图,2009年出版的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的译本则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迄今为止可读性最好的译本。译者的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身份以及翻译理念密切相关,译本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体现在时代感、地域性、幽默讽刺的传达,以及叙事美学等方面的差异。相较杨氏夫妇忠实原文的译文,莱尔和蓝诗玲在风格传达上做出创造性尝试,某些补偿性译法值得借鉴。为使翻译文学赢得更多世界读者,读者反应和文学传播力应是翻译批评的两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阿Q正传》,翻译批评,风格,文化传播,补偿性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2.013

作者简介:崔艳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与传播。电子邮箱:lynncui@126.com

《阿Q正传》于1921年出版,共有五个英文译本。第一个是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美籍华人梁社乾的译本,题为“The True Story of Ah Q”。第二个是194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旅美学者王际真的译本,收录于他的译著“AhQandOthers:SelectedStoriesofLusin”中。第三个是1954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1977年诺顿出版社翻印此译本,1981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小说全集》,此译本被收录于CalltoArms中。第四个是199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斯坦福大学中文教授威廉·莱尔的译本,收录于他的译著DiaryofaMadmanandOtherStories中。第五个是2009年企鹅经典丛书出版的伦敦大学中国文学与历史教授蓝诗玲(Julia Lovell)的译本,收录于她的TheRealStoryofAh-QandOtherTalesofChina:TheCompleteFictionsofLuXun中。其中杨宪益夫妇译本、蓝诗玲译本和莱尔译本较有影响力,这三个译本在译介策略上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给予蓝诗玲译本较高的评价,认为她的译本是迄今为止可读性最好的译本。文章中将鲁迅比作“中国的奥威尔”,声称他的作品嵌入了民族的DNA,提供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线索,因而“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企鹅经典”(Wasserstrom 2009)。

1. 三个译本的综合比较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日益频繁和多样的跨文化交流,翻译学也经历着两种转向,即从源语文本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文本为中心,从语言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随着翻译的多元系统论和德国功能学派广为翻译学界认同,翻译研究渐渐摆脱“忠实”和“等值”的框架而转向研究“交织在源语与目标语文化符号网络的文本”(text embedded within the network of both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al signs)(Bassnette & Lefevere 1990:11-12)。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声日益高涨,译本在异域文化中的境遇、译语读者的文化期待等课题成为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热点,从而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即文化传播效果的维度。业界学者们认为:“如果在文化功能的意义上讨论标准问题,翻译在读者(受众)中的效果、翻译对象的传播力就是翻译标准了”(谢天振、宋炳辉2009)。如果从文学传播力的角度来评价译文,我们关注的将是大众读者而不是学术界的知识精英,从而使得大众读者、可读性、文学性成为译者首要思考的问题。关注可读性是为了赢得世界读者,从而让中国文学跻身世界文学。哈佛大学的大卫·戴姆拉什(David Damrosch)在其著作《什么是世界文学》中将世界文学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经典作品、现代杰出作品、现代一般文学或流行文学。他所说的“现代一般文学或流行文学”是指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书籍市场上流通,拥有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体现了现代文学市场的作用”(王宁、戴姆拉什2010)。可见,文学作品在异域的传播力是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因素。

对于《阿Q正传》的翻译,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身份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译者迥异的文化立场及翻译观念。杨宪益夫妇的译文忠实原文,基本上采取了直译加简要注释的翻译方法,属于较为保守的策略。莱尔的译文则以注释详尽的学者式译文为主要特征,体现出明晰的文化翻译观。比如,阿Q行刑前穿上白背心,莱尔就在注释里解释丧葬时穿白色衣服是中国礼仪;又比如阿Q爬出城墙逃走,他在注释里解释中国城墙的用途。这实际上是让读者边阅读边学习中国文化。莱尔的译文在翻译文化现象时,不仅使用脚注,正文内也颇多阐释,如什么是精神胜利法,为什么精神胜利法会成为中国的国民性等,而且还配了插图,如用示意图来解释民间赌博的规则。学界对莱尔的译本多予嘉许,认为他翔实的注释是一种“解殖民策略”,旨在提升弱势文化,促进读者对弱势文化的理解(黄开甲2011)。虽然莱尔对于文化传播的苦心值得赞赏,某些译法值得借鉴,但他巨细靡遗的阐释方法却使译文显得庞杂、艰涩,阅读效果仍值得商榷。

蓝诗玲的翻译策略则体现出明确的读者意识以及对译文文学性的重视。她在译著的译者序里写道:“为了使译文更加流畅,我将脚注和尾注减到最少,同时将中国读者认为是想当然的背景信息以最少的字数融入到正文中。力求译文的整体内容准确,避免由于过多注释中断读者的阅读进程;力求给读者仿佛读原文而不是读译文的阅读体验。仅对于某些文化意义丰富的个别词汇,我才会详细解释”(参见Lu 2009:xliv-xlv)。

三种翻译策略各有所据,在翻译过程中各有得失。从蓝诗玲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她对可读性、对读者审美进程和阅读体验的重视,而且她注重简洁的文风和译文整体内容的准确。她把解释性的内容融入正文,避免读者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往复,使阅读变得顺畅。但是,有学者认为蓝诗玲的译文为了可读性而对原作做了简单化处理,认为“可读性并不是构成省略重要的(或有趣的)细节的正当理由”(寇志明2013:44)。比如她将“宣德炉”译为“A valuable Ming incense-burner”,是解释性译法,去除了“宣德”这个专有名词。杨氏夫妇和莱尔均译为:Xuan De incense-burner,再用脚注解释宣德(Xuan De)的含义。诚然,从信息足额翻译的角度来看,蓝诗玲确实对一些词做了简化处理。比如她将“历史癖与考据癖”译为“relentless quest to further human knowledge”;杨氏夫妇译为“a passion for history and research”,相对具体;而莱尔的译文“weaknes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coupled with an addiction to textual criticism”,虽然冗长但却更为准确。

三个译文在鲁迅风格的传达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下文将就鲁迅的文字风格、译文的时代感和地域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补偿性风格传译

在风格传译方面,澳洲汉学家、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寇志明(Jon Eugene Von Kowallis)批评蓝诗玲没有体现出鲁迅的“现代性”语言风格,即他特有的拗涩文风,比如“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时光”这种略带生硬的白话文。他认为蓝诗玲“简洁直白的文风与鲁迅的风格完全不同”(寇志明2013:39),这一点笔者持保留意见。虽然鲁迅的文风带有个别文言词和欧化的句法,但整体而言是简洁直白的,而且文白夹杂这种风格并不是鲁迅刻意追求的。在白话文刚刚盛行之际,和鲁迅同时代的、受文言文熏陶长大的作家或多或少都带有这种文风。因此,作为原文的时代特征,译者不必刻意再现,而应该用当代英语顺畅地传译。另外,寇教授还特别提到翻译中的语域问题,他指出文言文部分只有莱尔的译文用古雅的英语来传达高语域(同上:45)。其实高语域不一定要用古英语来传达,使用大词和正式语体也能实现这种语域特征,而且有助于译文的可读性。莱尔在其译本的前言部分提到,为了体现鲁迅白话文夹杂文言的语言风格,他用古英语加斜体来突显文言文,还力求押韵。另外,为了体现白话文,他会设想如果鲁迅的母语是美式英语,他会怎么说(Lu 1990:xl)。整体而言,他采用了文化异化,语言归化的翻译策略。然而这种尝试是否成功呢?

例1: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若敖之鬼馁而”,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了”。

莱尔译文:Now bear in mind, gentle reader,Ofthreethingswhichdounfilialbe/Theworstisthelackposteritie. And then too, if you also remember how the classics tell of the exemplary concern of Ziwen, in those days of yore, lest the ghosts of the Ruo’ao clan go hungry, woman and man—a great human tragedy, indeed! —then you’ll see right off quick that Ah-Q’s thinking was, as a matter of fact, thoroughly in accord with the sagacious mortality of our classical tradition. Unfortunately, however, after his thoughts started galloping off in this direction, Ah Q completelylackedthearttoreigninhisunbridledheart. (Lu 1990: 124)

杨译文:As the saying goes,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unfilial conduct, of which the worst is to have no descendants”, and it is one of the tragedies of life that “spirits without descendants go hungry”. Thus his view was absolut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achings of the saints and sages, and it is indeed a pity that later he should have run amok. (Lu 2010: 163)

蓝译文:For in the words of one or other of the ancient sages: “There are three ways of betraying your parents, of which dying without descendants is the most serious.” Or then again: “Those without descendants will become hungry ghosts.” His thinking on this point was, therefore, fully in line with scripture; a pity then, that his approach to resolving the difficulty erred on the unorthodox side. (Lu 2009: 93)

首先,莱尔间或使用第二人称与读者对话,而鲁迅一贯使用第三人称,偶尔用第一人称,却不曾使用第二人称。从这一点来看,莱尔打破了鲁迅的叙事方式,其译文最长,也最难懂。他将文言部分加斜体的方式固然能突现鲁迅文白夹杂的风格,但是用古英语来翻译中国古文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阅读变得艰涩。莱尔想要把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出去的初衷固然好,他为此付出的创造性努力精神可嘉,但实践的效果却不理想。他力求忠实原文的风格,但舍本逐末,抓住了原文文白夹杂的特征却忽视了译文的时代感和可读性,忽视了晦涩斑驳的译文将会导致读者对鲁迅风格的误读。

上例中杨宪益夫妇和蓝诗玲的译文都恰当地传达了鲁迅的叙事风格,清晰易懂。杨氏夫妇把“不孝”译为“unfilial”比蓝诗玲译的“betray”更贴切。然而,蓝诗玲在句式的灵活性和逻辑关系处理上表现得更出色,流露出调侃的意味。两个译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中国祭祀祖先的风俗作必要的解释。西方并没有这个风俗,因此读者对于“没有子孙的鬼魂会挨饿”可能感到困惑。杨氏译文仅在注释里提到这两句古话分别引自《孟子》和《左传》,蓝诗玲则完全没用注释。

在评价蓝诗玲译文时,我们不能忽视她在传达鲁迅幽默、简洁的风格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在译者序里,蓝诗玲提到:“自始至终,我都努力向读者(不包括汉学研究者)介绍鲁迅在中国的经典地位。他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小说家与思想家,他的思想超越了他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政治环境”(参见Lu 2009:xliv)。她还指出:“汉语和英语有很大差异,找到鲁迅风格的对等译法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同上)。比如,原文中多次出现“举人老爷”,如果重复使用一种译法,将会令读者误以为鲁迅语言单调,因此她交替使用了Mr. Provincial Examination、provincial examination laureate、such a grandee和local bigwig。她用英语中的修辞手法建构鲁迅语言大师的地位。奈达曾提出,为了实现功能对等,译者可以使用补偿手段。比如,原作中的某处比喻没办法移植到译入语中,译者可以在其它恰当的地方使用比喻,从而从整体上让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修辞风格(刘重德2003:160)。为了再现鲁迅的幽默讽刺,蓝诗玲灵活使用夸张、比喻、矛盾修饰法、渐降修辞、反语等。为使译文行文精简,她使用句法手段,如多处使用破折号和冒号、独立主格结构、排比句、句子重组等方式使表达紧凑。

例2: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这飘飘然的精神,在礼教上是不应该有的,——所以女人真可恶,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阿Q便不至于被蛊,又假使小尼姑的脸上盖一层布,阿Q便也不至于被蛊了……

杨译文:Who could tell that close on thirty, when a man should “stand firm,”13he would lose his head like this over a little nun? Such light-headednes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canons, is most reprehensible; thus women certainly are hateful creature. For if the little nun’s face had not been soft and smooth, Ah Q would not have been bewitched by her; nor would this have happened if the little nun’s face had been covered by a cloth.

Note 13: Confucius said that at thirty he “stand firm”. The phrase was later used to indicate that a man was thirty years old. (Lu 2010: 163)

蓝译文:Yet here he was, at the age of thirty—the year in which Confucius enjoined men to “stand firm”—losing his head, in a thoroughly un-Confucian way, over a nun. What abominable creatures women truly were; if only that nun’s face had not been so bewitchingly smooth, or if it had been modestly veiled, Ah-Q would not, in turn, have submitted to being bewitched. (Lu 2009: 94)

杨氏夫妇的译文理解和表达皆精当,在忠实原文上无懈可击。蓝诗玲则发挥了想象力,致力于简练和生动,在动词运用上尤见功力。她把“而立之年”的注释内容融入正文,仍比杨氏夫妇的译文少13个字。此外,她使用副词、大词,讽刺阿Q借用冠冕堂皇的正统话语合理化自己行为的假道学心理。Confucian和un-Confucian构成对比,另外,译文首句使用了渐降修辞,使句子起伏错落有致,重心最后落到“over a nun”,幽默感十足。然而,此幽默非彼幽默,蓝译的幽默是英国式的,诙谐中带着揶揄,不失分寸。比如副词“modestly”修饰“veil”而不是用“properly”,流露出阿Q男尊女卑的心态,把男人有亏圣贤之道皆归咎于女人色相。蓝诗玲在译文中多次把庄重的措辞和微不足道的情节结合起来,营造讽刺意味。

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指出,所有翻译问题,归根结底,是怎样用译文语言写得好的问题。泰特勒(Tytler)早在1790年就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好的翻译应该是能把原文的优点,全部移植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就像原文读者一样既能清楚理解,又有强烈感受”(参见刘重德2003:12)。例3中蓝诗玲再次使用了庄重措辞,比如动词“summon”和“charge”,在夸张中显示幽默,令读者印象深刻。

例3: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蓝译文:The following day, the local constable summoned Ah-Q to the Zhao’s.

“You stupid bastard, Ah-Q”, the honorable Mr. Zhao roared, his face blotching crimson at the sight of him. “Did you, or did you not, say you were related to me?”

Ah-Q said nothing.

“How dare you!” Mr. Zhao bore furiously down on him.

“When has anyone ever called you Zhao?”

Still nothing from Ah-Q, who was starting to look very interested in the room’s escape routes. Mr. Zhao charged forward again and slapped him round the face.

“You scum! Do you look like a Zhao?”(Lu 2009: 81)

上例中动词的选择和人物语言非常生动,“bear furiously down on sb.”令人联想出“狂怒地逼近”,“Charge forward”急速向前发动攻击。面对一个微不足道的阿Q,赵太爷实在没必要这样大动肝火,夸张中令人觉得好笑。最后一句You scum! Do you look like a Zhao?尽显赵太爷蔑视的口吻。这样生动的描述给读者带来阅读乐趣。

虽然蓝诗玲的译文所再现的鲁迅式幽默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但她毕竟通过补偿性译法传达出了幽默与讽刺,令读者感受到鲁迅的语言并非平淡无奇。这就是奈达所阐释的动态对等。虽然让译文读者像母语读者欣赏原文那样去欣赏译文终究是一种理想的期待,译者往往只能在审美体验上抽象的近似,但译者不能放弃风格传译的努力。翻译家葛浩文也表达了类似的翻译主张:故事不仅要好读,还要让译入语读者有机会像源语读者那样欣赏译作,让读者在愉悦、敬畏、愤怒等情感体验上与原文读者相称(Goldblatt 2012:97-104)。

跳出语言修辞层面,蓝诗玲在译文中融入西方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有意识地转换叙事视角、营造戏剧张力、深入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反映出她顺应西方诗学的翻译策略。比如例4中她改变视角,着意渲染现场气氛,比直译效果更好。

例4:(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1)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但阿Q又说,他却不高兴再帮忙了,这举人老爷实在太“妈妈的”了。)(2)这一节,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据阿Q说,他的回来,似乎也由于不满意城里人,这就在他们将长凳称为条凳……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即刻是“小鬼见阎王”。)(3)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4)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杨氏夫妇的译文用了一贯的句式:

(1) ...This part of the story filled all who heard it with awe. (2) ...This part of the story made all who heard it sigh. (3) ...This part of the story made all who heard it blush. (4) ...This part of the story made all who heard it tremble. (Lu 2010: 179)

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提倡最大限度地降低叙述声音,同时加大故事与叙述之间的距离,使“故事”自我上演,增加小说的戏剧性(申丹等2005:119)。杨氏夫妇的译文虽然遥相呼应形成排比,但有作者跳出来评论之嫌,显得突兀,对气氛渲染的效果颇有损伤,而且表达单调。蓝译对以上四处作了不同的处理,将以上四句评论轻巧自然地融入到叙述中。

(1) As Ah-Q told it, he had started out helping in the household of a local bigwig who had passed the provincial-leve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An awed hush fell over his audience as this detail was revealed.)

这句话将气氛变化的叙述放入括号中,仿佛是剧本中的场景描写,给人临场感。

(2) A delicious sigh of happy regret now rippled through his audience.

这句译文把观众反应自然而然地嵌入进来,动词“ripple”可谓神来之笔。

(3) Pit the Fake Foreign Devil against a ten-year-old beggar from town, and he’d be mincemeat. At which disrespect, every listener blushed.

这句译文把听众的反应与上文自然衔接起来,保持读者连贯的审美体验,体现出译者的读者意识。

(4) He shook his head excitedly about, stars of spittle moistening the face of Zhao Sichen opposite. His listeners’ wonder was now edged with dread. Looking about it, Ah-Q suddenly raised his right hand then sliced it down on to the outstretched nape of a rapt hairy Wang. (Lu 2009: 104)

这一句中黑体部分体现了观众的情绪波动达到高潮阶段。译者没有使用括号插入的手法,因为在这里Ah-Q与听众产生了互动。

对于鲁迅全集的译本,亚马逊英文网站上的读者书评多是关于鲁迅及《阿Q正传》故事本身的,对译文文笔评价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对蓝诗玲的译本,有读者评价道:“蓝诗玲的译本非常流畅、清晰、引人入胜。长达25页的序和附录部分的注解提供了较多背景信息”。有一位署名为Piet de Groot的读者特别提到了他喜欢鲁迅的文风,认为这本书不仅可以窥见那个时期的中国,而且还可以分析作品的文学技巧和风格。从读者反馈来看,蓝诗玲的风格等效译法有一定成效。美国大学的中国文学课上多分析人物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性,很少涉及语言的艺术性。如果译者能在风格再现上发挥创造性,外国读者就能更深入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3. 译文的地域性与时代感

3.1地域性

我们通常认为翻译应使用全球化标准英语,即不用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词汇。纽马克曾提出,标准化语言包括任何常用的比喻、习语、格言、公告、社交用语、感叹用语、时间和尺寸的通常说法及各类技术术语(刘重德2003:26)。寇志明(2013:44)认为杨宪益夫妇实践平白的英文风格,使得他们的译文在国际上广为接纳。然而莱尔的译文却具有明显的美式英语痕迹。莱尔在他的译者序里说,他会设想如果鲁迅的母语是美式英语,他会怎么表达。因此,他在人物对话和故事叙述时都使用了美式口语,比如美式口语特有的“wanna”,“gotta”,“gonna”,给译文打上了强烈的地域烙印。

例5:但阿Q又说,他却不高兴再帮忙了,因为这举人老爷实在太“妈妈的”了。

粗体部分蓝诗玲译为“A pain in the damned neck”,这是一句习语,指“讨厌的人或事”。莱尔译为“a bit too fuckin”;杨氏夫妇译为“turtle’s egg”,源自中国典型的骂人话“王八蛋”。有人认为杨氏译法保持了中国的民俗风味,但是turtle’s egg在英语中不是骂人的话,如果不加注解,读者很难领悟到乌龟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在翻译阿Q与王胡、小D的对话时,为表达出阿Q对其他二人的蔑视,蓝诗玲使用了“You stupid bastard”,“You scum!”等俚语。而莱尔译文中则使用了“Jackass”,“motherfucker”等美式俚俗语。莱尔的译法最终导致的是读者对鲁迅风格的误读,读者仿佛在读美国作家的作品。相比之下,蓝诗玲的译法地道、贴切,而且不粗俗,比较符合标准英语的特点。

虽然标准英语可以消弭译文的地域特征,但在表现独特风格或人物个性化语言方面就显得逊色。比如某些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作品,如果译成标准化英语则会失去其风格特征,因此带有地域色彩的译文不失为一种补偿性译法。曾有学者尝试用美国德州农民的语言来译莫言作品中的方言,虽然作品会被打上地域的烙印,但在语言生动性方面会有一定的补偿效果。

3.2时代感

作品的时代感除体现在措辞以外,还体现在译者的历史观、社会观和文学观。《阿Q正传》序言里鲁迅讲述为何命名为“正传”,曾提到“正史”。蓝译为“hallowed court history”(神圣的宫廷历史),保留作者对“正史”的讽刺意味;杨氏夫妇和梁社乾都译为“authentic history”。正史是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因此蓝译更加准确。正史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尤其在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观念的启蒙下,历史仅是一种叙事,是史学家将史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意识形态整理出来的权威话语的产物。由此看来,把正史译成“authentic history”是不妥的。由此可见译者所处的时代给译文带来的局限性。

此外,蓝诗玲译文总体表现出来的简洁、生动的口语体叙事,能够体现出当代英语尚简的特点。比如她用“smell a rat”来翻译“蹊跷”,用“gave him a wide berth”来翻译“敬而远之”。她把“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译为Sauce for the goose, sauce for the gander,这是一个英语习语,字面意思是“给母鹅的酱汁也该给公鹅”,表达了你有我也得有的含义,比较生动。

例6:据阿Q说,他的回来,似乎也由于不满意城里人,这就在他们将长凳称为条凳……

杨译文:According to Ah Q, his return was also due to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townspeople because they called a long bench a straight bench. (Lu 2010: 179)

蓝译文:As Ah-Q told it, he had come back because the people in town got on his nerves: with their “narrow benches”. (Lu 2009: 104)

杨氏译文中的“dissatisfaction”语体色彩正式,而“get on one’s nerve”则更口语化。这些习语使叙事更贴近日常用语,也符合鲁迅白话文的风格。而且她在译文中融入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注重叙事视角、戏剧张力、读者反应及心理现实主义的探索。比如例4中她对现场气氛的烘托处理比直译效果更好。可以说,她的译文更具有现代感。

4. 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4.1整体风格等效

目前翻译界的翻译批评仍偏重于忠实性的学者式批评,往往是纠错式的文本、文化批评。当然这种批评方式对于形成严谨的翻译态度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不分析误译和漏译的比例有多大、由何种原因造成,只以偏概全地指责,则会影响译者的积极性,而且也是不公正的。葛浩文译的《狼图腾》曾在中国的学术界激起一阵批评的声浪。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幅度的删节(这是企鹅出版社的决定)和个别细节的处理,如“汉族”、“阿爸”的译法。葛浩文希望读者能从更广阔的视角、从整体的忠实度来评判他的译作,包括基调、语域、表达明确性、语言的感染力及优美感等。如果仅根据其对某些文化、历史现象未作注解或对隐晦的典故理解失误来求全责备,这是没有意义的(Ge 2012:97-104)。在谈到翻译原则时葛浩文指出,他关注的是“是否能让译文读者以和源语读者相似的方式欣赏原作;是否能让作者向新读者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好读,而且在愉悦、敬畏、愤怒等情感体验上与原文相称”(同上)。

4.2读者反应与文化传播力

翻译的操控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无论改写的意图如何,都反映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Bassnett & Lefevere 1998:133)。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目的语主流诗学的影响,在原文和目的语之间做出选择与妥协。蓝诗玲的译文诠释了上述观点。但是,杨氏夫妇采取了源语文本为主的翻译立场,莱尔的译文体现出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意图,有很明确的读者意识。译者对文本功能的不同立场导致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风格呈现多重样貌,并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杨氏夫妇忠实于原文的译法和莱尔解释性的译文对于希望借助文学作品来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读者是优选的;而对于大众读者,蓝诗玲的译本更值得推荐。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评价,她基于文学性、可读性、以及重塑鲁迅在西方文学中的经典地位的补偿性翻译是成功的。

另外,根据翻译多元系统论,如果译入语文学系统处于强势地位,已经发展完备,翻译便会处于次要地位,翻译文学在其文化系统中就会处于边缘地带(佐哈尔2002:20)。与此理论相契合,中国文学作品在英美读者市场尚属边缘化存在,需要可读性强的译本来打开市场,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文学作品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作品的可读性理应是文学批评的标准之一。此外,接受美学的理论也强调读者阅读的重要性。姚斯(Hans Robert Jauss)认为:“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正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参见谢天振2000:340)。也就是说,如果译作文学价值不高,没有读者阅读,人们寄予文学作品传播文化的美好心愿也将付诸东流。

翻译的目的和策略与时代赋予它的使命密切相关。在现阶段,翻译承载着传承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使命。由于中国文学在英美读者市场尚处于边缘,需要可读性强的译本来打开市场,赢得更多世界读者。因此,译者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想象力,采用多种策略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兼顾读者的阅读习惯。随着中国文学频获国际大奖,国外出版社纷纷加大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力度。蓝诗玲翻译的《鲁迅全集》和张爱玲的《色戒》都被收录在象征荣誉的“企鹅经典”丛书中。借助企鹅出版社面向全球的发行渠道和可读性好的译本,中国文学将赢得越来越多的世界读者。

参考文献

Bassnett, S. & A. Lefevere (eds). 1990.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Bassnett, S. & A. Lefevere. 1998.ConstructingCulture: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M]. Clevedon & Lon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Ge, Haowen. 2012. A mi manera: Howard Goldblatt at home—A self-interview [J].ChineseLiteratureToday2(1): 97-104.

Lu, Xun. 1990.DiaryofaMadmanandOtherStories(William A. Lyell trans.) [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u, Xun. 2009.TheRealStoryofAh-QandOtherTalesofChina:TheCompleteFictionofLuXun(Julia Lovell trans.) [M]. Londen: Penguin Classics.

Lu, Xun. 2010.CalltoArms(杨宪益、戴乃迭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Venuti, L. 1995.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Wasserstrom, J. 2009. “China’sOrwell” [J].TIME(12-7).

埃文·佐哈尔.2002.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J].中国翻译(4):20.

黄开甲.2011.莱尔《阿Q正传》译本中的解殖民策略[D].长沙:湖南大学.

寇志明.2013.“因为鲁迅的书还是好卖”:关于鲁迅小说的英文翻译[J].鲁迅研究月刊(2):38-50.

刘重德.2003.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2005.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天振.2000.翻译的理论建构和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谢天振、宋炳辉.2009.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EB/OL].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网站[2009-12-06][2014-10-20].http://www.zwwhgx.com/content.asp?id=2940.

王宁、戴维·戴姆拉什.2010.什么是世界文学?——王宁对话戴维·戴姆拉什[N].中华读书报(09-08):22.

(责任编辑玄琰)

猜你喜欢
阿Q正传文化传播风格
《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从文化因素的翻译赏析《阿Q正传》两个法语版本的翻译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