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建构——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2015-03-29 00:20:18杨增宏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机制标准

杨增宏,胡 昂

(1.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601)

应用型高校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建构——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杨增宏1,胡昂2

(1.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2.合肥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随着应用型高校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推进,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面对的话题。建立符合培养目标、彰显通用能力、落实专业模块的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以及从建构实用内容、完善标准管理、保证检查落地等出发建设小学期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将是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道路上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小学期;质量保障;标准;机制

一、小学期实践教学试行发展近况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又称“行知联盟”)第三届年会(2011年3月)决定,联盟内高校试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即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把传统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每年暑期7—8月增加一个实践教学小学期,让学生深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专业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辅修专业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要内容[1]。当年暑期,联盟内的14所高校全部开展了小学期试点工作,其中合肥师范学院与合肥学院对接,安排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到合肥学院生物工程系进行一周共40学时的微生物发酵实践教学。2012年3月,安徽教育厅厅长程艺在强调不断巩固业已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时指出,小学期制等改革“现在到底开展的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改进和调整?”认为“小学期制”推行过程中,巩固改革成果的关键是改革方案教师是否认同、检验改革成果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愿意、保障改革成果的关键是管理是否跟得上[2]2。2014年4月,程艺回顾联盟高校成立以来的六点发展变化时,以最长篇幅阐述了“共同推进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改革”。随着应用型高校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推进,小学期实践教学的质量建设提上了日程,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将共同面对的话题。

二、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一)符合培养目标的质量标准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目标。”[3]6小学期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成部分,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有什么样的小学期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应围绕培养目标体现三个方面:一是质量标准应体现“应用型”特点,这是由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决定的,即“以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技术为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将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4]3,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型”特点,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应符合这一目标要求。二是质量标准应体现职业的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这些素质特征可以是某种技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或者是复合应用能力等。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人才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5]18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不能偏离这一指向。三是质量标准应体现行业性特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别明显,主要基于行业性的鲜明特点,行业差异应通过质量标准予以体现,因此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列入一定的特色评价。作为应用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对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6]4。合肥师范学院为此确立了“三新三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新型师资和“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应用人才。“三新三会”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宏观描述,是学校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围绕“三新三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抓住应用型、适应性和行业性特点,合肥师范学院制定了指导性的专业实习、实训标准,作为院系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如《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教育实习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专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产学研合作教育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等等。

(二)彰显通用能力的质量标准

安徽省教育厅曾强调要加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认为“过去我们强调实践能力,更多地是指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社会能力至关重要。社会能力也可以说是情商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具备一定社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7]2小学期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包括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相对研究型大学暑期小学期注重理论课程的“动口”,应用型本科院校暑期小学期更偏向实践课程的“动手”, 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尤其是通用能力的实现。通用能力指某一阶段各专业都应该掌握的能力,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工具性能力,包括认知、理解能力,使用设备、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的技术、语言能力等具有工具性功能的能力;第二类是人际关系能力,包括表达自我感受、批评和自我批评、人际关系技巧、团队合作等促进社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第三类是综合能力,是有助于认识到系统各部分相关性和整体结构的知识、感知或理解能力的综合。”[8]60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对参训学生通用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尤其是行业的感知、工具的操作、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合作等印象深刻,准岗位上的诸多“第一次”留给学生的是长久记忆,这些感知印象一般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总结报告中略窥一二。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突显通用能力,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合肥师范学院“十二五”人才发展始终突显“能力为重”的理念,即“适应需求,落实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技术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可见,通用能力无疑应成为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彰显内容。

(三)落实专业模块的质量标准

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不能仅仅理解成学生简单的行业认知,或让学生到企业打工,它实际上是一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精心设计的实践课程。针对这门实践课程,多年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专业模块化实践训练是一条教学效果明显的途径。模块化实践训练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它可以把学科专业能力分解为具体的可操练实践项目,通过项目的操练实现某一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模块化实践训练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根据行业需要随时调整模块内容,满足行业的现实需求,也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专业特长,促进专业个性化发展。模块化实践训练尤其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展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主要因为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是对专业能力训练的精心设计,训练外部环境单一,暑期资源相对宽裕,等等。同时,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依托专业模块,具有十分清晰的依据和可操作性,便于学分制的实施。合肥师范学院重视暑期小学期专业模块实践训练,如文学院结合用人单位实际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提出专业模块能力训练计划,在2013年暑期小学期,编辑出版专业把专业能力分为“网络新闻编辑模块”“网络电视台模块”“深度报道模块”“电子出版模块”“舆情报告模块”“专业前沿”“总体策划”等七个训练模块,通过统一安排与学生自我组合,为学生提供专业能力训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切实训练。

三、小学期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设

(一)建构小学期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小学期实践教学内容建构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加弹性学习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结合专业兴趣及特长,规划专业发展,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丰富学生社会经验,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与就业竞争力。仅从省联盟高校实践教学暑期小学期目前开展的训练内容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别:单项实践训练和综合实践训练。单项实践训练包括专业实习实训、认知实习、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开放性课程或讲坛等;综合性实践训练包括学科与技能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参加科研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从近四年省联盟高校暑期小学期实际开展项目来看,上述两类实践训练内容主要通过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践途径。合肥师范学院作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暑期小学期制改革,除参与联盟高校内组织的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外,积极发掘潜力,盘活教学资源,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认知实习、产学研合作、技能竞赛等活动。如文学院组织2010级和2011级编辑出版学专业191人开展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时间从7月初开始到8月结束,前后一个多月。在校外实践方面,部分学生分别根据行业需要被派到了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日报、新浪安徽、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江淮晨报、万家热线、合肥在线、中安在线、新华网等;在校内实践方面,部分学生依托文学院网络专业实践平台,按照专业模块进行分组实践训练,具体内容如国内外新闻报道、网络电视台、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与策划、电子期刊、媒体营销、业界前沿等,由于是深入行业一线岗位或模拟行业实战,学生得到实际锻炼,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完善小学期实践教学管理

近几年,联盟高校小学期实践教学规模逐年扩大,已经算得上一项 “大工程”,从各联盟高校学生参与人数规模便可推知,为此小学期实践教学管理也摆上了案头。基于省联盟高校小学期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目前通行做法是小学期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管理机构设在教务处教学实践科,职责任务由教务处和各院系共同承担。教务处负责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宏观管理,包括贯彻《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管理条例》、出台《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管理办法》、下发每学年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通知、组织小学期实践教学进展情况的检查、深化小学期实践教学内涵及改革,等等。院系作为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执行者,更多是微观管理,包括制定小学期教学计划、联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督查活动过程质量、制定成绩评定标准、做好活动总结等工作。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作为管理体系建设,应谨慎处理好以下二种关系:一是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的关系。教学部门是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市场主体”,需要有更多的“话语权”,促进小学期工作的发展,在院校现有办学条件下,需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释放管理体制所束缚的“红利”,上级管理部门应运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有形之手不能太长太多,无形之手不能太短太少。二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作为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一定的外在形式,有了形式才能表现内容,但形式主要是途径、是工具,内容才是根本。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受到高度重视,各院校也已进行得有声有色,但不能仅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还需要认真深化内涵建设,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受益,“如果仅仅是搞那么二、三周,举行一个开幕式,领导一番讲话,学生穿上统一的T恤衫,然后这看看,那看看,这就形式主义。你搞小学期,就要扎扎实实地搞”[9]7。

(三)推进小学期实践教学检查

小学期实践教学检查是质量保障必不可少的过程性环节,联盟院校检查的方式方法各异,但也有共同的做法,表现为以学校检查为主,注重过程性监控,分活动前期、活动中期和活动后期三个检查阶段。阶段一:活动前期重点检查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准备情况,包括校内外基地落实,教学计划准备、管理规定及细则制定、师生所用材料印制等情况,管理部门一般要求小学期教学单位报送实习基地情况、教学计划及分组安排情况、当年管理细则及成绩评定标准等材料,目的是通过材料上报督促教学单位落实小学期工作,这项工作一般要求于每年的6月中旬前完成。阶段二:活动中期检查主要由小学期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会同分管学校领导进行,主要为了加强对工作的规范管理,推动小学期平稳开展,及时了解和解决小学期实践中的情况问题,检查内容包括计划落实情况、学生实习情况、实习基地学生安排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院系实习教学管理情况等。检查方式主要有听取各部门汇报、现场走访实习单位等。阶段三:活动后期检查一般安排在下一个学期结合初期检查进行,重点检查小学期工作材料的完整情况,包括材料整理归档、工作总结、优秀评选、成绩规范等情况。当前总体来看,小学期实践教学检查,学校层面的检查内容及方式较为丰富,院系层面由教学单位组织的检查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一般由院系成立的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及院系领导充当主要角色,重点是一线走访及后期材料质量及归档等。随着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普遍推开,其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教师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因此科学的检查评估将更有利于小学期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平台和层次。除依托现有学校检查外,完全可以把小学期实践教学重点纳入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专家开展的教学专项检查中,通过联盟院校的互查达到沟通有无,促进小学期制的科学开展。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试点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又迈出了新的实质性一步,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骄人成绩,广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走到了行业一线,获取了行业认知和社会经验,使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开阔了专业视野,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及明确定位。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影响质量的现实问题。如对分散实习实训学生的质量监控问题,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提供盖过章的实习实训手册;再如,小学期实践教学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而校外实践基地希望有三个月时间,这样不会产生业务刚上手就要走人的情况;另外,暑期各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扎堆,实践基地接收能力有限,同一专业学生人数过多也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随着安徽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必将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当前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工学一体”办学新模式也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拿来”作为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管理条例[EB/OL].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2012-02-25] http://www.hfuu.edu.cn/s/102/t/288/55/2d/info21805.htm.

[2]程艺.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在安徽省“行知联盟”第四届年会上的讲话[J].应用型高教探索,2012,(10).

[3]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4]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沂大学学报,2011,(1).

[5]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6]吴先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5).

[7]程艺.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在安徽省“行知联盟”第四届年会上的讲话[J].应用型高教探索,2012,(10).

[8]窦现金.欧盟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

[9]安徽省教育厅.程艺同志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五届年会上的讲话[Z].安徽教育通报,2014,(4).

(责任编辑闫龙)

Thoughts on Quality Guarantee of Short Semester Practice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YANG Zenghong1, HU Ang2

(1.SchoolofHumanities,HefeiNormalUniversity;

2.AcademicAffairsOffice,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motion of short semester teaching practic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guarantee of practice teaching has become a common topic. We should, first of all, set up standards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line with training targets, improving general a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modules, and then practice teaching guarantee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content, standards management and inspections, which will be key to quality guarantee of short semester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short semester; quality guarantee; standard;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1-0087-04

[作者简介]杨增宏(1971-),男,安徽颍上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胡昂(1969-),女,浙江杭州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2012年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2jyxm422)

[收稿日期]2014-10-27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机制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职教论坛(2016年25期)2017-01-07 00:45:10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28:21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 08:55:01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