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磊,孙志宜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何磊,孙志宜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在高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的教育环境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正面临着转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视觉传达专业如何培养具备社会需求的设计应用人才,一是要认真分析当下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源质量分析;二是深刻认识应用型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是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深刻理解应用型高校现存的教学问题,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特色的新模式, 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新要求。高校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同时,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与市场的高标准要求形成了矛盾,导致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摆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质量是高校赖于生存的生命线。新的形式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上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由于扩招后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下降,培养对象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二是各专业课程间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独立,缺少必要的衔接与联系,课后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逐步学习才能理解课程间的关联性问题;三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实践性强的参与式教学环节,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不能只讲一些设计的基本环节与步骤,反之,应该加强实现设计目的的实际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创意思路,这也是制约专业设计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视觉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设计过程。这种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而不断变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实战设计能力,并且能独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和团队协作的全方位工作能力。
1.“项目式”“课题式”教学稳定性缺乏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同时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战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项目式”教学法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组织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题项目分为校企合作项目、实际商业项目、虚拟课题及竞赛项目。只有保证应用课题与应用项目长期稳定的嵌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应用式教学的效果。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项目、课题的供应不足和不稳定是制约其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主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首先,在于“项目式”“课题式”教学的大众认同度与号召力不强;其次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际项目以及校企合作实践项目内容的不一致性;另外,由于课程安排时间的不衔接性而补充进来的竞赛项目又存在着时间周期的问题等。因此,虚拟项目或应付课题任务的课程安排是教学中常见的选择。
2.课程教学时间与实际项目周期的不一致
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项目式”“课题式”嵌入的不稳定外,还存在教学周与项目周期不一致的问题。在实际项目带入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设计周期短。正常的教学周期一般是一个学期的1-16周,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为例,每门课有2-6周时间安排,每周有2-4次课,每次4课时。假如实际嵌入项目必须2周、4周或1周内完成,那么在正常的教学周期里能有多少课时可用,而在同一周期学生还有其他课程,且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在项目短的周期里分散学生的精力与注意力。由于时间与周期的不统一,导致老师与学生在课程中急于完成任务而忽略了该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从而失去了“项目式”“课题式”的教学意义。
3.课程教学中缺乏适用性教材
目前,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基本上按照设计类型编写。框架基本是 “概论-原理-技巧-作品赏析”的路线。这种教材只局限在基础知识层面,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知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架构,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材来说有明显的不足。“项目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素质。但一般的教材无法真正满足应用型课程的教学需求,在教学中无法保持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最终也无法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创意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90后的大学生成为教学对象的主体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应该更加灵活多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面对的对象可塑性较强,但同时对抽象的设计形态缺乏认知。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课堂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把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讲授型教学向研发型教学过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在教学手段上,应加快改进常规的教学形式。目前,多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然后做一些案例分析,最后布置课程作业。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讲解和练习作业是远远不够的。其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客观事物、具体问题、任务等在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通过项目式的分析,形象化地理解设计的最终成果前期的全过程,从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并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而其专业学习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有序的课程体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建立在基础课程之上的教学,那么,基础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就直接影响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的交替变化应该是学习一种延续,而不是知识结构的断截。每门课程的后半部分教学时间应该强化与下一门课程的知识衔接以及本课程知识点在其中的拓展与运用,其目的是使课程的内容更加具有延续性。课程的交替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应该变成一种课程内容的自然过渡与延伸。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分阶段性的,通常是先上基础课再上专业课。但是,由于各课程的性质与内容的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授课教师在教学上只会重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与前后课程的衔接与拓展,这其实是导致教学效果无效性的主要原因。独立课程的学习固然重要,而知识结构的断裂和不完整性所带来的后续教学问题却更为严重,这会直接导致教学全过程的失败,所以课程间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走向市场、学以致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仅由所培养的学校自己来评定,更应该由社会、就业单位和所服务的客户对象来进行检验。市场需要的是能够快速产出价值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而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的社会化、应用化,让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更紧密地相互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具体落实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的市场化、社会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在政策上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年级学生尝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学生能成为有专业实践能力、善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优秀设计专业人才。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嵌入式教学是把课程的知识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专业项目的实体操作之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这将是应用型本科教学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新模式。专业实践项目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设计流程,这是应用型专业学科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项目、专题讲座、主题竞赛、研究课题等,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与方法,特别是利用网络获取专业实践的学习内容,以加快学生课堂知识的内化过程和提升专业能力。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利用实践项目的嵌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项目式课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锻炼、提高,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与交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及内容,掌握专业领域中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规律与设计语言,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解与热爱,从而有效地提升其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研究 “项目式”“课题式” 课堂训练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材选择、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研究型实施策略。在构建应用型教学新模式上,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化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与“真实性案例”“项目式”“课题式”相关的教学内容,严格控制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内容的时间,进一步缩短教师的被动式教学,以实现学生感受式、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二是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要按照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以达到应用型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应照搬那些所谓的先进教育模式,而应该注重探索适用于不同培养对象的教学新模式。三是优化课堂作业与练习。课堂教学的每个重点环节都应该对应有质量的衔接性主题练习内容,并要针对应用型定位培养的学生设计递进式、深入式、多角度的不同形式的作业练习,在作业的内容上、数量上、难易程度等方面要有所侧重,尽量满足学生的层次需求,使各类学生都有所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提升。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程结束后获得一定的成功感,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教学考察与进修,以提升其专业教学水平,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性课程建设的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等的重要途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应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三点:一是要突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和引导给学生专业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储备,并将这一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研重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实现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为地方经济建设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不停地拓展专业新知识,提升自身所授课程的应用技能。组织教师进行高水平的研训活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活动、研训活动要紧紧围绕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来开展,并突出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研究课堂教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要灵活教学形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目的,组织观摩、交流、全员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专题活动,通过课程组织“同课异构、同案异课”研讨与交流,在形式上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侈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句空话。积极的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学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总结与提炼。认真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优秀教案、优秀成果的评选活动,引导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升华认识,不断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创新水平。
四、结语
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构建研究型教学型模式,将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讲授型教学向研发型教学过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内容为根本,通过典型的设计案例和“项目式”“课题式”的教学嵌入,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势,介绍其学科课程的最新发展动向,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具体项目、学生、课程等因素,展开有规划的、灵活机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真知。
[参考文献]
[1]张玉忠.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电影评介,2009,(4):92-93.
[2] 揍寅.对当前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0,6(8):119-120.
[3 ]魏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学对策——以江汉大学设计学院为例[J].中国艺术,2013,(4).
[4] 江明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初探[J].IT教育探索,2010,(1):51-54.
[4]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21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3-15
[5] 陈守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责任编辑何旺生)
Innovative Thinking of Course Teaching Method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
HE Lei,SUN Zhiyi
(SchoolofArts&Media,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Abstract:With a classified developing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ny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ransforming their education methods. Traditional course models cannot fulfill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graduates’ learning.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education needs to solve the following existing problems to train future professionals in design area. To be more specific, firstly, teaching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for instance,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potential ability should be concerned; secondly, practical graduates’ careers should be associated with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rdly,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enhanced consistently to improve students’ capacity. Understanding present teaching problem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developing suitabl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ode would meet society’s requirements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s teaching.
Key words: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course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5)01-0102-04
[作者简介]何磊(1983-),男,安徽六安人,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教学;孙志宜(1958-),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动画创意策划与形象设计。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zy062)
[收稿日期]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