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类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15-03-27 20:57范富春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工科教材专业

范富春

(淮阴工学院教务处,江苏淮安 223003)

0 引言

目前,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践教学比例提高[1],原来使用的教材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对于新使用的教材是不是适用于本校、符不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出版的工科专业的教材是否适用于本校学生把握不清。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教材建设和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不但有助于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进课堂,还可以加强教材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适用于高校工科专业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值得研究探讨。

1 专业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选用制度不完善

学校专业教材选用流程一般为:任课教师选用专业教材,教研室主任审核,二级学院分管领导把关,最后报教务处征订。部分高校有教材指导委员会对教材选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教师随意选用教材的现象。任课教师仅凭个人喜好选定教材;课程教材不固定,任课教师更换,专业教材随着更换;教师为了备课方便,长期使用一个版本的教材,不能讲授最新知识;有些高校出于自我保护意识,选用自己教师出版的教材,使优秀教材难进课堂[2]。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改革深入,学生人数增加,课程门数增加,教材使用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大,给教材选用审核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难免有一些质量低下的教材进入课堂。

1.2 缺乏教材评价环节

尽管很多人进行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3],但是教材质量评价实施起来比较难,很多高校没有开展教材评价。20世纪90年代起,教育部开始组织著名高校的专家编写各专业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目前大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问世。但是高校教材市场仍有一些内容相近、体例相似、粗制滥造的教材。由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即使是以前的优秀教材,也有可能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进入课堂的“问题教材”有几种情况:许多高校工科专业教材偏重于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理论方面面面俱到,忽视了专业教材的实用性。比如,工科专业课中一些公式的推导和方程的计算直接用现有的软件即可,不需要再进行原理的学习;新版的工科专业教材“换汤不换药”,内容仍然是陈旧的,教材不能体现最前沿的成果,没有最新的理论技术;缺乏实验实践类专业教材。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部分高校提高了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但是教材市场上实践类教材种类太少,没有足够的教材供选择。如果没有教材评价环节来“淘汰”这些“问题教材”,很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3 教材出版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教师对教材选用有很强的自主性,任课教师可以使用自编教材,而且很多高校把教师编写的教材认定为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在这两种利益驱动下,很多教师愿意编写教材。一些出版社有出版任务,只要教材质量说得过去就出版,造成低水平重复出版[4]。学校缺乏教材建设规划,对出版教材没有严格把关,而且又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与动力投入到教材的编写中,编写教材只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些“功利性教材”也是劣质教材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工科专业教材偏重于理论阐述,实践动手能力阐述不够深入,导致部分教材不适用于工科专业。

2 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

教材质量保障监控的目的不是为了监控而监控,从体系的设计到监控的具体实施都必须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5],那就是实现学校教材质量的提高,保证出版高水平教材,确保高质量、适用的教材进入课堂,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材能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系统性原则

工科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要体现质量监控的全程性、评价主体的全面性。质量监控的全程性即监控应包含从教材选用、管理、建设、评价等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应实施质量监控,制定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的全面性即参与教材评价的应包含教师、学生、管理者、用人单位等,保证各方面及时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3 可行性原则

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需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必须立足于学校现有的情况作为基础,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

3 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对策

3.1 强化教材建设组织保障

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尤其是工科类专业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提高教材建设重视程度,首先要从组织方面保障教材建设。要建立健全校内教材建设与管理机构,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教材建设的规划、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发布、教材建设的立项等工作。委员会可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教务处,应有专门科室负责教材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不宜将其职能划入某个科室。各教学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加强对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评价等方面的管理。

3.2 建立健全教材选用机制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专业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的教材建设,还可以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专业教材选用机制的目标就是使老师选择优秀精品教材,从而提高教材质量。首先,应建立专业教材信息库。专业教材信息库是指每门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信息,包括对应的课程名称、教材主编、出版社、书号、获奖信息等。教材信息库中的教材应是经过专业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审核过的本专业中优秀教材。这样,下一轮教材征订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信息库中的教材作为参考,这样既保证了选用优秀教材,又保证了教材的稳定性。其次,教务管理部门应在教材选用前搜集各专业优秀获奖教材目录供教师参考,或者定期组织教材展示活动,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再次,要制定教材选用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教材选用工作流程,杜绝教师随意选用教材和随意变更教材。任课教师选择专业教材后,要经过教研室论证,把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对教师的选择给予建议。选定后的专业教材,须经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同意才可以变更教材。

3.3 构建专业教材评价体系

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是教材管理和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市场上的专业教材良莠不齐,为了准确掌握选用的教材信息,提高教材选用质量,对已选用教材需进行多元主体评价[6]。构建一套适合自己专业的教材评价体系并非易事,它需要在对国内外现行教材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师生、同行专家、企业专家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于教师以及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方面的更新、知识体系的完善、配套资料完整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对于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材的掌握程度、对他们学习的启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于企业专家,评价指标应主要包括教材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和岗位的适用性等方面。另外,还要对教材的印刷质量和教材的配套资料进行评价。对于专业教材评价形式,本着节约的理念,开发网络评价系统。可以对使用教材进行专项评价,也可以对师生、校外专家开放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实时反馈给教材管理部门,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时效性。根据对教材的评价结果,教材管理部门可以把评价差的教材反馈给学院,任课教师可以选用适用的高质量教材。通过对系统评价指标的设定,可以对不同的主体、不同专业的教材进行分别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保证了选用教材的质量,同时为教师选用教材提供可靠依据。

3.4 健全教材出版激励机制

学校要进一步健全教材出版激励机制,从政策方面鼓励教师出版高质量教材。首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避免老师随意出版教材和重复出版教材。其次,学校要进行教材立项建设,对有特色的立项教材进行经费资助,对于出版教材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可以增加分值。针对目前实践类教材短缺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类教材立项比例。对于本校出版的优秀教材,可以向其他同类高校推荐,提高教材知名度。再次,对出版教材进行严格审核。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要对教材主编资格进行审查,鼓励本专业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组织本学科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核,避免低劣教材进课堂。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审核,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总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科学进步,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完善,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给我们提供了构建工科类专业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的良好契机。这就要求专业教材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时注意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使专业教材质量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才能为专业建设打好基础,创办特色化的专业教育。

[1]杨玉浩,林楠.基于培养方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201-202.

[2]徐容.高校教材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2-114.

[3]李辉,吴博.基于新一轮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工作实施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9):84-86.

[4]崔青峰.浅析当下高校教材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J].出版发行研究,2014(9):33-35.

[5]蔡国宏,李欣东.浅议教材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北华航天工业学报,2014(1):59-60.

[6]周丽琴.普通高校工科类教材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报业,2012(3):55-56.

猜你喜欢
工科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