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的“慕课热”之冷思考

2015-03-27 13:54谢秀娟
关键词:学习态度名校名师

谢秀娟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641)

一、引言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此术语于2008年提出,于2011年在美国快速崛起,《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慕课给当今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重要的影响,慕课热如火如荼,颇有席卷全球之势。在慕课热的风浪之下,中国也开始追捧热潮。2013年开始,中国数间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与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Coursera”签约,合作开发中国在线慕课课程,和耶鲁、斯坦福等世界名校一起研发世界最大的在线课程网络,中国的慕课热由此开始盛行,从名校到普校,从出名的教授到年轻的讲师,都在谈论研究慕课,慕课热颇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态。

在慕课海啸袭来的大环境下,冷静思考,亦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慕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缺点,遭受过失败,也遭受过质疑。虽然慕课有大量的支持者,但反对者的呼声不可无视,对慕课缺点的质疑,理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立足于“评价”这个关键点,不难发现慕课存在的软肋。针对评价去探析慕课,研究慕课热背后隐蔽的风险,从而引起国内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及反思,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评价

众所周知,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课程评价,涉及到课程需求情况、课程施教情况、学生反馈情况几个关键点。目前,慕课评价机制存在极大的漏洞,对课程评价的理解宽泛,课程评价尚缺乏系统性和公平性,课程评价的操作可行性亦有待加强。

(一)课程评价的公平性

课程评价,本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所有参评课程,应处于同一起跑线,方能体现课程评价的公允性和系统性。然而,理论与实践往往不能完美结合,现实社会情况常常造就一些先天的“不公平”,名校效应和名师效应,自然而然地让一些慕课课程处于“抢跑”状态,非名校和非名师慕课课程,相应地处于“未跑先输”状态。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且专业化的智力、情感培育活动,教育的效果难以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评测。因此,社会、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教育服务时,一般都会为降低风险而首选名校名师,名校名师具有极大的磁吸效应。[1]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的慕课课程,让全球学习者趋之若鹜,中国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的慕课课程也让国内学习者激情澎湃。在名校和名师的巨大光环之下,非名校非名师慕课课程,难免尴尬地处于难有出头之日的境地。课程的需求情况,让名校名师慕课课程未赛先赢。

国与国之间、校与校之间已然存在的差距和社会效应,给慕课课程公平评价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诚然,清华大学的知名度,不如麻省理工学院,其慕课课程的选课率比不上麻省理工学院,受追捧度相比较低,但这并不能证明清华大学的慕课课程就比不上麻省理工学院,如果通过选课率来评价一门慕课课程,自然有失公允。知名度不高的非名校非名师,即使投入巨大的精力,投入巨大的成本,呕心沥血地打造出一门慕课课程,课程质量不错,可结果却失望地发现,选课率太低,无奈地被淘汰。“名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非名校非名师的心血,“名校”效应是地方高校试图全方位加入慕课平台的阻碍。[2]名校名师效应不可避免地让慕课课程评价无法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二)课程评价的操作性

慕课归属于在线课程,与实体课堂课程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在课程评价的操作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照搬实体课堂的课程评价模式,肯定行不通。选课率、退课率和通过率,都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参数。如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慕课课程评价体系,是重中之重。

实体课堂的课程中,学生没有自由选课、自行退课的权利,学校安排学生上某一门课程,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将此课程完成并通过考核,否则将面临补考或重修。这种固定的上课模式,让课程评价易于操控。然而,慕课是开放式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课,也可以自行退课,这种自由度,赋予学生好处,但却给慕课课程评价带来了难题。退课率和通过率,是悬在慕课头上的一把利剑。数据显示,斯坦福大学的慕课课程《人工智能》,注册选课人数近16万人,然而最终获得课程认证的人数仅为7157人,通过率只有5%左右。原因在于“慕课课程的门槛低,而参与学习者的经验和水平迥异,再加上慕课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高,种种因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3]此外,退课率也是显著问题。许多学生慕名选了某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各种主观因素干扰而退课,如学习后发现对此课程不感兴趣,学生自身水平低无法跟上课程进度,甚至有些学生就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者,因此造成慕课课程退课率不低。高退课率,是否表明课程质量不佳?当然不是。简单的将退课率和课程质量评价相关联,实属不当。然而,完全不理会退课率,也不合理。因此,退课率和通过率,让慕课课程评价处于两难境地。

三、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的道德诚信问题

慕课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在线学习方式,极易让别有心机的学生钻了空子,替换学习者等作弊问题如何杜绝?学习者的道德诚信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慕课教学采用在线方式,师生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也没有现场考试,学生有可能让朋友或亲属代替学习,甚至代替参加在线考试。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David Patterson发现,他教授的慕课课程,居然有20个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完全相同的,惊现明目张胆的抄袭现象。[4]如何保证慕课学习者和考试者是同一个人?如何保证学习者参加考试时无他人提供帮助?如何保证选修同一门课程的同学,不会私下合作互通题目和答案?如何保证参加考试拿到学分的学生真真正正学到了知识?慕课的未来运营模式,将证书服务作为推广要点,慕课课程学分将能够等同大学课程学分,通过考核修满学分可获取证书。那么,如何杜绝作弊现象和替学现象,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性,是极关键的问题。慕课评价的难处,与美国大选的难处同出一辙,美国大选几十年不变,坚持采用人工投票方式,不敢轻易尝试网络投票,正是因为难以解决网络在线投票的造假和作弊问题。我们从中意识到网络在线监控的难度之巨大,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去监控学生,慕课学生评价的道德诚信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二)学生评价的学习态度问题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5]在常规教学当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课、专心思考、勤记笔记,这些课堂表现都将计入平时成绩,作为总评价的重要部分。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理应成为学生评价的关键要素。

慕课课程学习,因其采用网络在线模式,让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出评价。学生在学习慕课的过程中,常常一心两用,一边听慕课,一边玩手机,有些女生甚至一边听慕课一边织围巾。这些出格的、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本应得到及时的制止与纠正,但因网络的阻隔,教师根本无从发现学生此类恶劣的学习态度。慕课的学生评价往往只来源于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的考核处于缺失状态。

四、慕课评价弊端的应对策略

(一)理性认识慕课,加强设备技术支持

慕课是信息科技和教育事业高度结合的产物,我们应理性对待新生事物的发展,在肯定慕课带来益处的同时,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不能过分夸大慕课的作用,避免一哄而上的情况,对慕课的评价缺点,应开展跟踪研究,加强硬件技术支持,开发解决方案。比如,技术人员应致力于研发新型网上监考技术。学习过程尝试采用视频全程录像的方式,开发远程随时查控技术。开发者还可以研发新型辨识软件,根据学习者的打字节奏,识别学习者和考试者是否为同一个人,规避替学现象。慕课还应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的同时找到自动评估过程的平衡点。[6]研发同伴互评系统、学生徽章和其它新式评估,亦十分必要。通过加强设备技术支持,进一步建设慕课评价的基础设施,对完善慕课评价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正确对待慕课,加强资源设计支持

慕课评价存在诸多漏洞,教育者应正确对待慕课的不足,加强教学设计支持,积极研究解决改进方法。慕课以名师、名校、名课的马首是瞻,其造成的不公平性,无法一日改善,但国家应充分意识到名牌效应的弊端所在,意识到名牌效应对地方高校的阻碍性,从而应对非名校加强资源支持,给予政策关怀和资金扶持,力图让慕课课程评价和课程推广更趋公正。此外,应加强教学环节设计支持,改变慕课考核多为选择题的现状,增设主观题,将答案的雷同率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替学现象和作弊现象。慕课评价机制的改善,不仅需要加强资源建设,还需要提高教学技术建设,双管齐下,协力作用,方能真正解决问题。

五、结语

慕课的发展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化、在线化的标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它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期探索阶段,教育者不该过分夸大慕课的作用,而应理性地意识到慕课自身的“短板”所在,于“慕课热”浪潮下进行冷思考,积极分析慕课课程评价和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努力研究提高慕课评价机制的应对策略。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去理智应对,方能在慕课海啸中存活,并借助慕课革命的洗礼,进一步改革完善教育体制,让中国的网络在线教育发展得更快更好。

(注:本文系2014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类资助课题“基于ESP和慕课视角的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4]117号;2014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评价模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项目编号:GDJY-2014-B-b096)

[1]姜明文,李兴洲.“慕课热”之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112.

[2]方璇璇,余国江.面对“慕课”: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2014,(5):53.

[3]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120.

[4]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

[5]邹为民.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34.

[6]莱瑞·约翰逊著,白晓晶,李胜波译.对于“慕课”的质疑——在线学习变革引发的社会反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22.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名校名师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名校介绍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