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霞 戴雯
摘 要:语文教学就是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学生主动去学,方能打造出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水平,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让学生从思想深处把“要我学语文”自动升格为“我要学语文”。
关键词:主体作用;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会自然生成,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兴趣难以形成。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学生主动去学,方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以服从、接受为前提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育这块领地上占据着统治地位,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也刻画了塾师念书的情景: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先生读书入神时,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上述两段文字中所刻画的国文老师,其国学根基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的授课方式却无疑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师讲书,学生听书,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烦意乱。课堂是教师个人的讲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堂。这样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丝毫的体现。课堂效率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对教材挖掘不可谓不深入,备课不可谓不认真,但他们恰恰忘记了教师的“传道授业”是为了解学生之惑,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有专家估计,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一生所用的知识,学校教育只能提供20%左右。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学习,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会学生“怎么学”,永远比告诉他们“学什么”更重要。
站在三尺讲台上,心中装满了教材和教案,唯独没有学生,试问,如此这般,语文教学效率能不低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必须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培养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少兴趣的学习如同受罪,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每一次给学生上课,就应该把学生引领到语文的百花园,漫步其间,乐而忘返。上课前,我让学生用三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集体唱一首歌,讲解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时,我通过一两个外国人学汉语的幽默故事以及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增加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语文的点滴体会,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语文水平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让学生从思想深处把“要我学语文”自动升格为“我要学语文”。
二是找准切入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不断地调整教法,不同阶段,教材相同,学生不同,教法也应相应调整,同一年级,班级情况变了,教法也得随之变化。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教师应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真正确立“学生是主体、学生能成功”的学生观,而不是随他天翻地覆,我自岿然不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这是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摸准起点,超前准备,铺设阶梯,分层渐进,及时反馈,强化矫正。宁可起点低一点,进度慢一点,但每堂课学生要掌握的东西必须掌握。因为如果一堂课的五个环节,到第三个环节学生不会了,那教了也是白教。语文老师要从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教学模式。
三是控制发散点。教师在走进课堂面对学生前,须了解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弄清学生基本知识结构,在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与学生现有知识“内存”之间找到共同点,实现从教材走向学生的成功跨越,从学生的“内存”出发,发散开去,联系学科内和学科间可以联系和应当联系的知识,指导学生在掌握作品结构、揣摩作品思路、感悟作品語言的基础上,“认真看看,用心想想,做到对这样东西了然于心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效率。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洋洋洒洒、一展才华的讲堂,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求知、提升自我的学堂。课堂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那种“上课提问,学生讨论,尖子表态,全班小结”的“放羊式”“记者招待会式”的语文课,追求的是热热闹闹的气氛,不见得有多少实效。控制好发散点,做到能放能收、收放自如,语文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得到大大提高,新时代对新人才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应该完完全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堂里自学、思考、探究,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凸现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韩恒志.如何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J].速读:中旬,2014(0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