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文本解读误区分析

2015-03-26 11:23鲍雪燕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历史教学误区

鲍雪燕

摘 要: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某些教学内容的重复呈现,对师生准确把握文本信息造成了困扰,进而引起教学过程无序、教学内容缺乏逻辑等问题。以《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某教案为例,探讨了当前历史教学中解读文本存在的误区,分析了造成误读的六点原因。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本解读;误区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现行历史必修教材以模块专题形式编写,分为人类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三大模块。某些教学内容反复出现在不同教材中,例如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等。这种编写方式,是否只是出于内容安排需要,而进行简单的重复?其中缘由自当别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即教学过程无序和教学内容缺乏逻辑,使得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主题,如何理解教材的目的,在课后的练习中也很难融会贯通。因此,想要合理确定并解读教学内容,仔细研读教材文本、获取有效教学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谨以《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校公开课)某教学案例为例,谈谈此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教材解读误区,并对其原因试加分析。

一、教学实例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主要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恩格斯的名言和国画《国殇》导入。

过程简述: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八大的内容,感受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2)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展示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文革爆发的原因、文革的开端、经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文革破坏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3)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学生整理内容(政治、思想、经济、国策)及意义。

(4)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轴”——1980年、1982年、1997年、1999年,让学生在时间轴上找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5)展示材料:2000年以后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和民主政治建设。

二、案例中文本解读的失误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上述课堂教学内容,对《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作了很好的落实,对教材结构也做了较好的处理,特别是用了“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新时期”这样的线索处理。然而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这四个模块独立性比较明显,缺乏内在的逻辑。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处理尤显突兀:“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学生整理内容(政治、思想、经济、国策)及意义”,这样的处理,使人以为这部分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而不是凸显“伟大转折”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又如何准确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课的重要性呢?显然这样的解读不尽合理。而从以下五部分内容“(1)总结中共八大的内容,感受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2)学生对文革破坏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3)整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政治、思想、经济、国策)及意义。(4)找出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5)2000年以后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成就。从这样的分布来看,(2)(4)(5)都围绕着政治建设展开,而(1)(3)两部分,似乎脱离了整体,使得整个内容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二)误读原因分析

1.对教材主題把握失当

从本堂课课题《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来看,主题应是“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那么,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应该是围绕“民主政治建设”而展开的。因而,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解读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这句话,也就是要重点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这一片段的焦点——强调民主和法制建设,而不是侧重于对诸如政治、经济、组织上的拨乱反正的内容的介绍。从本课整体设计来看,授课者并非不了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主题是“民主政治建设”,但在施教及内容处理上却又游离于主题之外了。如果内容上对重点把握失当,必然会纠结于政治、经济、拨乱反正等次要内容,顾此而失彼。

2.对教材内容宏观把握不足

教材相关内容摘录:

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摘录: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必修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历史的伟大转折》

“……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升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必修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工作重点的转移》

上述两段教材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有很大的区别,“……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思想”,与“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升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描述。因此在讲课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家把它的主要内容复习回顾记住就可以了。”这就没有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如,必修一讲的是政治文明,突出政治建设,在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就要紧紧围绕政治部分内容来阐述;而必修二讲的是与经济相关的内容,在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就应突出经济方面的政策。所以,我们在确定并解读教学内容时,要建立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材内容的选择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没有领会其意图,只进行简单的字面解读,或者自认为是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出现,而忽略了其在不同模块中的不同意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3.对教材细节点关注不够

历史教材的组成,除了正文以外,还有课前提示、学思之窗、知识链接、课后习题、插图、注解等内容。这些板块,无不与相关知识点相联系。如,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的分封制》的编写,穿插了两段资料:“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其意图无非是证明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重点是王族,这就要求教师对此重点解读,使学生对分封制的目的——拱卫周王室的统治,理解得更准确、透彻。与此类似,《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这一课在课前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在课后习题中也有一则相应的“材料阅读与思考”: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了,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段材料内容出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而《解放思想》一文被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上述材料明确指出了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正与课前提示的内容遥相呼应,为我们解读这一教学内容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如果我们对这两则信息有了足够的关注,就不会对上述课例中“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教学板块作出“让学生整理内容(政治、思想、经济、国策)及意义”的草率处理了。

4.对教材整体结构把握不准确

仍以《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为例,我们可以按照“良好开端—重大挫折—伟大转折—新时期”这样的结构来构建教材,但必须始终清楚这条线索中的隐含信息。“良好开端”这一教学片段介绍了中共八大的内容: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大会同时强调,在全党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从这部分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八大”是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在“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这一目中,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之所以会有文革的发生,很重要的原因是民主法制不健全。教学的最后一目“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则始终围绕着新时期我国如何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也就是指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由此可见,本课教材始终围绕“民主法制”相关内容展开讨论,那么对于“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目,也应该寻找与“民主法制”建设相关的内容,加以阐述,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逻辑性。

5.对教学片段的完整性过度追求

某些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过多地关注了片段的完整性,追求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如,上述课例中的“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展示这段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的開端、经过;引发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这一教学片段,完全可以独立为一个完整教学内容即“文化大革命”。授课者忽视了这一知识点只是为了证明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了破坏。因而长篇的阐述,既没能凸显教学的主题,也忽略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6.对课外教辅资料过度依赖

信息时代网络资源获取方便快捷,成为课堂教学资料的重要来源。一些教师在备课中存在对网络资源的过度依赖,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不是先阅读教材文本,把握主题,了解教材结构,而是在未弄清教材各知识片段相互关系的情况下,随意堆砌、穿插大量网络教学资料,更有甚者直接对他人的教案实行拿来主义。这样的结果,必然是破坏教材原有的逻辑关系,使材料不能为主题服务,内容之间又显得散乱而缺乏关联,进而遗漏了教材的细节点。

总之,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教材始终是最重要的资源。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课堂安排更加合理,教学主题更加明确。教材解读过程中,要留意选取为主题服务的内容,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既能实现《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历史教学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