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1.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科学院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北京 100083;2.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部,北京 100083)
布迪厄理论的背景、模块及特点研究
张 燕1,2
(1.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科学院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北京 100083;2.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学部,北京 100083)
布迪厄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反思社会学理论”推动学界从功能论到冲突论的进一步转向。实践论、象征论和生产论构成其理论的三大模块;对事物生成性、关联性和反思性研究的高度推崇反映出其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层面的典型特点。鉴于该理论可以揭示社会结构中的诸多现象本质,故此呼吁学界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理论不仅是哲学层面的重要课题,更可成为语言政策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布迪厄;理论背景;理论模块;理论特点
布迪厄(1930-2002)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盛赞其是“世界上最有才华、最著名的老知识分子”,认为他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布尔迪厄 1998/2002: 封底)。本文尝试从其理论背景、模块及特点展开分析,认为该理论可以对社会结构中的诸多关系做出深入的阐释,其批判性特征推动哲学界从功能论向冲突论的转向,因而呼吁学界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功能和冲突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视角。布迪厄亲历学界从功能到冲突的转向,并以其理论进一步推动了该种转向。
功能论鼻祖涂尔干,对整合高度关注。帕森斯和默顿等一批人都受到极大影响。他们多半强调正统行为和正常秩序的合法性,主张社会结构之间整合的功能性作用,认为冲突是各结构功能运作时出现的合理状态。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功能论学说面临着冲突论学说的巨大挑战。以马克思和韦伯为鼻祖的冲突论很快取代功能论。
布迪厄理论,深受马克思和韦伯的影响。研究布迪厄理论可以发现其实践论中对场域社会阶层的分析包含着社会分层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中都可以找到出处;其生产理论中各种资本概念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视经济基础的痕迹:其实践理论中生存心态的概念展示出韦伯理论重视意识形态作用的影响。
除了马克思和韦伯的影响外,其他诸家理论对其影响也不可小觑。举例来说,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影响到布迪厄,使之可以用无意识的“生存心态”概念来反对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中所凸显的主观动机;海德格尔的历史观影响到布迪厄,而福柯结合社会发展过程分析权力性质的做法也启发其思考社会结构共时与历时的生产、再生产机制;维特根斯坦“游戏”论思想,也被引入到他的理论框架中,社会活动成为各种主体在规则等各种条件制约下的角斗场;鲍德里亚、斯特劳斯、巴特等人的象征概念也同时促成布迪厄看待事物的抽象本质,并影响到其象征论观点的形成;而胡塞尔、梅洛—庞蒂的反思特色更是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得以继承。
布迪厄理论博采众家之长,但又绝不是简单复制别人观点。相反,他的很多观点与其他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举例来说,胡塞尔和梅洛-庞蒂更加侧重“超验性的自我”和“主体的纯粹主观体验”,而布迪厄则更强调不同层次、不同资本的主体在不同场域中的互动过程(Lane 2000: 102)。因此诸家理论只是给他提供宏观背景和操作平台,其场域、生存心态、文化再生产、象征性权力等概念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发扬光大;其实践论、象征论和生产论三模块更加清晰地描述权力不均衡的社会结构现象,也更加深刻地揭示其不可调和的本质属性。
布迪厄是个多产的学者,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国引进并翻译的有译林出版社的《实践感》,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实践与反思》、《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商务印书馆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等*由于译本不同,所以人名Bourdieu有布迪厄和布尔迪厄两种译法。本文倾向使用布迪厄,但在引用中文译本的书名时,不做特别说明而沿用其译法。。他的作品繁多,专著题目看似五花八门且往往跨度很大;但是纵览其作品,可以发现实践论、象征论和生产论这三大模块构成其重要的理论框架,而象征论和生产论的基础则是实践论,实践的过程中包含权力的象征和生产过程。
(一)实践论
与马克思的概念所指不同,布迪厄的“实践”指的是“社会活动”。他认为社会活动不存在单纯的“结构和能动作用的对立”(华康德 1992/2004: 3),它的发生机制是由不同资本、不同内化形式生存心态和不同社会结构的场域互动形成的。为了描述实践发生机制,布迪厄曾经用下列公式传达它对实践发生机制的认识:
[(生存心态)(资本)] + 场域= 实践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生存心态和资本的占有情况构成场域中不同主体的变量,当其在不同场域变量影响下,就会发生特定的社会活动。生存心态和资本指向行为主体,而场域则与社会制约性条件最为紧密。
1.生存心态
“生存心态(habitus)”*布迪厄理论中的拉丁文术语habitus有多种翻译方式,许多社会学理论教材(如(刘少杰 & 胡晓红 2009)),和布迪厄的中文译本(如(布迪厄、华康德 1992/2004)等)将该术语译成“惯习”,而高宣扬先生认为此译法有误,不足以表达出“‘建构的结构’和‘结构的建构’双重属性和功能的‘持续的和可转换的秉性系统’”,主张将其翻译成“生存心态”(高宣扬 2004: 2-3)。其实除了“惯习”的译法,许多中译本采用“习性”的译法(布迪厄 1980/2003; 布尔迪厄、夏蒂埃 2010/2012)。“习”字似乎可以传达相对静态和动态的双重性,但“性”字很难传达出其动态特征,而主要凝结在相对静态的特征性质之上。高先生译法中的“生存”一词能够更加凸显主体所处的场域所附加的各种特性,而“心态”的静态动态特征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布迪厄原术语的含义。因而即便“心态”一词并不能揭示“性情”的倾向性,也仍易造成概念误解,权衡之下本研究仍然沿用“生存心态”的译法。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布迪厄并未沿用该词的最初含义,而是想用该概念强调某种倾向客观性的前结构特征。
生存心态是实践论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物个体中精神结构的起源”(布尔迪厄、夏蒂埃 2010/2012: 81),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示构成的系统”(布迪厄、华康德 1992/2004: 171),“体现出组织化行动的结果,……意指某种存在方式,某种习惯性状态……特别是某种性情倾向、某种取向、某种习性,或是某种爱好”(Bourdieu 1972/1977: 214)。
布迪厄强烈反对强调主观的理性改造能力,认为即便是生存心态也并不能直接决定社会结构,相反它是“结构化和被结构化的产物”(Bourdieu 1979/1984: 170)。生存心态只是一种倾向性活动,而场域中的行动者的相对位置及其资本拥有情况等也同时发挥制约作用。
但是,生存心态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不可逆转的宿命,受历史沉淀影响、由经验控制的意向系统虽然促成行为主体具有某种行动倾向性,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仍然可以促成其生存心态的变化。就内在因素而言,行为主体可以根据特定场域需求对其进行调整(Bourdieu 1987/1994: 91);就外在因素而言,家庭和学校等教育可以强化或引导生存心态。社会主体是个人经历和环境教育共同塑造的产物,其感知模式、价值体系使之在面临选择时具有某种潜在的倾向性(布尔迪厄、夏蒂埃 2010/2012: 82)。因而,生存心态一方面具有群体的先验的封闭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后天的相对开放性特征。
2.资本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族群冲突的根源取决于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情况,而经济资本的区别是划分阶层的重要标准;与马克思主张的单一经济维度标准不同,韦伯认为确立社会分层必须从经济地位(财富占有量)、政治地位(权力比重)和社会地位(声望额度)三个维度确立,这种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深深影响了布迪厄。
虽然布迪厄曾经列举过语言资本、军事资本、国家资本等多种资本,就资本类型而言,这些资本主要可以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等。这种分类有效地避免了经济单一标准的简单化,并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社会的多元化特征。布迪厄认为资本是行动主体在场域中进行斗争的基础,竞争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资本的不断占有实现资本的重新分配,从而实现场域位置的重新划定。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通常称为声望、名誉、名声等在内的象征资本类型和构成比例关系构成行为主体资本的层级区别(Bourdieu 1991a: 230)。行为主体占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极大影响承载此资本行为主体的权力比重,因此行为主体的竞争往往是通过资本的中介竞争方式获得场域的主导权力。
3.场域
“场域(champ/field),是客观关系的系统,它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但体现在事物中,或体现在具有类似于物理对象那样的现实性的机制中(布迪厄、华康德 1992/2004: 171)”。术语“客观”、“物理”、“机制”所要描述的都是场域的客观实在性。“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华康德 1992/2004: 17)”。
从布迪厄研究的研究来看,他曾经讨论过权力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语言场域、文学场域、性别场域等等。这些场域之间有的展现出包孕性特征,大场域可以包含小场域;小场域可以包含在大场域中,权力场域隶属于社会空间,并蕴含其他场域(布尔迪厄 1994/2007: 39);有的场域之间可以表现出交叉性特征,比如教育场域、语言场域、文学场域之间就有较为明显的重叠性特征。
场域是个互动性很强的动态结构空间,参与其中的行动主体之间存在着排斥和吸引关系,行为主体彼此间产生的对抗的竞争性或者聚类的吸引性就是“场域效应”(field effect)(Bourdieu 2004/2007: 22)。聚类的作用是形成团体一致性,以便增加竞争资本,因而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又可以理解为行为主体之间竞相争夺权力或权威的冲突空间。“分析和界定场域概念,首先就同指导着这些具体场域运作的内在逻辑结构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对场域中力量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的分析(高宣扬 2005: 844)”。
在这个空间中,行动者的相对位置和资本数量等各有不同。场域的控制权往往是行动主体的场域位置和资本数量等共同决定的,权力或权威是行动主体之间竞争的目标和内容,而权威比重是通过各种资本的历史较量逐渐形成的。每个场域都存在掌握控制权的支配者,在场域竞争中,一方面是现有支配者利用已有优势继续维持其权力地位;另一方面,被支配者或者不断挑战支配者的权威,或者继续甘于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象征论
象征论是布迪厄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模块。他认为具体物体如语言等可以具有象征性,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包含资本等具体象征形式,也包含抽象的象征性互动过程;因而在布迪厄的术语中,象征性物体(symbolic object)、象征性结构(symbolic structure)、象征性支配(symbolic domination)、象征性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象征性斗争(symbolic struggle)等都曾经出现过。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象征论,表征出实践构成成分的抽象特征;换句话说,整个社会活动都是象征性的互动过程;实践具有象征性,生存心态、资本和场域都具有象征性。
1.生存心态的象征性
布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形式化和象征化的”表征,“采取象征化的前结构的模式”(高宣扬 2004: 122)。在多部作品中,他使用过类似于“前结构”的其他术语,诸如“前状况”(pre-condition)(Bourdieu 1979/1984: 95),“前冲突”(pre-tension)(Bourdieu 1979/1984: 337) “前逻辑思维”(pre-logical thought)(Bourdieu 1998/2000: 22),“前存在性情”(pre-existing dispositions)(Bourdieu 1997/2000: 236)等。很显然他对此前缀情有独钟,个中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个前缀媒介描述生存心态自身由历史沉淀所带来的固有属性。他认为虽然同样的生存心态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其深层次特征,即品味、爱好、价值观等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同一阶层的群体往往具有相同的品味、爱好和价值观(Bourdieu 1979/1984: 77),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则通常具有差异显著的兴趣取向;这种差异性就可以理解为生存心态的区别特征,而生存心态的象征性就恰恰体现在这种区隔功能上。
2.资本的象征性
资本种类较多,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等(Bourdieu & Wacquant 1992: 98)。其象征性一方面表现在各种类型资本自身的价值上,一方面表现在各种资本向象征资本的转换过程中。
布迪厄将社会斗争比喻为资本游戏,认为资本是社会主体参与竞争的筹码和武器,资本价值的实现可以赋予社会主体某种象征性的权力;而游戏优胜者往往是资本数量和结构的最大优化组合。各种资本向象征资本的转化过程蕴含在资本的组合过程和认可过程中,“一方面,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必须转化为象征着社会地位和声誉的象征资本,另一方面,各种资本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都必须通过象征化结构的正当化程序而被社会所承认”(高宣扬 2005: 331)。
在对资本的具体描述过程中,布迪厄曾经多次提及特殊的语言资本(linguistic capital)。他认为每个语言行为都受到语言生存心态和语言市场两方面的影响(Bourdieu 1991b: 37);语言和文化如同是市场商品的商标,标的它的抽象价值(Bourdieu 1979/1984: 65),而这种抽象价值的实现过程则是各种象征性权力的实现过程,这种实现过程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增加其资本的抽象含金量。
3.场域的象征性
场域最基本的特征是以资本和生存心态为基础的冲突和竞争,其象征性特点是由权力的象征性特征凸显出来的。在冲突和竞争中,政治权力的任务就是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进一步转化为象征资本,使不同主体之间呈现隐蔽的隶属关系(高宣扬 2005: 823);在象征功效*“象征功效”的说法源自布迪厄,在《国家精英》这本书中,他(Bourdieu 1989/1997: 3)指出象征功效(symbolic efficacy)的实现具有隐蔽性,权力占有者需要努力促成象征功效的实现,象征性只有被普遍认同后才具有功效,否则没有任何功效。而当这种象征功效被认可后,就具有了制约所有认可其功效的主体的能力。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群体对社会关系结构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因而生存心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贯穿象征性场域的是一种“不可见”的象征性权力;只有当人们不知道该权力的存在,或者自己心甘情愿充当俘虏的时候,它才能以实现(Bourdieu 1991c: 164)。布迪厄并非用象征性权力来描述特定的权力,相反指的是那些普遍存在的隐蔽权力(Thompson 1991a: 23)。它是构造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作用力,牵涉场域中不同地位行为主体的资本状况和生存心态情况,由不同地位社会主体的象征性资本和象征性生存心态互动产生。其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语言的象征性权力:由于语言自身牵涉的复杂社会关系,语言的象征性权力指的是通过语言这一工具隐秘实现的象征性权力,它是所有象征性权力中最为隐蔽的内容之一。这一重要概念有助于“揭露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语言交换的深刻社会意义,揭示社会中语言交换所隐含和表现的象征性权力的性质,揭示社会权力和社会活动通过语言交换所采取的各种极其复杂、曲折和隐蔽的策略” (高宣扬 2004: 173)。
(三)生产论
布迪厄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共时与历时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在象征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得以建构。作为布迪厄理论的重要模块,生产与再生产的观点体现出他对事物固态特征的否认态度。通过生产机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等不断地经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所有资本的再生产最终都转化为象征资本的再生产,并进一步转化为场域中抽象的文化特权再生产和社会等级再生产等。受此影响的社会主体生存心态,也由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社会等级的再生产
在资本的生产、再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社会主体的资本结构和数量发生质变,因而由此产生了社会场域地位的动态变化。资本生产和资本的转化,最终成为社会秩序或者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而这种结构又表现为社会等级的再生产。
2.文化特权的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是布迪厄生产论中的最重要概念,它可以是场域主导者延续权威的再生产过程,也可以是被主导者颠覆权力的再生产过程。在此文化再生产过程中,语言作为重要的中介符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语言地位的合法化也存在生产和再生产环节,中介符号语言在合法化过程中,实现一般化和统一化进程(Bourdieu 1991b: 50),并由此实现文化特权的再生产。
布迪厄理论是具有生成特色的人类学,体现出关系主义方法论的特点和反思性认识论的特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位一体的角度思考,可以更好地分析布迪厄框架的理论特色。
(一)本体论——生成性的人类学
布迪厄认为任何范畴或概念都是不断变化的历史建构过程;换言之,他认为生存心态、资本和场域都是具有生成性特征。具体说来,他认为生存心态不同于“习惯”,是“深刻地存在在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布迪厄、 华康德 1992/2004: 165),是“不同的和各有特色的实践的生成法则”(布尔迪厄 1994/2007: 10);他将资本数量、资本结构,及二者时间上的变化作为其三维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Bourdieu 1979/1984);将场域的变化视为行为主体间竞争关系的动态生成结果(Bourdieu 1987/1994);而其对社会关系历史性建构因素的高度重视,更是其生成性理论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方法论——关联性的重视
布迪厄反对只重视社会结构的客观主义,也反对只重视主体建构的主观主义,声称自己的理论是“结构主义的建构论”和“建构主义的结构论”,这种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观点体现出其辩证特色(华康德 1992/2004:67);而这种辩证特色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重视关联性,重视探讨“主观与客观因素在实践过程中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现象与逻辑”(高宣扬 2005: 804-805)。他认为场域和生存心态存在“双向的模糊关系”,一方面场域制约着生存心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生存心态又不断影响和充实场域的建构过程(布迪厄、华康德 1992/2004: 172)。而所谓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也是在彼此的交叉关系中诞生的(布尔迪厄 1994/2007:40)。布迪厄的这种强调相对关系的思路,反映出其理论着重描述动态分析社会相对关系的特色。
(三)认识论——反思性的推崇
布迪厄理论是对前人理论的不断反思,他对诸多学者术语的旧词新用,体现出他对这些术语的深度反思,正是反思使之赋予这些术语新的内涵;他的理论也是对自身结论的不断反思,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因而他将研究重点从“规则”转向“策略”,从“结构”转向“生存心态”,从“系统”转向“社会化的行动主体”(Bourdieu 2004/2007: 63-64)。他不仅仅个人推崇反思,还号召整个社会学领域进行不断反思,认为“社会学的社会学①社会学的社会学,指的是用社会学的角度反思社会学。是社会学认识论的一个根本性的向度”(布迪厄、华康德 1992/2004: 100),只有反思才是完善该学科的惟一途径。
在众多社会学理论中,布迪厄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作为社会学冲突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体现出诸多重要理论传统,其中有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传统,也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Harker, Mahar, & Wilkes 1990: 213),他“综合古典社会学三大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全面吸收100年来法国及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高宣扬 2004: 1)。且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包含实践论、象征论、生产论三大模块的“反思社会学”理论。
实践论,是其对原有客观、主观二元模式反思、对社会活动的结构化过程反思的社会理论。为了突破主观、客观二元对立的传统模式,布迪厄主张从事物间的相对关系中研究问题,从“共时和历时”的历史脉络中发现场域、生存心态影响下的结构建构与重构过程(Bourdieu 1991b: 83)。
象征论,是其反思理论的另一模块。据布迪厄看来,资本具有象征性,语言具有象征性,权力也具有象征性。各种社会活动的抽象性特征,及其形成、转化过程是分析社会结构运转的重要因素;生产论,则反映出布迪厄对社会结构生产、再生产的现象学认识。这种“生产”并非是普通商品的生产,而是文化再生产,权力再生产等在内的关系再生产。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性资本是其生产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资本竞争和社会关系生产、再生产过程,社会发展在象征性实践中不断延续;而其中所体现出的“反思”,恰恰是其理论思想重要的方法论。布迪厄理论旨在揭示社会机构的产生、发展机制,辩证、批判地看待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由于该理论可以较为深刻地挖掘社会结构中的诸多现象,故此可以为后现代哲学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对语言政策领域研究而言,该理论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其一,以实践论、象征论和生产论为主要模块的反思性理论,深刻揭示了语言在文化再生产、特权再生产过程中的影响性和决定性因素。这有助于批判性看待语言政策主体如何在制定语言政策过程中,实现其群体文化权力再生产过程;有助于批判性看待双语制或多语制政策,发现其文化权力再生产过程中的博弈和妥协本质。
其二,其实践论中重要的场域、生存心态概念有助于理解语言政策中不同政策受众在不同区域、不同场合中的对政策的反馈状态,理解不断累积的反馈、再反馈过程如何在不断调试的生存心态和历史沉积作用之中发挥作用。
其三,其象征论突出对资本象征、语言象征和权力象征等分析,其对象征的形成、转化等机制研究有助于探讨语言政策领域中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身份的形成机制。
其四,其生产论的观点,有助于理解语言政策中主导语言的确立过程及其身份正当化过程。而各种资本的竞争概念有助于具体分析政策受众的不同性,不同状态不同群体的生存心态与之共同影响到政策受众对语言政策的反馈结果。此外,布迪厄非常重视教育等因素在生产、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这与语言政策中的习得规划思路不谋而合;很显然,这有助于具体分析语言政策中本体、地位、习得等规划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之间的从属关系。
)
参考文献:
[1] 布迪厄.实践感[M].蒋莘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动理论[M].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4] 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5] 布尔迪厄,夏蒂埃.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布尔迪厄与夏蒂埃对话录[M].马胜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华康德.迈向社会实践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M]//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 李捷理.简析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若干新动态[M]//李捷理,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 刘少杰,胡晓红.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飞霞
2015-01-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语言文字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DA125-14);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社会学方法与语言政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YJ020021)。
张燕(1979- ),女,山东青岛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政策实践与理论。
H002
A
1004-941(2015)02-0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