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汉良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兴起于14、15世纪的欧洲并逐渐延及全球,以“人性自由”、“个性解放”、“金钱万能”为价值追求,以思想、文化、艺术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它的核心观点是:“人”。认为人是万物的本源,提出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个性自由,赞美人的智慧和力量,提倡冒险、进取和享乐,反对宗教禁欲,提倡科学,反对愚昧。“人文主义以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从西欧到北美再到全世界,无处不受到先进人群的欢迎。而人文主义所到之处人的精神解放,人的创造力解放,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也空前繁荣。这就是人类现代化的历程。”[1]
人文主义有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过分强调个人意志,催生了一切以“钱”为中心的社会观念,使人私欲膨胀,人性淡漠,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道德沦丧,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威胁地球生态平衡。当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负面影响已经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引发了西方有识之士关于西方文明有可能异化甚至终结的严重忧虑。
新人文主义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破茧而出,应运而生的。20世纪初,人文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不少学者提出经过改造、改良的新人文精神,其中以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出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人若真正是人,便不能循着一般的‘我’来自由扩张活动,而要以自律的功夫使这一般的‘我’认识‘轻重’、‘本末’。”他认为:“孔子是优于许多西方人文主义者的优秀的人文主义者。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中庸’、‘自律’等实际上已成为他所提倡的新人文主义的基本支柱。”[2]
新人文主义是一种新的历史观,是对人文主义在总结反思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嬗变。根据这种观点,原来以人为中心的追求金钱、倡导个人享乐、破坏生态的观念被修正。它提倡生态意识、互相尊重、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虽然目前对新人文主义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究其核心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友爱互助,自由平等。
第二,人与社会之间。个人要融入社会,社会给个人提供自由、平等、法治的环境,同时个人在社会中要诚信友善,自我约束,共同维护良好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人与自然之间。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要保护好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四,社会与社会之间。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全面交流,包容理解,互惠互利,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1、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逐步形成了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兼收并蓄、独领风骚的独特标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仁”即为别人着想,做事既考虑自己又顾及他人,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义”是互帮互助、见义勇为、义利兼顾;“礼”就是有礼貌、知礼节、处事有规。“智”即为崇尚真理、追求知识、智慧明辨。“信”即要求人们在对人对事上真诚坦率、诚实守信、忠贞可靠。
第二,主张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理念。管子早在《管子·明法》中就有关于社会公平、公正的论述。他指出:“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贵公》中也有对社会平等、公正的论述。他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概括起来就是百姓希望在社会管理方面众生平等、法治昌明、公平无欺、秩序井然。
第三,以《礼记·礼运·大同篇》为代表的国家社会治理模式。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里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选贤任能,法制良好,社会和谐,安居乐业,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中国梦”。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习总书记说:“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3](P122)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的就是劳动耕作要按照自然季节和节气的规律,就会获得丰收。《吕氏春秋》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思是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看长远利益,如果向自然过度索取,资源就会耗尽。由此可见,中华文化透视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观可以归纳为:倡导人类遵循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发展。
2、新人文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习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4]习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时也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3](P102)习总书记的精辟论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又与新人文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高度契合。
首先,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而新人文主义讲究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友爱互助,自由平等。两者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其次,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中华优秀文化强调百姓希望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新人文主义的思想则是社会给个人提供自由、平等、法治的环境,但都要求个人在社会中要诚信友善,共同维护良好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二者倡导的理念基本一致。
再次,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新人文主义也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要保护好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两者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非常吻合。
最后,新人文主义强调社会与社会之间、不同社会制度和文明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全面交流,包容理解,互惠互利,共同创造美好未来。这些显然与中华文化中的“和谐”观一致。
由此可见,新人文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总体一致,只是在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上有所不同。
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理性思维,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人文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进行多元整合、创新发展,制定出既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又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既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又对世界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有利于人类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扎根于中国大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有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则,必须体现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必须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好声音”,言必称希腊甚至鹦鹉学舌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
第一,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要讲好“中国话”,体现“中国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很有必要也必须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最新成果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和升华,这样才能向世界展示神州大地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才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民族的,最终才有可能是世界的。
第二,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要顺应世界大势,讲好“世界语”,取得“话语权”。正确、恰当地处理好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正确顺应世界大势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善于从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去伪存真、甄别借鉴、改造创新,这样建立的话语体系,就既能为我所用,也能被世界所接受”[5]。只有不断探索世界上一切有益、有规律的东西,恰当处理好中国与世界这个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问题,充分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好声音”才能逐步成为悦耳动听的“世界好声音”。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要突出“中国特色”,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和重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来自于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美好梦想,寄托着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凝练。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用了上千年,而新中国成立只有60多年,现在我们从三个层面用24个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价值自觉和巨大的创新勇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汲取古今中外人类的道德和智慧,全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简练生动,通俗易懂,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充分彰显了恢弘的时代精神。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也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的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4]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的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和治国安邦理念,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明显的优势,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潮流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喜爱和推崇。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通过了由孔汉斯起草的《全球伦理宣言》,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普世伦理的金律。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当然也必须起着基础性作用。
3、以新人文主义合理内核为补充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直是我们对待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正确方针。新人文主义倡导的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侧重,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丰富内容,而且可以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风范,让世界上越来越多讲不同语言、持不同政见、职业选项不同、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理解、认同、接受和喜闻乐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也是须臾不可动摇的基本前提,即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中华文化的“独领风骚”。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就极有可能是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丰硕成果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内在地包含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属性,是中国精神的高度体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为统领,就能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能在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复杂形势下真正形成我国各族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集大成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事关中国的全局发展。推进“四个全面”需要破解一系列重点和难点问题,当然必须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构筑攻坚克难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科学的阐释和广泛的宣传,并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进而把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引导到使我们党和国家“大踏步跟上时代步伐”的宏伟目标上来,这也是“文化立国”、“文以化人”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新人文主义思潮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属于提高和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关系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时空定位和国际影响力,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既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思想基础,又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内容,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民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3](P104)。不断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完善文化交流机制,以多种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国精神变成世界精神,让中国话变成世界语,让中国梦连接世界梦,让古老而又青春勃发的东方大国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刘吉.迎接新人文主义时代[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02).
[2]乐黛云.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J].学术月刊,2008,(0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4]习总书记的讲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EB/OL].http://www.guoxue.org/news/news_5165.html,2014-02-27.
[5]叶小文.用中国“新人文主义”占领世界话语体系高地[J].人民论坛,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