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

2015-03-26 16:13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优势视角犯罪预防



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

杨晓菡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854)

【摘要】闲散青少年是社会工作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也是公安机关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公安机关可以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通过治安管理、群众工作等方式探索从根本上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的新模式。

【关键词】优势视角;闲散青少年;社区警务;犯罪预防

一、优势视角及优势视角下的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

(一)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问题模式的全新视角,它最早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以个人的优势为着眼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自身的潜能,助其摆脱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从而达成目标,实现其理想状态的一种理论模式和实践方法。

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包括:1赋权(empowerment)。赋权是一个过程,即通过增加个人权利、人际权利或政治权利,最终使个人能够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2成员资格(membership)。成员资格意味着承认服务对象与所有人一样,拥有平等的身份以及自尊和责任。3抗逆力(resilience)。这一观点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抗逆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从而摆脱危机和逆境。4治愈和整合(healing & wholeness)。这一观点强调对服务对象的信任和保护,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个人与他人、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优势视角下的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

所谓闲散青少年,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在社会上游荡,家庭无力管束、学校放弃管教、社会难以管理的青少年。主要包括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边缘和家庭控制之外的14-25周岁的青少年①参见周玥.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的途径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1.。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庞大,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在犯罪的青少年中闲散青少年占有很大比重,且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辽宁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14-25周岁的闲散青少年总数为64774人,约占青少年总数的7%,其中存在不良行为的共有27666人,约占闲散青少年总数的43%,曾受行政处罚的有6845人,曾受劳动教养的有1084人,曾受刑事处罚的有6937人,曾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有2392人,而没有案底的仅有9892人,约占总数的15%。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新型思维模式,社会工作领域广泛,涉及学校、医院、社区、司法部门以及各种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问题人群。其本质功能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和维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是社会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象。

“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进行着多重的互动,要想认识个人,就必须将其所处的环境一并考虑。因此,对闲散青少年的研究也应关注其所处的环境。事实证明,青少年之所以落至闲散的境地,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其周围环境中缺乏支持性的资源和机会因而无法发挥自身优势有直接关系。首先是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群体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习得,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调查显示,存在不良行为的闲散青少年大多来自结构失衡或教育失当的家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父母的精神关爱和家庭的经济支持,这些青少年缺乏自尊和自我认同,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及犯罪心理,加之经济状况的外在压力,这类青少年出于生计易实施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其次是学校环境。学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如今很多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对青少年的道德和法制教育。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将学生区别对待,只关照“优等生”而对“差生”放任自流,直接导致“差生”对学业失去信心而过早地脱离学校、浪迹于社会。由于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缺乏,他们很容易因无知而无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最后是社会环境。其突出表现在文化污染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如,娱乐场所的监管缺失,使脱离学校管理的青少年聚集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容易受到其中不法分子的引诱而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优势视角与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关系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工作理念,其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不但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也可以在很多方面对公安工作,特别是闲散青少年犯罪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二者虽然横跨两个学科领域,但却在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殊途同归,并且有效地相互弥补、相互促进。

公安机关是负责社会治安的主要职能部门,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在践行闲散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念上已经转变了传统的“重打击、轻防范”思想,而愈加重视对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以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警务理论为例,所谓社区警务(Communityoriented Policing),即警方与社区能动地互相作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所关注的治安问题,并采取各种合法手段和方式开发社区资源,强化自治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思想模式和方法体系①参见杨玉海,葛志山,刘知音.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社区警务理论的提出对于公安机关的犯罪预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落实到闲散青少年的犯罪预防问题上,该理论的诸多观点确与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相互契合。比如二者都注重环境对人的作用,社区警务致力于推广警务工作社区化,对青少年的管理必须依托社区整体力量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优势视角则认为青少年可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资源来实现自身的转变。再如二者都强调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区警务的核心是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共同预防和控制犯罪。优势视角则要求服务者要与青少年一道发掘青少年自身的优势,共同面对问题和困难。

如上文,社区警务与优势视角存在诸多理念的相合,但他们二者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目前的社区警务战略在应对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上虽然有所建树,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正是其与优势视角最大的分歧,也是优势视角在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上的超越之处。首先,在对待环境的观点上,二者虽然都表达了关注,但角度有所不同。社区警务注重的是环境中的问题,致力于通过强化对社区的管理而实现警务对策的前置化,从而消除不良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优势视角关注的则是环境中的优势,相信青少年能够发挥自身潜能而与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并致力于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和资源支持,使有问题的青少年逐渐消除犯罪心理,改善不良行为,从根本上抑制犯罪的产生。其次,在对伙伴关系的处理上,二者也是不尽相同。社区警务无论怎样强调警民关系的改善,对社区的管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民警与社区中的青少年始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二者之间隔阂已深,民警对闲散青少年往往怀有警惕、不信任的态度,而青少年对警察更多的则是惧怕和厌恶,二者难以达成有效的合作。而优势视角则要求服务者对有问题的青少年要秉承公正、平等的理念,放下架子与青少年真诚相待,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掘其潜力,引导其从内而外的转变,帮助其健康成长,即践行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助人自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关系。最后,社区警务始终认为职能部门如公安机关或社区相关部门,是应对闲散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力量,家庭、学校或社会组织应对其管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以实现对闲散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这种模式即使强调“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实际上它更多的是做到了对潜在目标的监管和对再犯罪的控制,而无法实现防患于未然。优势视角的核心则认为青少年应该为其自我恢复负主要责任。与普通青少年相比,闲散青少年作为“社会问题”而被广泛关注,却鲜有人重视他们作为普通公民而具有的权利。实际上,闲散青少年同样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只是不被重视。例如人们在痛恨他们聚众斗殴的同时,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的团结和合作?在愤慨他们计划周密的犯罪背后,是否肯定他们的聪慧头脑和组织能力?事实证明,闲散青少年并不缺乏优势和抗逆力,只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如果在正确引导下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机会,他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够做到通过自身的改变而获得成功。这种个体从内而外的转变,才能够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虽然优势视角在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例如,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虽然社会工作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成熟,但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很多本土化的理论和实践尚在探索之中。相应地,作为社会工作主体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状况也令人堪忧,不但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并且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很难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寻求跨界合作加以改善,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和犯罪控制方面可以社会工作的科学理念来指导公安工作的具体实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弥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可谓是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工作中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1)LVQ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地下水源热泵系统EER等级划分的预测,并能清楚地计算该系统的节能等级,对以后系统在节能方面的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优势视角在公安机关预防闲散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优势视角关注青少年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内涵十分广泛,不但包括青少年自身的潜力,如爱心、健康、尊严、幽默感、创造力等品质和美德,也包括环境中的资源、机会以及各种“保护性力量”。这种优势是每个青少年与生俱来的,不论他们在生活中处于何种境遇,表现为何种状态,他们的优势都是不可否认的,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抗逆力实现自我整合和痊愈。需要注意的是,优势视角强调优势而非问题,但并不是否定问题的存在,而是寻求发挥优势的途径去面对、处理和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公安机关在对待闲散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可以探索的全新视角,并努力通过实际工作来践行、完善这一理念。

(一)加强治安管理

1.辖区人口管理

要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辖区内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对于闲散青少年,特别是其中有潜在犯罪倾向和曾有前科的人,要引起格外重视,力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通过有效的监管降低他们犯罪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有利资源,为需要帮助的闲散青少年提供支持。例如,从闲散青少年的家庭入手,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家人的改变,改善青少年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功能,以亲情的力量感化他们,促使其由内而外地改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联合闲散青少年的家人,争取帮助学龄青少年重返校园,接受学校管理,脱离闲散境遇。对于与家人分处异地的流动人口,可以考虑关注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朋辈群体。事实证明闲散青少年们更倾向于拉帮结伙、集体行动,并受到团体成员的深刻影响,他们注重“哥们义气”,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很可能成为诱发犯罪的不利因素,但如果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凝聚力则不失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优势,能够促进青少年群体的共同进步。

2.场所行业管理

对于闲散青少年经常出入的公共娱乐场所,如网吧、KTV、夜总会等,务必按照规定严格监督管理,避免青少年在鱼龙混杂的场所中交叉感染,甚至诱发不良行为。对于一些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高发地的宾馆、酒店、洗浴场所等,应加强管理,杜绝其成为青少年进行卖淫、嫖娼、盗窃、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校园周边复杂场所和特种行业,更应引起管理部门的格外重视,力求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减少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危害,进一步强化校园管理,使青少年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3.危险物品管理

(二)做好群众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

第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培养群众法律意识,树立法制权威,教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倡导良俗美德,摒弃遗风陋俗,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功能,由内而外地规范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第三,要加强对群众有益的其他宣传教育,如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文化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等,努力提升群众综合素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可以立足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便利条件,绘制宣传板报、举办知识讲座、组织文娱活动等,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对青少年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再如,可以面向社会,调动社会资源,灵活运用大众传媒平台,宣传优秀影视作品、推荐优质书刊杂志、注册官方微博账号或微信公众平台等,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青少年营造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

2.组织服务群众

首先,要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帮助社区建立健全治保、联防、消防等群防群治组织,指导、监督其治安工作和活动,促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治安联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推广社区物防和技防,全面确保辖区一方平安,以安全稳定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次,要切实有效地服务群众,服务的方式可以是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切实的帮助,例如向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政策、法律支持,或联络相关部门为闲散青少年提供资金援助和就业机会等,以及协调、联络社会工作者主动参与社会工作,为青少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还可以通过专业手段预防、矫正青少年犯罪,例如及时妥善调解纠纷,避免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一时的口角而激化矛盾,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将违法犯罪的苗头扼杀于萌芽之中;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工作,使在社区中接受矫正的青少年能够洗心革面,重新树立信心和勇气,顺利回归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实现预防青少年再犯罪。

3.改善警民关系

一方面,社区民警应该转变传统思想,放下架子,真正走进社区,走进闲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以平等的身份和包容的态度与他们交往,即建立优势视角所倡导的合作性伙伴关系,站在闲散青少年的立场,与他们一起面对问题和困境,促使他们抗逆力的提升,并努力为其提供精神和人际支持。另一方面,民警也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和权威,依法履行职能,组织、引导、管理社区中的青少年,实现警民关系的良性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以优势视角的理念重新审视并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前公安机关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模式。公安机关要在实践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托社区、依靠群众、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警民上下齐心形成合力,为“平安社区”的建设、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权福军,王玉香,王俊燕.山东省社会闲散青少年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3).

[2]夏少丽.关于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问题的思考[J].今日海南,2007 (4).

[3]任云霞.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的成长困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4]高海虹.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2011(1).

[5]张荣.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闲散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的创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

收稿日期:2015-04-15责任编校:周文慧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BSH013)

【中图分类号】DF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15)05―0127―04

猜你喜欢
优势视角犯罪预防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
犯罪预防模式研究
PPP项目常见犯罪预防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找寻犯罪根源
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看偶然防卫
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的应用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淡化问题、关注优势 探寻生命的内在力量
优势视角下“步入毒途”青少年的社工介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