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
徐晶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的背景之下,作为长期从事创意及文化产业的研究者,从社会政策和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武汉洪山区小微文化企业的研究作为基础,提出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主要在四种合力之下不断演化发展的态势。这四种合力分别是小微文化企业自身的创造力,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的管理协助力、地方社会的土壤催化力,以及专业院校的创新人才培育力。并通过武汉市洪山区的实例说明这四者的合力共同作用于小微文化企业,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小微企业;政府;互动;人才培养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以往在分类中,经常把中小企业连在一起,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小微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投入要素,也成为新时期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占到了文化企业总数的80%,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然而小微文化企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竞争力不强,融资困难。如果能将不同方向的合力整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孵化这些小微企业,有助于促进它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小微文化企业仅仅是一个符号,单单用规模无法阐述出小微文化企业的特点,当具有竞争力的小微文化企业满足越来越多人的需求时候,会一步一步扩大资产和服务范围,政府把以前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区分为小微企业。在以往,不管是国家宏观政策还是地方经验,对于初创时期的文化企业的倾斜和关注都比较缺乏。或者说,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关注超过对于小微文化企业的关注。小微企业是大企业的婴儿阶段,也是最困难的第一步,小微企业类似于娇嫩的新生命,大部分无法面对残酷的市场,只有极少数才能够脱颖而出。
单纯产业活动中的关系主要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来决定,然而小微文化企业行为既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行为,受到文化和社会规律的制约,包含一定的公共和社会大众福利内容。在小微文化企业中的生产者——小微文化企业的经营者,小微文化企业的管理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如文化部门、宣传部们、工商管理部门等,小微文化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社会及消费者等,以及专业院校的创新文化人才培育体系四者之间的合力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相互间的综合互动,他们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
1.企业内在创新力。
企业的内在创新力是指小微文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方面的不断进取的驱动力。内在创新是小微文化企业的基因,是由创业者的能力,眼界,积累所决定的。澳大利亚学者坎宁安(Cun-ningham S.)在其论文《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中提出,区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词汇具有不同的取向。[1](p54-65)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中,文化产业往往包含着成熟的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巨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坎宁安称之为信息密集型企业(information inten-sive))与那些真正以创意和艺术为追求目标的新兴微小企业(坎宁安称之为创意密集型企业(creativity intensive))在企业的创新精神和生产的新技术运用和组织管理模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尽管文化工业同传统的艺术品生产相比,具有大众化和可复制化的倾向。然而其最为核心的观念仍然往往是个人性和独创性的,如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及衍生品涉及到巨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其核心的部分仅仅是作家的一系列著作,属于个人的精神文化产品。今天的小微文化企业政策,在创新性方面的价值是企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模仿和抄袭成功小微文化企业是很难得到长期的发展。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J.A. Schumpeter,1883-1950)最早将“创新”(Innovation)引入经济发展研究,他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2](p73-75)企业是一种为了共同的目标盈利而形成的组织。企业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赚取利润,或者更进一步,在本身盈利的基础之上,还能满足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企业是创意产品的创造者和推广者,艺术的核心概念往往是个人的精神产品,具有核心性和不可替代性,然而在小微文化企业链中作品的营销推广,成为商品的艺术作品都需要资本和团队的力量进行不断整合,因此需要政策的扶持,社会氛围的促进和高校的人才支撑。
2.政府管理协作力。
政府的管理和协作力,是强有力的激发企业创造活力,引导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力量。政府往往希望通过小微文化企业政策的制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具有多重的含义,从根本上讲,政府通过行政权力调整小微文化企业市场关系,这种政策的内核通过激励和控制,管理小微文化企业的市场。根据政策及政府的价值观进行调整。另外,政策对于企业也具有约束的力量,通过优惠政策的范围控制,政府通过政策,能够间接地控制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如武汉市“亿童教育有限责任公司”,就通过国家的幼儿教学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会。其他如“两点十分”(动漫企业)等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由小微企业发展过来,同原国企转型而来的长江出版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相比,其利用政策的方式和程度都有所区别。
如果希望更好地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统一的满足各行业需要,还必须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行业发展政策。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文化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指向、政策绩效评估等方面都具有比一般产业政策更为复杂的特性。研究对小微文化企业政策的反馈与互动方面,具有挑战性。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在政策、环境、金融等方面,都必须有针对性地了解小微文化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发展状况,认识到小微文化企业处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协助,才能非常具体地进行扶持或者引导。针对不同阶段小微文化企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都有非常大的差别。
当企业的目标同政策的目标一致的时候,这种管理和推动可能发挥巨大的能量,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使它必须进行创意产业的目标实现。比如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往往具有好的想法,但是缺少执行实现的客观因素,此时的目标往往是短期的,当企业渡过最开始的困难期之后,在经济效益之外,更多的需要考虑企业如何长远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必须不仅仅单纯从GDP的增长来考虑问题,还要考虑到产业的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政府的税收、社会的稳定、民众的生活质量等等目标。
3.地方社会的土壤催化力。
如果说政策是小微文化企业成长的直接的养料,那么消费者的素质对于小微文化企业的生存和成功则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小微文化企业的成功并不能在每个城市进行复制,这是一种高端的产业,同国家的综合文化素质的关系非常大,英国、美国、日本成功的关键是其国民对待文化需求的满足非常重视,其本身的民众具有追寻更高精神消费的传统,其社会氛围也早已经对于精神创意文化消费习以为常。笔者2010年在日本福冈一家普通为青年人而设的廉价的旅馆内,看到其休息厅内CD机旁是旅馆主人自己购买的略为陈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的CD,这展现了普通民众对于文化的态度,这种文化的土壤和氛围是小微文化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和地区消费者对于新事物的容忍度,同社会的创新能力正相关。[3](p69)小微文化企业最终的目的是独立提供文化产品,当地的文化促进创新的激发,当地城市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小微文化企业的创业激情和创业的实践,像土壤一样,支撑着小微文化企业的枝繁叶茂。当地文化给予了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空间,这些文化产品满足当地及外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不管有多创新的意图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多么有力的扶持,如果消费者不买单,企业还是无法生存下去。
这表明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比如杭州市的动漫发展战略非常成功,在全国已经成为第一梯队的动漫生产中心,在湖北及武汉,对于动漫产业一直都有大力的政策扶持,涉及到动漫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洪山区的艺术作品很多都是在中央和国外获得奖励,在本地反而默默无闻,这正是由于其作品的质量超过了当地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导致武汉的动漫产业尽管投入大,政策优,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中部突围”。创意文化的主力消费者同时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高品质创意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主流需求,高质量的创意服务在现代生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微文化企业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4.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育力
小微文化企业要求文化创意人才除了要掌握必备的艺术专业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文化艺术素养和大胆创新意识。对于高度强调创新能力的小微文化产业来说,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艺术专业毕业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最大的挑战是面对不同复杂的现实情况下,运用自己的知识不断创新,通过改革艺术教学环节,教师更多强调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冲击和挑战。
目前高校大力实施教学改革,特别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小微文化创意方面,渊源不断的人才培养是小微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发动机。在韩国和日本,包括目前笔者采访的很多浙江的高校,很多课程内容和当地的小微文化企业形成合力来进行市场的销售。取得了佳绩。他们的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在对于小微文化企业来说,也十分需要高校这个智囊团的随时加入更新血液,他们共同开发的很多实用新型专利开始占领市场份额。这是目前在我们湖北地区的高校要积极引进的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中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迎合当代小微文化企业的人才的培育,这些文化创意人才,正是小微文化企业的主力军。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相当一部分进入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实现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小微文化企业的模式环境中重要的是资金和法律的保障,才能使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在洪山区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发展中,2009年以前的政策,从武汉市到各个区里,都对动漫游戏行业有着较大的投入,仅仅在小微文化企业的动漫及动漫专项资金,也提出把武汉打造为“动漫之都”的口号,尤其以2009-2011几年内,举办了很多的大型活动,可是近两年来,逐步发现学习杭州、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战略,过于集中的把“苹果装在一个篮子中”,动漫产业的启动资金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衍生品开发产业链跟不上等等状况造成了洪山区小微文化企业政策的调整,这突出显示了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中时间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其中的合力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进一步的指导。
1.针对性的管理与企业的内在创新发展结合。
比如洪山区文创产业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政府在文化企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谈到:
“管委会经常积极召集企业负责人参与座谈会,在政策的修改和完善的时候进行交流。首先反映觉得哪些地方有不足,每个企业把觉得不错的地方,再在原来的基础进行汇总,然后(我们)召集所有文化企业小组的领导,去东湖开发区,软件园,181文化企业园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座谈,在原来的政策上进行修订。政策的制定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从(2013年)三月份开始到企业,其他的去调研,8月份草案,9月份基本出台。”
“我们一直在进行访谈,我们一直摸查全区,我们在统计中抽取(交纳)国税前3000名,(交纳)地税前3000名,发现有1368家文化企业的纳税1万元以上,成为我们政策帮助的对象。”
从政府协作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进行整体结构型的调整,比如洪山区大力发展动漫产业,ACG(动漫游戏)产业的扶持,动画游戏及衍生产品的税收及销售的策略优惠等等,这样前瞻性的考虑往往为一般企业所不具备。而企业的特点是能够灵活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进行变动,调整自己的短期方向。洪山区的智力资源比较丰富,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国家整体改制的步伐前进,如“长江出版集团”的成立就是文化产业领域标志性的象征,在政府协作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中,出版业属于比较长期的合作项目,然而随着平面媒体转型以及新合作的分工,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要求政府的政策更加灵活及多元。
企业及政府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和特点,具有各自的能力范围和擅长的方面。在洪山区的政策体系中,在大的目标上,政府同企业并没有太多不一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通过特定的政策体现出当地执政团队的智慧,比如北京朝阳区,就和杭州西湖区以及武汉洪山区,政策的力度,方向,侧重点完全不同。小微文化企业政策不同地区的执行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重要的政策中央政府制定出来,一级级传导到湖北省政府,再到武汉市政府,以及洪山区政府,再下一级涉及到街道和社区一级。
在组织结构方面洪山区还专门成立洪山区创意产业协会,在区委领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洪山区办事处协调下,作为一个专门的,非营利性的行业推广机构,负责提供全方位的行政许可事项服务。发挥协调功能,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调动基层组织的街道上。在有效组织小微文化企业的协调,增进产业链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洪山区管理委员会在其工作当中,多次运用面对面“恳谈”(一种政府收集信息的方式,往往指部门的领导召集相关产业的代表人物坐在一起,面对面把对关于某行业发展的规划和重点和盘托出,进行总结)的方式同小微文化企业的企业领导和核心队员进行交流。这一点上洪山区小微文化企业管理委员会就做的比较好,在其主导下,多次对辖区内的多家小微文化企业进行恳谈会,互相交换意见,努力沟通,试图解决问题。比如“大海科技”就协调多家网络公司,从原创形象设计到宣传品的印制,承接了很多武汉地铁形象标识系统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洪山区小微企业的发展。
2.武汉创新氛围和城市情境。
消费者的素质越高,创意文化产业政策的推动力量就越明显。洪山区是武汉市居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因此其小微文化企业的鼓励政策也是全市最早的,这是因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包容和接受新鲜的事物,对于文化多元化的理解越普遍。
城市情境指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其地域和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一种文化的积淀和进行文化活动的方式,比如沿海开放城市,内陆城市和西部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别。在这些不同的区域城市之中,创意产业的情境具有开发和包容的特色,尤其对待所谓“异己”的文化产业的态度方面的,具有一定差别。大城市的每一个城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武汉市洪山区的城市互动情境以传统科教大区(众多高校聚集)为主,然而同时受到多方面历史沉淀的影响,其中包括汉口码头文化,租界文化以及新型科技园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前属于洪山区辖区之内),因此其政策特色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同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紧密互动和结合,其创意委员会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创意产业高校协调办公室”,专门处理有关高等院校的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消费者的土壤培育方面,尽管武汉的动漫人才也非常多,然而在具有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品牌方面,武汉市表现并不突出,武汉不管是企业还是人才,或者产品,都存在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武汉市目前还缺少一种对于文化消费的素养。其原因可能就包括,消费者休闲文化的素质以及消费文化的培养上,对于动漫产业的战略,不管是在产业的规模还是社会的影响力方面,动漫产业在武汉,都无法形成最为突出的特色,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光谷的科技特色,洪山区毗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主要居民的教育背景很多是理工类,而传统中国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缺乏对于理工类学生的艺术和审美教育,导致其创意文化土壤的欠缺,也是导致武汉文化企业反而在外地发展较好,这也是消费者的特点影响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现状。
3.教育实验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武汉市高校云集,专业齐全,面对小微文化企业的需求,传统的文化及艺术类培养方面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育,忽视了通过实践实现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育,因此针对小微文化产业的创新方面比较缺乏,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思路,这也是本人通过实验性教学希望达到的目标。
笔者在最新的教学改革中尝试将很多课程内容和专题设计与当地的小微企业进行链接合作。[4](p96-97)。实验的目标,传统上以经典的教材进行培养方法,旧有的目标在“教授”,重点放在课程的程序上,以作业展示的质量进行打分,这样的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展示出来的能力的进步及同他人协作的能力。
而创新型的实验方法将动态设定目标,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加德纳的多重智能体系认为,人的智能是综合多重的,以艺术设计师领域而言,重要相关的专业能力是语言能力,空间能力,逻辑能力和协作能力。[5](p23-24)因此,不同的专业课程需培养不同的能力,二维设计类专业如视觉传达的敏锐的形象感知和表现,三维空间类设计如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则需要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同学们需要知道这个实验的单元为什么是有意义的,这个实验的单元能够为学生提供哪些的能力,如何细化这些能力,都需要在目标的设定中确定。
笔者在教学中把传统的课程大纲进行实验的分解,使之适应创新型实验教学需要,这其中的重点在于,不可能期待学生一次开始创新。而是通过系统的步骤引导,创造一种具有活力的实验氛围,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不断思考创新与非创新思维的关系、实验步骤的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在创新型实验教学中,实验员、助教、讲师、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合理团队,通过协调处理和沟通,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如在教学体系中增加纵向和横向的沟通。同时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介绍和实际练习,切实强调将之应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之中,一方面激起了学生们对于实际市场和小微文化企业的兴趣,并且在历届的毕业生中已经开始有部分学生创办了艺术品的小微文化企业正在步入正轨,和学校的良性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循环效应。这些也能营造高校周边良好的艺术消费市场。
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合力研究,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当前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内在属性。中国的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创造力,政府的管理和执行,社会对于创新氛围的培育,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四方面协同,共同造成了小微文化企业的繁荣。这种认识有助于政府完善对小微文化企业的管理,在决策方面更加务实和稳健,对小微文化企业来说,从合力的观点来看自身的发展,有助于加深理解创意的营造过程,在创意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社会效益方面有更加深入的考虑,从而更好地面对风险和需求。
对于小微文化企业的消费者来说,社会对于小微文化产业和创新氛围的培育也将回馈自身,增强生活品质和整体文化的繁荣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小微文化企业的繁荣需要传承和积累,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通过经验的累积才可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Garnham N. 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 tr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5, (1).
[2]熊彼特,何畏,易家详.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Paperback Ed.), 2004, New York.
[4]徐晶.相与为一:艺术设计开放实验教学中的多元发展探索[J].装饰,2015,(05).
[5][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周刚
·经济论坛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课题(CSCNO.201508420151);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项目“创新性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研究”(JXZX2014103);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湖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研究”(2014B0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晶(1979—),女,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12-00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