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初冬的一天,我应邀参加某区一个教师培训班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第一节课是一位年轻女教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青松》。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陈毅元帅的诗《青松》,请学生朗读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一个小姑娘高高举起小手第一个发言。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李白!”同学们和听课者惊异的眼神与课堂的短暂静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哗然与否定。谁也没有料到学生竟然会答错,而且错得这么离谱。女教师匆匆示意小姑娘坐下,举止间似乎表达了“你说的不对”的意思。
瞬间,很多学生得意地举起小手,她很快请了一个举手的孩子,一语中的,化解了僵局,一个小小的危机就这样过去了。课按照教案设计,顺顺当当地往下走。这个答错题的小女孩以及这个短暂的教学瞬间,就这样过去了。
课结束了,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地留存着这个细节。“《青松》是李白写的”,对这个完全错误的回答,教师该怎样予以回应呢?我们不妨来作这样的假想:
师:你怎么知道是李白写的呢?(你是猜测的,还是听说或看过的呢?)
生:我是猜的,因为我小时候背过李白的诗就是像这样的。
师:那你背一首“这样的”给我们听听。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同学们,她背的李白的《静夜思》,与我们今天要学的《青松》是不是很像?所以,你就是根据这个来猜测的,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眼睛凝神望向老师,目光里充满了美好)
师:这首诗是陈毅元帅写的。他是我们新中国的一位元帅,不是古代诗人。虽然你猜得不对,但老师觉得你的猜想还是蛮有道理的,充满了趣味。看到这样格式的诗,你自然想到诗仙李白,这是李白的伟大。
这段“事后诸葛亮”的假想,源自一个唐突的错误答案,但却可以引出一片温馨和美好,使一颗稚嫩积极的童心受到了妥帖呵护,而且是用语文的方式,进行了语文的对话,把古代诗、现代诗、古代诗人、当代元帅等这些与《青松》教学相关的话题,悄然嵌入师生的对话之中。
这个学生究竟为什么会认为《青松》是李白写的,这一点现在已不得而知。值得探讨的是,课堂上教师该如何直面且应对学生的错误?
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做法无非两种,一种是直接否定,一种是回避,不置可否或含糊其辞,原因是怕伤害和打击学生。第二种动机虽好,但不值得推崇,故此暂且搁置不议。我们重点来讨论否定。同样是否定,不同的教师自然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表达,所带来和留下的定然不尽相同。1. 直接指出错误,因为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2. 含蓄委婉否定,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3. 追问错误根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思考,答案是怎么来的,将简单的是否判断变成新的学习和讨论;4. 巧妙利用错误,把错误变为生成的鲜活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
以上四类做法,出于不同的教师,当然也要根据当时的课堂情境,并视不同的错误类型,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课堂出错,再平常不过,在日常教学中,很难想象有不出错的课堂和不出错的学生。如何面对和应对错误,是对教师的一种磨练和考量,其中透发出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解,是教学勇气和教学技术,更是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其中隐含和折射的不仅是教学层面的东西,还有关乎道德和人性的诸多话题。由此我不由想到张丽钧《美丽的心》中的一段文字:
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大礼堂里坐着上千名听课者。学生是临时从附近学校里“借”来的,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要读课文了,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男孩,这个孩子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了。老师柔声提醒他看清楚再念,他居然结巴起来。邻座的一个男生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这个同学读,但老师没有应允。老师耐心地鼓励胖男孩重新读,胖男孩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总算把那个句子念顺当了。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走到那个发笑的孩子身边,问他:你想评价一下他的阅读吗?那个男孩站起来,伶牙俐齿地说:他急得出了满头大汗,才把一个句子念好了。老师说:“应该说,他为了念好一个句子,急得出了满头大汗——请你带个头,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他一下,好吗?”
这位非凡的教师给了弱者尊严,给了强者仁爱,更给了所有学生看世界的眼睛。
掩卷沉思,无限感慨: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一位好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真的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