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2015-03-25 21:39魏维品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魏维品

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有: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的趣味性;数学史料、典故、名人趣事;数学课外活动;学好数学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数学这一向来被人们认为枯燥无味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尝试从下列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的趣味性

任何事物,比如文学、艺术等,只有是美的,人们才会喜欢。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数学本身是美的,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数学处处闪光着逻辑推理、人类智慧的光芒;在数学内容中,还充满了对称美。如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而其中的正方形、正三角形,给人以端庄、和谐的美感。在数学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对称性”,如角与线段在诸多方面性质的相似或对应性,如:

角 线段

角有一个顶点 线段有一个中点

有一条角平分线 有一条垂直平分线

有两条边 有两个端点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两种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从广义上讲也可称之为“对称性”;而“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放”,既是对立的、相反的,又是统一的,统一存在于它们所反映的同一数量关系之中,这也包含了辩证法的思想。

总之,通过教师的阐述,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数学史料、典故、名人趣事

数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悠久历史,伴随知识的发展,也产生了有关的数学家与数学成就之间的典故,如:伽罗华与无理数的诞生;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运算符号的演变来历;数学家欧拉的故事;笛卡尔与解析几何;我国数学家祖冲之、赵爽、刘徽、贾宪、沈括、秦九韶、杨辉、李善兰、华罗庚、陈景润等对我国数学的贡献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我国古代数学的巨大成就。这些典故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发展史,培养他们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例如:结合讲授内容,讲述我国近代数学家李善兰对西方数学引入的贡献,其中包括通过译著创立,确定了一批近代汉语数学名词,如几何学的“边”,“相似”等60多个名词;解析几何的“原点”、“抛物线”、“双曲线”、“切线”等20多个名词;代数学的“方程式”、“函数”、“常数”、“系数”、“未知数”、“虚数”等近30个名词;微积分中的“无穷”、“极限”、“曲率”、“微分”、“积分”等约20个名词,都沿用至今,有许多还流传到日本。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们会领悟到:看来平常的数学名词背后,还有丰富的趣味知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更加强烈。

三、利用数学课外活动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是开拓视野,培养素质,发展特长,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期初即制定好活动计划,活动前认真准备,学生全体参与,内容与教材同步,配合教材,适当拓展,内容丰富有趣。如初一年级活动内容可设置为:跨进代数学的大门(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数学与自述的区别);趣玩二进制数(利用表格猜年龄;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化;二进制数与电子计算机);一些有趣的自然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数学家费马与三角数等);巧解分式方程;数学悖论与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大危机(关于无理数的毕达哥拉斯悖论引起了第一次危机;关于无穷小的贝克莱悖论引起的第二次危机;关于集合论的罗素悖论引起了第三次危机)。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抢答比赛、讲故事比赛、阅读讨论、游戏、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再不会觉得数学的乏味。

四、认识学好数学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

无论物理、化学、地理等,都需要很多的数学知识,如计算方法和技能,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而培养这些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学好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白了此种关系,学生自会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讲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为了纠正学生思想中惯有的数学枯燥、抽象的片面认识,消除不必要的畏难情绪,扫除思想、心理上的障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讲明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关系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除思想压力,逐渐产生兴趣,认识到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并不是高不可攀,并不是人们臆造的符号的堆砌,它里面有非常活跃的东西,能给人带来乐趣并为人类服务。

概括地讲,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即它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从而决定了其内容也是现实的,并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的。任何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和生产活动。例如:为了表示现实中实际物体的数量,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为了表示一个物体的部分,人们创造了分数的概念;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人们又有了正、负数的概念;人们在丈量土地、兴修水利等生产活动中,经过长期的积累,便产生了几何学的有关知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数学知识确实表现出抽象化的特点,但无论怎样抽象,总能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它的模型。只不过其反映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日趋复杂而已,但它总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

数学知识产生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又反过来为人类服务。在建筑造型设计、工业图纸设计、服装图案设计、兴修水利、勘测等方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人们把市场经济称作“智谋经济”,而在“智谋”中起关键作用的,即是与数学有关的对策及准确、快速的计算。在参与商务活动(如商业谈判)过程中,需要及时核算有关数据(如成本、利润等)。总之,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 坤 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中学时代》2013-09.

[2] 周红梅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读与写》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