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分期施护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疗效的影响

2015-03-24 07:2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患侧上肢综合征

仲 丽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2000)

中西结合分期施护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疗效的影响

仲 丽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2000)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分期施护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脑卒中常规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肩手综合症分期行中西结合护理,最后根据患肢疼痛、水肿情况评价疗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者总有效率、上肢FMA评分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结合分期施护可有效中断肩手综合征症状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偏瘫侧肩手功能的恢复,明显提高临床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中西结合;分期施护;脑卒中;肩手综合症;疗效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大概在15~70%,发生时间一般在脑卒中后的1~3个月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上肢肩痛手肿,可伴有关节的活动受限,严重的可影响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1],部分患者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笔者采用中西结合分期护理防治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9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脑卒中诊断标准”[2],以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肩手综合症分期:I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指肿痛,出现患侧上肢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反应,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常引起剧烈疼痛;II期患者主要症状为肩手肿胀和自发痛消失,但皮肤和手的小肌肉日益萎缩,手指活动范围日益受限;III期患者主要症状为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明显,手指完全挛缩,功能丧失。90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措施 2组患者均行脑卒中常规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肩手综合症分期行中西结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肩手综合征I期的护理 (1)引导患者积极乐观地认识自己的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内驱力;(2)按摩疗法:嘱患者沿患侧手指、手背、腕背、背臂及肩部做向心性按摩挤压,此时动作宜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d,20 min/次,共计15d;(3)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冷水温度约10°C左右,温水温度约40°c左右,先将患手浸泡在冷水中20 min,然后再浸泡在温水中10 min,2次/d,连续15d;(4)利用运动意念促使肢体功能恢复[4]:当康复护士运用正确的运动模式在给患者进行被动或者主动运动时,让其意念集中于患肢,尽力活动患肢。即使不能产生运动也需要患者有运动瘫痪部位的意识,要求患者静静地、认真仔细地体会各种感觉意识,反复强化这一意念从而促使受损害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重新建立,20 min/次,2次/ d,持续10~15 d;(5)耳穴治疗,选穴:交感、神门耳穴,王不留行籽耳穴敷贴,强刺激,每日3次,持续10~15d。

1.2.2 肩手综合征II期的护理 (a)此期在被动运动肢体的同时要加强对患侧上肢关节最大限度地全方位训练和按摩,充分活动肢体关节,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及减轻关节粘连的产生;(b)患侧上肢穴位按摩:选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穴,可予以点按、指柔等手法,中等强度刺激,每日2次,持续10~14 d;(c)艾灸:中医认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可有效改善各种肌肉关节萎软、乏力等痿证症状,故选择患侧合谷、阳池、支沟、曲池诸阳经腧穴,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每个穴位艾灸10 min,每日2次,持续10~14 d;(d)中药烫疗治疗:中药药袋置于患侧肩前、肩隅、曲池、合谷腧穴处,行烫熨疗法,每处10 min,每天1次,共10~14 d;

1.2.3 肩手综合征III期的护理 此期患者常关节挛缩变形明显,偏瘫侧上肢功能较大程度的丧失,故需指导患者加强健侧上肢功能的训练,发挥健侧代偿作用,替代患肢完成日常ADL活动,同时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悲观、消极的情绪。

2 疗效评价

患肢疼痛、水肿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指水肿、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无手部小肌肉萎缩;有效指水肿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缓解,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部小肌肉萎缩不明显;无效指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部小肌肉萎缩逐渐加重[5]。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正常100分,<50分为严重功能障碍,50分~84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85分~95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96分~99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6],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见表2、表3。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5 讨论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病因素常与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痉挛、患肢不适当的过度牵拉、长时间腕关节强直性掌屈以及患侧手背静脉输液等相关,肩手综合征临床可分为III期:I期以患侧上肢水肿、疼痛为主,故护理主要消水肿、减轻疼痛为重点,按摩以及冷热水疗法可有效改善动静脉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消除水肿,而耳穴疗法可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部分患者经以上护理干预可痊愈;II期患者患侧上肢有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常受限明显,疼痛及水肿反而不显著,此期护理重点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减轻肌肉萎缩为主,促进偏瘫侧肩手功能的恢复,所以要积极行全范围关节活动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按摩、艾灸以及中药烫疗可有效促进上肢气血循行,温经通络从而改善肌肉萎缩症状;Ⅲ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患手可完全废用,成为终身残疾,故此期的护理指导以加强健侧代偿为主,行心理疏导护理干预。综上笔者根据患者肩手综合征不同的分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中断肩手综合征症状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偏瘫侧肩手功能的恢复,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明显提高临床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1]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

[2]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缪鸿石,朱墉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49-150.

[4]姜华,孙承琪.中药局部浸渍加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32例[J].中国康复,2004,19(6):48-49.

[5]伍少玲,黄利荣,许俭兴.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25.

[6]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0-155.

仲丽(1986-),女,山东滕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的康复护理。

R255.2

B

1007-2349(2015)10-0101-02

2015-08-17)

猜你喜欢
患侧上肢综合征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考前综合征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开学综合征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