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5-03-22 10:39姚小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姚小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姚小健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35例,采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手术,平均病变直径(1. 5±0. 3)cm,平均手术时间(44. 7±7. 5)min,平均住院时间(2. 4±0. 3)d;术后均完全愈合,无复发或病变残留,并发症少。结论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法,能降低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价值

随着消化内镜及超声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断率逐年提高[1]。临床研究资料指出,大部分经内镜发现的消化道早期肿瘤多未发生转移,局部病灶切除疗效显著。本研究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ESD治疗的35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ESD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35例,均由病理和胃镜或肠镜确诊,且符合临床ESD手术指征,入选标准为:超声内镜检查显示为黏膜层或黏膜下肌层病变,未深入至固有肌层,病变直径>1 cm,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男21例,女14例,年龄22~72岁,平均(54. 7±6. 1)岁,其中食管肿瘤11例,胃部肿瘤12例,直肠肿瘤10例及乙状结肠肿瘤2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ESD治疗:术前8 h禁食禁水,术前5 min服用10 ml达克罗宁胶浆进行局部表面麻醉及消泡,术中取侧卧位,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行全身静脉麻醉。通过内镜寻找病变,对黏膜表面进行染色:食管肿瘤采用1. 25%卢戈氏碘液染色,胃及结肠肿瘤采用0. 5%靛胭脂染色,清楚观察到病变边缘,明确切除范围。使用注射针用1~3 ml生理盐水美兰注射液在病变周围0. 3~0. 5 cm处做点状环绕标记,并在距标记处约0. 5 cm处使用IT刀和针刀将黏膜层切开至黏膜下层。对于较小病变可全周隆起并一次性切除;较大病变则每次切开约2 cm,并渐近剥离,在保证病变黏膜充分隆起的条件下,实施黏膜下层剥离,使用钩刀或IT刀彻底剥除病变黏膜。完成病变切除后,冲洗切面,并使用金属夹或氩离子固化对可能出血部位进行处理。术中出血者,在内镜下使用热凝固活检钳(功率80 W)电凝止血创面或切缘。治疗后对病变黏膜行病理送检,术后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检查局部黏膜情况,确认有无复发。

2 结果

2.1病理结果35例消化道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其次为类癌、纤维组织增生。见表1。

2.2手术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手术,病变直径0. 4~2. 9 cm,平均(1. 5±0. 3)cm;手术时间17~104 min,平均(44. 7±7. 5)min,平均住院时间(2. 4±0. 3)d;术后随访3~6个月,33例行ESD者均完全愈合,无复发或病变残留。

2.3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ESD穿孔,经金属夹夹闭、半卧位及胃肠减压后成功好转,未转开腹手术; 3例患者发生内镜下大出血,1例行食管囊肿切除并采用三腔管食管囊进行压迫后成功止血,2例转外科切除后出血停止。

3 讨论

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在各类消化道病变,尤其是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临床研究显示,作为ESD的前身,EMR虽能够取得同外科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大于2 cm以上病变,EMR无法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如果分成3片以上切除,极易出现病变残留和局部复发[3]。同EMR相比,ESD不仅能一次性剥除病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率。本研究3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33例顺利完成ESD,且均一次性完成剥除病灶,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或病变残留,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一致。本研究中出现穿孔5例,出血3例,其中2例转外科行手术止血。为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认为:①术前应通过超声检查对病灶侵犯深度进行确认,防止过度操作;②术中及时处理创面可见小血管,进行高频电凝、热活检钳等处理;③术者应不断加强ESD操作的掌握程度,熟练操作技巧,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

综上所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术后病灶残留和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礼庆,时强,钟芸诗.消化道肿瘤内镜微创治疗新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 424-426.

[2]朱凌音,李晓波.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7): 381-383.

[3]李学良,沙杰,施瑞华,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2): 116-120.

(收稿日期:2015-03-10)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6.037

【中图分类号】R 735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