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琴 万春晖 武 宁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不同专业成长阶段幼儿教师电子档案袋设计
张莉琴1万春晖2武 宁1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幼儿教师能力和需求层次不一样,专业成长的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电子档案袋具有较好的归档、整理、分类功能,适合对教师进行全面知识管理和过程性评价。本文根据幼儿教师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教师进行电子档案袋的设计。
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 电子档案袋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上,我国学者顾荣芳教授认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幼儿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1]。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的划分上,美国学者费兰西斯·富勒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分别是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初入职教师阶段、成熟教师阶段和教学专家阶段[2]。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处于角色的适应期,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压力较大;成熟教师则比较关注自己的教学,关注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专家阶段的教师,不仅关注自己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的需求等。
2.电子档案袋
档案袋最初设计为能带着走的作品,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袋应运而生。美国教育评价领域学者Helen C.Barrett将电子档案袋描述为:电子档案袋是学习者利用电子技术收集与组织以多种媒体形式(如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编辑的各种内容和素材。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评价项目组的James barton和Angelo collins第一次探索和尝试了在教师教育中使用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师成长档案袋主要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被使用,美国一些权威教师资格评定机构都采用电子教学档案袋评价方式评定教师资格[3]。在我国,某些学校开始使用教师成长档案袋,提供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代表性材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某些商业化组织开发出一些商业化的电子档案袋系统用于教师或学生评价,而在云环境日益广泛的今天,电子档案袋的建立变得更简单、便捷和高效。
1.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
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中不仅强调幼儿老师应具备的理念和知识能力,也重视幼儿教师的反思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4]。
幼儿园的教育过程特殊,涉及专业化内容广泛,目前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刚入职的新教师需要重新进行规则的学习,二是教师专业成长内容难以形成一个渐近持续的过程,自我知识管理困难。三是优秀教师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共享,效率低。四是幼儿园常会为了评价而评价,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不高,难以得到专业化发展。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较急迫的问题。
2.使用电子档案袋评价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电子档案袋作为发展性评价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过程的整理和收集,帮助教师发展。鉴于以上的讨论,电子档案袋的方式能够较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从知识管理、理论提升、评价反思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专业成长。
(1)个人知识管理。幼儿老师的工作过程材料很多,但这些凝聚着教师辛劳的材料却常常被当做废纸卖了。电子档案袋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长期知识管理的空间和环境,教师在构建电子档案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工作资料和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并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反思,深入总结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目标的实现度,完成对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2)实践理论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将实践能力提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不足。电子档案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记录,管理,合作,保存效果好等优点,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教研实践活动是专业发展的载体,通过教师自身行动的开展,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反思,教师的能力结构才能不断得到优化。
(3)合作交流。通过电子档案袋形成教师共同成长的空间和环境,利用互助讨论等手段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从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强化。
(4)评价反思。幼儿教师常常是做得多,说得少;经验多,总结少,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较弱。教师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回顾、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教师才能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掌握实践性知识,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设计策略
(1)内容灵活自选。每个教师在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表现需求有所不同,应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灵活设计,有其个性的开放性结构。一是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进行内容栏目的选择,二是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同时承担着幼儿生活的照顾者,活动的准备者、组织者,幼儿的观察者,家长工作的合作者、反思者等角色。因此,通过个性化分类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使之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手。
(2)多种媒体形式。电子档案袋初始设计时就以作品的展现和管理为主,而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居多,因此,针对幼儿教师工作特点,电子档案袋应加入图片、视频和观察日志等多种媒体形式。
(3)共享合作交流。因为有了网络技术的加入,教师电子档案袋已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档案袋,其具有合作共享的功能,这里是新手教师向专家教师学习的场所。同时,除了横向形式关于同一主题的整理之外,还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实现了资源共享。
(4)凸显园本文化。通过电子档案袋的设计,可以全面展现教师风貌,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在教师对日常工作的整理和创新中能较好地得到体现。
1.设计维度
针对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电子档案袋的设计应以减轻教师文本负担,加强园本合作为主。
(1)基本信息。每个教师的基本信息、特色介绍和目标计划,由教师自己设计。
(2)日常工作。日常工作是幼儿教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周计划、日计划,班级计划、案例或教养笔记、游戏观察记录、主题资料和家园资料等内容。
(3)科研工作。科研工作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成熟型教师和专业型教师。
(4)创新特色。每位教师将自己个性化的活动资源进行上传。例如选择比较优秀的教案、课件、活动照片等资源上传,供全园教师共享,并逐渐生成全园共同的园本资源。
(5)合作交流。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合作交流群,以老带新,使每位教师能够充分讨论。如公开课的资源可以先上传至档案袋,由大家组成讨论组事先了解探讨。
2.电子档案袋使用方式
(1)要求分层化。每位教师的个性、背景、所承担工作有一定的区别,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并不科学。
例如针对教龄三年以下或实践经验较弱的新入职教师,需要一个详细的案头工作辅助实践教学。他们在文档中要加强教学活动的构思与记录,在活动设计的教学准备、环节过渡、设计提问等方面有详细的思考,同时应构想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并提出较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于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过程设计可以相对简要,应设计主要提问,注重活动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而专业型教师的过程设计要注重领域间的渗透,注重后续反思和延伸活动,把握预设和生成活动,重点放在与幼儿互动的工作上。
(2)评价过程化。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的方式进行。幼儿教师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应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通过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扩展到除督导团队之外的同行教师、家长及教师自己。量化评价包括幼儿教师可测量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新入职教师对活动流程并不熟悉,经验少,因此主要工作应该集中在一日生活的设计,活动的开展和反思之上。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积极实践者,不但要做好日常工作,还要作为一个经验的提炼者和专业的引领者定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这种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园本合作教研的方式必将成为未来评价的主体方式,而如与职前培养和教师资格证制度结合将更规范教师的专业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教研团队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他们更需要直接的经验学习和实践观摩,而优秀名师的电子档案袋汇集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践过程,案头文件等全面的信息,十分利于新入职教师进行学习。每次评比时,也可将优秀教案通过置顶的方式集中在某个区域中供大家共享。电子档案袋应既有个人成果,又有年级组和团队成果。个人内容可以包括教学工作、班级管理、科研工作等,周计划等则由团队共同完成。
电子档案袋作为较好的知识管理和评价的工具,非常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国内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和水平不均衡,使得电子档案袋的推行并不是特别顺利。但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完全可以依据现有网站平台的拓展鼓励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袋,从而带动整体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1]顾荣芳.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J].幼儿教育,2005(3).
[2]罗晓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6(7).
[3]刘礼明.美国电子教学档案袋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7).
[4]教育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Z],2012.
本文系作者在浙江师范大学访学期间成果。
2014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电子档案袋与不同类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分析(14YB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