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红彬 宣丽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神阙布气假说,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并首创腹部全息影像—神龟图的一个微针系统[1],它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特点。在治疗疾病时,通常以整理观念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核心,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处方,最终达到恢复脏腑阴阳平衡,疾病向愈的目的。宣老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对多种疾病的治疗起到了满意疗效,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以下将结合几则医案来谈谈体会:
张某,女,37岁,职员,2014年06月11日初诊。嗳气1年余。1年前因暴食后出现嗳气,症见嗳气频繁,纳差,胃部饱胀感,无胃部疼痛,期间经过西药及中药多次治疗,没有明显好转。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四诊所见:面有忧色,易怒,精神易紧张,疲乏,声低气短,易口渴,多日来夜寐不安,多梦易醒,睡眠时间持续为2~3小时,月经量少,2天即净,大便二三日一次,有不尽感,形体消瘦,有胃病史10余年,舌红苔少,脉弦细。证属于肝郁犯胃,胃失和降。治拟养血舒肝,和胃降逆。针刺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八廓肝、脾区,足三里、三阴交、中都、太冲、百会、印堂,留针30分钟,隔日1次。一诊后嗳气稍有缓解,胃胀减轻,睡眠改善。共治疗18次,患者嗳气消失,胃胀已无,纳可,睡眠尚安,精神较以前明显好转。
按:“嗳气”始见于《丹溪心法》,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常发于脾胃虚弱患者,病机多属于中焦气滞,胃气上逆,如《伤寒指掌》云“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瘀滞也”。本例患者平素易怒,精神紧张,睡眠较差,致使肝气郁滞,且平日饮食多无规律,又暴食伤胃,致胃气虚弱,肝郁犯胃,嗳气乃发。其本在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故治当以养血疏肝、和胃降逆为要,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补气养血,八廓肝、脾区以补脾疏肝,足三里以和胃降逆,三阴交以养血疏肝,中都、太冲以疏肝行气,百会、印堂以安神,诸穴合用,肝得疏,胃得和,嗳气乃除。
姚某某,女,60岁,退休,2015年02月23日初诊。咳嗽3天。3天前感冒后咳嗽频剧,气粗声高。四诊所见:鼻塞流少量浊涕,痰少难咳出,轻微咽痛,身体略乏力,无恶寒发热,无头痛及周身酸痛,二便正常,形体偏胖,喜食肉类,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证属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治拟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取八廓肺区、肝区、脾区、上焦、大肠,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一诊后咳嗽明显好转,痰少,咽痛稍有减轻,乏力好转,鼻塞流涕症状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滑。二诊后咳嗽基本消失,偶有发作,无咳痰,咽部稍有不爽,乏力症状消失,舌质红苔薄白,脉浮。三诊后咳嗽未再发作,咽部偶有不适感,舌质红苔薄白,脉细。
按: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范畴,最早在《周礼·疾医》中即有“冬时有嗽上气疾”的记载。其病位主要在肺,辩证多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本例患者平素体健,正气较足,故感冒多为外感,形体偏胖,喜食肉类,且处杭州多湿之地,体多湿热,外感尤易化热夹痰,痰热壅肺,肺气不宣,发为咳嗽。其本在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故治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要,取八廓肺区以宣肺祛邪,肝区以疏调气机,脾区以补土生金,上焦理肺,大肠通腑利肺,诸穴合用,肺气得宣,风去热解,气机通畅,咳嗽乃除。
徐某某,女,28岁,化妆师,2014年03月03日初诊。右下腹疼痛伴腰骶部酸痛4年。产后半年出现右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休息可缓,经期及劳累后加重,常夜间痛醒。B超示:慢性盆腔炎。四诊所见:腹平软,少腹及脐周压痛明显,右侧为甚,纳差,少气疲倦,汗少,口苦,耳鸣,夜尿频数,每晚6~7次,偶有排出困难,月经规律,量少,色暗红,偶有血块,白带量多,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细。证属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治拟疏肝健脾,清热化湿。取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天枢,合谷、足三里,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一诊后腰痛缓解,腹痛无缓解,加三阴交。二诊后腰痛大为缓解,夜尿减少,但腹痛依旧,问诊得知患者平素情绪不佳,易怒,且肝经压痛明显,故加太冲、蠡沟。三诊后右下腹及脐周疼痛缓解,夜尿次数减少,每晚4~5次,白带量减少。共治疗48次,腰腹痛基本痊愈。随访半年余,偶有轻微腹痛。
按:慢性盆腔炎属疑难杂症,属于中医“少腹痛”、“癥瘕”、“带下病”等范畴。本病多因内伤脏腑,正衰邪乘,伤及冲任气血,迁延而成本虚标实之病。本例患者素体脾虚,再兼产后气血两虚,工作繁忙,未能及时调养,气虚不能化湿,且素来情绪不佳,易怒,肝郁化热,致湿热下注,伤及冲任,发为腹痛。其本在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故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为要。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补气养血,足三里、合谷以健脾益气,天枢以疏肝清热,太冲、蠡沟以清肝行血,三阴交以健脾疏肝,诸穴合用,脾健湿化,肝清热解,腹痛乃除。
患者王某某,男,83岁,退休,2014年06月09日初诊。反复颈肩部疼痛及四肢沉重感3年,加重1年。颈肩部疼痛,伴四肢沉重感,左侧为甚,阴冷天气明显加重,1年前被诊断为“颈椎病”,经针灸、中药治疗多年未能有效缓解。四诊所见:自汗,常感乏力,头晕目眩,夜间难眠,耳鸣,按之缓解,腰膝酸软,纳差,大便2~3天一次,难解质稀,形体偏瘦,颈肩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舌暗红少苔,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治拟补脾益肾,行气活血。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商曲、滑肉门,八廓脾区、肾区及局部阿是穴,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一诊后颈肩部疼痛稍有缓解,四肢沉重感无明显改善,头晕目眩明显缓解。治疗60次后患者颈肩部疼痛及四肢沉重感基本消除,遇阴冷天气偶有轻微疼痛,
头晕目眩症状消失,夜寐安。
按:此乃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两虚为本,颈肩部疼痛为标。患者年过八旬,脾肾两虚,气虚不能养血行血,致气滞血瘀、经脉痹阻,发为颈肩部疼痛,四肢沉重感,颈肩部肌肉僵硬。其本在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故治以补脾益肾,行气活血为要。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补气养血,商曲、滑肉门局部活血通络,八廓脾区、肾区以补肾健脾,局部阿是穴以活血止痛,诸穴合用,气血得行,经脉通利,疼痛乃解。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腹针疗法对于慢性久病、内伤性疾病尤有专长,且对某些急性病症常能取得满意疗效。对于腹针的运用,大多以定位取穴为主,并充分利用八廓的作用[2],以达到调整脏腑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此外,在治疗诸如荨麻疹、咳嗽等疾病时,可独以八廓取穴为主;对于虚性久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则主要以定位取穴为主,常用的有天地针、引气归元针、四关穴等;对于疑难杂症,或单用腹针效果欠佳者,可配合体针来治疗。
当然,要想运用腹针取得好的疗效,除了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住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明确脏腑阴阳盛衰,才能对证下针;其次,腹针穴位大多呈点状,故取穴必须十分精准;第三,腹针针刺虽然主要在脂肪层中,但其针刺深度却分为天、地、人三部,若三部用之不当,通常很难达到较佳的效果。
[1] 甘海球,蒋剑文.腹针疗法临床运用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07,8(42):468-469.
[2] 宣丽华.常见病特色针灸治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