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龙 刘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济南 250014)
产后便秘一证是孕妇产后常见的病证之一,主要是指产后大便艰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的一类症状[1]。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由此而产生或诱发肛周疼痛、肛裂、痔疮等病证,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
刘冬梅教授系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运用养血滋阴润燥法治疗产后便秘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产后便秘属于祖国医学《便秘》范畴,而便秘一疾,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分证虽较复杂,但不外虚实两大类。《医学启源·六气方治》:“凡治脏腑之秘,不可一概论治,有虚秘,有实秘。”而产后便秘,多属虚秘,究其病因病机,多由产后失血过多,血亏津虚,伤阴耗气,肠道失润,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刘冬梅教授认为产后便秘,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而血虚津亏是其根本。正如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大便秘结方论》说:“产后大便秘结者,由产后去血过多,津液干涸,肠胃燥结,是以大便闭。”因此针对本病血虚津亏特点,其治疗大法当养血滋阴润燥以为主。
在治疗上,西医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产妇便秘的症状,应用开塞露纳肛、液体石蜡口服或肥皂水灌肠、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协助排便,而上述方法只是缓解症状,无法达到治愈,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疗效不十分理想[2]。刘冬梅教授采用中药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处方:熟地黄18g,当归15g,何首乌18g,川芎9g,白芍12g,玄参30g,生地黄24g,麦冬24g。方中熟地滋养阴血,当归、何首乌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玄参、生地黄滋阴润燥,麦冬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此方为四物汤合增液汤加减变化而成,四物汤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3],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养阴增液。两方合用,既养血补血,又滋阴润燥,使血虚得复,阴液得补,肠燥得润,大便得下。临床随症加减:腹胀明显者,应适当加炒枳实、厚朴以行气消满;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黄连等以清虚热;便秘干结如羊屎状,加火麻仁、柏子仁增润肠之功;若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者,可加玉竹、沙参助养阴之力;气虚甚者,可用党参、生黄芪以补气健脾。同时刘冬梅教授指出,产后便秘多属虚秘,临证时不宜攻下通腑,但对于确属燥热便结者,亦可投用苦寒通下之品,需谨记药量不宜过大,中病即止。
韩某,女,31岁,2015年01月14日初诊。便秘1年余,加重2月。患者自诉1年余前产后出现便秘,质干难排,2-3日一行,伴腹胀,嗳气频,餐后明显,神疲乏力,自行间断服用牛黄清胃丸、芦荟胶囊,效差。遂于山东省某院行肠镜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后症状加重,大便3-4日一行,遂来就诊。症见:便秘,质干难排,量少,3-4日1行,伴腹胀,嗳气频,餐后明显,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纳少,眠一般,小便调。舌质红,体胖大,苔少,舌下脉络迂曲延长,脉细。证属血虚津亏,肠道失荣。治宜养血滋阴,润肠通便。药用:熟地黄18g,当归15g,何首乌18g,川芎9g,白芍12g,玄参30g,生地黄24g,麦冬24g,火麻仁30g,炒枳实18g,厚朴18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后,大便2日一行,便质较前变软,量少,腹胀减轻,嗳气缓解,神疲乏力。饮食较前增加,眠一般,小便调。复诊:加生黄芪24g,生白术18g,连服15剂,大便日行1次,为黄色成形软便,腹胀消失,未再嗳气,神疲乏力改善,纳眠可,小便调。去炒枳实、厚朴,继服15剂,并嘱其注意饮食及排便习惯。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1] 韩秀艳.养血滋阴润燥法治疗产后便秘68例临床体会[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5,18(4):65.
[2] 张艳春,王红新.自制补脾润肠丸治疗产后便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18):100.
[3]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