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
——以威廉斯诗歌《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为例

2015-03-20 22:46袁渊泉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威廉斯少妇诗行

袁渊泉(内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简约而不简单
——以威廉斯诗歌《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为例

袁渊泉
(内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威廉斯是美国现代诗人,也是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以威廉斯的两首诗歌《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为例,从诗歌的形式、语言、韵律和意象方面分析指出威廉斯简约而不简单的创作风格,他的白描蕴含着深沉的寄托。

威廉斯;简约;《槐花盛开》;《窗边少妇》

引言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年)是美国现代诗人,也是唯一一个对意象派坚持具体性原则终身服膺未替的诗人。威廉斯坚持使用描述性的意象,他主张“思想只存在于事物中”。威廉斯在其诗歌中运用了新的创作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歌大多在形式结构上小巧精致,语言表达上清新简洁,诗意传达上浅显易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威廉斯的诗歌就是简单粗陋的,实际上,他的白描蕴含着深沉的寄托。下面以威廉斯的意象主义诗歌《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为例,从诗形、诗韵、诗意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诗人简约而不简单的创作风格,以便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20世纪美国文坛颇受争议的诗人。

The Lo cust Tree in Flower 槐花盛开

Among 就在

of 那些

green 翠绿

stiff 坚硬

old 古老

bright 明亮

broken 折断的

branch 树枝

come 中间

white 白色

sweet 芬芳的

May 五月

again. 回来吧

Young Woman at a Window 窗边少妇

She sits with 她坐着

tears on 泪水

her cheek 挂在脸上

her cheek on 脸托在

her hand 手上

the child 孩子

in her lap 在她腿上

his nose 他的鼻子

pressed 贴着

to the glass 窗玻璃

一、形式之简约

《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这两首诗结构简明。《槐花盛开》一诗仅由一个句子组成;一个单词就是一个诗行,前四个诗节分别由三个诗行构成,最后一个诗节仅有一个单词。从诗的结构上看,一词一诗行的特殊排列形式看上去就像一根细长的树干,与诗的题目合在一起就像是一棵枝叶茂密的槐树。全诗在结构安排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散发出形式上的简约之美。诗歌传达的意思也简单明了:一棵折断了树枝的槐树开出了槐花,令诗人感受到五月又回来了。

《窗边少妇》一诗由两个简单句构成,全诗仅一个诗节,由十个诗行组成。诗的1、4、7、10行各有三个单词,其余诗行除了9行只有一个单词外,均为两个单词,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体现了形式上的简约之美。这首诗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泪眼婆娑的少妇抱着孩子坐在窗边凝视窗外,似乎在等待某人。

这两首诗的结构安排相似于诗人的体验顺序,诗人犹如摄像师一般,变换着角度和焦距,引领读者跟随着镜头观察他所描绘的事物和景象。在《槐花盛开》中,诗人的体验由远及近:诗人远远地看见一棵郁郁葱葱的槐树,走近才看到翠绿枝叶下掩盖的坚硬、古老的树皮下折断的树枝,诗人惊讶地发现其间居然开出了白色芬芳的槐花,进而感叹春天的降临。在《窗边少妇》中,诗人的体验由上及下、由整体到局部:诗人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士坐在窗边,进而注意到泪水在她的脸上淌着,她的手托着脸;接着,诗人看到了孩子在她的腿上,孩子的鼻子贴着窗玻璃。

二、语言之简约

《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这两首诗语言简洁。在《槐花盛开》中,表颜色的词“绿色”和“白色”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强化了生机勃勃的槐树形象。槐树吐露绿叶,开出白花,表明春天所带来的欣欣向荣之象。同时,“绿色的”背景突显了“白色的”图形。从诗的题目也可以看出白色(芬芳)的槐花正是诗人想要突显的图形,而绿色(坚硬/古老/明亮/折断)的树枝则是衬托图形的背景。诗人通过槐树开花的“点”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的“面”,如此由点及面地向读者展现了令人欢欣、向往的春天又一次来临的景象。此外,诗人用“坚硬、古老、明亮、折断”四个形容词从触觉、视觉方面描写“树枝”,把树枝的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化了残败破落的树枝形象;之后诗人告诉读者在如此的树枝间,看到了槐花,无疑是令人惊叹的。诗人又用“白色”、“芬芳”两个形容词从视觉、嗅觉上描述“五月”;其实,诗人看到的是槐花的颜色,闻到的是槐花的味道。正是这般的槐花令诗人感受到了五月春天的到来,令人激动不已。另外,诗歌开头两个加强范围限定的介词among/of的使用,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把焦点落在了槐树上。诗歌末尾副词again的使用,则加强了诗人对于五月(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的表达。

在《窗边少妇》中,“她”和“孩子”是诗人突显的图形。诗人特地写了一大一小两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她/坐着/泪水/挂在脸上”,说明少妇正在哭泣,暗示了她内心的悲痛;而“他的鼻子/贴着/窗玻璃”,表明孩子正在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暗示了他内心的期盼。人物周围的场景以及玻璃窗外的景象在诗中都没有被提及,因而成为了被模糊掉的背景,这样的表现方式更加突显出两个人物形象。此外,少妇和孩子这两个有着亲密关系的人物在空间上形成对立: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因而,下方的“孩子”成为了突显上方的“少妇”图形的背景,两个人物在空间上相对独立。此外,诗人还使用了介词with, on, in, to来描写人物的空间关系,进而绘制出了一幅窗边少妇和孩子的立体画面。“泪水”和“玻璃”两个词形成一热一冷的对比,清澈的泪水和透明的玻璃象征着善良和质朴[1],进而突显了少妇的悲伤之感和孩子的期待之情。

通过对两首诗简洁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威廉斯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他运用立体主义绘画的透视技巧,创作其诗歌,实现了诗与画的相互融合[2],呈现出了一幅幅色彩鲜明的视觉画面。

三、韵律之简约

《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这两首诗的诗行和音步简化。在《槐花盛开》一诗中,一个诗行就只有一个单词,除了首尾两行和中间的诗行外,其余诗行均为单音节词,这样,全诗节奏显得轻快、明了,表现出槐花开放带给人的清新、爽朗之感。诗歌以among开头,以again结尾,这两个双音节单词韵律上都是由轻到重,同时形成首尾呼应,表现了槐树坚韧不拔、岿然挺立的姿态,传达了诗人看到槐花盛开的喜悦之情,加强了诗歌表达上的时空共存性。另外,bright/broken/branch出现在诗的中间部分,三个单词都以相同的/br/读音开始,使诗的韵律感得以增强。同时,“明亮”和“折断”形成悖论:“折断”的树枝应该是枯萎的,怎会用“明亮”来修饰呢?原来是因为树枝间开出了白色的槐花,使树枝显得“明亮”。这也说明了槐树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逆境中仍然开出美丽的花朵。

《窗边少妇》一诗由两个句子组成,共10个诗行。1、4、7、10行各有三个音节,其余诗行除了9行只有一个音节外,皆为两个音节。这样的自由诗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简单易懂。her cheek在诗的3、4两行重复使用,意为强调。诗人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少妇的脸上,读者看到她脸上流着泪水,手托着脸颊,以此表示少妇是一个矛盾共生体:一方面,她因某人而悲伤、痛苦;另一方面,她又因此人内心充满渴望。威廉斯深受惠特曼“新音步”的影响,抛弃了传统的诗歌使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押韵的限制,改进了诗歌韵律的创作方式,简化了诗行和音步,表现了美国诗歌传统。

四、意象之简约

《槐花盛开》和《窗边少妇》这两首诗意象简朴,写的都是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景象。《槐花盛开》描写的是一棵槐树在五月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诗题即反映出开花的槐树是威廉斯着力刻画之物。《窗边少妇》描写的是一位少妇带着孩子坐在窗边的情景,诗题突显了少妇形象。两首诗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与威廉斯乡村医生的工作经历有一定关系:作为医生的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找到素材和灵感;在出诊时,他会经过许多地方,见到不同的景象。因而,威廉斯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会写他熟悉的事物、了解的东西。威廉斯反对抽象和说教,反对空洞的辞藻和引经据典。这正是威廉斯实用主义和地方主义诗学观[3]的体现,反映了他创作语言的“当下性”和“本土性”。

这两首诗歌描写的意象虽然寻常,但其意象背后却暗含深意。在《槐花盛开》一诗中,作者借槐树开花暗指春天到来,四季轮回,周而复始,以此隐喻人生如四季更迭般生生不息;同时,也隐喻诗人自己正值青春壮年时期,经历着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窗边少妇》则是以女性形象作为主题,从男性的角度来描写女性,“抒发了对女性的爱和所受困顿的怜悯之情”[4]。诗中的女性正处于困顿之中,一方面,她悲伤而痛苦,只见“泪水/挂在脸上”;另一方面,她又满怀希冀,将“脸托在/手上”,凝视着窗外的同时也在期盼着什么。她腿上的孩子和她一样,盯着窗外的同时也在等待着什么。也许,他们都在盼望着同一个人,即女人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可是这个人却迟迟未归。

五、结语

以威廉斯的两首诗歌为例,从简明的形式、简洁的语言、简化的韵律和简朴的意象几方面对诗歌进行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威廉斯诗歌创作的一些特点:诗风明朗,意象鲜明,语言凝练,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基于实用主义,强调地方主义的诗学观;将立体主义绘画的透视技巧融入诗歌中;体现了客体主义诗派“要事物,不要思想”的观点。威廉斯不拘于传统创作出的诗歌呈现出简约之美,并在其简约中是深刻思想的完美表达。

[1]毛桂云.简约之美——威廉斯诗歌《窗边少妇》赏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7):58-59.

[2]胡宇.威廉斯诗歌中的立体主义透视技巧[J].文史博览:理论,2010(11):35-37.

[3]张跃军.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地方主义”诗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1(1):33-37.

[4]汪卉.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里的女性母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38.

[责任编辑 龚 勋]

2015-07-13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意象主义诗歌的认知符号学研究”(14SB0160)。

袁渊泉(1982-),女,四川安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教学与研究。

I106.2

A

1008-4630(2015)06-0046-03

猜你喜欢
威廉斯少妇诗行
撞狗
大河诗歌 诗行天下
爱的诗行
寻短见的少妇
彩色的诗行——阅读《蝴蝶·豌豆花》
寻短见的少妇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妈妈的红沙发
在红色诗行里重回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