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田 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
奈达翻译定义及其合理性
李 田 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州 510545)
奈达翻译定义描述了翻译的最高目标——再现原语信息的意义和风格,揭示翻译的真实本质——翻译求似不求等,提供了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先,意译为次,揭示了翻译的策略——归化翻译,译文自然流畅,看起来不像是译文,描述了翻译的看似矛盾之处正是它的合理和深刻之处。
奈达;翻译定义;深刻;矛盾
中西翻译理论界,除了词典上有“翻译”词条或者translation的解释之外,没有名正言顺的翻译定义。出现在中国教科书中的所谓翻译定义都是源于西方的翻译定义,如奈达翻译定义和卡特福德的翻译定义。中国翻译理论家把西方人,对翻译性质的描述当作翻译定义放在了教科书中。
奈达对翻译的性质描述,中国人把这句话称之为翻译定义。奈达的原文说: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1]87-89
笔者的译文是:
翻译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用接收语再现原语信息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信息。[2]
中国翻译理论界流行的和各个层次的翻译教科书中的奈达翻译定义的汉语译文是:
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3]13
奈达翻译定义的英语原文是一个不太难的英语句子。这个句子却难倒了中国翻译理论界的一些人。尹富林、阮玉慧两位老师引用的奈达翻译定义的汉语译文,同样出现在各个层次的翻译教科书中。[4]72
这个汉语译文,是一个语病严重的句子。
奈达翻译定义的原文中有两个关键词:consist in和equivalent。
consist in的意思是“即”“是”。
Equivalent 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在这里,它是名词,因为它是reproducing的宾语,同时又被形容词closest和natural所修饰。它是一个多义词,有两个词义,一是“对等”“相等”;二是“相当”“对当”。
Equivalent到底是“对等”“相等”;还是“相当”“对当”?
Equivalent前面有closest的限制,Equivalent的词义肯定是“相当”“对当”而不可能是“对等”“相等”了,因为“对等”和“相等”的前面不能用closest(最接近的),不能说最接近的对等、最接近的相等,对等就是对等,相等就是相等,没有什么最接近的对等和最接近的相等的说法。但是可以说最接近的相当和最接近的对当,比如说,李家与黄家门当户对,很相当、蛮对当,可是陈家与黄家更加门当户对,更加相当,更加对当。于是说,陈家与黄家是最相当(最接近的相当),陈家与黄家最对当(最接近的对当)。一言以蔽之,Equivalent只能翻译成“相当”或者“对当”。
是什么的相当或者对当?奈达原文说:“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的译文是“原语信息的相当(对当)”。“原语信息的相当(对当)”的意思是“原语信息的相当(对当)信息”。
The closest and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的译文是“原语信息的最接近的相当(对当)的自然的信息”。
“原语信息的最接近的相当(对当)的自然的信息”读起来不自然流畅,将它修改成“原语信息的最相当(对当)的自然流畅的信息”。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是reproducing的方式状语,相当于speaking in English中的in English。speaking in English的译文是“用英语说”,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的译文是“用接收语再现”。
first in terms of的译文“首先从意义的角度”。
将上面这些关键点理解和翻译成文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上面笔者的译文。
教科书引用的译文的错误有:
(1)将equivalent翻译成“对等”“对等语”是一个大错误。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转换过程中,一定或多或少的有所损失,不可能完整无缺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再者,翻译是翻译意义和风格,意义和风格是不能量化的,不能用“对等”之类的描述两个可以量化的东西之间关系的词去描述翻译。
当“对等”与“相当”用于描述翻译的时候,它们揭示翻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对等翻译”违背翻译的本质,上面已经论述,在翻译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地有所损失,翻译是不可能对等的。“翻译相当”符合翻译本质,翻译相当就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求似翻译。
(2)“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是一个有严重语病的句子。
汉语不能说“在什么语中,用什么语言做什么。”如不说“在汉语中,用最美丽的词语描绘中国的大好山河。”“在英语中,用恰当的词语翻译这个汉语句子。”“在汉语中,用最美丽的词语描绘中国的大好山河。”和“在英语中,用恰当的词语翻译这个汉语句子。”可以修改成“用汉语中最美丽的词语描绘中国的大好山河。”“用英语中恰当的词语翻译这个汉语句子。”
(3)“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这句话的表述存在前后矛盾。“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的结果只能是在语义上和风格上达到最接近的、最自然的对等,是不可能达到对等的。
(4)奈达翻译定义原文the closest and natural equivalent中的closest是最高级,译文是“最接近的”,natural只是原级形容词,不是最高级,不能翻译成“最自然的”。
(5)equivalent怎么有“对等语”和“对等”两个译文呢?同一个句子中的同一个词怎么翻译成两个语义不同的词?这显然是一个翻译错误。
教科书中奈达翻译定义的译文错误不止上面指出的那些,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对其他错误进行分析。
1.再现信息
奈达在描述翻译性质的那一句话中明确写道:翻译是再现信息,用接收语再现信息,再现的信息是源语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流畅的信息。
人们在解释和回答什么是翻译的时候,都说翻译是翻译意义,奈达为什么说翻译是再现信息呢?
奈达在对翻译的性质进行描述的时候,运用了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运用香农的信息通讯理论。香农的信息通讯理论研究信息的转移或传递。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传递,犹如信息理论中的信息的转换和传递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所以奈达借用信息理论的术语描述翻译的性质。奈达只是使用了信息理论中的一个术语——“信息”,仅仅如此而已。[5]奈达笔下的“信息”是具有意义的语言。
2.意义是信息的内容
什么是信息?奈达在文字中没有直接解释,可是他在《意义优先》这一段文字中说:
Meaning must be given priority, for it is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which is of prime importance for Bible translating.(必须以意义为先,因为意义是信息的内容,而信息对圣经翻译极为重要)[1]87-89
奈达的解释是,意义是信息的内容,换言之,信息的内容是意义。意义是语言表达的,语言的内容是意义。
从奈达的解释来看,信息是语言文字对人或物的表达,语言文字的内容是意义,意义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即意义是书面文字或口语表达的内容即意义。信息的载体是语言文字。[1]87-89
奈达虽然没有直接地说信息的内容(意义)是语言文字表达的,但奈达的解释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解释说,希伯来语中有一条成语字对字翻译成英语是bowels of mercies,英语bowels of mercies没有再现希伯来语中那条成语的意乂,要再现这一成语的信息的内容(即意义),不能简单地字面翻译,将两个对应的词结合在一起。要再现这一成语的信息的内容(意义),必须再现这一成语的意义。英语tender compassion表达了这一成语的意义,再现了它的信息内容。tender compassion 和bowels of mercies,都是语言文字。
我们汉语中有一条成语“胸有成竹”,要用英语再现它的信息内容(意义),不能字对字翻译,要用意译法,译成英语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才能再现源语“胸有成竹”的信息内容,(即意义)。“胸有成竹”和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都是语言文字。[6]186
3.风格是信息的内容之一
什么是风格?奈达对此没有直接解释。但是我们可以在”意义优先”(The priority of meaning)这节文字中发现他对什么是风格有暗示。奈达认为信息即语言,语言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意义,二是风格。
“what God was,the Word was”与“the Word was God”是一样的意义,可是词语结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
语言有意义,意义是不包括风格的东西。风格是语言中意义之外的东西,风格指的是语言结构产生的东西。
翻译中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普通意义,二是文化意义。汉语“望子成龙”四个字有普通意义,有文化意义。
风格是意义之外的东西,是词语普通意义和文化意义之外的东西。汉语 “饭,我吃过了” “我吃过饭了”“我吃了饭了”“饭,我吃了”“饭,吃过了,我。”等几个汉字组成的不同的结构都表示同一个意义——我吃过饭了,但是它们的形式不同,组合结构不同,表示几个不同的“风格”。
“风格”指的是语言文字结构产生的特征,如通俗、典雅、简洁、明朗、幽默、质朴、厚重、明快等等。“风格”是语言文字排列的顺序即词语的结构表示出来的。
奈达认为,信息的第一内容是意义,是翻译中头等重要的。意义之外的形式结构可以改变。奈达讲的信息形式结构就是风格,它是处于第二位的。奈达翻译定义说翻译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
奈达翻译定义中有几个表面上看来似乎互相矛盾的要点:一是翻译是再现信息;二是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三是翻译的最高目标是再现最相当的自然信息;四是翻译以再现意义为先,风格为次。
再现信息是翻译的性质,意义和风格是翻译的内容,再现最相当的自然信息是翻译的终极目标,以再现意义为先,风格为次是由翻译的性质决定的,因为翻译的实质是再现信息的内容,而信息最重要的内容是意义。
这些要点之间看似相互矛盾。
矛盾之一是再现最相当的自然信息与意义为先,风格为次相矛盾,矛盾之二是最相当的信息与自然信息相矛盾。
翻译的最髙目标是再现最相当的自然流畅信息。再现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信息必须再现源语信息的意义并保留原语信息的形式,即直译,如把“白如雪”译成white as snow。然而这样的例子是极少见的,它实现了翻译的最高目标。
在实际的翻译中,在许多情况中,保留形式,再现岀的信息意义读起来就不自然,也不是最相当的信息 。如把“白如雪”译成white as regret feathers,部分地改变源语信息的形式,再现出的原语信息的内容读起来不很自然,也不是“白如雪”最相当的信息。改变原语信息的形式,如把“白如雪”译成very,very white,再现岀的信息读起来自然流畅,也不是“白如雪”最相当的信息。这就是翻译定义自我矛盾的地方。
将英语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翻译成“打造刀剑成为耕耙”,保留了原语信息的意义和形式,可是不是最相当的信息,没有达到翻译的最高追求和目标。翻译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再现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信息,“打造刀剑成为耕耙”读起来不自然流畅。将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翻译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读起来自然流畅,可是再现源语信息的意义却没有保留原语信息的形式,换言之,只翻译了原文的意义,没有翻译原文的风格。因此也不是翻译的最高追求和目标。[7]72将“火上浇油”翻译成 add oil on the flame,“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翻译成One key opens one lock,保留了原语信息的意义和形式(风格),实现了翻译的最高目标。
再现最相当的自然信息必须再现原语信息的意义并保留原语信息的形式,这是理想和真实之间的矛盾。这是翻译最高目标和翻译实际之间的矛盾。奈达翻译定义描述了翻译理想,揭示了翻译真实世界,描述了翻译的方法。它的看似矛盾之处正是它的合理和深刻之处。
奈达的翻译思想是首先要追求翻译理想,再现最相当的自然信息,再现原语信息的内容并保留原语信息的形式,即直译,如果翻译最高目标和翻译实际之间有矛盾,则服从翻译实际,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即改变形式,再现信息内容(意义),即意译。奈达的观点是,即先直译后意译,能直译坚决直译,不能直译就意译。奈达的翻译思想与中国传统译论“能直译则直译,不能直译则意译”如出一辙。
奈达翻译定义看似矛盾,实为深湛合理,不容易理解。奈达翻译定义在中国有误读和误解,中国最流行译文(如前引文)没有反映奈达翻译定义看似矛盾、实为深湛的合理性。
根据流行译文,翻译是可以对等的,不但意义可以对等,风格也可以对等;翻译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实现译文和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两方面的对等。
在中国“对等翻译理论”成为奈达翻译理论的代名词。可是从整体上说,翻译是不能对等的。比如,将“逼上梁山”翻译成:be forced to do something,“开门见山”翻译成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班门弄斧”翻译成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在意义上和风格上,译文和原文都没有对等。[8]7-8
对等翻译理论没有认识到上面翻译例子中的矛盾——意义和风格的矛盾。对等翻译理论抹杀了翻译中的文化意义和普通意义的矛盾,意义和风格的矛盾。
[1] Nida.Eugen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82.
[2] 李田心.奈达翻译定义之我见[J].外语研究,2004,(6):64.
[3] 尹富林,阮玉慧.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4] 冯庆华,龚芬.翻译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李田心.奈达翻译理论的多维度思考——不存在“奈达信息翻译理论”[J].吉首大学学报,2011,(3):137.
[6] 刘川.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冯庆华,龚芬.翻译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 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贺 晴】
On Nidas Ttanslation Definition and Its Reasonability
LI Tian-xin
(South China Bussiness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545)
Nida’s Translation Definition describes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nslation-reproducing the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discovers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translators should strive for the equivalent instead of identity in doing translation, and offers the approach of translation-domestic translation approach: the translation is not likely to seem like translation,it shoulg read natural and easy. The descriptions of translation in the definition seems contradictory but in reality reasonable. contadictory
Nida;translation definition; deep; contadictory
H315.9
A
1009-5128(2015)08-0043-04
2014-10-18
李田心(1948—),男,湖南衡阳东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