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观止·英雄气概

2015-03-20 20:10:47张大可丁德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项王荆轲秦王

张大可,丁德科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史记观止·英雄气概

张大可,丁德科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五十一、荆轲刺秦

【题解】 荆轲是战国末年的一个大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荆轲不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没有出将入相,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功业,他只是当时地位低下的游侠阶层中的一个普通游侠,剑术不精,当时有名望的剑客如盖聂、勾践都看不上他。但荆轲有惊天动地之举,他刺杀秦王,也就是后来称帝的秦始皇。作为一个刺客,敢行刺国家元首、一国之君,没有惊人的胆量是不可想象的。而荆轲所刺的国王,又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于是荆轲名声大震。

【原文】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庆卿、荆卿:卿,是对男子的美称。荆轲,齐人,本姓庆,出齐大姓庆氏之后。燕人呼庆为荆,方音。庆与荆,一音之转。。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术:剑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野王:卫都濮阳为秦所攻,卫于是徙于宗主国,魏之野王县,在今河南沁阳市。。

荆轲尝游过榆次*榆次:赵邑,在今山西榆次县。,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有不称者:论剑话不投机,有冒犯的言辞。,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试往:试一试去他住地找找看,他当是走了,不敢停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目摄之:怒目瞪眼已把他吓坏了。!”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博:下棋。争道:争走棋子的胜负手。,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筑(zhú):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用竹尺击弦发音。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和:扣紧筑声而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游于酒人:混迹于酒徒之中。,然其为人沈深好书*沈深好书:稳重沉着,爱好读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所游句:与所有贤士、豪杰、年高有德的人相交。。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且:将,秦兵眼看要打到燕国了。,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傅:即太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甘泉:山名,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谷口:泾水穿山之口,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两处均为当时秦国北边险要之地。,南有泾、渭之沃,擅*擅:据有。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右陇蜀之山:指秦国西部有陇山、秦岭等山地。,左关、殽之险*左关、殽之险:指秦国东边有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和殽山(今河南省洛宁县北)险要之地。,民众而士厉*士厉:士卒勇猛。厉,磨炼,指训练有素。,兵革有余。意有所出*意有所出:假如秦想图燕的话。,则长城之南,易水之北*长城之南,易水之北:指全燕之地。燕北有长城,南有易水与赵为界。易水即今河北易县境内的大清河支流。,未有所定也*未有所定也:那么燕就没有一块安定的地方了。。奈何以见陵*见陵:指燕太子丹被秦王欺凌。之怨,欲批其逆鳞*批其逆鳞:指触怒秦王,将遭不测。批,触动。逆鳞,《韩非子·说难》说龙喉下有倒生之鳞,如被触动,便要杀人。逆鳞喻人主发怒。哉!”丹曰:“然则何由*何由:怎么办?难道罢了不成。?”对曰:“请入图之*请入图之:允许我深思熟虑后再作打算。入,深入,细思。。”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樊於(wū)期(jī):秦将。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舍之:收容下来。。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寒心:胆战心惊。;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蹊:指老虎出没的路口。’也,祸必不振*不振:不可挽救。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杜绝秦王要挟之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购:同媾,讲和。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心惛(mèn)然:心情忧闷烦乱。惛,通闷。,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我总不能因受强秦的逼迫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有难的朋友。,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命卒之时:命终之时,意谓拼命用人之时,怎能抛弃樊将军呢!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后交:新交,指樊於期。,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资怨而助祸:增加秦对燕的怨恨,助长祸患的到来。’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燎鸿毛于炉上:喻燕不敌秦,会一下完蛋。鸿毛,野鸭毛。炉,烧。,必无事矣。且以雕鸷*雕鸷:两种凶猛的鸟。比喻秦极凶残。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岂足道哉:燕必为秦所灭,难道还用说吗?!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智深:智慧藏于内。勇沉:勇气潜于心而表现十分沉着。,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图国事:商讨国家大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造:登门拜访。焉。太子逢迎*逢迎:前去迎接。,却行为导*却行为导:主人在前倒退而行,为客人引路,以示对客人恭敬。,跪而蔽席*跪而蔽席:跪着把座席扫拂干净,请客人入座。蔽,掸拂。。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避席:古人之礼,离开原来座位请教,示极尊敬。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留意:放在心上。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驽马先之:劣等马也会跑在衰老的良马前头。。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趋:疾走。出。太子送至门,戒*戒:同诫,嘱托。曰:“丹所报*报:告诉的事。,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俯:点头。而笑曰:“诺”。

偻行*偻行:弯曲腰背行走,形容其老态龙钟。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形已不逮:(我的)身体已赶不上从前了,不中用了。不逮,不及。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光窃不自外:田光私下自认为不是外人,即对燕太子丹推心置腹进言,荐荆轲于丹。,言*言:推荐。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过:探访。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节侠:有节操的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光已死句:谓田光以死明不泄太子之言。。”因遂自刎而死。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致:转达。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避席顿首:离开座位叩头。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敢有所道:敢于在你面前表达了我的意愿。,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不弃其孤:(上天)不抛弃我。孤,本为王侯自称,此处是太子丹自称。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臣海内之王:使天下的诸侯王都向秦称臣。者,其意不厌*厌:同餍,满足。。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距漳、邺:秦将王翦之军到达了赵国的南境漳河、邺县(在今河北临漳、安阳一带)。。而李信出太原、云中*太原、云中:赵北部两郡。在今山西北部及相邻的内蒙古托克托一带。。赵不能支*支:抵挡。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窥以重利:示以重利,引诱秦国。窥,示。,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其势必得所愿:在重利引诱下,一定能靠近秦王达到劫持他的目的。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反:同返,交还。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则不可:倘若不答应。,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擅兵于外:统率重兵在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以其间:利用这个间隙。间,间隙,机会。,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不知所委命:不知把这个使命委托给谁才好。,唯荆卿留意!”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驽下:才智低下(自谦之词)。,恐不足任使*不足任使:不配担当这个重要使命。。”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上卿:给荆轲以最高禄位。,舍上舍*舍上舍:住上等馆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供太牢:此谓备办丰盛筵席招待荆轲,牛、羊、豕三牲具称太牢。,具异物*具异物:备办稀世珍奇的礼品。,间进车骑美女*间进车骑美女:相隔一段时间又选送一批车马、美女,专供荆轲享用。间进:间断地送进,即按时送进。,恣荆轲所欲*恣荆轲所欲:尽量满足荆轲的欲望。恣,放纵。,以顺适其意。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虏赵王:公元前228年,秦破赵,虏赵王迁。,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进兵北略地:秦军又向北推进攻取未服的赵地。按,赵国破后,赵公子嘉在代地自立为王,继续抵抗秦兵。,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微:没有。太子言,臣愿谒*谒:提出要求。之。今行而毋信*信:示信于秦王的礼物。,则秦未可亲*亲:指接近秦王。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督亢:地区名,为燕南部的肥沃之地,当今河北涿州市、定兴、新城、固安一带。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报:报效太子丹,即劫秦王成功。。”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此指秦王迫害樊於期。深:残酷。,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戮没:被杀或没入为奴婢。。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痛于骨髓:痛恨到了极点。,顾*顾:只是,但。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揕(zhēn)其匈:用剑刺秦王胸膛。揕,刺杀。匈,胸的本字。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将军岂有意乎:您是否打算这样做呢??”樊於期偏袒搤捥*偏袒搤捥:脱下右边长袖,露出右腕,左手抓住右腕。这是极度愤怒激动的表示。搤,同扼。捥,同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切齿腐心:形容愤恨至极,痛恨得咬牙切齿,连心都破碎了。腐心,心碎欲裂。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函封:(把头)盛在木匣内封存起来。之。于是太子豫求*豫求:预先访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徐夫人:人名,非妇人之称。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粹之*以药粹之:把毒汁浸染在匕首的锋刃上。粹,把烧红的铁器往水里浸泡。,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血濡缕句:用这种匕首刺人,只要伤破皮肤,渗出一丝血来,人便立即死亡。濡,沾湿。。乃装*装:行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忤视:不礼貌地看人。。乃令秦舞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治行:整治行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之:太子丹嫌荆轲拖延时日。,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日已尽矣句:日子不多了(谓秦军即将打来),荆卿你难道没想到这一层吗??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竖子:无能小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辞决:告别。决,同诀。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白衣冠:丧服。用丧服送行,示此行志在必成,不成功,便成仁。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祖:祭路神,饯行。,取道*取道: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变徵之声:悲惋苍凉之声。古代乐音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另又有变宫、变徵二音。变徵介于角、徵之间,相当于今七阶音调中的F调,韵味苍凉。。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羽声:当今之A调,慷慨激昂。慷慨,士皆瞋目*瞋目:感情激动而睁大眼睛。,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终已不顾:始终连头都不回。。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中庶子:官名。掌王族户籍。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振怖:恐惧。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逆军吏:对抗秦军。,愿举国为内臣*内臣:内属为臣。,比诸侯之列*比诸侯之列:排列在诸侯朝秦的队伍里。,给贡职如郡县*给贡职如郡县:像秦之郡县一样进贡应差。,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以便能奉守燕国的先王宗庙,即以内属来换取秦不灭燕。。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朝服:穿上上朝礼服。,设九宾*设九宾: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九宾,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上殿。宾,同傧,赞礼之人。,见燕使者咸阳宫*咸阳宫:秦都咸阳宫,在这里接待使者最为隆重。。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同捧。,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以次进:按正、副使先后次序前进。。至陛*陛:皇宫台阶。,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北蕃蛮夷之鄙人:北边属国的粗野人。指秦舞阳,没见过世面,故色变,以掩饰其惊慌。北蕃,北方的藩属。,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振慑:惊恐畏惧。。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使得毕使于前*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奏之:呈献给秦王。。秦王发图*发图:打开卷成一轴的地图。,图穷而匕首见*图穷而匕首见:展完图卷露出了匕首。穷:尽。见,读现。。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自引而起:谓秦王抽身奋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操其室:抓着剑鞘。室,剑鞘。;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卒:同猝,突然。起不意,尽失其度*尽失其度:满朝文武官员全部惊恐,失去了常态。。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郎中:官名。掌宫迁侍卫。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法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提:投击。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大王赶快把剑推到背上再拔。!”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废:倒下。,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箕倨:伸开两腿而坐,形状似箕,为对人极不礼貌的动作。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生劫之:活捉胁迫你。,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必得约契句:目的只是要得到你退还诸侯侵地的约言好回报燕太子。。”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不怡:不愉快。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当坐:办罪。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诣赵:进兵增援驻于赵地的秦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十月:指公元前226年秦历十月。蓟城:燕都,在今北京市西南隅。。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辽东:当今辽宁东南部地区。。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社稷幸得血食:国家侥幸能保全。社稷,指代国家。。”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衍水:今辽东太子河。,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后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逐:追捕。客:指荆轲与太子丹的党羽。,皆亡*亡:隐匿。。

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惜哉句:可惜荆轲不精通刺剑的技术。!甚矣,吾不知人也*甚矣句:我也真是太不了解荆轲了。甚矣,过于。!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彼乃句:荆轲定然以我为非同道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原是齐国人,荆轲迁居到卫,卫人称他为庆卿。他到燕国后,燕国人称他为荆卿。

荆卿喜欢读书和击剑,曾经用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到了野王。

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与盖聂讨论剑术,因话不投机遭到盖聂的怒目相视。荆轲退出去了。有人劝说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们讨论剑术,他语言冒犯,我瞪了他一眼,试一试找他,我料定他走了,他不敢留下来。”派人到荆轲住处寻找,荆轲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寻找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他本应该离开的,我刚才用目光威吓了他。”

荆轲游历到邯郸,鲁勾践与荆轲下棋,为了争棋路,鲁勾践发怒呵斥,荆轲默不作声地逃走,再不露面相会。

荆轲到了燕国,与燕国的一个狗屠和一个善于击筑叫高渐离的非常要好。荆轲喜欢喝酒,每天与狗屠和高渐离在燕都酒市饮酒,每当喝酒高兴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在闹市唱歌,彼此十分快乐,不一会又相对哭泣,旁若无人。荆轲虽然混迹于酒徒之中,然而他的举止稳重沉着,爱好读书;在他出游过的诸侯国,总是与当地德高望重的名士交往。他到了燕国,燕国的隐士田光十分友好地接待他,知道他不是一个平常人。

过了不久,赶上燕太子丹从做人质的秦国逃回来。燕太子丹,先前曾经在赵国做人质,秦王嬴政出生在赵国,由于这一缘故,小时两人很要好。等到嬴政立为秦王,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不礼遇太子丹,所以太子丹逃亡回国。燕太子丹回国后寻找报复秦王的办法,由于国小,力量不够,搁置起来。此后,秦国天天出兵崤山以东攻打齐国、楚国和韩、赵、魏等国,渐渐蚕食诸侯,将要到燕国了,燕国君臣都担惊受怕祸患到来。燕太子丹忧虑这件事,让他的师傅鞠武想办法。鞠武说:“秦国土地已遍天下,直接威胁着韩、赵、魏。北边有甘泉、谷口的坚固险关,南边有泾水、渭水流域的沃野,占有富饶肥沃的巴郡、汉中的富饶,右边有陇山、蜀山的峻岭,左边有崤山、函谷关的险阻,人民众多,士卒勇猛,武器充足。秦国只要打定主意向外扩张,那么长城之南、易水之北这块燕国地方没有一寸安定的土地了。你怎么能因为受欺凌这点怨恨,就去触犯秦王的逆鳞呢?”燕太子丹说:“已经这样了,我们该怎么办?”鞠武说:“请让我深入考虑一下。”

又过了一阵,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亡到燕国,燕太子丹把他安置下来。鞠武劝说:“不行,秦王暴虐,对燕国本来积怨很深,已够让人寒心了,更何况听说樊将军被收留在这里,这叫作‘把肉投在老虎出没的道路上’,灾祸不可挽救了。即使有管仲、晏子,也拿不出好办法。希望太子尽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来杜绝秦国要挟的借口。建议西面与韩、赵、魏三晋结交,南面联合齐国、楚国,北面通好匈奴,然后才可想出对付秦国的办法。”燕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我心慌意乱,片刻时间都不能等待了。不仅如此,那樊将军在天下无处容身的时候,投靠我燕太子丹,我总不能在秦国的压力下抛弃我同情而有难的朋友,把他安置到匈奴,那只有等我太子丹丧生的那一天。希望太傅另考虑办法。”

鞠武说:“行为危险而又想求安定,制造灾祸而又想求福分,策谋浅薄而结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叫作‘添加怨恨和灾祸’啊。把鸿毛放到炉火上烤,必然无救。何况像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一旦要对燕发泄仇恨的凶暴,燕国必为秦所灭,难道还用得着说吗?燕国有个田光先生,他为人智谋深远,勇敢沉着,可以找他谋划。”太子丹说:“希望通过太傅介绍结识田先生,可以吗?”鞠武说:“遵命。”

鞠武出宫找到田光先生,说:“太子希望找先生商讨国家大事。”田光说:“谨领教。”就去拜访太子。太子丹出门迎接,慢慢后退着走,为田光引路,又亲自跪下来拂拭座席。田光坐定以后,左右没有旁人,太子丹离开座席,向田光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放在心上。”田光说:“我听说千里马骐骥在盛壮时,一天能跑一千里,等到衰老了,跑不过劣等马。今天太子丹只了解我盛壮时的精力,不了解我如今已老了,精力消亡了。虽然这样,尽管田光不敢谋划国家大事,幸好我的朋友荆轲可供调遣。”太子丹说:“希望通过田先生引荐我与荆轲交朋友,行吗?”田光说:“谨遵命。”于是立即起身,快步走出。太子丹送到门口,慎重地说:“我向先生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保密。”田光弯下身笑着说:“好的。”

田光驼背弯腰,蹒跚地走路,他见到荆轲说:“我田光和你友好,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丹只听说我田光盛壮时的能干,不知道我身体已不中用了,有幸看得起告我国家大事,说‘燕国与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留心这件事’。我自认为我俩的私交不是外人,就把你推荐给了太子丹,希望你抽空到太子丹宫走一趟。”荆轲说:“谨遵命。”田光说:“我听说‘年长有德的人办事,不让人怀疑’,现在太子丹嘱咐我说:‘所谈论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保密。’这是太子丹在怀疑我。做事让人怀疑,这不是一个有节操的侠士。”他想用自杀来鼓励荆轲,就说:“希望你赶快到太子丹那里去,就说田光已死,证明他没有向外泄漏。”说完自刭而死。

荆轲便去见太子,说田光已死,转达了田光的话。太子丹拜了两拜,跪着膝行前进,痛哭流涕,停了半晌才说:“我告诫田先生不要往外说的缘故,是想成就大事,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示不说出去,这哪是我的本意啊!”荆轲坐定后,太子丹离开座席叩头说:“田光先生不知道我无能,使我能够到你的面前,冒昧地表达我的意愿,这真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它的孤臣孽子啊!当今秦国有贪利之心,它的欲壑填不满,不占尽天下的土地,完全臣服海内的侯王,它的欲望决不满足。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占领韩国全境。又兴兵南下攻楚,北逼赵国。秦将王翦率领数十万之众进抵漳河、邺县地区,李信又出兵太原、云中。赵国抵敌不住,一定称臣投降,赵国投降,那么祸患就到了燕国。燕国弱小,多次遭战争之祸,现在即使全国总动员也挡不住秦军的进攻。诸侯都被秦国慑服了,不敢合纵连兵。我个人有一个愚笨的想法,真正求得一个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国,诱以重利,秦王贪婪,以情理推度,一定能接近秦王达到劫持他的目的,迫使他退回诸侯的失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趁势杀死他,那时秦国大将掌握兵权在外,国内有乱,那么君臣就会相互猜疑,这时诸侯才能结成联盟,击破秦国就是肯定的了。这是我最理想的愿望,不知把这个使命委托给谁好,只有请荆卿留心了。”

沉默了好一阵,荆轲才说话。他说:“这是国家的大事,我才智低下,不配担当这个使命。”太子丹再向前靠近叩头,坚请荆轲不要推辞,最后荆轲答应了。于是尊奉荆轲为上卿,安置在最高级的府第。太子每天亲临门下,供奉牛、羊、豕全席,备办珍奇异物,相隔一段时间选送一批车马、美女,专供荆卿享用,让他随心所欲。

过了很久,荆轲还没有行动的表示。秦将王翦已打破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赵国全境,向北进兵侵占土地,到达了燕国的南边疆界。太子丹惶恐忧惧,便请求荆轲说:“秦兵旦夕将渡过易水,那时我虽然想永远侍奉你,恐怕是办不到了。”荆轲说:“不用太子说话,我也要进言了。现在行动而没有取信于秦王的东西,那就很难接近秦王。说起樊将军,秦王悬赏一千斤黄金,再加封赏万户侯来购他的人头,如果能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奉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召见我,才能有机会行动报效太子丹。”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来依靠我,我不忍以个人的私利来伤害一个长者的心,请你另外考虑良策。”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就个人私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真是狠毒极了,父母宗族全遭杀戮。如今听说悬赏一千斤黄金和万户侯来购买将军的人头,你将怎么办?”樊於期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樊於期每想起这一深仇,真是时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报复罢了。”荆轲说:“现在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你看怎么样?”樊於期向前靠近问道:“该怎么办呢?”荆轲说:“希望得到你的人头,拿去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召见我,我的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用匕首刺进他的胸膛,那么将军的仇可报,燕国受欺凌的耻辱也可洗雪了。将军赞成吗?”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肩膀,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腕,走近荆轲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切齿痛心所考虑的事,现在才听到你的指教。”便自刎了。太子丹听到消息,飞快驾车前往,伏尸痛哭,十分悲哀。人已死了,没有办法。于是就把樊於期的人头装入匣子密封起来。

这时,太子丹预先已选得天下稀有的锋利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了一百金的重价买来,使工匠用毒药粹炼,用这把匕首试着刺人,只要刺破一点皮,流出的血仅能渗湿一根布丝,人无不立即毙命。这就整理行装,遣发荆轲上路。燕国有一个勇士叫秦舞阳,在十三岁时就杀过人,旁人害怕不敢正眼看他。就派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荆轲还要等一个人,要和等的人一起行动,这人住得远,还没赶到,先替他整治行装。过了一两天,荆轲还没出发,太子认为行动拖延,疑心荆轲反悔,又一次催促荆轲说:“时间已经没有了,荆卿难道没有想到吗?让我派秦舞阳先走一步。”荆轲发了怒,斥责太子说:“哪要太子来派遣!去了不能回来,那就是无能小子。再说,用一把匕首深入到艰险莫测的强大秦国去,我之所以停留,是等我的友人同路。现在太子催我,就请告辞吧!”于是出发。

太子丹和参与谋划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到了易水边上,饯行后上路,高渐离击筑奏乐,荆轲和着拍子唱歌,唱出了哀伤的变徵调,送行的人都流泪抽泣。荆轲一边前行,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变而为羽调的慷慨激昂。人们感情激动,都睁大眼睛,怒发冲冠。就在这时,荆轲登车远去,始终连头也不回,一个劲往前行。

一到秦国,拿了价值千金的厚礼,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事先替荆轲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畏惧大王的神威,不敢发兵对抗秦兵,甘愿全国上下隶属秦国做臣民,排在各诸侯朝秦的行列中,像郡县一样进贡应差,以便能奉守燕国的先王宗庙。因恐惧不敢亲自来陈述,特地斩下樊於期的头,并献出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密封,燕王亲自在朝殿上举行了送行礼仪,派了使者来报告大王,请大王指示。”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穿了朝服,安排了九位司仪传呼的隆重礼节,在咸阳宫召见荆轲。荆轲捧着樊於期脑袋的匣子,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正副使的次序前进。到了皇宫台阶,秦舞阳吓得失色发抖,秦王群臣感到诧异。荆轲回头对秦舞阳笑了笑,然后上前谢罪说:“北方属国的粗野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惊恐畏惧,希望大王稍稍宽容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手捧的地图取过来。”荆轲取过地图呈献给秦王,打开卷轴展视,卷轴展完露出了匕首。荆轲左手趁势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直刺秦王,没有刺到身上,秦王受惊,自己抽身跳了起来,袖子被扯断了。秦王抽身上佩剑,剑太长,只抓着了剑鞘。当时惊惶紧急,剑又套得太紧,所以不能一下抽出来。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一个个大惊失色,这意料不到的突然事件,使得满朝文武全都惊慌乱套。按秦国法律,没有皇帝宣召的诏令不得上殿。正在紧急时,秦王也顾不上宣召殿下的卫兵,所以荆轲才能在殿上追逐秦王。秦王在仓皇紧急之中,也没找到东西可以打击荆轲,只好徒手进行搏斗。这时侍从医生夏无且用他捧着的药囊掷击荆轲,给了秦王一个缓冲时间。由于秦王正绕着柱子跑,又在慌张之中,不知怎么办,侍从们高喊:“大王,把剑推到背后。”一声提醒,秦王把佩剑往背后一推抽了出来,用来刺击荆轲,砍断了荆轲左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匕首向秦王掷去,没有击中,“咣口当”一声击在了铜柱上。秦王又挥剑砍杀荆轲,一共砍了八刀。荆轲知道事情办不成了,靠在柱子上狂笑,蹲下身叉腿坐着骂道:“事情没有办好,只是想活捉你,一定要订好条约回报燕国太子。”这时,秦王左右的人已奉命上殿杀死了荆轲。秦王心情抑郁了好长时间。不久,论功行赏和惩办有罪的人,各有差等。厚赏夏无且金二百镒,说:“无且对我忠心,用药囊击掷了荆轲。”

这件事惹得秦王极为震怒,加派军队增援驻于赵地的秦兵,命令王翦率军进攻燕国。十月攻下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全部精兵向东退保辽东。秦将李信加紧追击燕王。代王嘉给燕王喜去了一封信说:“秦国特别紧急追击燕国,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你如能杀了太子丹,把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撤兵,保全你的国家还有希望。”这之后,李信追赶太子丹,太子丹躲藏在衍水边,燕王派人杀了太子丹,准备献给秦王。可是秦王还是派兵攻击燕王。五年以后,秦国终于灭了燕国,俘虏了燕王。

灭燕后的第二年,秦王统一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荆轲的门客,他们全都潜逃了。

鲁勾践听到荆轲刺秦王的事,私下说:“唉,太可惜啦。他不精通击剑的技术,我也太不了解这个人了!过去我呵斥过他,他肯定认为我不是他的同路人。”

五十二、鸿门宴

【题解】 设置圈套,让对方陷入困境,称为摆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设宴的一方是项羽,赴宴的一方是刘邦。鸿门宴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几年以后,楚王项羽失败,汉王刘邦胜利,建立了汉朝,这就是汉高祖。鸿门宴,本来是刘邦为鱼肉,项羽为刀俎,结果刘邦占了主动,项羽被动,这场斗争已经预示了汉胜楚败。项羽依靠的是武力,刘邦依靠的智谋。楚汉相争,项羽曾提出,两人单打斗力,决出胜负停止打仗,刘邦说:“我愿意咱们两人斗智,我不愿意斗力。”结果是智战胜了力。刘邦赴鸿门宴,也是智战胜力,可以称为智赴鸿门宴。

【原文】 沛公旦日从*从:带领随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不自意:自己也没有料到的。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小人之言:坏人挑唆。,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坐:《史记会注考证》引中井曰:“堂上之位,对堂下者,南向为贵,不对堂下者,唯东向为尊。”《淮阴侯列传》,韩信尊贵李左车,使其东向坐,自己西向对。鸿门宴项羽自居尊位,由此可见其骄妄。,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珈*玉珈:一种半圆形的佩戴玉器。珈与“决”谐音,举玉珈示意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项庄:项羽堂兄弟。君王为人不忍:项羽为人心肠软。不忍,不狠心,心肠软。一方面是项羽“仁而爱人”,有厚道的一面;另一方面是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不者:否则。不,读否。,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翼蔽:像鸟翼一样遮住,掩护。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此迫矣:眼前危急极了。,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与沛公同生死,此为双关语,谓与项羽等拼命了。。”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交戟之卫士:帐前站岗的左右卫士交叉举戟,示意禁止进入。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其盾以撞:横着盾牌撞击卫士。,卫士仆地*仆地:倒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披帷西向立:揭开营帐,站在东面正对着项羽。,瞋目*瞋目:瞪大眼睛。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目眦(zì)尽裂:眼眶都睁得绽开了。形容樊哙怒不可遏。。项王按剑而跽*按剑而跽:提剑跪起。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坐于小腿上。如果臀部离开小腿,准备起身就形成长跪姿势,这就是跽。项羽按剑而跽,是准备决斗的戒备姿势。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参乘:同车而乘,在右侧担任警卫的甲士。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斗卮酒:容一斗的大酒杯。。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彘肩:肩:猪肘。。”则与一生彘肩*生彘肩:一整条猪肘。生,活生生的一整条。。樊哙覆其盾于地*覆其盾于地:将盾牌反放地上,即平面向上。,加彘肩上*加彘肩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剑切而啖*啖(dàn):大口地吞吃。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二句:杀人唯恐不能杀光,处罚人唯恐不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毫毛:同“秋毫”,喻微小。,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小人的谗言。,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亡秦之续:继续走秦朝灭亡的道路。,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樊哙从良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陈平:第二年即归刘邦为谋主。事详见《陈丞相世家》。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二句:干大事不要顾忌细小的差池,行大礼就不要怕小的责难。这两句是说干大事业的人不必拘泥小节。。如今人方为刀俎*俎:刀砧板。,我为鱼肉*我为鱼肉:喻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来了什么礼物。?”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玉斗:玉制酒器。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置车骑:丢下来时所带的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夏侯婴:号滕公,封汝阳侯,与樊哙同传。靳强:封汾阳侯。纪信:从刘邦为将军。,从郦山下*郦山:在临潼东。,道芷阳间行*道芷阳间行:取道经芷阳的小路走。芷阳,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长安东。。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度(duó):估计。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至军中:此为张良估计,按间道,即走小路近道已到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杯杓:这里作酒的代称。,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献:谦词,郑重奉上的意思。,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有意督过:有责备其过之意。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竖子:小子,范增明骂项庄,暗斥项羽。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沛公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拜见项王,来到鸿门,谢罪说:“臣与将军协力攻秦,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然而没有料到我能先入关攻破秦军,得以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说坏话,让将军和我产生嫌隙。”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项籍怎么会这样呢。”项王当天就留沛公一起喝酒。项王、项伯面朝东坐,亚父面南就座,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朝北坐,张良面西陪坐。范增多次以目示意项王,举起所佩玉珈暗示了三次,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身,出来召唤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不忍心,你进去上前祝寿,完毕后请求舞剑,趁机刺杀沛公于座席上。不然的话,你们这帮人终将为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寿。祝寿完毕,说:“君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取乐,请让我舞剑吧!”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没有机会刺击。这时张良到军门,见到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紧迫了,我请求进去,与沛公同生死。”樊哙立即带剑拿盾进入军门。左右卫士举起交叉的矛戟想阻止不让进去,樊哙侧过盾一撞,卫士仆倒在地,樊哙于是进去,揭开帷帐,面西站立,瞪大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竖起,两边眼角都睁裂了。项王按剑挺身问:“来客是干什么的?”张良说:“这是沛公的参乘,叫樊哙。”项王说:“壮士!赐他一杯酒。”就给他一大斗酒,樊哙拜谢,站起身喝了。项王说:“赐他猪肘。”又给他一条生猪肘。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剑切了大口吞吃。项王问:“壮士,能再喝酒吗?”樊哙说:“臣连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难道还值得推辞!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杀不完,处人刑罚唯恐不重,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怀王同将领们约定:‘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在关中称王。’现在沛公先破秦入咸阳,秋毫无犯,封闭宫室,还军霸上,用以等待大王的到来。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出入和意外情况。劳苦功高到这样,未有封侯的奖赏,却听信小人谗言,想杀有功之人。这是继续走秦朝灭亡的老路,我认为大王这样做是失策的。”项王无话可答,说:“请坐。”樊哙紧靠张良坐下。坐了一会,沛公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

沛公已经出去,项王派都尉陈平召唤沛公。沛公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干大事不要顾忌细小的差池,行大礼不要怕小的责难。眼下人家是屠刀的砧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什么?”这时就离去。便让张良留下致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沛公说:“我带了白璧一双,想献给项王,玉斗一双,想献给亚父,正赶上他们发怒,没敢进献。您替我献上吧!”张良说:“遵命。”当时,项王驻军在鸿门下,沛公驻军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就丢下车马侍从,脱身而走,独自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拿盾徒步随行,从骊山而下,顺着芷阳小路走。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道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估计我已到军营中,您再进去。”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谢罪,说:“沛公没有酒量,不能告辞,谨让小臣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敬奉大将军足下。”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张良答:“听说大王有意责罚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里了。”项王便接受了玉璧,放在座席上。亚父接过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成碎片,骂道:“唉!这小子不足以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必定是沛公了!我辈眼下就要成为他的俘虏了!”沛公回到军营,立刻杀了曹无伤。

五十三、项羽立志

【题解】 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巩固政权,他不断巡行全国四方,炫耀武功,镇压反抗势力,当时称为镇压天子气。战国末楚国抗秦最坚决,秦朝对楚地统治实行高压,招致楚地人民不满。当时楚地流行一首政治民谣,其中两句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又一次出巡天下,重点到东南江浙一带镇压天子气。秦始皇一行威仪整肃,十分壮观。当年项羽二十二岁,已是一个英武的少年。吴中这次接待秦始皇,是少有的大徭役,项梁主持,把项羽放到最紧要处,以便观览秦始皇。秦始皇在渡浙江的时候,项氏叔侄一起观览。项羽不觉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项羽身后的项梁连忙用手捂住项羽的嘴巴,小声说:“休得胡说,这是要灭族的。”项梁惊了一身冷汗,口里小声责备项羽,可心里一阵热乎,他惊奇项羽的壮志,藐视秦始皇,竟然要取而代之。项羽对秦始皇的仇恨与蔑视,都在这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的话语中。项羽日后打仗,骁勇善战,特别不怕秦兵,这是他少年壮志的思想境界铸成的,无人可比。

【原文】项籍者,下相*下相: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省项城市东北。人也,字羽。初起时*初起时:指初起兵反秦之时,即秦二世元年,当公元前209年。,年二十四。其季父*季父:最小的叔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燕:楚名将,曾击破秦将李信军二十万。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击楚,虏楚王。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驻兵淮南。明年,王翦再破楚,昌平君死,项燕自杀。,为秦将王翦所戮*王翦所戮:据《秦本纪》,项燕兵败自杀,这里说,项燕被王翦所杀,旨在突出项羽反秦,以报秦杀祖之仇。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项:秦县名,县治在今河南项城东北。。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去*去:舍弃,丢下学书之事。;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兵法:治兵布阵、克敌制胜之法,即军事学。,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不肯竟学:不肯完成全部学业。这是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汉书·艺文志》兵家形势中有《项王》一篇。黥布置阵如项羽军,刘邦很忌惮。说明项羽善长治兵置阵,故能摧锋折敌,但短于权谋,无战略眼光,败于刘邦。。项梁尝有栎阳逮*栎阳逮:因罪被栎阳县逮捕。栎(yuè)阳,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临潼东北。,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乃请二句:指项梁请托蕲县狱掾曹咎写了一封说情的信送到栎阳狱掾司马欣处,乃得释放。蕲,秦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宿县南。狱掾,典狱长。书,写信。抵,送到。。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秦县名,县治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大徭役:筑城、筑路等大差役。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会稽:山名,即今浙江绍兴东南的会稽山。前210年秦始皇巡行东南,曾登临此山。,渡浙江*浙江:即钱塘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族:指灭族。!”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八尺余:汉尺合今公制二十三公分,八尺余约1.9米。,力能扛鼎*扛鼎:举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吴中子弟:土著的豪族子弟。惮(dàn):畏惧。。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表字羽。最初起兵时,二十四岁。其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家世世代代做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识字书写,没有学成,放弃不学了;学习剑术,又没有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认字足够记住名姓就行了,剑术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对抗上万人的本事。”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大意,又不肯学下去。项梁曾因罪遭栎阳官吏追捕,就请蕲县的狱椽曹咎写信给栎阳的狱椽司马欣,因为这缘故,事情得以了结。项梁杀了人,和项籍在吴中逃避仇人。吴中有贤能的士大夫都不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为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秦始皇帝出游到会稽,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去观看。项籍说:“他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口,说:“不要胡说,会灭族的!”项梁因此认为项籍有奇才。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起大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都已畏惧项籍。

五十四、刘邦豪言

【题解】 汉高祖刘邦,出身田舍郎,登上天子堂,虽然由种种社会条件促成,时势造就了英雄,但与他的主观努力、少壮立大志有密切关系。这篇故事讲刘邦青壮年时的三件生活片断,从中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的豪情壮志与处世才干。第一件是讲刘邦见秦始皇的故事;第二件是讲刘邦娶媳妇的故事;第三件吕后神化刘邦,造神宣传的故事。

刘邦做了沛县泗水亭长,有一年他带领刑徒进京服徭役。有一天秦始皇出巡京师,通令老百姓在规范的警戒线处,可以任情地观览始帝及随行人员。这实际上是秦始皇巡视市民,表示天子爱民,与天下同乐。刘邦恰好在咸阳服役,赶上了这次能亲眼见皇帝的机会,兴奋异常。古时天子出行,即便是巡察市民,也是警卫森严,先要戒严开道,称为警跸。观览的市民,在警戒两旁,匍匐拜迎,口呼万岁,人人惧慑,人人幸运,蒙天子恩顾,终身荣幸。刘邦看秦始皇,他却不是这样的心情,他没有被森严肃穆的场面吓倒,而是生出羡慕之心,情不自禁发出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天子好气派,“啊,一个堂堂的男子汉就应当是这样!”刘邦没有拜伏在帝辇之下,而是也想坐到天子车上抖抖威风。刘邦的野心,神气活现。刘邦的大言,显出了他的帝王气度。

第二件,刘邦赴宴,不带一文,而口出大言“贺钱万”,赢得了单父人吕公的青睐,白吃一顿还赚了个老婆。由于秦政暴虐,社会不稳,人心思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刘邦大言显现大丈夫气概,这对于寻求依靠的吕公来说,是理想的女婿了。吕公之女吕雉也果然身手不凡,密切配合刘邦做政治宣传,传言异人看相,刘邦大贵。古人迷信,借以作为反秦思想的外衣。这是第三件事。

【原文】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纵观:允许民众观瞻。,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单(shàn)父(fù):秦县名,在今山东单县。,避仇从之客*从之客:到沛令家客居。,因家沛焉。沛中豪杰吏闻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事详《萧相世家》。主史:即主吏椽,又称主吏功曹,职掌人事考核。,主进*主进:主管接收礼品。,令诸大夫*诸大夫:泛指来贺的宾客。秦时民爵和军功爵无有大夫的名称。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易:看轻。诸吏,乃绐*绐(dài):说诳。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重敬:十分敬重。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无所诎:毫不客气。诎,同屈,此指谦让。。酒阑*酒阑:酒席上的人逐渐稀少,即不少人已退席。阑,稀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目固留高祖:用眼色示意高祖一定留下。。高祖竟酒,后*后:最后一个。。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息女:亲生女。,愿为季箕帚妾*箕帚妾:打扫清洁的使女。这是许以为妻的谦词。。”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奇:认为不凡。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惠帝姐,食邑鲁,故称鲁元公主。元,长,老大。。

高祖为亭长时,常*常:同尝。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居田中耨(noù):在田中除草。,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铺*铺:以食与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向者*向者:刚才。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父:对长者之尊称。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 高祖曾经服徭役到咸阳,遇上允许百姓观瞻秦始皇出巡,高祖感慨地叹息说:“啊!大丈夫应当这样呀!”

单父人吕公和沛县县令友好,逃避仇家到沛令家客居,因而搬家到沛。沛县中的豪杰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拜贺。萧何担任主吏,主管接收礼品,通告宾客说:“送礼不满一千钱的,请坐在堂下。”高祖担任亭长,一向看不起这班官吏,就说诳写了一张名帖说:“贺钱一万!”其实没拿一个钱。名帖递进去,吕公大惊,起身到大门前迎接刘邦。吕公喜好给人看相,见到高祖的形象面貌,十分敬重他,引他入座。萧何说:“刘季向来说大话,很少能干成事。”高祖趁机轻侮那班客人,于是坐在上座,毫不客气。酒宴将要结束,吕公用目光示意一定要他留下。高祖一直等到酒散,剩下最后一个人。吕公说:“我年轻时就喜好给人相面,相过面的人太多了,没有像您这样的相貌,希望您多多自爱。我有亲生女,愿意给您做执箕帚的使女。”酒宴罢后,吕媪生气地对吕公说:“您平常总认为此女不凡,应该嫁给贵人。沛县县令与您交情好,求娶她您不给,为何自己胡乱许给刘季?”吕公说:“这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知道的。”终于嫁给刘季,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高祖担任亭长时,曾经请假回家到田垄上找吕后。吕后和两个孩子在田中除草,有一个老人路过讨水喝。吕后就给了他食物。老人给吕后相面说:“夫人是天下的贵人。”又让给两个孩子相面,见到孝惠说:“夫人您所以大贵,就因为这个男孩。”为鲁元公主相面,也说会大贵。老人已走,高祖正好从邻居家来。吕后详细说了有客人经过的情形,并说他相我们母子都将大贵。高祖问,回答说:“没有走远。”就追赶上去,询问老人,老人说:“刚才的夫人孩子都像您,您的面相贵不可言。”高祖就道谢道:“果真如您所言,不敢忘记您的恩德。”等到高祖显贵,竟找不到老人的去向。

五十五、陈平宰社肉

【题解】 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丞相陈平,出身农家,是秦阳武县户牖乡人,今属河南省原阳县。陈平幼时,父母双亡,他的哥哥把他养大,还让他上学读书。陈平成人后一表人才,由于家贫,有钱人家看不上他,贫穷人家,陈平也看不上,成了一个老光棍汉。常常被人背后议论,认为他没出息。陈平虽然穷困,但心志很高。他不肯老死乡里,埋头耕作,而是千方百计交游豪侠,时常热心公益事业,也给富家帮忙,一来讨几文小钱,二来展示自己才华,希望得到社会的了解。

有一年乡村祭社,大家推举陈平主持分配祭肉,他依据乡情俗规,对祭社的男女老幼,左右关系,照顾妥帖,分配公平。司马迁记载这件事,用父老与陈平对话的形式写了下来,语言极其精炼,一共只用了三十六个字,却极生动地描绘了陈平的壮志和思想境界,真是字字珠玑,值得欣赏。

【原文】 里中社,平为宰*宰:主持,治事。这里作名词用,指为祭社活动的主持人。,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译文】 有一次乡里举行祭社活动,陈平作为主持人,分配祭肉分得非常公平。乡里父老就称赞他说:“不错,陈平这小子分肉分得很好!”陈平接着说:“唉,如果让我主宰天下,我也会像分肉一样公平的。”

【责任编辑 曹 静】

张大可(1940—),男,重庆人,著名史记学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渭南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著有《张大可文集》(商务印书馆,2013)、《史记通解》(商务印书馆,2015)等;丁德科(1962—),男,陕西铜川人,历史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二级教授,国家统一与安全思想研究专家、儒道国家学说和国家安全经济学者,著有《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史记通解》(商务印书馆,2015)等。

【编者按】2015年是史圣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本刊连载《史记观止》,以资纪念。本期刊载其“英雄气概”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融合、统一的进程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积聚了浩如烟海的众多古籍,许多古典名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了解的文化精品。《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尤其是《史记》所写的人物传记,为社会各色人物定位,描绘人生百态,提供做人榜样,更是人人必读的一部国学根柢书。渭南师范学院作为司马迁故里的高等学府,有义务、有责任推广和普及《史记》这部文史名著,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和欣赏的文化艺术品。渭南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著名史记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教授,与儒道国家学说和国家安全经济学者、渭南师范学院丁德科教授合著《史记通解》,2015年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注译评相结合的新型《史记》整理著作。陕西省社科普及基地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中国史记研究会将于10月中旬联合举办国际学术大会,隆重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为此,本刊2015年特连载“《史记观止》”,以纪念司马迁这位史圣,也为《史记》的普及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作者节选《史记》精彩段落,再加工形成系列《史记观止》普及读物。可以说这是作者和本刊一个创造性的尝试。创造性的价值在于精选《史记》,分类结辑,展示社会和人生。每篇由标题、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几个部分组成,篇幅短小、行文流畅、雅俗共赏,便于读者零碎时间鉴赏,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全年24期,每期连载,计划刊载120篇左右。从帝王开始,直到普通民众,全方位掠影上古社会三千年历史各色人物,立体再现社会人生百态,可谓《史记》观止!诚请读者评说指正。

猜你喜欢
项王荆轲秦王
荆轲刺秦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荆轲之死
小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5-14 14:55:31
自勉
参花(下)(2014年3期)2014-12-12 06:43:56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中学语文(2014年30期)2014-08-15 00: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