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

2015-03-20 17:11:54张立宪游一张青娴王克领郎利敏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4期
关键词:猪只病原猪群

张立宪,游一,张青娴,王克领,郎利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当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

张立宪,游一,张青娴,王克领,郎利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猪的呼吸道疾病是当前猪场普遍存在且威胁较为严重的群发性疾病,已成为猪场难以根除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侵害猪的呼吸系统并且可破坏免疫系统,使之生长缓慢,推迟上市,直接影响猪群健康和猪的肉品质量,甚至导致猪只大批量死亡,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 主要的致病因子

猪呼吸道疾病是由细菌、支原体、病毒、寄生虫和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临床所称之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1.1病原因素

病毒:蓝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等。

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

寄生虫:猪肺丝虫、弓形体、旋毛虫、蛔虫、后圆线虫、附红细胞体等。

其他病原:猪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滑膜霉形体、霉菌及霉菌毒素等。

1.2应激和环境

猪只断奶、转群、混群、换饲、肌注、配种、分娩、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圈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过大、频繁更换饲养员等。

2 致病机理及各病原的相互作用

在各病原中,猪肺炎支原体往往是呼吸道综合征发生的主导病原,它以麻痹和破坏呼吸道上皮黏膜纤毛系统为其他许多病原的入侵打开门户,而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常与饲养环境的恶劣程度及各种应激的发生密不可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及A型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者为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体)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对猪黏膜纤毛上皮细胞有强烈的亲嗜性,可产生数种毒素,临床表现为:泪斑、打喷嚏、流鼻血、歪鼻等,造成呼吸系统第一道防线的严重破坏。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除可协同发病外,另外可辅助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呼吸道内定居,引起黏膜严重破坏,并常成为蓝耳病和圆环病等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继发病。猪流感病毒则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亲嗜性,可在呼吸道黏膜中迅速大量定殖,作为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发病原,肺脏是其主要的靶器管,并经常与其他细菌及病毒病混合感染或继发。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关键病原体,它可破坏呼吸及免疫系统,尤其对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造成损伤,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且使机体对其他病原体易感性增高。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野毒感染等都是最常见造成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因子。猪圆环病毒除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造成其消瘦、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外,还可引起猪体的免疫抑制,而猪瘟野毒自身就可引发猪体严重病症,并且可导致胸腺萎缩,与猪伪狂犬病毒除直接致病严重危害仔猪、育肥猪和繁殖母猪外,对当时及以后均有严重的免疫抑制影响。其他一些病原,如链球菌、弓形体等则常成为继发性或机会性病原,在猪群免疫力低下或发生应激时往往会发生或爆发,甚至成为主导性疾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危害。

3 临床症状

在猪场生产中,各种致病因子往往相互协同,因而,临床症状也往往表现为多样性。猪只在急性发病时常见有较多的体温升高和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但大多数病猪的呼吸道症状并不特别严重,一般只表现为轻度咳嗽,少量气喘,流鼻涕,打喷嚏,后期才会出现鼻涕浓稠,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眼分泌物增多,眼球发红出现泪斑,局部皮肤红紫发绀,特别是耳缘、腹下与四肢末梢等,严重的全身会出现紫红色。部分病猪关节肿大,站立困难,有的四肢呈划水样等神经症状。采食下降,以至废绝,精神不振或倦怠,呆立昏睡,迅速消瘦,失重明显;部分猪只呕吐,初期便秘,后期拉稀。而有的病猪只是食欲稍减,略有打喷嚏、咳嗽、生长缓慢,但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却可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通过病理剖检可发现其已有严重的肺部病变,并且气管及支气管等已被泡沫性黏液所充满,有的心包、肺部已被厚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这是常导致临床上漏诊或误诊的重要原因:无特征性明显的临床表现与严重的剖检病变极不相称,这也正是最近几年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的新特点。

4 综合防治措施

4.1猪舍建筑要合理,要适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

猪舍房顶在夏季要能隔热,冬季能保温;两侧窗户夏季能通风流畅,冬季要能关窗保温。猪舍地面应高出舍外地面50 cm,同时应有15°角坡度,这样既可防止圈舍潮湿,又可避免夏季积水;舍内不能留粪沟,应将其留在舍外距舍墙约1 m处。分娩母猪舍、保育舍应建成单元式,以利于彻底消毒和清洁。

4.2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定期对猪舍和环境按照消毒程序彻底消毒。每次进猪前,对猪舍先冲洗干净后,晾干三天,喷洒消毒药后晾干;产房、保育舍必须进行熏蒸消毒,即先冲洗干净,后晾干,然后把门窗等封闭严密进行熏蒸(高锰酸钾14 g/m3、甲醛28 ml/ m3),熏蒸密闭3 d后,再进行通风换气3 d,方能进猪。同时,要保持环境和饲养管理用具的清洁卫生,全场坚持使用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1~2次。

4.3免疫接种主要疫苗

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口蹄疫等的免疫接种,可选择接种猪链球菌、萎缩性鼻炎、副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及支原体等疫苗,接种疫苗期间饲料中可添加如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必要时也可选用如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以提高猪群免疫的效果。

4.4加强猪群饲养管理

避免不同阶段、日龄的猪只混养,尽量降低饲养密度,加强猪舍通风,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保证猪只生长所需营养,禁喂霉烂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有质量保证的霉菌毒素处理剂。定期驱除猪只体内外寄生虫,如母猪可于产前20天,仔猪可于80日龄各驱虫一次,以减少寄生虫病危害的发生。

5 定期阶段性药物保健

首先,要做好母猪的护理和保健,空怀母猪及妊娠舍母猪可采取脉冲用药,即每隔45 d投药一次,可选用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抗生素配合如黄芪多糖等效果确实的抗病毒中药及其提取物等,母猪产前产后饲料中一定要加药,这样可切断病原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传播,防止母猪产前产后不食,产后热,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及仔猪黄白痢等。

其次,仔猪出生后及时补充铁剂并做好三针保健,即3 d、7 d、21 d保健,在副猪嗜血杆菌等危害较严重的猪场,28 d、35 d、42 d也可选做2~3次,可选用头孢类(如头孢噻呋,头孢吡肟等)和喹诺酮类(如洛美沙星、达氟沙星等)等,临床上常有较好的效果。断奶前后7 d料中要加药,切断病原在断奶仔猪间的水平传播,同时日粮中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优质电解多维;之后一阶段也可在料中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对仔猪拉稀等消化道疾病常有较好作用和治疗效果。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危害较严重,由于其存在的部位毛细血管分布较少,且肺部与血液也存在血肺屏障,一般药物很难到达其分布最多的部位,因此通过药敏实验选用的药物不一定有效,必须使用靶向技术和穿透性强且能深入副猪嗜血杆菌附着部位的药物,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

最后,保育猪和育肥猪要定期加药,尤其是在阶段转群、变料前后各一周。针对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症和喘气病等呼吸道综合症,可采取几种药物组合选择使用,如: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泰妙菌素+金霉素等,另外配合一到两种如黄芪多糖等中药或其提取物,这几种组合可根据临床效果交替使用或连续使用。另外,由于这一阶段猪只体质量增加较快,除保证其日粮足够的营养外,可在料中添加1%~2%的食用油和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制剂等,这样到出栏时其整齐度、体形外观等将

有明显的改善。当猪群发生呼吸道综合征时,首先要查找原发病原,注意当前流行病特点和混感疾病,然后根据不同疾病的混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再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予以对症治疗。有条件的猪场也可采取病变典型的病料到专门的科研机构制取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给本场猪群使用,往往有不错的预防效果。□

S858.28

B

1004-5090201512-0041-02

2015-11-25)

猜你喜欢
猪只病原猪群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50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