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居高不下的现实问题,强调强化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分析了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加强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策略,推进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注重深化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行政职能转变,深化部署反腐倡廉建设,为社会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居高不下的现实问题,让我们看到了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强调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改革发展。
一、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勤俭节约意识淡薄,经费管理难度大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物质的要求日益增加。在急剧膨胀的消费行为之下,消费不节制、浪费问题突出。因此,勤俭节约意识淡薄,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个别部门发钱大手大脚,出差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和高档酒店等,造成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超支严重。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全面有效管理的难度,而且不利于单位作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行政消耗性经费预算不精细,尚未实行限额管理
早在2010年,我国颁布了新的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规定,但管理问题仍十分突出。首先,行政消耗性经费预算不到位,预算的不精细问题,直接影响经费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尚未实行“限额管理”,行政消耗性经费预算安排不合理,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个人经验为导向,凭习惯的安排经费预算,进而导致经费使用管理不到位;再次,管理办法不明确,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至于管理比较松散,存在随意开支问题。
(三)监督缺位,制裁机制不健全
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有效落实,关键在于监督机制的贯彻落实,规范并引导各方行为的开展。但从实际来看,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监督缺位,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涉及内容多,且支出范围广,在支出弹性很大的背景之下,管理监督的缺位,加大了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随意性。此外,在法律约束和制裁机制方面,尚未建立配套的制裁机制,以至于监督管理缺乏执行力。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中,需要特别强化与改善的地方。
二、加强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等特点,强调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建立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之下。因此,在强化经费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夯实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提高部门上下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做好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部门领导,是管理工作全面而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再次,做好宣传工作,强化部门上下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并在思想行为上更加的约束自己,保持廉洁自律、厉行节约,为行政消费性事业经费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二)实行限额控制,切实做到责任包干管理
当前,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优化与改革,应逐步推进限额控制,提高管理的现实有效性。首先,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行经费限额控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管理内容,进而避免经费浪费、随意超支等问题的出现。如,对于办公建设的支出,实行经费限额控制,可以避免办公楼超规模建设。一旦办公建设超支,则超支不补;其次,实行责任包干管理,是进一步强化经费管理的有效保障。当前,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混乱、不到位,很大原因在于责任不到位。在预算编制时,应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与规定执行,并在党委统一管理与掌握之下,全面而有效的开展。
(三)强化监督职能,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有效的监督是确保经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因此,一方面要切实强化监督职能,建立责权一支的经费使用制度;另一方面,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财务审计等方式,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经费管理的积极性,和各部门参与的主动性。当前,经费管理的主动性仍比较欠缺,且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这就导致管理工作责任推脱,工作落实不到位。通过完善的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避免了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出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强调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因此,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经费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管理模式,实行限额控制,切实做到责任包干管理,从本质上强化行政消耗性事业经费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