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探讨
靳玉军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价值、方法价值、思想价值和人性价值是学校课程存在的价值灵魂,是学校课程发展、核心理念凝练和目标重构的价值标准,是学校课程内容创新组织的价值尺度和方法选择,更是学校课程实践者的精神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方式作用于课程实践,透过课程实践者的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课程;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5)02-0119-04
[收稿日期]2014-12-25
[作者简介]靳玉军,男,河南邓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项目“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EEA090460)。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当前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迫切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此,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之中。可以说,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基础,既是民族精神的凝练和传承,也是时代精神的铸造,更是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行为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表现为一种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价值存在,它是以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理想、价值标准和价值准则存在着的,集中体现了知识价值、方法价值、思想价值和人性价值的综合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存在,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结论,是其他社会物质形态不可替代的精神劳动产品。这种精神劳动产品是当下社会成员的公共品,供所有成员分享和传播,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为各种实践活动提供新的视野和参照坐标,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多元性和综合性的方法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共同理想、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而不断规范个体的社会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性价值在于不断促进人性的完善和发展,并且提升人作为完整生命意义的终极价值,使人性不断克服存在论意义上的生物性,实现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超越[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指导思想上为学校教育及其课程设定了价值目标,无论是对教育目的或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现代诠释,还是对课程改革目标的重新调整,都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标准。在当今不断变
革的时代,需要对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及课程目标作出新的调整,而这样的变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将其要求融入其中,才能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具体来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目标之中,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价值重构[2]。
第一,丰富学校课程目标的价值维度。通常情况下,课程目标的价值维度主要包括社会尺度和个体尺度两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体)三个层面为课程目标设定了价值尺度,从而丰富了课程目标的价值维度,为学校课程改革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第二,凝练学校课程理念的价值表达。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都有相关的“指导原则”或“核心理念”[3],旨在明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方法价值、思想价值和人性价值,这就为学校课程理念的价值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换言之,学校课程理念的价值表达,应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阐述。
第三,优化学校课程的具体价值目标。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一种预期,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与具体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规定性是比较明确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开放的,很难具体化,但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这个目标则变得具体而明确,实现了“三维”目标的价值优化。
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学校课程的建构活动是人类公共知识的社会化的过程,反映着人类基本的价值规范、行为理念、伦理信仰等内容。
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性质从关系学上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内容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的“普遍形式”和“核心地位”,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中国社会价值本质的理念揭示,“表征和兑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承诺”[4],规范和指引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标准、价值规范、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并分别从国家层面体现了引领国家发展的价值承诺,从社会发展层面设定了建设美好社会的价值承诺,从个人发展层面上规定了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认识”解释了当今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它是科学与人文、世界与本土、理想与现实的有机整合,决定着学校课程的意识形态结构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设定了价值方向,无论什么形态、什么学科以及什么主题的课程内容,都应体现这种公认的价值观。课程知识承载了意识形态,是人为建构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虽然有不同的体系,但存有共同的价值教育功能,诸如语文、英语、品德、艺术、数学、地理、物理等课程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不是某个英雄个体的意识观念或思想体系,也不是某个群体或集团的特殊意识形态,而是这个时代的总体世界观、整体思维结构、思想体系、经验模式和解释模式的统一,不仅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更是社会的一种精神象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向度、重要内容和精神力量。这种精神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不是超越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丰厚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场域中,不断滋养成长的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追求。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存在,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我确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文化创新性,有助于突破以往关于学校课程内容的价值设定,朝着更具时代精神的方向,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体)三个层面进行价值重组,实现学校课程内容的价值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存在和文化存在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文化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全过程,成为引领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价值标准,规范着不同类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凝聚力不会凭空而生,它来自于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5]。而潜在课程作为一种隐含的文化形存在,其价值基础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精神信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潜在课程内容创新的指引。
毋庸置疑,一个人的主导思想永远是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塑造的[6]。来自不同文化情境的个体有着自身的世界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价值共识,透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建立起个
体与个体价值交换基础上的价值认同。行为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约定,更是潜在课程教化的结果,需要通过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制度建立行为标准,并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从思想行为上践行共识。事实上,显在课程的知识内容与潜在课程的文化形式,都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接受文化熏染的过程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其实现思想内化,引起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其实质体现为一种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7]在教育领域,与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认同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表现得更为复杂,它是学校成员以课程为媒介的价值观交换、认知、转化和行为化的过程,并通过三类主体表现出来,即作为学校精神建构和引领者的领导主体、作为课程价值辨识和转化的教师主体和作为价值观内化和践行的学生主体。三类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出差异性和多元性,常常引发多种矛盾和冲突,甚至有不可调和的现象出现,这正反映了需要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观进行指导,发挥统领作用,协调不同主体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兼容共生与和而不同的精神发挥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价值作用,规范富有矛盾性的价值秩序,使不同主体通过认同更高的价值观调适个人建构的价值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的关键在于学校行为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对话、交往和互动中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观结构,秉承自觉接受和自觉遵循的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标准规范自身的活动,内化为自己实际行为的自觉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的着眼点是学生,学生的价值认同是有基础和条件的,那就是首先应引起学校领导者和教师价值观的改变,认同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式。
学校领导者承担着多重领导角色,既是行政领导,也是课程领导,还是魅力领导,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发展。学校领导者的行政领导代表教育行政行使行政权力,是意识形态的践行者,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行政。作为行政领导角色和任务的学校领导者应从“口号”转化为实践创造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中,在教育理想和办学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凝聚、带领和激励学校成员工作的力量。应结合学校组织变革和政策制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血液中,而不仅仅是为学校“戴帽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灵魂为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奠定了观念基础,才能领导教师共创学校课程愿景,通过学校愿景和课程价值目标规划学校课程方案并予以实施,以灵魂价值引导课程创造,以学校精神推进课程变革,以学校系统打造课程生态,以价值多元构建课程伦理,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课程领导者和追随者的自觉认同。受人尊重、追随和有影响力的领导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能,能够自己影响自己、自己作用自己、自己激励自己和自己约束自己[8],领导者需要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能够在明确的价值信念和目标指导下提升其课程领导能力,成为个性化的价值模范,发挥精神榜样的价值功能。
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并不意味着价值观的“假大空”,而是“接地气”的价值形态。价值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观的转型,需要经历认知、选择、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既体现为教育者的观念结构变迁过程,也体现为教育者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的全过程绕不开作为课程实践主要承担者教师的价值观转变和课程实践中的不断变迁和内化这两个过程。首先是价值交换基础上的价值共识。价值观认同是一种柔性的“软”整合,学校应通过各种专业培训、会议研讨等形式让教师有机会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有机会充分表达基于自身理解的价值含义,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精神、课程愿景和自身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逐渐取得关于价值多元和整合的认识,树立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的价值共识。其次是团队教研的课程能力提升。任何课程形态和课程活动均从某些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校应改变以学科为主的教研模式,构建复合的教研团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探讨相同、相近和相关课程形态或内容的价值生成机理,同时辅以课程设计的科学指导,逐步使所有教师不断从吸纳式和调适性价值整合走向创新性价值整合,将价值认同自觉植根于课
程创新中。最后是教师行为的价值示范。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载体,只有当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为自身的观念形态后,教师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并能够创新多种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转化。
课程有三种存在形式:显在(explicit curriculum)课程、潜在(implicit curriculum)课程和悬缺(null curriculum课程[9],前两种课程形态无疑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形态,但悬缺课程仍然值得我们关注。悬缺课程指课程之中应该教却没有教的内容,是容易被忽略的内容,而这种内容恰恰是学生价值体验的重要场域和要素,它既表现为课程学习中的忽略,更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教育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科学的认知和转化过程,是个体将科学思想理论体系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和语言的动态认知和内化过程[10]。观念和行为是互生的样态,观念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往往无意识地透视出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不断地在学校教育中生活化、普遍化,以柔和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通过各种共同制定的班规或约定和合作学习的交际机会等使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过程中认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各种学校活动和社团应有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以情感认同为起点,以价值共鸣为转换,以精神寄托为转化,拓展多元化的认同途径。同时,应着力创生学生的自我教化机会,透过个体或群体间的自发活动体验民主、自治等价值理念和行为,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个体的价值观的内化和行为转变。
参考文献:
[1]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何以复归人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6):25-32.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3]吴刚.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20-50.
[4]李忠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4(3):31-39.
[5]黄骏.多元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探索,2007(4):13-16.
[6]靳玉乐.探寻课程世界的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71.
[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8]刘峰.领导大趋势与新锐领导力[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3-74.
[9] Eisner,Eliot.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New York: Macmillan.1979:83.
[10]刘新庚,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要素与过程机制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1-4.
[责任编辑: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