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2015-03-19 18:17邓四海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体育课体育

邓四海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在高等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专业、学科教学也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就体育教育课堂教学而言,至少出现了三种转变:一是由以往传授与继承固有知识为重点的封闭式教育向着重培养学习者创造精神、思维和能力的开放式教育转变;三是由学校教育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转变。二是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这三大转变意在倡导和培育一种适应主体教育模式需要的体育思想,即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关系主体自身、社会以及国家的多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体育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应用和探求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习者的不同个性和优势,鼓励他们实现多途径、多样式发展。

长期以来,在教学方面我院遵循以注重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教学组织形式以原来教学班为主的指导思想。但它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重复现象,教学死板,缺少灵活多样性,不能突出和照顾学生个性,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同时存在以下弊病:

首先,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老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其次,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的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老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学校体育教学作出了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用权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根据《决定》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学将确立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教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为现代社会培养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尝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改革:

一、确立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通过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地基础;养成竞争、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倡导学生进行健康投资,逐步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的掌握体育知识。

二、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采取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体育课是以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战术(技巧)为主的学科类体系;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运用体育知识于实践的活动类体系。二者在内容上相互联系和渗透,相互补充和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到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发展相应的体育技能,又能发挥学生学习运用体育知识、技术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教师自主选择“教”的方法

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选择体育课和之相应的课外活动。以教师的专项为主,在整体课程体系中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施系统化教学,有效避免了因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导致教学泛而浅,教师教不透的弊端,保持了体育课、课外活动中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在主体内容上的延续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简单、重复教学。

教师可依据主体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和补充教材,打破了教学内容固定、呆板的组合,有利于体现教师的特长和专业水平,形成相同项目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学生自主选择“学”的内容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课和与之相应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再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课外活动的系统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体育的综合能力,保证了学生个体努力的目标与整体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重视学生有组织的自由组合,建立互助合作原学习形式。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教师分配为辅,形成以“队”和“组”为单位的学习小组。相对稳定的“队”和“组”,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知识内容和知识量的获得水平相同,有利于理论、技术、技能的交流;在课外活动的实践活动中,“队”和“组”又强调了合作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的动机,在应用知识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抑制了知识“量”的流失。既遵循了学科知识的有序性、科学性,又使学生在“学”、“练”、“用”的时间序列上形成一定的规律,有利于培养成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五、扩展体育考评形式,调节体育教学活动

(一)实施客观评定教师教学和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教评”分离制。

(二)学期开课的第一堂课,向学生宣布学期的主体教学内容;考试前两周向学生宣布依据教学内容制定多类考试项目组合,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确定参加其中的一类考试。

(三)把体育考试从课堂教学中分离出来,放入余暇时间的双休日,以运动会的形式进行考试。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德、美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探索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1]高菲菲.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3).

[2]钱钧,史兵.体育教学本体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3]李杰凯.关于体育教学模式一般理论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02).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体育课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体育课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