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军 张家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多元精英理念下的人才观与成才观
陈学军 张家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人才”、“人才观”进行辨析,通过成才观与学风之间关系的理论论证、职业教育成果分析,对当前成才观与学风、教育成效等关联性进行探讨,提出建立以“多元精英”成才观为中心的学风建设理念。
多元精英;人才观;成才观;学风建设
“人才”最早寓义于《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清人陈奂在《诗毛氏传疏》中解“菁菁者莪、在彼中阿”等句为“言君子长育人才”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对名词性“人才”定义为“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才的基本标准确定为“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给人才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这个概念包含了六个关键词,即:知识、技能、素质、劳动、贡献、创造。人才观即对人才标准、类型、层次、实现途径和作用的总的看法。
中华民族向来有重视人才的传统,三国时期曹操诗歌《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2]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慕。汉代实施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隋朝以后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科举制度,都是为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网罗天下人才为巩固其统治服务。文革结束后,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1979年召开的首届人才学术讨论会,对人才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产生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人才标准的务实观;其二,把具有潜在的、超群的、特殊的能力作为人才标准的能力观;其三,认为出类拔萃的优秀者是人才的精英观;其四,认为人才必须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贡献观;其五,指人才应当具有较高智能、较强创造力的智能观。这五个观点实质上是从不同方面提出人才的标准,是新中国人才多元论的肇始。后来,人才和人才观的问题持续被社会热议,并形成了“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3]。2010年国家制定的“纲要”从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人才进行了更加科学的分类,把在国家治理中德才兼备的人确定为党政人才,把对经济建设有贡献的人确定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把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中有作为的人确定为专业技术人才,把能够攻克技术难关的人确定为高技能人才,把在“三农”工作中有贡献的人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把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确定为社会工作人才。这种分类确定人才的观点,是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相结合的背景下,对“多元精英”人才观人才标准的横向解释。“纲要”的出台,使“人才观”变得更加清晰、全面,发展的渠道趋于多样、合理,比传统的“行行出状元”导向更为明确。“人才观”不再是玄虚、抽象,而是具体、实在的。
中科大原副校长尹鸿钧教授本世纪初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说过:职业教育研究是国际前沿学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比如:解决了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问题,提出就业是办学导向的观点,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应当把学生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把职业院校办成技术的“超市”,还有推行导师制的,实施项目化课程的,实行学徒制的,等等,说明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正在形成,人才培养的模式正在不断改进,院校的规模、水平、能力都在持续被刷新,社会的认可度、满意度逐年上升。这表明,现阶段的职业教育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需求,职业院校基本能够担当起人才培养的重任,成为名符其实的学生成才的摇篮,许多地方职业教育占教育的“半壁江山”强。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职业教育尚未被科学定型,理论研究尚未得到公认、被实践检验为真理的东西不多,人才培养目标中有争论、商榷的地方,职业院校处于爬坡阶段,没有形成独特院校文化,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等。
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入学之前,都有考试的门槛,因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即使是中职生,经过近十年的中、小学阶段学习,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的积累;在进入职业院校后,灵活多样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经过几年的学习与成长,学生的智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获得,劳动观念、贡献意识初步形成,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一项或多项技术,并会适当的运用,创造力也有一定的聚积。这些都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但也存在一些负面东西,如:学生一般都有中考、或高考失利的背景,初中、高中阶段积淀下来的挫败感较为严重,远大理想与成才抱负被压抑到内心最底层,成功的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成,学习兴趣不浓,甚至于厌学,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感到困惑与迷茫。这些都是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障碍。
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有两个做法为人称道:其一,是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为此,把成功的校友邀请回校开讲座,不厌其烦的列举大量技能人才典型,改革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举行观摩、见习,提前进入实际训练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达到“四个零距离”[4]。其二,是强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在课时总数紧张情况下,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或称之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教材种类繁多、厚薄不一,与此同时“就业指导师”应运而生,实践证明学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是完全正确的,不仅符合政府、家长意愿,而且对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非常有益。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职业兴趣培养与就业指导,使学生具备了成才的初步条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就业不等于成才,就业教育也不能等同于成才教育。由于职业教育还处在发展之中,学校对学生成才教育重视不够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因此导致出教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不足”[5]。职业教育如果要得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就必须要落实好国家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不能只盯着工作岗位的需求,而应当在知识、技能、素质、劳动、品德、贡献、创造等方面都有更多的收获。
“多元精英”人才观不是取消人才标准的底线,如果仅用一份工作作为人才的“门槛”,人才的概念势必被泛化,“人人都是人才”只能是美好的愿景。如果人人真的都是人才的话,“人才”一词内涵将会消失。人才是人类之中有才干的人,人才定量分析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一致认同,从定性上可以大致将人才分为五个层面:站在第一层面上的是稀世之才,是人类的瑰宝和拓荒者;第二层面是拔尖之才,是在某个领域中处于登峰造极、贡献巨大的佼佼者;第三层面是优秀之才,个人成长空间较大,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第四层面是有用之才,能够胜任工作,出色完成任务,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支撑力量;第五层面是可取之才,在某时、某地、某事上能够派上用场的。人才层面理论是“多元精英”人才观人才标准的纵向解释,与人才生态位理论相切合。职业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同时获得职业持续发展能力,为进入更高层面打好基础。
“人人可以成才”是新形势下的成才观。学生因为个体特征不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学校应当提供更多的参考、引导与条件,这一观点被称之为“成才通道多元论”。具体理解是:首先,应当把学生当做人才苗子来加以施教,将学生看成是未来的人才;其次,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发展方向,教育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法则;再次,教育的成果应当是出现“各类”、“各层”人才。这个论断为“多元精英”人才观指导职业教育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多元精英”人才观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产生出“多元精英”成才观的教育理念。相比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多元精英”成才观在引导学生能够就业的过程中,除了强化技能的认识与训练外,还注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育人。学校不再是按照“技能→就业→收入”的简单公式化去培养学生,而是沿着“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劳动、品德-创造、贡献”的轨迹来全方位育人(“-”代表双向指向)。“多元精英”成才观的要义是坚持全面育人,只有这样,人人成才才会变为可能,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才会出现。
全面育人的成才观,对学校的学风必然产生深刻影响。从皮格马利翁期望理论可以得到,当学生在学校受到正面鼓励增多的时候,其表现一定会更加出色,事实上现在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激发,并且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方法和形式,所不足的是没有把学生放到成才的高度,而是仅仅局限于“好就业、就好业”层面,给学生树立的标杆不高,学校学风建设因此有失水准,导致职业教育中其他问题频频出现,有人错误的将其主要原因归咎于生源素质等,甚至于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指责、惩罚,造成恶性循环,使学风建设所面临的任务越发繁杂。“学风是学校的重要内涵,也是一所学校影响力的基础和体现。”[6]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有识之士为改变现状,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用德育正学风,以教风带学风,强作风铸学风,抓管理保学风,等等。[7]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案主要是运用外部力量来推进学风建设,忽视了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
学生个体表现集合是学风,学生应当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体,有什么样的学生群体就有什么样的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成才信心,是学风建设最有力的措施,“多元精英”成才观是学风建设的中心、“牛鼻子”,把人人可以成才、成才通道多元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学风才有望建设的好。
学风属于校园文化范畴。按照群体模仿与感染理论,学风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同化育人的功能,对学生个体成长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成才观与学风建设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成才观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的成效,好的学风又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1]滁州市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滁州市人才发展规划汇编[M].滁州:2012,12:213.
[2]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7.
[3]耿宏柱.领导人才辨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16.
[4]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野[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5.
[5]和艺,李和平.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新模式(上)[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6]李晓红,程忠泉,杨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29.
[7]王青.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之思考[J].教育理论研究,2014,(10):105.
G712
A
1671-5993(2015)04-0005-03
2015-11-01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多元精英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成才观与学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717)。
陈学军(1964-),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张家莉(1979-),女,安徽凤阳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