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透析

2015-03-19 06:35彭飞霞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场域主体大学

彭飞霞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重庆 401520)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职业发展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1986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在一份名为《国家为培养21世纪教师做准备》的报告中指出:“美国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1]对研究者们来说,要推动这样一支经过良好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打造,前提是了解教师在自身职业发展上的需求,因需而动,因需而为,是成功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场域概念,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他指出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它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场域内各种力量的斗争使场域保持着灵性,不同的场域都有其独特的利益和游戏规则。[2]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大学作为社会世界中一类有较强自主性和自身特有运行逻辑的社会小世界,也是一种特殊的场域,这成为研究教师职业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背景变量。

二、大学场域的变迁

(一)主体变迁: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变迁

大学中最重要的人员组成部分,无疑是学生和教师,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然成为大学场域中最重要的关系。对师生在教学中主体间关系的认识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对它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歇,但大致还是有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这样一个变迁过程。教师主体观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为代表,主要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传道授业者,在教学活动中理应处于主体支配地位,而对应的则是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应是客体地位。教师主体观因为忽视了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感受的认识被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所批评。杜威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积极性的活动,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以它为提前,学生是教育发生的内因,教师不过是外因,教师教育教学的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此变迁过程中,发生过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学说,但是这种学说并没有占据主流,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被剥夺,知识商品化的层次与程度提升,教师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这种关系的变化在MOOC 出现之后显得更加明显,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大学主体正式完成交接。

(二)属性变迁:由单一属性向三重属性变迁

在大学建立伊始,学校规模小,职能较为单一,其主体工作是教学工作,很少与社会发生联系。在这一时期,大学内部活动简单,教学人员与其他类型人员一起分担各类工作。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职能随之拓展,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的内部事务也逐渐复杂,各类行政事务急需在教学事务中脱离出来,逐渐演化出教学、行政、后勤为主线的三类工作内容,形成了对应学术属性、行政属性和产业属性的三重属性。[3]其中学术属性是指大学的根本目标是发现知识、追求真理和传播文明,这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行政属性是大学与社会深度互动的必要要求。作为一个社会巨型组织,大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内部运行机制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通畅程度,现代意义的大学,都是由教师、学生、专职管理人员、生活服务人员等各种各样的人员构成,彼此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大学场域,也是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利益制衡和利益表达,与社会、政府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产业属性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扩张造成传统的经费支持不能支撑大学发展需要,大学知识商品化、市场化解决经费问题之后表现的属性,是大学与市场结合的产物。尤其是随着以MOOC等为代表的在线学习进入管理范围,教学、行政和后勤服务的内涵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来以教学为核心的基本运行法则,开始向支持服务为核心的运行法则转变,而支持服务涉及面拓展到了教学、行政和后勤的各个方面,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分,形成了既有轮廓,又有交替的三重属性。

(三)基本活动变迁:由教学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位一体”变迁

大学最初作为一个培育人才的机构,其基本活动是教学,随着科学知识通过“自然哲学”的方式进入高等教育教学,逐渐演化为各个学科,科研活动在高校的“隐蔽角落”缓慢生长,直到1806年普法战争失败之后,洪堡等新人文主义者提出“必须振兴文化以弥补物质方面的损失”[4],科学活动开始在大学中兴盛,并迅速成为大学的基本活动,极大的提升了人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的能力。19世纪中叶,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件轰动性的大事“增地运动”将大学活动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按照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的说法:“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5]。自此,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项职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2011年6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大会上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6]学界开始将文化传承作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活动,提出要“通过大学价值理念等一系列文化要素的凝练、塑造、创新及提升,使大学文化成为培育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学发展的沃土”[7]。虽然不少学者认为文化传承作为教学的职能早已存在,但围绕大学而生、因大学而起的文化活动尤其是文化创新活动的确成为大学重要职责之一。自此,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大学基本活动框架基本形成。

三、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师职业发展需求

(一)应对学生主体的场域变迁

布迪厄提出,社会实践是“行动者在一定的场域中凭借各自拥有的资本,在特定的习惯指导下,为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以及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采取的活动”。[8]“占有这些权利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得益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9]大学场域变迁中,变化的社会实践主体要通过自身实践影响整个学校运行框架,高校内部之间的协调机制、势力范围和利益角逐都会发现变化,最终会影响学校场域重要构成的教师。

1.学生主体呼唤教师工作理念的重构

在讨论教学质量的各种场景,教师们的抱怨往往让参与者记忆深刻,是我们的学生真的难管了吗?不可否认,每个时代的学习者在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一些时代的烙印,在学习过程中展现了一些特有的学习习惯,按照博伊尔莱因教授的描述:“一心多用,自顾自却又满脑子都是朋友,在智力、全球化思维或是网民身份上没有比其他人强太多。无疑,年轻人会使用好多新玩意儿,他们上传、下载、冲浪、聊天、发帖、设计,却没有学会分析复杂文本,记忆事实,理解外交政策,没学会以史为鉴或者怎么把字拼对。”[10]他们这些学习习惯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是更加渴望主体身份得到认同,主体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灵动得到充分表达。这就要求教师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师理念,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帮助学者构建其独有的精神世界,为学生专业技能搭建淬炼的平台。

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场域的变化,意味着处于场域中的元素需要进行改变,以免失去在场域中“论战”的能力。这种变化可以是由外而内的,也可以是由内而外的,对适应场域而言,由内而外的生长显然对于教师来说更有价值,是指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觉的适应场域的变迁,克服以往经验、模式带来的桎梏,发挥觉者精神,更加积极自主的理解自身、理解学生的生命价值,理解自身所在场域的文化,通过不断的“自我再造”,追求人格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生幸福,在“觉而有情”的思想境界中实现专业、人格的双向成长,成就自身价值。学生主体时代,教师只有提高自身觉悟,才能更加主动积极地研究新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将理解的中心置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来,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2.学生主体呼唤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作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方式,包含师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和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11]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变迁,造成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表达地位的变化,以往围绕教师专业知识为本体的课堂教学在学生主体的课堂中出现了居多的不适应,以“耗流量、讲小话、看闲书”为特征的现代课堂是这种冲突的具体表现,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以优良设计和专业前沿为特征的MOOC 课程却有相当数量的拥趸。为什么同样的课堂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一方面是要感叹MOOC 的讲师其优良的专业素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支撑MOOC 的学生中心理念,反应到教学建构中教学方式上,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整理和评价等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以及在教学设计支持下的课堂呈现,还有以学习者体验为唯一标志的教学方式评价。学生主体地位的获取,原本“耗流量、讲小话、看闲书”的隐性冲突会在学生的话语表达和教师的教学“惯性”冲突中恶化成为“显性冲突”,以学生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冲突中迫使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但这种不到万不得已而为之的转变会给学校带来过多麻烦,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如何将已有的教学方式与特定的学习人群、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内容等因素匹配,并在批判和继承中改变教学惯性带来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的影响。

3.学生主体呼唤教师教学过程的转变

按照学生主体的话语逻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而传统课堂的教学组织则是以学科科层结构为特征,以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为教学过程的序列,教师按照教材所设定的内容体系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科内在逻辑进行教学过程的再组织,以确保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组织方式在学生主体的话语逻辑中受到批评,认为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背离了现实的问题解决模式,在这样的课堂组织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者,创新能力不足,学习者很难通过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调动起相关知识来完成创造活动。以复杂性为特征的问题解决过程更符合学生主体的场域变迁,符合学生的“认识序”。按照世俗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也更加对接学习者直接面向的就业岗位,毕竟任何层次的高等教育,其首要目标是“教会国民在现实社会时空下生存与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然后才是实现人为之人的超功利性目标”。[12]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学设计由原来的教学准备的核心变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设计能力成为新场域下教师的首要能力,场域转化下的在线教育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传统教学环境,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熟悉各种认知理论的适应场景,调动所占有的资源,进行面向课堂的教学设计;一方面需要教师理解各类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适合学习者的资源类型,并在悉知学生的情况下,根据资源的效能设计课堂讨论等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这需要教师从系统论、传播论、心理学、脑科学等吸取支撑知识,为学习者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实践指导。

(二)应对办学属性的变迁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是区别于别类对象的标识。属性发生改变,场域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也就不是原来的场域,发挥作用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对于教师来说,也就是需要在新的场域中找到“社会空间”的位置。当场域变化需要教师思考创新时,需要考虑创新对自身地位是否有影响,如发生影响,则会积极改变自身,以适应新的场域,进而在新的场域中产生话语。

1.三重属性呼唤学校建设着眼教师全方位发展

追求高深知识作为大学核心职能使大学置于社会核心,但随着大学的进一步扩大,原本承担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分离到行政和后勤中去,他们对专业和管理体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行政追求行政高效,后勤关注服务的舒适性,其最终都希望用程序化的模式来开展,而教学由于其创造性的本性,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他们在场域中与行政和后勤进行某种权力上的制衡作用。随着大学三重属性的叠加,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理念上,大学的学术属性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不管大学怎么发展,使大学与学生、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实现外在力量与内在属性的契合关键在于学术的发展;其次,MOOC 等在线学习的兴起,大学属性呈现了多重属性叠加、融合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全面发展,在日常科研和教学思维中融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并将现代教学所需要的理念和素养能力聚合服务于现代大学的教师完整人格中去,使之成为既有鲜明个性和能力,又有现代化素养的人群。

2.三重属性呼唤加大教师教学支持服务能力

教学支持服务是指在教学中,为师生之间提供双向通信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综合,其目的是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的质量和效果。[13]随着MOOC 等在线学习的发展,原本兴起于远程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进入教室,以混合学习、颠倒课堂、融合教学等教学方式,颠覆了原来的教学结构,教师需要掌握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的知识结构进而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系统化知识、能力化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用知识影响真实的复杂问题解决,并解答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以及在课堂中讨论、实践所产生的问题,这就将教师知识传授的定义进行了颠覆,教师的主体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知识传播向支持服务转化,原本固囿于知识传播的工作职能向为学生深化学习、实践学习平台打造、引导组织课堂“论战”等支持服务转变,教师能力也就由原来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向现代课堂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转变。

在加大教师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过程中,蕴含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新要求。以往关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阐述更多的关注教师在获取信息方面的能力提升,如提高信息获取、使用、加工和创造的能力,增强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伦理意识。但对其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的技术能力有哪些、会呈现什么样的步骤、在此过程中显示了什么样的外显状态关注不够。如今大数据给了人更多的经验积淀新渠道,可以通过模型来将这些数据进行表达,深入研究信息素养的获取过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以实现获取最新专业能力和教学需求相关的各种资源。

(三)应对基本活动的变迁

1.对接社会服务的教师能力

在大学发展伊始,教师承担高深学问,主要集中在神学、法学和哲学等领域,解决的是“上层建筑”的问题,其培育人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育接班人。自然科学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被扩大,按照一项研究的结论,在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中,70%以上产生于高校。[14]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社会的发展将人从简单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更加需要高校发挥科技生产职能,以满足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按照服务社会的职能,首先是要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大学存在的首要价值。在中国,就是要满足经济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方面具备专业能力,还需要在技能培养上进行深度挖掘,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其次,大学需要提供社会直接服务,教师必须运用自身的知识和大学占有的生产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如生产更高层次的高深知识和挖掘更有用途的技术,来解决社会发展遇到的问题,增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同时,大学还承担为社会提供咨询、智力支持等直接服务社会的活动,这需要教师具备奉献精神,更多的为社会、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包括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服务。

2.对接文化传承的教师能力

文化传承的大学职能由胡锦涛的纪念清华大学110 周年的讲话而发扬光大。大学由大学自身是社会文化的楷模和通过培育有文化底蕴的学生而负担文化传承功能。要发挥好文化传承功能,需要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以良好文化形象参与社会活动,影响围绕教师工作生活的群体;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提高文化积淀能力,凝结优秀文化成果,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品质通过教师的提炼固化为全体人民的精神食粮,这要求教师关注自身生活,将生活中能够形成影响力和增强文化实力的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和提炼,发挥文化创新功能;同时,文化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将文化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课程中需要更多自觉意识,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和教学过程中培养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这也需要教师不断的观察不同时代的学习者,适应不同时代的文化教学需求。在MOOC 时代,文化通过MOOC 等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途径,这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从MOOC 等外来课程学习中有鉴别地吸收文化精华,将资本主义文化糟粕通过“论战”等方式,进行改造和扬弃,使学生既能享受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又能免于糟粕文化的侵扰。

四、结语

场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场域是一个不断由此至彼变迁的生成过程,新的场域中蕴含了对教师新的要求,只有摸清了教师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才能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成长方案,帮助教师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解决面向未来的教学问题,使其体会教育的幸福。

[1]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21.

[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134.

[3]季诚钧.论现代大学的三重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5,(09):12-16.

[4]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5-27.

[5]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5-27.

[6]施小光.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6):50-52.

[7]王寒松.文化传承创新:大学职能的新丰富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6-7.

[8]宫留记.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与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不同视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76-80.

[9]宫留记.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与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不同视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76-80.

[10]菲利普.克莱顿著,柯进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3,(01):118-119.

[11]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66-69.

[12]刘晖,汤晓蒙.试论各级各类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时序[J].教育研究.2013,(09):89-94.

[13]吴南中,南旭光.学习者需求导向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34-36.

[14]涂成林.大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模式与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1,(12):46-49.

猜你喜欢
场域主体大学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留白”是个大学问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