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丰顺县建桥镇中心小学 陈晓团
终身体育观念,作为学校体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学生教育中有必要长久坚持下去。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德智体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应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树立终身坚持锻炼奠定基础。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还要学会健身。学生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使学生一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就必须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生活和爱好。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以健康为目的,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人为争取长寿和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育新观念。它具有超前性、终身性、主动性的特点。
过去的体育教学,无论在教法、学法上都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死板僵化,没有给学生自己留有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得到发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让学生体验从事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终身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但学到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内涵的认识,使体育锻炼伴随每个学生一生,让体育锻炼给其带来无穷的快乐。
一是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身心健康是中小学学生报效祖国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和方向。
二是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
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意识,为加强体育锻炼打下一个良好的智力基础。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体育理论课程,如运动保健、体育养生等,对终身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体育教学角度讲.没有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体育就失去了它真正的内涵,但若只重视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育知识技术就成了空中楼阁,因为体育知识技术是通过学生的能力提高来具体体现的。现代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
三是积极推行“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寓教干乐”,它是从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推行快乐教育,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体乐结合,用“乐”来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用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来陶冶学生情操,用动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情感是知识智力转化的动力,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耍激颖、激恩、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创造思维。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特征,即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善于理解与倾听,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奋发向上的理想、顽强不屈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等。教师的这些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达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中除了坚持科学性、启发性、运动技能传授的有效性原则外,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平等性原则,即同学与同学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性原则,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学生还体现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四是推行“兴趣分班,选项教学”的体育教育模式。
由于学生的运动知觉发展,运动兴趣及对待体育的态度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传统而单一的普通体育课讲授类型,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结构,使其更符台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和年龄特点,更符台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体育数学环境,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合理、更科学。
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中的体现,体育教育具有与社会生活紧密衔接的特点。为此,学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结合进来,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协调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
对中小学而言,作为体育教育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必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应把是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是否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的重要标准。另外,在学生时代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不仅能保证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他们毕业后走入社会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观念具有超越学生时代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对中小学的学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