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职业中专 陈艳荣
课文即教科书中的正文,教材中的文本;读文即对包括课文在内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作文即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此处涉及学生的日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以及职业常用的应用文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求读作结合,就是课文读文作文三位一体。
中职院校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今为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重视教材的挖掘和课堂的自主、探究学习,基本做到了阅读教学的“以问题开路”,并且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其实质是以阅读文本或读懂文本为主要目的,通过逐步的阅读积累从而形成写作能力,是“阅读本位”,名为探讨文本,实质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难以实现真正的自主与探究,这也是造成语文学习低效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写作热情也难以调动起来。
中职学校的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有这天然的联系,中职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文本,不善于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也更怕写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是就文本论文本,很少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感悟,更不善于迁移到现实生活。而学校给予学生的校园生活是相对狭窄的,是不能给予学生人生意义上广阔的生活的。学生心灵的充实靠的是书本给以人的精神滋养,而仅仅读懂文本是低效的。
如果我们在阅读完课文或是其他文学作品之后,仅仅是完成了命题者设置的几道题,而没有考虑到它们对我们写作的帮助,就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运用阅读兴趣、辨识能力、吸纳意识把阅读所得与作文联系起来,就能达到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迁移。要深入文本的境界,必须让学生尝试并喜欢有针对性的写。
第一,课文课堂打造写作主阵地。
中职教材选文注重了内容的价值取向,反映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文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风格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离不开熟悉的题材,语文课文就是很好的探讨切入点。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抓住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特点——首尾照应,浑然一体,指导学生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在学习郁达夫 《故都的秋》时,抓住这篇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赏析散文”的同时,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写景抒情”。
第二,文学解读挖掘写作新空间。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把读者放在心中,是对读者意识的最好概括。我们的构思,此时应该进入具体的范围,我们应该思考:我要怎样开头,才会让我的读者不由自主地想看下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文本,是作为一个读者而存在,我们除了被动地思考回答命题者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对那些精彩的东西(包括精彩的开头)往往会有自己的感动或评判,或激动,或赞赏,或批评,都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当我们作为一个作者开始写作时,我们也就必须转换角色,把作为读者时所得到的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上升为我们写作的指南针。例如,阅读肖铁《壶口的黄河》的开头,采用两种比较手法,层层推进,颇又气势。先是总提,把中国的水和黄河的水进行对比;接着缩小一层,具体把中国又代表性的水与黄河对比;最后把壶口的黄河与整条黄河作自比,显出题意——壶口的黄河,“才成了真正的黄河”!在平常的写作中不妨先进行模仿,先求形似,再求神似,最后化为自己的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性的借鉴模仿,严格训练,才能最终做到“信手拈来,胜任一筹”。
第三,课文读文作文三位一体。
从阅读学的角度看,阅读与写作不是两个分离的行为,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阅读时要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和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作。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而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学生是否真有感悟,从写作中表现出来。
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文章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其中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落实到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文章的结构。文章里处处都有作者的“自我”,写自己的经历、思想和感受。文采又叫辞采。人们常说“文质兼美”,指的就是文章内容和文辞之美。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要求读作结合,就是课文读文作文三位一体,就能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表达得合乎规范,将会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