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琨 山慈明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郑州 450052
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的因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其中肝内因素常见于肝硬化,肝后因素常见于布-加综合征(Bcs)。2008 -05—2013 -08,我院采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和Bcs 引起的门脉高压症141例,有效防治由于胃底、食管侧支循环建立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1],达到止血和分流的目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1例患者中男95例,女46例;其中肝硬化43例,均有脾大,有消化道出血史者35例。肝功能Child A 级12例,B 级31例。Bcs 9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大,轻、中度脾大77例,不同程度腹水67例,57例<3 000 mL,10例≥3 000 mL。46例有消化道出血史,83例有下肢肿胀和体壁静脉曲张。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轻度损伤。所有病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方法:患者取右侧卧位,自左侧第7 肋间胸壁切口,切除直径10 cm 左右的膈肌中心部位组织。自横结肠游离大网膜后,将大网膜分为两叶,在膈肌上另开2 孔,将大网膜拉入胸腔。结扎脾动脉、胃冠状静脉及其主要分支。有明显脾大者,切除下半脾脏。将脾脏上极固定缝合于膈肌大裂孔处,揭除裸露于胸腔的脾脏被膜。用纱布拭去左肺膈面的浆膜,将左肺膈面与脾面缝合在一起。然后将已拉入胸腔的大网膜展开并缝合于肺脏侧面。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闭胸壁切口。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通过观察患者病情,了解检查结果及家庭支持情况。有针对性帮助患者解除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2)一般护理:根据肝功情况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摄入量,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避免过热、辛辣刺激、油炸及质硬的食物。必要时输血及应用维生素K1,纠正贫血,改善凝血功能,白蛋白低者静脉补充白蛋白。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长期坐位、站位,多躺少坐适当走,抬高双下肢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有腹水应用利尿剂者,准确记录24 h 出入量,定期测腹围体质量,检查有无低钾、低钠血症。肝功异常者应用保肝药物。戒烟酒,评估并改善患者肺功能,避免感冒,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训练深呼吸及有效咳痰。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因素,训练床上大小便。(3)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术前12 h 禁食,8 h 禁水。根据医嘱进行排便灌肠、清洁灌肠,留置导尿。
1.2.2 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常规护理一级护理、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记录患者T、P、R、Bp 及意识情况。(2)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腹部体征,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术后去枕平卧6~8 h,避免误吸。6~8 h 后改半卧位,利于呼吸、循环功能及肠蠕动恢复,利于引流。(4)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形成。
1.2.3 腹腔引流管、尿管、胃管等常规管道的护理 保持腹腔引流管及尿管引流通畅,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打折,定时挤捏,观察记录患者胃液、尿量及腹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协助患者床上翻身及活动时避免牵拉管道,防止管道滑脱。
1.2.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随时检查并保持管道密闭,引流管管周用油纱包盖严密,水封瓶保持直立,长管保持没入水中3~4 cm。(2)更换引流瓶或搬动患者时,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3)患者活动或体位变化时避免牵拉管道,防止引流管脱出,一旦脱管,立即捏紧引流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4)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 cm,防止瓶内液体逆流。(5)保持引流装置及引流口敷料无菌,避免逆行感染。(6)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记录水柱波动情况,鼓励患者半卧位休息,多做咳嗽、深呼吸动作,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1.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心衰:给予鼻塞吸氧,必要时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治疗,增加氧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密切观察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根据患者情况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结合患者CVP、Bp 及尿量情况,判断患者血容量及心功能情况。(2)肝性脑病及肝衰;术前准确评估肝功能,应用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指导患者低蛋白甚至无蛋白饮食,避免诱发肝性脑病。术后严密观察神志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避免大量输液引起低钾、稀释性低血钠,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精氨酸、支链氨基酸等药物促进氨等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避免快速利尿及大量放腹水,禁食或限食者给予葡萄糖应用,防止低血糖出现。发生肝性脑病甚至肝衰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抢救。(3)感染:门脉高压症患者大多病程长,抵抗力差,加之手术创伤大,卧床及带各种引流管时间长,易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各种感染,应定期换药,合理应用抗生素,各种治疗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4)胸腔积液、腹水:注意观察胸、腹水单日引流量,保持间断引流通畅,避免单次大量放水。积极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
1.2.6 健康宣教 对这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应贯穿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方方面面。包括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注意保暖及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劳逸结合,注意锻炼,定期复查肝功,出现异常及时就医等。
1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8 天。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4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全部出血停止,77例脾大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 000 m1)25例,肝性脑病12例,15例患者出现腹水不减少或再发,而推迟拆线时间。
改良脾肺固定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术式之一。原由日本学者Akita 于1960年设计[2],有胸、腹两个切口,术中需变换患者体位,操作复杂。改良脾肺固定术将传统手术进行了改进[3]:(1)改胸、腹双切口为单一胸部切口。(2)增加了大网膜与肺的固定。(3)增加了裘法祖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对巨脾者施行脾脏下部大部切除术。改良脾肺固定术,集门-奇断流、门-肺分流于一体,既能有效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症状,缓解脾功能亢进,又为门-肺分流提供了新路径,从而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腹水生成。同时保留了具有对人体有多种重要作用的脾脏[4],具有极其重大的临床意义。
脾肺固定术后的门-肺分流,由脾肺间呈渐进生长的新生血管建立并维持,分流量由门静脉与肺静脉压力差经脾脏调节。而脾肺固定术的缺陷就在于,随着时间推移,分流量逐渐加大,即离肝血量越来越大,向肝血量越来越少,最大时分流量可占总肝血量的1/5,远期有可能导致患者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本组病例中,生存期超过1年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恶化情况。在后期的随访中,11例患者出现了杵状指(趾),掌握可能是由于大量未经氧合的门静脉血直接流人肺静脉,参与肺循环,情况类似于心瓣膜病的右向左分流[5],加上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导致患者长期组织缺氧,甚至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需引起重视。
因此,对行改良脾肺固定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应积极完善检查,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应认真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宣教,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和各种管道护理,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
[1]Xu Peiqin,Zhang Shuijun,Ye xuexiang.et al. Radicall removal of membranous obstrus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J].Chinese Med,1993,106(3):225.
[2]Akita H,Sakode K. Portopulmonary shunt by splenophneumopexy as a surgical treatment for Budd - Chiari Syndtome[J].Surgery,1980.87(1):85.
[3]许锫钦,张水军,叶学祥,等. 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远期效果[J].普外临床,1996,11(5):332.
[4]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538.
[5]许培钦,苏寿恒,秦保明,等. 脾肺固定术附加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下腔静脉膜性梗阻[J]. 中华外科杂志,1987,25(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