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丽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1)
ESP教师的PCK结构及EGP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
邹 丽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1)
大学英语教学从一般用途英语(EGP) 转向特殊用途英语(ESP)的讨论日趋频繁,EGP教师能否完成向ESP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推行ESP教学前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通过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及ESP环境下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梳理,建立ESP环境下ESP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为EGP教师向ESP教师角色的转型提供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学科教学知识;ESP 教师;EGP教师;角色转型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推进和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远景勾画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之一。很多研究者对英语学习者需求相结合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能否成为大学英语未来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研究与论证①。以学习者需求和学科的英语教学改革为前提,ESP在高等教育各阶段——大学英语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后大学英语阶段(研究生阶段)——实施的比例和程度也仍需区分、细化和统筹安排。实践中,部分院校已经敏锐地洞察到过往语言教学的诸多弊端,在尊重并调查学习者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ESP教学的新路径。在上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院校,ESP的回归及探索已经成为局部的现实。在改革理论的构建与局部范围的实践中,中国高等教育阶段中基于内容和学科的英语教学已经越走越近。
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即将发生重大变革对长期从事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以下简称EGP) 教学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改革的真正践行者,EGP教师能否向ESP教师转型成为推行或局部推行ESP教学之前需要首先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从教学改革理据还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都需要就当前环境下EGP教师向ESP教学转型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研究。本文将从EGP、ESP教学特点的对比入手,从教师职业规划的角度关注EGP教师的角色转变;从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PCK)理论角度分析EGP向ESP转型过程中ESP教师的学科知识构成;从教师知识结构和职业发展角度探讨EGP教师在英语教学改革大背景下转型可能经历的变化。
国内通常用教师素质、教学能力等概念表达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以Shulman、Grossman、Cochran等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提出的PCK概念及理论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系统研究。Shulman首先提出PCK的概念来描述一切学科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并认为PCK包括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和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1]。这里学科知识指教师所教授科目的知识,如物理教师的学科知识就是物理学知识。PCK概念一经提出,其内涵便得到了不断的丰富。Grossman将这一概念拓展到还包含学生知识(knowledge of students)和教师自己的知识(knowledge of teachers)[2]。Cochran等又将教学情境知识(knowledge of context)纳入PCK的范畴,并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指出PCK具有动态性(见图1),继而提出学科教学认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PCKg)的重要概念,认为PCKg是“教师对一般教学法、学科内容、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3]。其他研究又将PCK扩展到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等方面[4]。PCK渐而发展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PCK既是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又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教学知识;既是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的独有知识,也是以上知识不断积累、综合、创新、发展的知识。PCK的研究无疑有利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并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
针对我国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构成,国内研究者多从“教学素养”和“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其中吕乐等指出科研是高校外语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的途径,“教学是研究过程,教师是研究者,这就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5];王守仁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区分为英语能力(English proficiency)、研究能力(academic performance)和教育技术能力(computer skills)[6];王玉萍则从教育学的角度结合动态学科教学认知和英语学科的特点首次建构了中国“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综合模型”[7]。研究认为以外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s)作为核心的PCK结构是融学生知识(knowledgeof students)、教学情境知识(knowledge of content)和外语教学策略知识(knowledg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的动态系统,研究还提出了外语教师的PCK发展路径,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优化师资结构、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这些研究尤其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些研究总体是以笼统的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鲜有对语种(英语、小语种)、教师类型(公共或专业)和教学阶段(基础或提高阶段)进行区分和具体、有针对性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将教师知识结构预设在一般用途语言教学的大环境里,毕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外语教师PCK构成会呈现不同的内容。PCK的开放属性更意味着随着外围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教师的PCK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一) EGP 和ESP对比
EGP与ESP在教学内容、目标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如表1所示。ESP以其基于一定学科(subject matter)的英语教学的特性,决定了ESP教学是以英语语言为主,以学科为依托,强调学习者在学科、工作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其教学目标、内容、材料都需要在考量学习者特定需求的情形下对其量身定制。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也更适合这样的教学。与EGP环境下相对统一的教材和课程相比,ESP语境下教师参与设计的课程和校本、自编材料也变得更为多见。教师的角色具有综合性,既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材料的提供者、教学研究者与合作者和课程的评估者。
(二)我国ESP语境下语言教师学科及教学知识结构
Cochran等对学科教学知识多元与动态本质进行研究,为探究EGP教师向ESP教师角色转变带来的其知识结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以上对EGP、ESP特性的对比分析,并借鉴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及国内学者对我国外语教师教学素养和知识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②,本文建构了ESP环境下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模型(见图2)。
ESP环境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模型包括:英语学科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学生知识、情境知识、英语教学知识。
可以发现,这一模型显示了如下特征:其他学科知识开始进入英语教师学科知识的范畴;同时,外部条件的改变意味着英语教师在EGP阶段所需具备的英语教学知识、英语学科知识、情境知识需要进行调整才能满足ESP教学的需要。模型的具体特征如下:
1. 对“学科知识”进行再划分
模型重新界定了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将其具体区分成“英语学科知识”(English language knowledge)和“其他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
一般情况下,学科知识就是具体教授科目的知识,如地理课、历史课教师的学科知识分别是地理学、历史学知识,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就是英语语言知识。在ESP环境下,英语语言仍是教学工具和教学对象,是ESP教师学科知识的主体。然而, 由于ESP教学内容会涉及到学习者所在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越往ESP的高级阶段(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研究生阶段)发展,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如学术写作,学术会议报告等)会越多地涉及到学习者的学科范畴,甚至时常需要英语教师同专业教师合作,以更多地了解学习者学科环境下的课程、语言和语篇特点。因此,在ESP同时涉及英语语言和语言所承载的学科内容的情况下,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应该包括:英语学科知识即英语本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也就是英语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自然、社会、文化领域的知识。
但是,由于ESP仍是语言教学,其中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并不是教学的目标和核心,ESP教师仍将语言作为教学的核心,只是其学科知识体系如果能增加对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无疑会有助于EGP教师重拾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容易丢失的自信心,更有能力形成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为ESP教学提供保证并解决ESP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 知识分布位置发生变化
此结构也反映了在向ESP教学过渡时EGP教师既有知识所占地位的变化。从该结构可以看到,除了原有EGP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涉及的知识(如图2中的圆圈a),诸如语域和体裁分析、需求分析、学校和社会情境知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等更为广阔层面上的知识(如图2中的圆圈b), 都会进入到ESP教师的知识结构范畴,甚至成为重点, 具体表现为:
(1)英语学科知识:以往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甚至集体备课产生统一教案的情形在ESP教学环境下将成为过去。从宏观的课程设计到具体的大纲制定、教材的编订、课堂活动的组织、语言测试、课程评估等都需要在需求分析的前提下制定和实施。当前在我国EGP教学中涉及不多的体裁、语域分析等会在ESP教师进行教学材料选择、教学组织等方面发挥突出和积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将知识储备从单纯的语言学、英语教学的范畴扩展到应用语言学更为广大的层面上。
(2)学生知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ESP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学习风格和策略都需要ESP教师将之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情境知识:ESP教学中,学习者的需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初衷,也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师需要学习掌握需求分析的理论方法,了解学习者、学校、学科、工作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需求和变化,关注它们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以更科学、客观的方式接近学习者的需求。
(4)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无分优劣,ESP教学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ESP需要专属自己的教学方法。“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方法并无特殊之处”[8],Dudley-Evans等也指出“ESP教学方法与一般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本的不同”[9]。EGP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方法皆适用于ESP教学,只是以一定学科为依托的ESP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方法与普通英语教学存在某些差异。随着语言研究重点从语言体系特征转向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ESP教学将交际教学法(小组合作、工作坊等)、合作教学(cooperation,collaboration,team-teaching)、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任务教学(task-oriented activities)、语料库辅助教学(corpus-assisted instruction) 等诸多手段推进到ESP的教学环境中。这些新变化在语言、研究、工具使用等方面将大大超过原有EGP环境对教师的要求。
综上所述,EGP环境向ESP的转变必然对EGP教师的既有知识体系形成影响和重构。这需要EGP教师在其英语本体知识、教学知识、语言课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情境知识、学生知识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注释:
①参见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年第4期;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1期;陈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战略基点——束定芳教授访谈录》,《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第6期;丁仁仑, 戴炜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外语界》, 2013年第2期;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年第1期;俞理明, 韩建侠:《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年第3期。
②参见王守仁:《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外语界》,2012年第4期;王玉萍:《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外语界》, 2013年第2期;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内涵辨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1] Shulman L 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 57(1):1-22.
[2] Grossman P L. The making of a teacher: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0: 7-9.
[3] Cochran K F,De Ruiter J A, King R A.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44(4): 263-272.
[4] Morine-Dershimer G,KentT.The complex nature and sources of teachers’pedagogical knowledge[M]∥Gess-Newsome J,Lederman N G.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1:11-13.
[5] 吕乐, 戴炜华. 教学研究: 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J]. 外语界, 2007(4):22-27.
[6] 王守仁. 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J]. 外语界,2012(4): 2-5.
[7] 王玉萍. 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J]. 外语界, 2013(2):69-75.
[8] 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42.
[9] Dudley-Evans T,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13.
[责任编辑 周 莉]
2014-10-1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y132);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jg201303).
邹 丽,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研究.
H319
A
1009-3699(2015)01-0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