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台湾名嘴现象的深层次思考

2015-03-18 15:54
关键词:名嘴政治

吴 强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540072)

有关台湾名嘴现象的深层次思考

吴 强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540072)

新闻和财经类节目目前已经成为台湾电视媒体的主流,一般民众通过这些节目收看和了解岛内外动态。为了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各新闻节目纷纷邀请有关领域人士充当评论员,针对大事小情发表看法,久而久之,以此为业的电视名嘴成为台湾新闻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参与整个新闻过程,其言说倾向和具体观点能对受众乃至两岸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台湾;名嘴;电视媒体;两岸关系

2014年5月10日,台湾前行政院长郝伯村在“新同盟会”成立2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所谓“太阳花学运”及其后一系列街头抗争运动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强调“我们不能容许街头决策,也不能容许名嘴治国”[1]。被民众亲切称为“郝伯伯”的郝伯村快人快语、豪爽直言,此番谈话虽引发岛内部分媒体呛声,但也正如其所说,背景各异、水平参差的名嘴们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已是导引台湾舆情民意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且其能量似有越来越大之势,已经成为台湾电视新闻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参与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从大方向来看,两岸关系目前正处于分治60多年来的最佳期,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长期关心两岸和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理应对处于一线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的名嘴言说有所注意和警觉,尽可能规避由于个别名嘴恶劣言行而给两岸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两岸民众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架构之中,因而很有必要对台湾名嘴现象进行深层次思考,以助益于两岸之间民众的相互交流。

那么,到底什么是名嘴,哪些因素使其在台湾社会得以产生、发展,又何以会成为一种需要注意的现象,其言论对岛内民意、政坛和两岸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内中所体现的职业操守和新闻伦理有哪些可资商榷之处?

一、催生名嘴的土壤和温床

正本务需清源,首先得厘清名嘴这一名词的概念,界定其文本含义及其衍生意义。按照一般的理解,通常把著名的、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等称之为“名嘴”,形容善于表达、口才出众的人。翻开中国历史就可发现,历朝历代都不乏巧舌如簧的名嘴,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当属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群体,此后如舌战江东群儒的诸葛亮也是名嘴中的佼佼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93回描写他阵前“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王朗未免有夸张成分,但也说明诸葛亮已将语言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达至化境,早已超出信息传达和对话之范围而具有极大杀伤力!

与之相比,台湾的名嘴们不用上战场,显然也没有诸葛亮般巨大威力,但他们对岛内社会的舆情民意动向和政治板块伸缩却有着不小影响,从名嘴最初诞生到目前成为一个专门性职业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与台湾社会政治演进的脚步相伴随,可以说名嘴是台湾社会内部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促成了名嘴在今日台湾社会非常活跃的盛况。

首先,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竞争和岛内新闻市场相对狭小这一矛盾使名嘴从一开始除了负责分析和点评新闻事件、人物外,也起着为各自节目拉抬人气、吸引观众注意的重要作用。台湾电视业始于1962年10月正式开播的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其从成立之初就将社教与新闻置于首位,随后有着国民党党营背景的中国电视台(中视,成立于1969年)和有军方背景的中华电视台(华视,成立于1971年)也将新闻部设为电视台的一级单位。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台视、中视和华视这所谓老三台一直维持着台湾电视业三分天下的格局。由于国民党的高压管控和威权体制,台湾电视业这一时期主要承担着政令宣导、统一舆论口径的政治功用,因为“台湾电视媒体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相互结合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利益结构”[2],是一“官僚商业结合体”[3]。然而,在三强竞争的格局下,仅靠获得来自政府层面的第一手资讯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如何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以提高收视率便成为当务之急。毕竟台湾地区本身的新闻容量十分有限,既然有市场需求,名嘴们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台湾电视新闻节目激烈竞争下的必然产物。

其次,岛内政治生态自解严后20多年来不断民粹化和娱乐化的双重倾向加速了名嘴行业的发展,也使电视新闻节目与政党意识形态、选举操作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乃至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说此前电视新闻节目在播出时多少还有一些顾忌或曰底线的话,那么自解严后特别是李登辉上台后至今,老的威权体制和政治强人已不复存在,人们一边在得以享受自由的同时也顿感失去权威后的茫然无措,电视新闻节目犹如脱缰之野马,在新闻自由的旗号下更是进入丛林中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观众喜欢什么就播什么,节目内容与特定观众之间的对应关系也使节目制作单位学会迎合、引导观众口味,节目的娱乐化趋势成为必然选择,而借娱乐消解政治肃杀气氛恰好是身处转型时期的民众在新价值观还未建立时的无奈之举。不仅是民众,以往严肃刻板的政治人物也主动使自身娱乐化,“台湾政治的娱乐化现象越来越明显”[4]。“政治人物所在乎的,不再是其政见内容、理论的抒发,而在于媒体形象是否契合于大众市场,和其行径、宣传所带来的曝光率高低问题;再者,政治人物与视像媒体的互相加乘、共利共生的态势之下,政治与媒体成了同袖共舞的一群,两者的联姻,供应了民粹之所得,而忘却了政治之为民福利、媒体在旁监督的责任;责任与利益的错置,致使媒体成了迎合大众口味的怪异机制,而向过度民粹化、情绪化、缺乏深度思考化发展”[5]。

基于选举考量和政党利益,政治人物不断运用“统独”、“族群”和“省籍”等敏感议题搅乱社会、激化对立,很难凝聚共识。民进党籍学者郭正亮指出,李登辉是民粹政治的创始人,陈水扁则是将民粹政治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民粹英雄”[6],而“悲情”、“造势”、“作秀”和“政治问题道德化”[7]已经成为台湾政治四大民粹特质。在这一轮政治民粹化的大潮下,名嘴们通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表演”刚好起到为政党和政治人物加分的作用,他们的电视出镜不仅已经违反“言论自由、评论中立”,而且带有很强的倾向性,甚至可以不顾事实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这种政治和新闻的双重劣质化趋势在陈水扁“主政”八年期间愈演愈烈,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再次,长期以来的“仇共”、“反中”教育也在台湾社会中形成一种看待大陆时的自我欣赏情结,具体表现为不愿正视两岸之间的政经差异这一客观现实,而是居高临下地恣意指责和谩骂。尤其不可小觑的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政治改革浪潮而来的教育改革在其中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于1994年9月担任台湾“教改会”召集人,经过数年讨论、协商和对各方意见的统筹后于1996年正式提交教改意见书,这标志着台湾教育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于今回溯,这场教改对于推动台湾教育前进和发展固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其改革方向中极为浓厚的“台独”色彩却是它最大的硬伤,也使教改能够真正发挥功效大打折扣。教改希望突破传统藩篱,真正走上台湾化的目标,也就是要将本土化、台湾化作为未来教育的核心价值。民进党2000年上台伊始便开始加速将此理念付诸行动,如拼凑“通用拼音”取代“汉语拼音系统”、实施“本土化教育政策”,强行灌输“台独文化”,鼓吹台湾认同,而根据台湾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同心圆理论”所编撰的历史教育大纲更是人为割裂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历史联系,蛮横地将台湾史、中国史和世界史并列讲述。可以想见接受此种历史观教育的青年学子时间一长将会很自然地把台湾与“中国”同等对待,造成头脑中国族认同的严重错乱,而过去那种还带有些许温情的“台湾意识”也渐次蜕变为彻头彻尾的“台独意识”,流露出赤裸裸的“福佬沙文主义”。

不同价值观主导下的教育完全可以使学生和他们祖父辈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南辕北辙,政治“民粹化”背景下的教育“台独化”为名嘴们在电视节目中就两岸关系大放厥词提供了底气,反过来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年轻观众中的人气并有可能产生选举效应。

同时,来自美国、日本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生名嘴现象的催化剂。从历史角度来看,台湾曾经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老辈台湾人深受日本文化熏陶,大多留学日本,习惯于日式思维,而日本政治中惯有的密室政治和派阀政治的一大特色便是站在最前台的往往只是充当代理人角色,决策讨论也经常在酒馆等非正式场合进行。对于这套政治游戏规则,不论是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还是后来成立的民进党都与其有着很大的耦合性,两党自身都非常熟稔密室商议和派系争斗,为了确保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名嘴言论也成为各政党或政治人物就某一政见向外界试水温的工具。此外,美国将战后台湾树为“反共堡垒”,拨付大量美援,随之而来的则是包括电视脱口秀节目在内的美国流行文化强势进入。美式脱口秀节目不仅满足了政客的曝光需求,而且节目样式和谈话内容也成为一档全民性娱乐嘉年华,各节目之间的党派属性非常鲜明,台湾当今的政论节目和名嘴无一不是美式脱口秀节目的翻版。

最后,也切不可忽视因新一轮全球经济自由化、大陆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以及台湾经济自身转型等因素所导致的两岸发展落差对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世代)观感的强劲冲击。单就两岸经济关系而论,两岸贸易占台湾外贸总额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3%以下急速升至2007年的27%,而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份额也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徘徊在5%以下升至2007年的40%,这表明台湾经济对大陆有着很高的依存度[8]。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之间却产生巨大鸿沟,后者并未跟上前者步伐,大学生和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感受尤深,“世代正义”问题凸显。从2000年至今,台湾的GDP总量增长37.39%,但民众平均薪资却只增长9.4%,也就是说经济成长的3/4并未惠及一般民众。而年轻人更处弱势境地,台湾一般失业率只有4%,但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4%,年轻人的毕业起薪从陈水扁时代的2.7万新台币/年已经降至马英九时代的2.2万元新台币/年,其薪资已退至1997年的水平[9]。年轻人的焦虑在台湾整体民粹氛围下急速转向对大陆的不信任、恐惧和排斥,而这些情绪也成为名嘴们发表利益代言、煽动民气时的所谓民意基础,更是借助这一社会氛围将自己打造为社会良知和民意代表,民粹化和娱乐化后再添道德化。

总体来看,名嘴现象其实是台湾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应该透过其表面言论来审视背后所呈现的社会异化现象。

二、名嘴的分类及其代表性人物

台湾名嘴众多,根据不同标准可将名嘴划入不同区块,也都有各自代表性人物。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一成不变,很多名嘴事实上具有非常大的流动性,可同时在几个区块内自由行走、通行无碍。

从节目形式来看,名嘴大致有两种类型。其一为主持人与名嘴(也就是嘉宾)之间一对一就某几个主题而展开访谈的形式,主持人一般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名嘴。由于此类节目现场人数有限而要求名嘴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实务经验,尤其是在回答涉及两岸和国际局势的有关问题时就很能体现名嘴自身是否有着足够的研究资质作为后盾。“中视”新闻台“挑战面对面 唱旺新台湾”已邀请数次的林中斌先生和经常受邀中天亚洲台“时事求是”的蔡玮先生就属于这类名嘴的代表,两人都是美国名校博士毕业,以研究两岸关系、区域政治和国际关系为学术专长,且都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学术研究辅以实际工作经验使他们的点评分析不仅显得相对客观,也提供了思考两岸关系和国际关系时难得的“他者”视角。其二是主持人与名嘴之间一对多的访谈形式,这类节目一般会邀请少则两位、多则五六位名嘴来就相关话题共同讨论。由于名嘴立场各异,节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名嘴之间的“掐架”,主持人也就需要适时“熄火”、转移视线。据笔者观察,台湾现有电视新闻节目以后一种形式居多,比较著名的有中天新闻台的“台湾顾问团”,台湾即时第四台的“从台湾看全球”,JET综合台的“新闻挖挖哇”,年代新闻台的“新闻面对面”、“新闻追追追”、“年代向钱看”,TVBS的“少康战情室”、“丽文正经话”,三立新闻台的“前进新台湾”、“新台湾加油”、“54新观点”,民视新闻台的“挑战新闻”等节目。

从功能定位来看,不同名嘴对自己参与节目讨论的定位也截然不同。有些较为纯粹地作为一个评论者,谨守客观、中立、以事实为准的评论原则,评论对象也较为集中,在结合自身学养的基础上能够平实讲述,直指问题核心,结论也令人信服。上述林中斌、蔡玮以及郭正亮、沈富雄、张友骅、赖岳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郭、沈两位同为留美博士,都属于术业有专攻人士,回台后在学界、企业、智库和政坛有着长期历练,点评时事能够跳脱比较狭隘的台湾本土立场而从两岸发展这一大局着眼,同时能相应结合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演变来综合论述。张、赖主要侧重于解读两岸和国际间的军事动向、政治博弈,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清楚看到台湾在国际情势中所处的位置。除这几位外,另有赵少康、尹乃菁、黄智贤、郑师诚、康仁俊等或可将他们归为名嘴中的“理性论述派”。与之相反,郑弘仪、廖筱君、吴国栋、徐永明、王定宇等与其说是新闻评论员,倒不如说是和主持人联合将一台“新闻娱乐会”呈现给大家,提供的有内涵的信息量极少,而且评论对象涵盖所有新闻类型,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也毫不顾忌地大胆评述,用词刻薄、语言激越、上纲上线、鼓动民粹、语不惊人死不休,导致评论漏洞百出、混淆视听,这些名嘴可归为“娱乐民粹派”。

从政党色彩来看,名嘴和新闻节目的政治属性更为明显,这既是目前台湾政坛“蓝”、“绿”两方恶斗的现实写照,也是台湾社会“泛政治化”的悲剧后果。以前述所列的新闻节目为例,“新闻挖挖哇”、“挑战新闻”、“前进新台湾”和“新台湾加油”这四档节目的“绿色素”就极为浓厚,部分名嘴与特定节目之间已经形成固定搭配,如吴国栋、徐永明和王定宇三人已经成为廖筱君主持“新台湾加油”每期必请的固定名嘴,而批马、“反中”为民进党做政策辩护也成为贯穿节目始终的主基调。曾任民视董事长的民进党已故“立委”蔡同荣的一番话刻画了他们在新闻中立和言论自由幌子下的高度意识形态化:“我们不允许任何民视同仁,利用民视去鼓吹中国的国家主义。所有民视的节目与新闻内容都要在台湾国家主义大原则下制作。”蔡同荣同时要求记者采访时尽量使用台湾话,不要用“全省”、“两岸关系”、“我们中国人”的字样[10]。“挑战面对面 唱旺新台湾”、“时事求是”、“台湾顾问团”、“少康战情室”和“丽文正经话”等节目则属于中间偏蓝立场,至少在所邀请的名嘴中蓝、绿人数大抵持平,虽立场和观点有异,但整个讨论过程节奏紧凑,不同意见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有助于形成共识。

从学术出身和职业背景来看,名嘴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名嘴毕业于台湾和国外各大学新闻或传媒专业,拥有以记者或电视台、电台主播身份参与新闻工作的不俗资历,较为熟悉台湾新闻环境和政治生态,个别记者还和蓝、绿一些政治人物有着深厚交谊,这类名嘴在节目中一般会被冠以“资深媒体人”或“资深记者”的头衔,他们已经属于职业名嘴;第二类名嘴则是像林郁方、蔡正元、费鸿泰、陈学圣、吴育昇、黄伟哲、蔡煌琅等,他们本身就是“蓝”、“绿”两党的重要“立委”,参与政论节目除了自身的曝光需要外,很大程度上是借机为本党政策辩护;第三类是林中斌、蔡玮、郭正亮、沈富雄等学者型名嘴,既有学术专长,也曾参与政事,淡出政坛后依循“旋转门”而进入大学或智库从事研究,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政治经验而发表评论。相较之下,前两类名嘴言论的党派色彩较为突出,对他们观点的是非对错需要仔细分辨,第三类名嘴则较为专业、深刻和理性,有网友就曾调侃只要有郭正亮、沈富雄和蔡玮参与的节目就显得理性有余、精彩不足。

三、名嘴言论对两岸关系的冲击

台湾地狭人少,新闻资源有限,两岸新闻也就成为各路名嘴争相角逐的主战场,而“统独”、“族群”、“省籍”等台湾内部社会的矛盾都可循此渠道转为涉陆议题,这对于两岸关系来说无形中却有着“减分”作用。笔者试以2014年3月18日有关“服贸”议题而引发的“太阳花学运”为例来说明名嘴言论对两岸关系所产生的冲击。

2014年3月17日,国民党“立法院”初审时宣布《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服贸协议》)已经超过审查期限,将直接送“立法院院会”备查。马英九也希望6月前《服贸协议》审查能通过并借此坚决夺回议事主导权。3月18日晚,近200名学生以“反服贸黑箱”的名义打破“立法院”议场侧门玻璃,冲进议场,拆下由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立法院”牌匾并肆意踩踏。在攻下“立法院”后,学生提出四点诉求:立法院长王金平必须在21日中午前否定国民党“立委”张庆忠强行宣布《服贸协议》通过的正当性;要求马英九21日中午前针对退回《服贸协议》进行回应;马英九应于本会期内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使以后对两岸协议可以有公开和公平检视的机会;条例通过之前,所有的两岸协议都应该终止[11]。但社会运动易放难收,学生很快在3月20日将其诉求改为“将服贸退回并终止和中国大陆的任何经贸协议”,而在23日更是要求“召开公民‘宪政’会议”,当日夜间攻占“行政院”,并扬言在30日组织宣称将会有50万人参与的“凯达格兰大道”示威活动。对于学生们不断拉高价码之举,有人就评论“‘服贸重审’上纲到‘反服贸’,已不再是程序正义的诉求,乃牵涉到台湾经济何处去的实质立场”[12]。整场学生运动直至4月10日晚6时“光荣退场”,创下台湾历次学生运动历时与规模之最。

学运之所以会爆发,要因有四:“岛内‘独派’势力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反扑’”、“掺杂了岛内民众对马当局施政的不满情绪”、“撩拨了岛内固有的统‘独’矛盾与族群分歧”、“刺激了部分岛内民众对两岸关系及台湾未来走向的恐慌与焦虑。”[13]当马英九、江宜桦、张家祝等党政高层亲上火线解释《服贸协议》的利弊,试图消解民众疑惑时,多数新闻节目中的名嘴犹如亢奋之野兽,好似找到攻击目标,信口开河,不管《服贸协议》生效后将会给台湾经济带来的正面效益,而是一边倒地挺赞学生。整体舆论氛围的倒戈也从一个侧面推波助澜,使学生“从反黑箱作业——退回服贸——先立法、再审议——召开公民‘宪政’会议,一步步拉高到‘宪政’政治的最高层面”[14]。此次学运当然和台湾当局工作不力有关,但名嘴在学运过程中的言论也实有其负面影响。

其一,一味迎合民众反马情绪,将学生营造为无辜、正义、合理、遭到公权力施暴的弱者形象,赞许学生实已脱序的行为乃公民意识觉醒和为民代言。对于学生抗争过程中的种种不端,绝大多数名嘴在评论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盛赞他们实属不得已,不仅不应事后追究,反而应重点针对公权力的所谓滥用问题进行究责,而3月30日数十万人上“凯达格兰大道”最后能够较为平静结束也被媒体和名嘴齐声赞贺。

自3月18日晚学生攻占“立法院”,前述各档新闻节目便开始对学运进行同步直播,每期节目中都会邀请不同政治谱系的名嘴同台登场,而数量多寡和声势大小也能反映出该节目所代表的声音。中天新闻台、TVBS新闻台所邀请的名嘴基本能够做到“蓝”、“绿”持平,主持人在讨论过程中对于名嘴之间的不同观点也能适时把控,保证讨论的流畅,重点在于他们肯定学生运动合理成分的同时也严厉谴责学生的“暴民”行为和民进党在运动背后的操控,林郁方、蔡正元、吴育昇、唐湘龙、邱毅在所参与的各节目中都表现得极为突出,其中蔡、吴两位“立委”名嘴也因为他们面对学生的要求和诘问时不妥协而获称赞。反观三立新闻台和民视新闻台的新闻节目则呈现“倒马、反中、搞台独”的一边倒情势,不问是非,先对政府行为大批一通,褒奖学生行为的正当性,将《服贸协议》视为大陆侵蚀台湾经济自主性的“木马屠城记”,甚至有的名嘴还认为台湾即使没有大陆市场也有其他国家可以进行贸易往来,眼界极为狭隘。

其二,将服贸议题政治化、标签化,指斥马英九政府“卖台亲中”,将国民党“立委”视为凌驾民意而唯“马(英九)意”是从的渎职“立委”,而对民进党在3月17日之前在“立法院”内讨论服贸问题时霸占主席台的杯葛行为和此后运动中对学生的纵容视而不见、有意袒护,更将为何要支持学生运动上升至因两岸政治制度之间差异而产生的“国安”考量,以意识形态的有色眼睛抹黑大陆,不顾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都要融入世界市场的这一历史大势。若细究名嘴们的“反服贸”言论,不论是法理还是事实都难成立,很大程度上乃“想象中的恐惧”。

其三,民粹社会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很难容下不同声音,非黑即白取代宽容妥协,不同意见被以各种名义压制,而参与运动的群众犹如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笔下的“乌合之众”,他们不仅需要发泄热情,而且更需要“卡理斯玛”式人物充当他们的引路人和精神领袖,本次学生运动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民粹特质。在运动过程中,林飞帆、陈为廷这两位学运领袖迅速爆红,被媒体誉为“帆廷二神”,名嘴在节目中更是将此二人捧为台湾新一代青年的样板和标杆。对于部分“挺服贸”的民众、学者、官员、国民党“立委”和名嘴,则将他们一律打入另册,从“统独”立场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们是否爱台湾及其背后的动机,出现社会动荡时不是去想着如何凝聚共识、弭平分裂,反而是更加不负责任地制造对立与仇恨撕裂社会。

四、余论

从职业角度来理解,名嘴作为新闻从业人员首先是一名评论者,他所要做的工作是运用相关知识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闻当事人进行公正、客观的点评,以此帮助观众了解新闻真相,增进公众的认知程度。为了使点评更加到位,名嘴势必也会仿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的记者那样亲自调查或运用各种渠道获得第一手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内公之于众,这无可厚非,也是新闻自由(Freedom of Press)和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的体现。如果说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自由权利,那么,新闻自由则是一项“制度性基本权利”(An Institutional Right),主要目的是给予新闻媒体一种基本权利的保障,以使新闻媒体能发挥其应有的制度功能。

但是,自由、真实与良善密不可分,自由不是可以肆意妄为、没有任何边界可言。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背后其实还包括从业者所应承担的伦理责任,在新闻业中,伦理的问题无从逃避,自由是一项核心价值,而责任亦然。人作为理性动物,其行使自由权利的同时也应注意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名嘴作为公民当然享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也是名嘴的基本权利,但其作为新闻人的身份已使他有别于普通公民。他比一般民众拥有就某一具体事件或新闻当事者更多的知识储备,具备其他人很难相比的表达平台,在享受言论自由时也就应担负更多责任,尽量将事实呈现在观众面前,从社会正义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中肯评价,审慎评估其利弊得失,成为站在时代潮头的“清醒者”,而不是指鹿为马、带着先天性偏见和意识形态成为一党一派私利之傀儡,利用公共平台散播错误信息和民粹言论,制造社会紧张气氛。

1993年,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有线电视法》,“台湾电视新闻进入多元化、现代化自由竞争时期”[15];到2000年,台湾新闻专业频道多达11个,“新闻频道和财经频道成为电视媒体主流之一”、“电视新闻成为政党争夺统治台湾的攻防重要阵地”[16]。商业力量的恶性竞争带来更多低俗化的内容,政治力量博弈则导致内容的民粹化倾向。

台湾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社会,这既是台湾社会的精彩之处,也是台湾民众引以为豪的地方。多元化就是指“承认每个人的独特性,并承认每个人在资讯充足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认知与价值判断。它意味着一种不论大小、相互平等的个体关系和政治环境”[17]。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也曾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而一个允许多元因子自由发展的社会照理应该有着开阔胸襟和宽容心态,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精辟地指出:“宽容从没有挑起内战,偏执却造成尸横遍野。”[18]今日台湾的民粹氛围如此高涨,短视政客难辞其咎,而名嘴们和其他新闻工作者难道不应有所反思、最大限度发挥其本应有的“社会矫正”功能吗?这不仅限于台湾,新闻人的责任意识和伦理维度是全球范围内所有从业者都应省思的重大问题。

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当今,两岸携手、共同发展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对于名嘴言论不可全听也不可偏听,毕竟名嘴言论背后还是有着一定的民意基础。笔者认为根本之道还是在深化两岸互信的前提下增进对台湾社会民意的了解,而这“有助于化解敌意、消除疑虑、增进感情、顺利处理相互关系”[19]。

[1] 郝伯村.我们不能容许街头决策,也不能容许名嘴治国[EB/OL].[2014-05-29].http://www.chinanews.com/tw/2014/05-11/6156683.shtml,.

[2] 陈飞宝,张敦财.台湾电视发展史[M].福州:海风出版社,1994:106.

[3] 李金铨.电视文化何处去?——处在中国结与台湾结的夹缝中[J].中国论坛,1987(289):121.

[4] 张铭清.海峡两岸新闻与传播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518.

[5] 郑贞铭.匡正媒体乱象需全民共同体会、行动![EB/OL].[2014-05-29].http://www.fubon.org/vMedia/index.asp.

[6] 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201.

[7] 钮汉章.台湾地区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51.

[8] 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62.

[9] 马军.台湾学运:世代焦虑还是政治斗争[J].凤凰周刊,2014(12):58.

[10]蔡同荣.民视面临新挑战[J].民视通讯,1997(6):50.

[11]胡本良.《服贸协议》审查引发台政坛风暴[J].台湾周刊,2014(11):3.

[12]郭正亮.进退两难的“太阳花”[J].台声,2014(4):49.

[13]曾润梅.透视岛内的”反服贸”抗争[J].台湾周刊,2014(13):6.

[14]周天柱.关于“反服贸”学运的若干思考[J].台湾周刊,2014(15):5.

[15]陈飞宝.当代台湾传媒[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41.

[16]陈飞宝.台湾电视新闻发展脉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7):70.

[17]张海鹏,陶文钊.台湾史稿:下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880.

[18]伏尔泰.论宽容[M].蔡鸿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30.

[19]陈孔立.两岸僵局下的思考[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68.

[责任编辑 彭国庆]

2014-06-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112010202).

吴 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两岸关系研究.

G219.29

A

1009-3699(2015)01-0087-06

猜你喜欢
名嘴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央视名嘴儿李瑞英:爱孩子就要让他自己走
不谈政治的政治智慧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客观评论台湾「名嘴」
“鱼翅宴”引爆台湾名嘴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