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服务对羞怯者心理与社会交往的影响

2015-03-18 15:54卞玉龙高佳琳高峰强
关键词:网络服务社交个体

卞玉龙 高佳琳 高峰强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社交网络服务对羞怯者心理与社会交往的影响

卞玉龙 高佳琳 高峰强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社交网络服务是计算机中介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羞怯者更偏向于使用社交网络服务进行交流。然而关于社交网络服务对羞怯者社会互动的影响却有不同观点:部分研究者认为网络会恶化羞怯者的社交问题,并导致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失范等不良后果;但也有研究显示社交网络服务对于促进羞怯者的同一性发展、提高其社交技能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效应。不仅如此,对社交网络服务的合理利用还可以为治疗社交障碍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但要进一步明确社交网络服务的角色,仍须从多角度开展更为深入和细化的研究。

社交网络服务;羞怯;心理;社会交往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中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已经从最初的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发展到更为丰富的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简称SNS)。作为CMC一个新兴的重要成员,SNS正在不断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对羞怯者也不例外。但SNS的使用对羞怯者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关于SNS所扮演的角色,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维持关系障碍的逃避机制[1],也有人将其视为人际关系建立的促进工具[2]。

一、社交网络服务的心理学特点

(一)什么是SNS

SN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个人在一个有界系统内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账户,在此可以生成联系人列表,个体可以与其他用户分享信息,也能查看系统内自己以及他人建立的联系人名单[3]。SNS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社交功能(包括电子邮件、实时消息、发表留言和评论、加入团体以及组织社交聚会等),从而为个体与其他用户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搭建新的平台,帮助他们拓展社交网络。Rideout等发现青少年25%的上网时间是在使用SNS,而且其中约40%的青少年每天要花上1小时左右[4]。SNS能获得如此青睐可能与其特点有关。

(二)SNS的心理学特点

以SNS为中介的网络交流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环境。参考McKenna等人的观点并结合已有研究,可以归纳出网络社交区别于面对面(Face to Face)社交方式的四个心理学特点[5]。

第一,匿名性。这是网络社交最重要的特点,通常指缺乏可识别性。但这种匿名只是相比面对面交流而言,有时并非完全缺乏可识别性,所以网络社交的匿名性更多的是指视觉匿名。匿名性容易导致“在线去抑制”,将人们从现实社交的规范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二,过滤性。网络社交主要基于文本和符号,视听等感官线索在很大程度上被过滤掉,导致其在交流中的重要性降低。

第三,控制性。网络社交中个体能更有效地控制社交过程,包括交流对象与话题的选择等。此外,由于在线交流具有异步性,因此用户可以对所回复信息进行斟酌和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从而更好地控制自我呈现。

第四,检索性。SNS中大量的在线人数和高效的搜索工具,对于发现志趣相投的目标个体和群体非常有效,用户足不出户就能结识他人,提高了社交的目标性和效率。

二、羞怯者的线上互动偏好

羞怯是指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产生的不适感或者抑制,表现出对消极评估的恐惧,并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6]。SNS为人际互动提供了一个可利用的空间,但羞怯者更偏爱通过SNS来建立和发展同伴亲密关系,即“线上互动偏好(Preference of Online Social Interact)”[7]。因为根据社交补偿假设,内向、羞怯或社交焦虑的年轻人会将线上社交作为“社会补偿”的一种形式[8],在匿名环境中,这种“社会补偿”为更多内向和羞怯的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露的机会,补偿其低弱的线下社交,所以他们感觉到在网络环境中交流更为舒服,并将其视作一种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形成友谊的方式。

羞怯者产生这一偏好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网络环境能降低羞怯者的羞怯感。Stritzke 等从多方面比较了羞怯和非羞怯者在线上和线下环境中对羞怯的感知,结果表明,在线上环境中,两个群体在羞怯相关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比在线下环境中要小7倍,在拒绝敏感性、主动交往和自我表露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无差异[9]。结合McKenna等人的观点,网络社交可能从三方面降低羞怯感。第一,匿名性创造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使羞怯者敢于表露私密信息,作出情感反应,而不用害怕遭到消极评价[10]。第二,减少消极体验。网络环境通常能滤去面对面互动中隐含的消极视听线索,从而降低羞怯者探测到消极和抑制性反馈线索的体验,促进其社交行为。第三,提升社交中的自信。许多羞怯者并不缺乏社交技巧,而是缺乏信心,SNS基于文本的交流方式能提升羞怯者在表达上的信心,便于他们优化印象管理,建立良好形象[7]。

三、SNS对羞怯者社交的影响

SNS对羞怯者的吸引力会对羞怯者的社会交往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取向。

(一)消极取向观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带有较强的消极色彩。Kraut等指出网络作为一个孤立、虚拟的环境,将对真实世界产生消极影响[11]。由于网络社交替代了大量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因而它被视为一种最能疏远彼此的交流模式。Henderson等还提出了一种弱化模型,认为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羞怯水平的提高有关[12]。Prezza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网络使用的增加与孤独感、抑郁感的提高呈正相关,还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交退缩和社会隔离[13]。因此,对于转向网络的羞怯者来说,网络更像是维持个体关系障碍的一种逃避机制,先存的羞怯及社交退缩还会延续和恶化,并在其他诸多方面对羞怯者造成消极影响[14]。

从已有研究来看,除了可能增加孤独感和社交退缩,人们对网络社交的担心还有以下几方面:

(1)导致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关系成瘾也称网络关系依赖(Internet Relationship Dependence),指过度使用网络交际功能,沉迷于在网上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而忽略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导致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15]。羞怯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形成网络关系成瘾,因为线上羞怯感的降低会促使这种依赖性增强[16]。这使得羞怯者花更多时间与陌生人形成弱联系,而损害了与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强联系。

(2)引发社交中的反规范行为。个体在网络欺负中扮演的角色与现实欺负中的角色是相似的,羞怯者通常是现实欺负中的频繁受害者,同时他们也常遭受网络欺负。不仅如此,网络环境的高匿名性和低社会临场感是有风险性的,由于羞怯者具有较高的内隐攻击性,因此在这种去抑制性环境中容易采取冲动的反规范行为,反而成为网络攻击行为的实施者[17]。

(3)损害线下人际关系。羞怯者更倾向于线上表达、交流消极情感和体验[18]。Coyne的抑郁理论指出,交流过多的消极情感会导致他人的回避。由于SNS中联系的朋友与现实中的朋友往往存在交集,因此羞怯者在SNS中交流消极内容的倾向可能使自己的线下友谊步入险境。与此同时,羞怯者本身也更容易受到这种消极情感和体验的负面效应影响[19]。

上述研究显示了网络社交工具的消极影响,但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对SNS和羞怯者社交之间关系的揭示不够深入,尤其是并未深入探究其内部的因果关系和潜在的调节因素。因此,还要更谨慎地去看待这些研究结论。

(二)积极取向说

随着研究推进,越来越多的结论显示SNS可以从许多方面对个体的社交起到积极作用。社交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认为,网络交际补充和扩展了传统的面对面社交,提高了沟通效率[20]。由于SNS包含多种类型的交流工具,所以通过SNS来扩大和提高人际关系正成为一条合适的途径或一项必要的社交技能。SNS对不同类型的人都可能产生积极效应,对于高社交性个体,SNS被用于进一步拓宽和优化人际网络,支持“富人更富”假设[1]。而对于羞怯和社交焦虑的个体,SNS也提供了更多发展友谊的方式以满足其社交需求。如果羞怯者能有效地使用SNS进行交流,将有利于获得令人满意的、持久的人际关系。因此SNS也可能通过某些积极的促进机制使羞怯者受益,这种受益可归纳为促进同一性发展和改善人际关系两个方面。

1.促进青少年同一性发展

首先,使用SNS有助于自我同一性探索和自我表达。同一性发展问题是青少年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而羞怯、社交焦虑的青少年比其他被试者更喜欢在网上进行同一性实验[21],主要方式包括同步聊天、社交网站和网络游戏。这是因为:第一,在使用CMC发送消息时,羞怯者会以一种与外向、高社交能力的人相似的状态进行交流[22],这有助于羞怯者表达不同的自己并从更多类型的交流者那里获得认可,从而探索同一性;第二,羞怯者可以借助于社交网站和博客进行自我呈现和探索,特别是当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在现实中难以启齿时,SNS为他们进一步发展、评价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3];第三,网络上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有助于心理成熟,青少年用户可以通过体验自我在不同身份间的灵活转换探索自我的不同方面,从而获得这种成熟。

其次,SNS还可以帮助羞怯的青少年建立群体同一性。羞怯者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融入群体,这将严重影响个体的自尊,降低价值感和归属感,使得群体同一性难以建立和发展。而通过SNS,羞怯者可以直接在网上寻找期望的群体并且不需要担心面对面交流中可能遇到的拒绝和尴尬。一旦找到了相似的他人,群体同一性在线上会比在线下更快地发展,而且在网上体验到的支持和积极强化可以激发羞怯者在现实世界中发展群体同一性。

2.促进人际关系发展

多数人认为SNS促进了与朋友间的相互了解,并扩大了朋友圈。羞怯者也藉此寻找朋友、建立友谊以提高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互动,从而改善在面对面环境中遇到的困境。SNS促进羞怯者发展人际关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首先,增加的自我表露促进了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发展。羞怯者社交补偿的动机会导致他们在网上忽略自身的内向性,进行较多的自我表露。而且,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导致了比线下交往中更迅速的自我表露,从而加快了人际关系的建立[24]。

其次,SNS提高了羞怯者的社交技能。第一,控制性特点弥补了羞怯者的社交技能。羞怯者不仅有更多的方法来调整自我呈现,而且SNS交流时间上的异步性,弥补了羞怯者面对面交流中由于时间压力而产生的交流困难。第二,寻找社交信息的能力增强。SNS中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个人信息(个人兴趣等),使羞怯者比面对面交往中更容易找到足够的话题。第三,SNS的长期有效使用有助于线上发展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有效转化到线下社交中[23]。

再次,SNS打破了交往中同质性的局限。友谊中的同质性过程是指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羞怯者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建立友谊,但其中大多也是羞怯或社交退缩个体,可能无法有效促进彼此提高社交技能或拓展人际关系网络。但网络交往中同质性的重要性减弱,这使得羞怯者可以与更多不同类型的、有较高社交能力的人建立友谊,这有助于提高社交技能和改善人际关系。Mesch等对近1000名以色列青少年进行家庭访谈后证明了这一点[25]。

最后,SNS可以促进羞怯者的异性交往。羞怯者与异性交流时容易紧张或退缩,SNS为他们提供了交往的工具和平台。张德岐研究表明,对异性关注程度越高的羞怯青少年,网络的社交使用也越多[26]。而且陌生异性之间在网络交流条件下会比面对面中建立更多的相互了解和更积极的印象。所以McKenna等将网上的约会环境描述为“一个相对无威胁的环境”[5],羞怯者能避免面对面环境下的紧张和尴尬,自由大胆地与异性交流,提高了结交异性朋友的可能性。

四、影响SNS在羞怯者社交中效应的潜在因素

上述两种观点表明,SNS对羞怯者产生的效应存在分歧,这可能意味着SNS所产生的效应不是单一的。要明确SNS所扮演的角色,还要考虑一些调节变量的影响。

①人际关系类型。不同的人际关系受SNS的影响不同。使用网络社交有助于形成更多的线上弱联系,但未必能增加线下强联系中有效的社会支持。Levi等在对比了羞怯者Facebook中和Facebook外的友谊后证明了这一点[27]。②SNS类型。在考察SNS对羞怯者的影响时,发现有些网络服务(如网页游戏)容易避免社交,降低友谊质量;另一些服务(如交流工具、即时消息)则有利于促进联系,提高友谊和浪漫关系质量,从而分化出不同效应。③线上交流内容的类型。线上交流内容的类型调节了羞怯和孤独感之间的关系[18]。交流越消极的情感和体验会起到恶化作用,使羞怯与孤独感之间的联系越强,可能会损害同伴关系。④性别因素。Chak等发现男性羞怯者在面对面交流和线上交流中都常常不顺利,所以更可能选择甚至沉溺于网上娱乐放松[28]。其他研究者发现女性羞怯者更偏好使用SNS与朋友交流,对于社交服务功能更容易形成依赖,另外,有较高社交焦虑水平的男孩若能有效参与线上交流会提高友谊质量,但这在女孩中并不明显[29]。

五、SNS的潜在干预功能

羞怯者对社交情境存在恐惧和焦虑感,通常回避社交情境,较少进行自我表露,甚至避免眼神接触,他们比低羞怯者更为神经质和孤独。因此,羞怯者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风险较大。研究者已经发现SNS的合理使用能对羞怯者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积极的效应能否应用于干预实践中呢?

网络交流工具在心理干预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Titov等的一项研究检验了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疗法在社交焦虑治疗中的有效性[30]。研究将105个患有社交恐惧征的被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中,实验组中进行四个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治疗项目,疗程结束后效果显著,证明了基于网络的交流在治疗一般心理问题中的效用。

另一个体现干预功能的重要方面,是能否通过网络交流的合理使用来帮助羞怯和社交焦虑个体缓解面对面社交中的困境。Amichai-hamhurge等提出了通过网络帮助这类人群在面对面社交中逐渐对抗社交焦虑的四阶段步骤,包括:①仅基于文本进行交流;②同时使用文本和视频(通过网络摄像头)进行交流;③使用语音和视频进行交流;④面对面交流。Amichai-hamhurge等认为,这一过程显现了网络的潜在价值,人们不仅能学习新的社交技能用于网上交往,也可以在面对面交往中去利用这些新技能[2]。

SNS的潜在干预功能还可以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个体提供空间、温暖、安全和理解。事实上,这与心理治疗提供的环境是相似的,个体可以在网络中重新修整过去并且尝试不同的选择。网络也同时提供了一个有助于个体休息和松弛的环境,可以舒缓压力感。另外,网络为青少年放松地讨论那些尴尬或者禁忌的主题(如两性问题和青春期生理变化)并寻求相关的建议、信息和支持提供了平台,因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青少年消除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考虑到羞怯者往往避免透露私人信息或者不愿主动寻求心理援助,所以SNS的干预功能将对羞怯者尤其有价值。

六、未来研究取向

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SNS与羞怯之间关系的探讨仍然匮乏,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关于网络社交对羞怯者发展人际关系来说是一种逃避机制还是一种促进机制一直存在分歧。要想澄清这一分歧,通过纵向研究揭示SNS对羞怯者心理和社交的长期影响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线上习得的社交技能对线下社交的影响,以及线下羞怯和孤独水平跨时间的改变等。另外,从发展差异的角度来消除这一分歧也是一个研究取向。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SNS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这对于明确SNS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特点以及揭示SNS使用对人格和社会生活的长期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以往研究中忽视了SNS和羞怯类型的进一步划分,这不仅导致研究结果多样化而且缺乏对比性,还可能掩蔽一些真实结果。未来研究应更注重考察不同类型的SNS对社交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进一步考察羞怯的不同亚型也是必要的。许多研究者均对羞怯类型作过进一步划分,Xu等还区分了中国儿童的三种主要羞怯类型:面对陌生人的羞怯、焦虑型羞怯和调节型羞怯[31]。但不难发现,前述引用的研究只考虑到了羞怯程度的不同,而忽略了羞怯类型的差异。因此,未来研究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细化的研究。

最后,揭示SNS与羞怯关系的本土化研究也亟待开展。SNS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该领域现有研究多为国外学者完成。另外,中西文化在个人-集体主义这一重要文化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别,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国家主要是个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鼓励自由发展人际关系,其中的个体更擅长建立圈外社交关系;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忠诚度,其中的个体倾向于分化群体外的成员,更多地同群体内的少量成员建立和维持一种深层关系[32]。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的SNS使用和网络交流可能具有自身特点。同时,与西方研究中常见的羞怯不同,调节型羞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能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调节型羞怯通常与群体取向是一致的,可能会阻止儿童在群体中表现得太过大胆、自信和突出。虽然焦虑型羞怯与同伴拒斥和社交焦虑相关,但调节型羞怯与同伴接受是正相关的,这体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羞怯的独特性[33]。因此,国外研究结论能否推广到中国文化背景中还需要通过本土化研究进一步验证。

[1] Kraut R, Kiesler S, Boneva B.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1): 49-74.

[2] Amichai-Hamburger Y, Furnham A. The positive net[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7, 23 (2): 1033-1045.

[3] Boyd D M, Ellison N B.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13(1):210-230.

[4] Rideout V J, Foehr U G, Roberts D F. Generation M2:media in the lives of 8- to 18-year-olds[M]. Menlo Park, CA: The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2010:11-20.

[5] McKenna K Y A,Fitsimons G M. Can you see the real me?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Jou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1):33-48.

[6] Henderson L,Zimbardo P. Shyness as a clinical condition:the Stanford model[M]//L Alden,R Crozi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ocial anxiety. Sussex: John Wiley & Sons,2001: 431.

[7] Pierce T. Social anxiety and technology: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versus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among teen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 25(6):1367-1372.

[8] Peter J, Valkenburg P M, Schouten A P. 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5,8(5):423-430.

[9] Stritzke W G K, Nguyen A,Durkin K. Shyness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a self-presentational perspective[J]. Media Psychology, 2004, 6(1):1-22.

[10]Bonetti L, Campbell M A, Gilmore L. The relationship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with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online communication[J].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0, 13(3):279-285.

[11]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9):1017-1031.

[12]Henderson L, Zimbardo P. Encyclopedia of mental health[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497-509.

[13]Prezza M, Pacilli M G, Dinelli S. Lonelines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a group of Roman adolescen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4, 20(5):691-709.

[14]Sheeks M S,Birchmeier Z P. Shyness, sociability, and 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7, 10(1): 64-70.

[15]Ebeling-Witte S, Frank M L, Lester D. Shyness,internet use and personality[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7,10(5):713-716.

[16]Orr E S,Sisic M, Ross C.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on the use of Facebook in an undergraduate sample[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9, 12(3): 337-340.

[17]李薇娜. 害羞对攻击性的影响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41-46.

[18]Laghi F, Schneider B H, Vitoroulis I.Knowing when not to use the internet:shyness and adolescents’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ons with friend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1):51-57.

[19]Ladd G W, Kochenderfer-Ladd B, Eggum N D.Characterizing and comparing the friendships of anxious-solitary and unsociable preadolescents[J]. Child Development,2011,82(5):1434-1453.

[20]Birnie S,Horvath P.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internet social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2, 7(4):13-27.

[21]Valkenburg P M, Peter J. The effects of instant messaging on the quality of adolescents’ existing friendships: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9, 59(1):79-97.

[22]Maldonado G J, Mora M, Garcia S.Personality, sex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 mediated through the internet[J].Anuario de Psicologia, 2001,32(1):51-62.

[23]Subrahmanyam K, Reich S M, Waechter N.Online andoff-linesocialnetworks:useofsocialnetwork-ing sites by emerging adults[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6):420-433.

[24]Brunet P M,Schmidt L A. Are shy adults really bolder online? It depends on the context[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8, 11(6):707-709.

[25]Mesch G S,Talmud I. Similarity and the quality of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 in Israel[J].Journal of Reseach on Adolescence, 2007, 17(2):455-466.

[26]张德岐. 中学生羞怯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10:36-40.

[27]Levi R B, Debra L O. Shyness and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27(7): 873-889.

[28]Chak K, Leung L. Shyness and locus of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use[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Multimedia and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and Society,2004, 7(5) :559-570.

[29]Desjarlais M,Willoughby 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computer use with friends and friendship quality:support for the social compensation or the rich-get-richer hypothesi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5):896-905.

[30]Titov N, Andrews G, Schwencke G.Shyness 1: distance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over the internet[J].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 42(7):585-594.

[31]Xu Yiyuan, Farver Jo Ann M, Chang Lei.Moving away or fitting in? Understanding shyness in Chinese children[J].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07,53(4):527-556.

[32]Cho C H, Cheon H J.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interactivity on corporate web site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 and South Korea[J].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5,34(2):99-115.

[33]Xu Yiyuan, Farver Jo Ann M, Yu Lidong.Three types of shyness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the relation to effortful contro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97(6): 1061-1073.

[责任编辑 彭国庆]

2014-06-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SH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YJC190009);2013年度山东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3GSF11802);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编号:BS2012DX040).

卞玉龙,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B849

A

1009-3699(2015)01-0081-06

猜你喜欢
网络服务社交个体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网络服务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网络服务者在侵权法中的应用分析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网络服务行为的可罚性
网络服务安全效率两相宜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