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超越文本,碰撞情感—浅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2015-03-18 12:26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广塘小学吴兰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8期
关键词:品社品德与社会品德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广塘小学 吴兰英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德与社会课应该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掌握,并确立道德认识的标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社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品社课回归生活,是搞好品社课教学的前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表象阶段,感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尽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情境,运用直观性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

三、多样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室外教学实践。在学习《到操场上去看看》这一课时,我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上课,通过玩游戏的活动形式,让他们真切地体验辨别方向的乐趣。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了两个游戏活动环节,一是辨方向比赛,二是校园寻宝。通过这次的室外教学,同学们真真正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二,模拟社会实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鼓励学生依照生活里的真实物象,做出模拟表演。学生在可爱、逼真的表演中会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增加了知识技能训练,并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第三,校外社会实践。在学习《学校周围有什么》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在假日和父母一起去学校周围参观或走向街头以调查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并做调查记录,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清楚地了解学校周围的社区。

四、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教育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品社课中,德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买卖中的道德》就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 要讲道德诚信,懂得小学生应该从自我做起,讲究买卖中的道德,努力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与自己的父母到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买东西的经历,大多数学生也曾经自己独立到小卖店买过零食,或结伴到住家附近的超市购买过一些学习用品。在这些购物过程中,他们的某些行为处于无意识状态,对于买卖中无论是商家还是买家的道德问题没有特别注意过,他们自己在买卖活动中出现的行为,无论是正面行为或是负面的行为,也都仅仅是儿童心理特点所自然反映出的一些无意行为。这些正面或负面行为的自然流露,大多是潜移默化地受家庭中长辈 的影响或社会上成年人的感染。因此,我尝试着让学生课前到附近的购物场所调查采访顾客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一些商家在经营过程中或维护信誉或缺失诚信的事例。教学时我从热点新闻导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运用讲故事,观小品,看录像,接受现场采访等形式,采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 ”“辨一辨”“想一想”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

五、身正为范,感染学生的良好行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放下“为师”的架子,摈弃专制,发扬民主,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力求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力求让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见到纸屑主动捡起,那么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能俯下身子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真正达到教育的民主,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说来,在品社课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来自生活,生活即为教学”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体的舞台,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能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真正实现品德和社会的紧密相连,实现品社课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猜你喜欢
品社品德与社会品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培养爱国情怀 争当文明主人——《品社》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你在心口难开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