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
季妍,李晓兰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切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道德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可从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氛围等途径入手。
关键词:农林院校;生态文明观;大学生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7-0007-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is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as wel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cludes the basic knowledg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Ways 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volved in building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practice and creating cultural atmosphere.
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全局出发,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部署,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看到,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引领,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有效途径。在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方面,高等农林院校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农林院校应适应时代要求,将生态文明观教育纳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规划的新内容,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新实践下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仅在人口数量上对地球具有影响作用,还在使用和消费能源及其它资源的数量方面对地球的承载能力有着制约,而生态系统自身的更新和废弃物的吸收决定了这种承载力的极限。人类活动一旦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致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应该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统一,是“发展性”与“可持续性”双赢的最好诠释。生态文明则顺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趋势,是人类伦理观的一次飞跃。生态文明观强调改变“人类中心论”的错误观念,重新树立人类的生态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利,倡导人类与之共同分享地球资源,和谐共生,促进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纪元,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大学生是新时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必将承载着建设美丽中国,重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和谐统一的重大使命。通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普及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增砖添瓦,最终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是否具备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如何践行生态文明观,如何规范生态行为等方面,均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2]根据这个理论,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以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以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具体来说,首先,生态文明观反映了人们追求生态生活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其次,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类活动要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一致,这就要求人的活动必须以维持自然资本存量为限制,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最后,生态文明观注重精神富足,使个体在生命的意义里感悟地球,体现了一种新的人生观。大学生通过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爱护环境,尊重自然,关爱社会,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切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创新型人才。高等农林院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发农业技术,培养农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林院校生源总体不足,学生总体素质普遍不高,致使农林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诸多困难,造成了社会工作中农林类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为此,高等农林院校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人才。发展现代农业应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的契机,以有益于促进生态发展为驱动力,让农业生产者摆脱盲目追求生产效益的错误观念。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现代农林专业人才的主渠道,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最终具备生态价值观念,是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农林院校应将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教育,利用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培育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生态文明行动,为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
所谓生态文明观,是指一种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思维方式,它在思想意识领域倡导人们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应以长远利益为重。人类与自然相互依赖、共生共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因此,人类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报答大自然的恩赐,珍爱自然万物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哲学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但又离不开自然界,二者是相互依赖的有机统一整体。通过这一阐述,我们得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依据。当代大学生普遍对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方面的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生态文明的含义、历史演变、作用等。通过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获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处的基本理念,从而正确指导自身生态行为。
2.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将生态文明观教育纳入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从道德角度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生态观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首先应使大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另外应从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从伦理道德上对生态文明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培养起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树立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意识,唤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承担保护生态、维护地球的道德责任。
3.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寻求德法并举的社会约束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具体在生态和环保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3]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应适应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走上法治化轨道。当今社会,部分丧失道德操守的人由于利益驱使,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甚至无视法律法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正是缺乏法律意识造成的后果,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法制教育迫在眉睫。开展法制教育应从高校抓起,即通过法律课程等传授大学生以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常识,帮助其明确生态权利、生态义务,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从而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法律素养和整个社会的法制文明程度。
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课程体系的建设。
将生态文明观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高校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体系,创造性地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首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思政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专题教育,要在现有模式上有所创新。通过成体系的课堂教学,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将生态文明观教育与道德、法制、时事政治相结合,传递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价值目标,丰富德育内容,内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念。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本质,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珍爱自然、善待自然。
其次,农林院校可以利用已开设的农林专业课程,如农业生态学、林业工程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等,将生态科学方面的知识有效地融入各个专业学科和领域,做到在差异的内容中呈现同样的生态价值观。这样,学生通过农林专业课程,不仅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丰富,同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另外,高等农林院校还需针对非农林专业学生开设包含更多生态科学的选修课程,如园林艺术、花卉栽培与观赏、绿色农业等,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思维,从而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2.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环节。
学校可以依托校园和社会资源,用生态文明观指导大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实践活动。首先,重视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植树节等一年一度的环保节日开展重点宣传活动,使生态宣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第二,组织校内实践活动。如开展生态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比赛、生态问题研讨会等,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热情。第三,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利用农场、林场、森林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载体,使学生在户外实践中融入自然,学以致用。第四,联合政府环保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和环保企业开展主题活动。例如环保政策解读会、环保科技展览等活动,使学生紧跟国家政策要求,了解生态前沿动态;最后,要重点鼓励大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围绕生态建设课题进行宣传、调研,使他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生态文明价值。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从积累生态理论转变为付出真实的行动,弥补生态体验缺乏的现状,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一种内化了生态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营造农林院校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要步骤。学校既要传播生态知识,指导生态实践活动,还应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为学校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搭建强有力的背景支撑。农林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校园中努力营造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润物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首先,坚持环境育人。农林院校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其校园环境建设应成为生态校园的典范。同时,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也要倡导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生态育人的管理环境。总之,以生态文明观念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内管理服务,可以有效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其次,应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校园生态文化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使大学生逐步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生态价值理念;最后,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倡导绿色消费。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之一,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实践。农林院校应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念,杜绝奢侈浪费,倡导追求高层次的道德消费与精神消费,使校园中处处洋溢着敬畏自然、珍惜资源、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农林院校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各农林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从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氛围等重点入手,深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农林院校应帮助大学生强化和内化生态文明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承担起社会生态责任,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自觉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14-10-29.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Ji Yan, Li Xiaolan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Key words: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