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春玲 王显利 王凯英
“慕课”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背景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本的过程性考核方式,使课堂走向学堂,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关注“慕课”的平台建设。为了应对“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逐步建立起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校大力发展“慕课”建设为契机,将现行的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评价机制适当调整。
精品课程具有示范性,特点包括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高校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课都已经建成了校级、省级或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区别“慕课”与精品课考查。
(一)宏观方面。精品课的课程建设者和提供者不必严密组织教学,只展示各项课程资源就可以。从本质上来看,精品课具有静态资源库的特点。简单来说,精品课只是将教师的教简单搬到网络上。而“慕课”则是同时将课堂和考场搬到了网络上。“慕课”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分享、做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与考试、获得证书等功能,是一个完整的动态学习过程,呈现出教学的主体和客体的多元互动,诠释了教学相长的全过程。
(二)微观方面。精品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现象,同时精品课程无法与“慕课”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相提并论。“慕课”不仅共享了课程资源,还成功创新了互联网与教学技术的结合。“慕课”是将原来的长度为40分钟的课程内容,分割成长度为5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各自作出回答,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又动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教师或学生在5分钟内就会在线给予解答。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慕课”从技术上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慕课”的课程设计更精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相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可以按照学习者的兴趣自我探究,从“要我学”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我想学”。在“慕课”模式下,“探究式教学”方法较普遍地得到了实施。
精品课程在教学管理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慕课”则是遵循了学习者的适应性原则,以交互式练习、社区化互动、个性化服务和及时反馈等方式,使学习者充分体验到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愿意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师生互动,这是“慕课”受到学习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大学桥梁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慕课”的教学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设计类课程主要研究桥梁结构的构造原理、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该类课程以“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桥涵水文”、“工程地质”等先修课程为基础,内容繁杂,所涉及的知识点多,难点多,专业性、综合性较强。课程内容以实际桥梁工程项目为背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我国延续了相当长时间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板书演示,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知识素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采用板书结合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逐步普及。但不管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学习者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讲台上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只是以黑板、多媒体为载体教授课程。这种方式影响下学习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在“慕课”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不是面对面授课;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学习者的学习地点不受局限。只需要联接一台电脑和网络,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享受一流大学的一流课程。“慕课”获得成效的前提是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者本人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有严于律己的思想,要自觉地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慕课”取得实效的保障是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要了解和熟悉“慕课”,能熟练操作“慕课”环境,能够独立在网络上参与“慕课”学习。
高校桥梁设计类课程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不适应“慕课”的教学要求。以桥梁工程为例,目前主要讲授各种类型桥梁的构造特征、力学特点、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等专业知识,有些授课内容滞后于桥梁发展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相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点讲授较少,仅对各种施工方法进行简单的概念性介绍,学生对桥梁施工的细节问题难以理解,特别是对某些复杂的施工工艺,如预应力混凝土拱桥的转体施工方法等。而“慕课”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求充分考虑学习者多维度的个性化需求,并要求随时更新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如果不能随时调整,在线的学习者就会离开所在的课堂。目前,“慕课”平台提供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同一门课程往往会由不同的优秀团队精心制作,根据时代发展团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会吸引大量的学习者。为使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设计类课程更加符合专业需求,借鉴“慕课”优质资源的建设模式,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建设出多元互动立体网络教学资源,从而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相当长的时间内,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就是考试,特别是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不关注学生怎么学、教师如何讲解,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根本没有考核。结果就是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单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就业单位的需要,学生的自我满意度不高,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给予否定。“慕课”的考核体系更加灵活,注重个人素养与特色兼备,细分与跨界结合,致力于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个人特点。
“慕课”将不断地促使教师去思考教学的内容、方法、方式等,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设计类课程以“慕课”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改革,必将给师生带来更大的学习空间,更有效地提高课程授课质量。
[1]A.McAuley,B.Stewart.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EB/OL].http://www.el-eamspace.org/Articles/Mooc-Final.pdf,2013
[2]王圣祥.“慕课”对大学数学课程的挑战[J].滁州学院学报,2014
[3]杨小华.“慕课”视角下地理学习资源的有效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4
[4]辛永涛.“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教师,2014
[5]徐永强.“慕课”: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J].热点关注,2013
[6]陈豪.“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4
[7]邓宏钟,李孟军.“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