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健
“农村留守人员”是与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相对应的,当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员外出打工后,留在家乡的三大人群——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统称为“农村留守人员”。本文研究的农村留守老人指的是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无人照顾的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
留守老人是特殊的群体,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经济在转型期必须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老人生活、心理、医疗等问题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和城市协调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关注农村留守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睦及社会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稳定。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沟通方式发生改变,老人与子女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沟通交流问题。虽然外出务工人员提高了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能力,但他们的供养资源出现了货币化趋势。这与传统的赡养相背离,从而动摇了相对保守和稳定的农村家庭结构,进一步影响着农村家庭的和谐稳定,进而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考虑的是要维护农民的利益,把农民的需求放在社区建设的核心地位去考虑。留守老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期产生的特殊群体,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家庭的幸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关爱。只有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才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弱势群体,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合理有序地返乡就业创业,大力发展本地经济,改革农业投入机制,发展特色农业,让更多的百姓不出家门就能致富。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家门,向经济发达的城镇迁移。由于受到城乡传统文化、自身常年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老年人安土重迁,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在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迁移,直接导致大量青年儿女不在父母身边,从而使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疾病困扰较多,权益保障不力。留守老人常年从事繁重的农活,时常担心挂念外出的儿女,甚至还要照顾孙子孙女,生活过得并不如意。有的老人内心孤独,身体有健康隐患,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大,这些问题更是愈演愈烈。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患有慢性疾病,而他们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由于医疗费用较高,以至于可以治好的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治愈。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由于距离的限制而不方便,多数子女关心自己的孩子要多于老人,生活的不易、身体的渐衰让老人们感到苦不堪言。有的子女由于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不按时或拒绝给父母赡养费;有的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睦,甚至不赡养老人。长时间以来,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痛苦不堪。但,至今尚未从法律角度确认留守老人这一法律主体,也没有专门的相关立法,致使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维护。
(二)情感生活空虚,生活质量较差。生存状况指维系人的生命所具备的条件,它是衡量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要包括健康状况、物质条件、精神需求等方面。农村留守老人白天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也就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无其它文娱活动。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只能一个人从早到晚守在空荡荡的家中,缺乏相应的精神寄托。外出打工的子女不太在意对老人的精神关怀,而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平时子女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此外,村里没有老年人活动室,平时的生活比较单一,寂寞孤独成为老人情感生活的主流。在社会保障方面,留守老人每月除了能够领取少量的养老保险补贴外,基本上没有其它补助。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外出务工,主要牵挂的是家中的孩子,给父母的钱除了孩子的日常开销外,所剩无几,留守老人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所以,大多数老人迫于经济压力,饮食非常简单,有时他们一日两餐,生活质量较差。
(三)抚养负担繁重,心理压力颇大。由于受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在城市就读手续比较复杂,且没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因此孩子就被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老人的身上。留守老人在家里照看孩子,在情感上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慰藉,但老人们普遍认为照看孩子常常力不从心。由于大部分老人知识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更不懂教育方法,害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受到子女的责怪,心理压力颇大。另一方面,由于隔代的关系,老人们很疼爱孩子,容易一味地溺爱孩子。良好的教育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留守老人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加上农村校园的教育设施以及师资力量低于城镇水平,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精神层面的问题难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给留守老人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如若照顾不好甚至会受到子女的责骂,就算照顾得很好也未必得到子女更好的关爱。
(四)治安管理薄弱,防范意识不强。虽然现在的社会治安与往年相比有所好转,但是留守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缺乏青壮劳力,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照顾,家中的院门、围墙得不到及时修缮,极易遭到盗窃。由于在农村他们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当犯罪分子打着“免费”的旗号,向老人推销各种保健品、药物、治疗仪时,他们仍本着善良之心热情对待,不能辨别真伪,从而上当受骗。由于大部分老年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后,没有向司法部门求救的意识,从而助虐了盗窃分子,严重损害了社会治安,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难点,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沉重话题。目前,精神孤僻、内心空落是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感受。郑功成教授曾指出:“重视构筑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护网,这个制度或保护网在现阶段可以是低水平的、多层次的或多元化的,但不能有漏洞。”因此,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资源分配者的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留守老人安度晚年。
(一)建立保障制度,完善社保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根本对策上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建立起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救济等多元化的生活保障体系。为切实解决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惠及农村老人的基本医保制度。在新农合报销时,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提供方便,简化冗杂的报销程序,扩大疾病的报销范围,提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为保证留守老人在村内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对农村医疗条件进行改善,加大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另外,针对我国的现状,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差异性,国家应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医疗救助制度》、《遗嘱保险办法》、《特困高龄老人津贴办法》等措施,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权保护,保障老人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倡导孝道文化,强化亲情支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良好的“孝”文化,要引导年轻人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联系,形成尊老爱老、团结和睦的社会风尚。作为子女,要大力发扬尊老敬老的光荣传统,从实际行动中孝敬老人,经常与父母联系,按期给父母赡养费。作为学校,要开设道德课堂,从小就教育孩子养成敬老爱老的良好习惯,树立尊老敬老的道德信念,强化子女敬老养老的责任意识。作为邻居,要开展无偿互助活动,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邻居之间要互帮互助,最大限度地提供帮助。作为政府,要倡导“百善孝当先”,运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开展模范儿媳、孝老敬老好儿女等先进典型评选,把孝敬老人落实在行动中,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增强人们的孝道观念。
(三)建设活动场所,丰富精神生活。政府要为老人开展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为老人精神生活提供多种多样的寄托。根据目前的条件,大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资金短缺,不能立马见效地建立一些休闲场所,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在农村设立农村书屋、活动之家、娱乐园地等场所。此外,也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建立一些本地的旅游特色文化吸引外来游客,这样既可以为老人带来经济收益,又可以为老人带来心理寄托。政府要积极深入基层,主动关注老人的生活问题,组织基层干部汇集多方力量,每逢春节、中秋、重阳等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基层干部应与当地的老百姓经常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四)加强治安管理,营造和谐环境。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治安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作为村委会应在乡镇派出所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村组(社区)治安制度,成立专职治安巡防队,以制度建设推进平安村组(社区)建设。建议在各家各户安装防盗设备,在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增强留守老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司法部门要对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开展法律援助进村组(社区)等活动,为他们开展防盗、防骗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农村留守老人晚年孤寂,生活状况十分艰难。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支撑,使得这部分人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帮助。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很大,而且因为生活上没有子女的帮助显得更加弱势。政府、社会和家庭,应该正视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给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制度保障,最终使农村留守人员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李春艳,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
[3]方菲.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9
[4]崔榕.贫困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