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翻译规范影响下的周瘦鹃翻译研究*

2015-03-18 02:57乔澄澈
外语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周瘦鹃喻体外国文学

乔澄澈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责任编辑孙 颖】

民初翻译规范影响下的周瘦鹃翻译研究*

乔澄澈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民国初期外国文学翻译家希望通过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启蒙民众,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变革,实现富强民主。当时的翻译家大多较为关注翻译文学能否实现预期的社会功用,而并非对原作的忠实,因而在这一历史文化语境下形成民初独特的翻译规范。周瘦鹃作为民初最具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翻译家之一,在上述翻译规范的影响下创造性地进行具有鲜明比喻特征的外国文学翻译。本文拟从译入语视角考察在民初翻译规范影响下周瘦鹃的外国文学翻译特征,尤其是其具有鲜明比喻特征的翻译,即在译作文本中增加各种比喻的操纵现象。

规范;周瘦鹃;比喻;操纵;民初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翻译研究学派非常重视翻译规范研究,拓展翻译研究的观念与视域,重视描述性(descriptive)研究,而不仅是传统的规约性(prescriptive)研究。赫曼斯指出,“文学翻译应该采取描述性的、面向译入语社会的、功能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应该注意译文的产生和接受有何规范和限制”(Hermans 1985:10-11)。研究翻译规范对于洞察和解析译介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民国初期,外国小说翻译蓬勃发展,以周瘦鹃等人为代表的翻译家翻译出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其作品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本文旨在阐述民初翻译规范对周瘦鹃外国文学翻译的影响,着重从翻译规范视角解释周瘦鹃具有鲜明比喻特征的翻译。

1 民国初期的外国文学翻译规范

根据埃文-佐哈(I.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是革新力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文学形式出现的时候,翻译成为发展这种新文学形式库的工具之一;在多元系统尚未定型的阶段,新文学形式会尽量使用已更新的文学语言,以满足新涌现的读者群,而翻译文学的作用就是满足这种需要(Even-Zohar 1990:46-47)。埃文-佐哈的观点恰好可以解释民国初期蓬蓬勃勃的外国文学翻译高潮。

民国初期,由于梁启超、林纾、鲁迅、周作人、周瘦鹃和胡适等人对于外国文学及其社会使命的认识,以及他们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使得当时的外国文学翻译拥有极高的地位。当外国文学翻译初露头角,翻译文学的社会功用就被提到首要位置,外国小说的翻译尤其如此。外国文学翻译承担着救亡图存、启蒙新民的社会功用,对于更新各种价值观念、树立新道德和提倡新风俗也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说肩负着振奋国民灵魂的重任,但是由于当时国人创作的小说数量较少,内容与叙事形式因循守旧,因此只能通过阅读翻译小说来达到上述目的。老棣曾评价说,“自文明东渡,而吾国人亦知小说之重要,不可以等闲观也,乃易其浸淫‘四书’‘五经’者,变而为购阅新小说,斯殆风气之变迁使然欤?惜夫前著无多,今日尚多乞灵于译本耳”(陈平原 夏晓虹 1997:227)。中华书局的译书广告中就明确提到,该书局出版的翻译小说“概以宗旨纯正,趣味浓郁,并使读者得以练习人情洞明世故为主”。

周瘦鹃也意识到小说的社会价值与教化功能,他认为小说家“均与一代文化,有莫大之关系。心血所凝,发为文章。每一编出,足以陶铸国民新脑。今日欧美诸邦之所以日进于文明者,未始非小说家功也”(范伯群 2011:58)。可见周瘦鹃的外国文学翻译与他所在时代的文化语境以及翻译规范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晚清以降,翻译小说开始进入整个文化文学系统,到民国初年,翻译不再是边缘化、处于次要地位的活动,而是译者传递人生哲学、启迪民风民智的重要手段。民初译者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服务于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通过启蒙民众,实现富国强民,并为自由民主梦想提供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导。因此,译者的首要职责并不是忠实地再现原文,而是翻译文学能否实现预期的社会功用。在上述文化语境下形成民国初年的外国文学翻译规范。当时文学翻译的主流规范是翻译的实用理性、达旨和译意的翻译策略、因袭与归化的表现形式以及译家与读者共谋而认可和接受的从直译到改译再到凭空杜撰等多种译作形态。当时翻译的一大特点是译者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可以将原著适当改写以适应当时民初的社会环境,为符合译入语的规范,译者甚至可以在译文中增加原作文本中没有的内容。

作为最早一批向民初读者译介外国短篇小说的翻译家,周瘦鹃显然充分考虑了民初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兴味。民初读者早已熟稔中国文化,并已习惯阅读章回体小说。周瘦鹃在翻译时,始终立足于读者的文化体验与认知模式,用读者能够理解的形象传递原文包含的信息。

关于外国文学中译,钱钟书提到,译者“是个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读者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读者去喜爱外国作品(钱钟书 1994:81)。这一分析非常适合于周瘦鹃的外国文学翻译。他不仅是成功的居间者或联络员,而且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者的职责,使其以拓宽民初读者的阅读视野为己任。他积极地向民初读者译介外国作品,传播异域文化,让民初读者在中国典籍以及章回小说之外获得新的文化滋养。为让民初读者理解源语文化,他尽可能地采用读者熟悉的意象来进行比拟。换言之,他重视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按照图里(G.Toury)的定义,遵循译入语文化的规范会让译文文本拥有较高的可接受性(Toury 2001:57)。在周瘦鹃看来,只有读者接受他的译本,他才能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人生抱负、文化诉求、审美倾向,才能成功地用自己的译作去影响读者。

2 民初翻译规范与周瘦鹃的翻译取向

陈平原认为,“一个时代的艺术风尚制约着翻译家的审美趣味,并最终在译作中打上深刻的烙印”(陈平原 2005:41)。周瘦鹃的翻译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的译文受到民初翻译规范的深刻影响。他采用民初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与文学意象去再现源语文本,注重翻译的实用理性与译文可接受性,并按照译入语的文化规范操纵和改写文本。

当时译者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林纾和薛绍徽为代表。他们不懂外文,对源语的语言和文化都知之甚少,但这类译者的汉语(古文)造诣很高,他们采取与朋友或家人合作的方式翻译外国作品。二是“豪杰译”的译者,他们在翻译作品时,大多采取节译、选译的方式。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只重点翻译进化论的部分,而伦理学的部分则不是严复关注的焦点。这类译者关注的不是完整地翻译整部作品,而是按照译者个人的理解,着重呈现他们认为对民初读者最有益的部分。三是采用译述或改写的译者,他们认为著译之间可以自由转换。包天笑在翻译《馨儿就学记》就加入包家的故事,写成《扫墓》一节。(包天笑 2009:384) 有些译者为达到渲染某种气氛的目的,甚至将原著的悲剧结尾改成喜剧结尾。

在民初翻译规范的规约和影响下,周瘦鹃形成独具特色的翻译特征。周瘦鹃英文功底扎实,无需与他人合作就可以独立进行翻译。由于周瘦鹃的翻译作品多为短篇小说,他能够紧扣原文,较少删节,尽最大可能地为读者呈现出原著的全貌。作为一个多产的译者,他翻译的很多作家作品都是第一次在中国译介,没有前人现成的译本以资参考。

斯内尔-霍恩比(M.Snell-Hornby)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语际转换,而是跨文化转换。因此,原文文本是融合语言、文化、经验和感知的统一体,译者需要按照自己理解,把这个统一体呈现在读者面前”(Snell-Hornby 1988:43)。周瘦鹃在呈现译文文本的时候,经常采取增加比喻的方法,他结合民国初期的社会语境,形成既能反映原文特点又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的译文文本。这种翻译策略旨在使译作生动形象,有助于译本的传播和译文读者的接受。

钱钟书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性质和情感价值”在于“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两个所比的事物必须有相同之处,否则无法将两者相提并论,但是这两个事物又必须有不同之处,否则无法分辨彼此;尤其是,不同之处越多越大,比喻就越新颖(钱钟书 1994:42-43)。周瘦鹃在译文中经常运用鲜明生动的比喻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他在译作中使用的喻体是民初读者熟悉的形象,但是他所建立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是译文读者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些新奇的比喻恰如其分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在含义,为译文读者生动地再现原文所描绘的文学场景。

比喻翻译研究多以源语言为出发点,但是图里认为,从译入语的视角研究比喻翻译,可以让我们对比喻翻译有更深刻的认识(Toury 2001:83)。本研究从译入语视角考察比喻翻译,重点关注并讨论英文原作中没有使用比喻,但是周瘦鹃却在译作中增加比喻的情况。通过对照原作与译作,可以发现周瘦鹃增加的比喻主要是图里提出的两种情况,一种是非比喻译为比喻,即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原文的概念与意义;一种是零译为比喻,即在原文中根本看不到需要,完全是在译文中无中生有的比喻(Toury 2001:83)。许钧指出,“评价一个文学形象再现是否成功,不仅应该看译文与原文形象是否吻合,还要衡量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对这一形象的反应是否一致”(许钧 2012:114)。按照这个标准去考量周瘦鹃的译本,他的翻译是成功的。虽然表面上看他的翻译与原文在细节上并不是一一对应,但是却完整而贴切地传递出原文的内容。

通过在译文中增加比喻,周瘦鹃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实际上,有些生僻难懂的词,即使直译出来,民初读者也未必能完全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凡是遇到这种情况,周瘦鹃喜欢增加比喻,通过采用中国读者熟稔的概念与表达,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原作的意味。有时为使译作文本形象生动,周瘦鹃也经常增加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在增加的明喻中,他经常用“如”、“若”、“类”、“似”、“好似”、“好像”和“仿佛”等喻词引领比喻。

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认为“文化不仅包含在语言的语义结构中,而且还体现在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上,这些习惯表达方式反映并且指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的使用者通过使用不同的隐喻以不同的方式看待现实社会”(Lakoff, Johnson 1980:3)。在译介过程中,周瘦鹃通过增加比喻将民初社会的文化意象与原文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引导读者去理解源语文本赖以存在的社会语境。

3 周瘦鹃具有鲜明比喻特征的翻译

为管窥周瘦鹃的译介特征,笔者选取周瘦鹃翻译的5篇短篇小说《帏影》、《噫,归矣》、《缠绵》、《红楼翠幙》和《黑别墅之主人》中的5个典型译例。这5篇短篇小说都是周瘦鹃早期的翻译作品,译笔流畅优美,语言文白夹杂,最初都发表于周瘦鹃自己主编的杂志《礼拜六》上,后来又都被收入1917年出版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中。这些译本能够突出代表周瘦鹃的翻译成就,鲁迅对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给予极高评价,称其是“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瞿光熙 1984:8)。

通过剖析这些典型译例,我们发现为让民初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进而接受他的译本,周瘦鹃通过增译的策略操纵文本,尤其是增加具有鲜明比喻特征的译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周瘦鹃增加的比喻可以大体分为4类,分别是喻体来自动物的比喻、喻体来自人物的比喻和喻体来自神话的比喻以及喻体来自生活情境的比喻。下面拟逐一进行讨论和分析。

3.1 喻体来自动物的比喻

① The scene was cheerful and animated, in spite of the somber shade between the high brick buildings.Here were pompous merchants, in white wigs and laced velvet; the bronzed faces of sea-captains; the foreign garb and air of Spanish creoles; and the disdainful port of natives of Old England; all contrasted with rough aspect of one or two back-settlers, negotiating sales of timber, from forests where axe had never sounded.Sometimes a lady passed, swelling roundly forth in an embroidered petticoat, balancing her steps in high-heeled shoes, and courtesying, with lofty grace, to the punctilious obeisances of the gentlemen.(TheWhiteOldMaid)//当这日夜交替的时候,街中的情景,却分外好看,也有便便大腹的商人,带着白色假发,穿着天鹅绒衣服,在那里憧憧往来。也有船上的船主,航海回来,及时行乐。那一副紫棠色的面皮,分明是航海家的招牌。余外更有西班牙的侨民咧,旧英伦的土人咧,一个个都忙着奔走。百忙中偶有一二个妇人亭亭而过,穿着锦绣衣裳,踏着高底蛮靴,瞧去好似一只孔雀。遇见熟识的绅士们,向她施礼,她也殷勤回礼,那千娇百媚的仪态,真个使人销魂。《帏影》(周瘦鹃 1987:379-380)

对于有些英文单词,周瘦鹃觉得直译并不能充分表达出原文的含义,他会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比喻。例①原文提到the bronzed faces of sea-captains,这是表明船长拥有紫铜色的脸庞。而周瘦鹃在译文中,不光提到“紫棠色的面皮”,还增加一个暗喻“分明是航海家的招牌”,这个比喻清楚地表明这是航海家特有的脸色,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周瘦鹃对于船员生活非常熟悉,他父亲周祥伯受雇于上海招商局,在江宽号轮船上担任账房先生,经常往返于上海至汉口之间。基于自己的人生阅历,周瘦鹃翻译出民初读者最容易理解的译本。这样的译文受到民初读者尤其是内陆城市读者的欢迎。

周瘦鹃将high-heeled shoes翻译成“高底蛮靴”,一个“蛮”字体现出这是外国女性常穿的鞋子。但是民初读者对于高跟鞋并不熟悉,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女性穿上高跟鞋后走路的姿势,他增加一个比喻:“瞧去好似一只孔雀”。他又增加一句话评论女性回礼的姿态,“那千娇百媚的仪态,真个使人销魂”,这种典型的鸳鸯蝴蝶派文风是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阅读兴味。

3.2 喻体来自人物的比喻

② He was clean-shaven and firm lipped, with a bright eye and a head that poised itself upon his great shoulders like an eagle on a rock.His back was as straight and square as a grenadier’s, and he switched at the pebbles with his stick in his exuberant vitality.In the buttonhole of his well-brushed black coat there glinted a golden blossom, and the corner of a dainty red silk handkerchief lapped over from his breast poc-ket.(Sweethearts)//脸儿上剃得牛山濯濯似的,十分光洁。嘴唇抿紧着,已很红润。目光明亮,炯若春星。头儿搁在那两个广肩上,活象一只神鹰,躲在岩石上边。他的背儿挺得很直,很有百战健儿的状态。手中的手杖,敲着地上的石子,那样儿也煞是兴头。身上着一件刷得洁无纤尘的黑衣服,钮孔里插着一朵艳艳金黄色的花儿,胸口袋中露出一角红罗帕,好似美人儿香闺中的东西。《缠绵》(周瘦鹃 1987:180)

例②的原文出自于英国作家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的短篇小说Sweethearts.文中老者为迎接去苏格兰探亲的妻子返家,外貌和衣服都进行了精心修饰。周瘦鹃的译文生动地刻画出老者神采奕奕的形象。原文中有一个明喻like an eagle on a rock,周瘦鹃在译文中保留这个比喻“活象一只神鹰,躲在岩石上边”。由于东西方读者拥有共通的对于鹰的理解,周瘦鹃在译文中沿用这个比喻。上述翻译特征印证图里所说的“比喻译为‘相同的’比喻”的情况(Toury 2001:82)。对于原文中的另一个明喻as straight and square as a grenadier’s,周瘦鹃则将其译为暗喻“很有百战健儿的状态”,这是图里所说的“比喻译为‘不同的’比喻”的情况(Toury 2001:82)。因为民初读者对于原文中“投弹手”(grenadier)的意象感到陌生,所以周瘦鹃选用“百战健儿”作为喻体。受到评书话本和章回小说耳濡目染的读者当然能够理解“百战健儿”的意思。

由于对英国的服饰文化了解不多,对于原文中男性胸前口袋中插着的装饰性手帕,周瘦鹃评论为“好似美人儿香闺中的东西”。这个增加的比喻也是典型鸳鸯蝴蝶派香艳缠绵的文字。

3.3 喻体来自神话的比喻

③ Nellie was a pretty, plump, and foolish little thing, and would do just as her father wished.(TheManofNoAccount)//南丽雏莺生小,娇憨泥人,貌复妷丽如仙子,生而婉嫕,善事其父。《噫,归矣》(周瘦鹃 1987:421)

周瘦鹃把原文中的pretty翻译成“貌复妷丽”,同时他又增加一个比喻“如仙子”。因为民初读者很难把丰满和美丽联系在一起,周瘦鹃没有直译原文中plump一词,而是把这个词与原文中的foolish和little等词合并翻译成“雏莺生小,娇憨泥人”,着意刻画出南丽小鸟依人的形象。原文中南丽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女孩,只会按照父亲的要求行事(would do just as her father wished),但是周瘦鹃认为这是一种孝顺的美德,将其翻译成“生而婉嫕,善事其父”,这是按照译入语文化的标准来改写原文,译文对于南丽的评价完全是正面的。

④ The captain walked to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The moon had gone in again, and it was raining heavily.He could hear the deep sough of the wind, and see the dark loom of the trees, all swaying in one direction.It was a sight, which gave a zest to his comfortable quarters, and to the cold fowl and the bottle of wine which the butler had brought up for him.(TheLordofChateauNoir) //甲必丹盘散步至窗前,张目以瞩窗外,则见明月斗隐,雨又髟髟而下。尖飙翦树,枝叶并作一团,向天空而摇。天地都晦冥,作深黑色。甲比丹一见窗外凄凉之状,则觉身处此室中,直如驾云骈而登天堂。炉火送暖,烛光弄影,在在若含春气。而红酒冷鸡,罗列当前,尤视作大皇帝之玉食。《黑别墅之主人》(周瘦鹃 1987:190)

颜色描写历来是周瘦鹃译文的重点,他增加颜色描写“天地作深黑色”。接下来他又增加一个比喻“直如驾云骈而登天堂”,这和后面对食物的描写“大皇帝之玉食”一脉相承。周瘦鹃把原文的a sight具体描绘为“凄凉之状”,又将原文中的comfortable具象化为“炉火送暖,烛光弄影”,周瘦鹃又用一个比喻“若含春气”来总突出描绘这种舒适温暖的氛围。

3.4 喻体来自生活情境的比喻

⑤ Over his bed in his tidy quarters hung the photograph of a young lady who was known to be the young lady; which when the regiment,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happened to see it, left no doubt in its mind as their comrade’s taste.It was evident even from that badly-coloured photograph that Miss Madeline Spenser had the making of a lovely figure and a pair of wonderful eyes.(TheBlueCurtains) //其寝处床上,恒悬一少妇小影。此画中爱宠者,芳名曰梅蒂玲施宾瑟。玉影婀娜,双波盈盈如明月,瓶之意中人、心上人也。《红楼翠幙》(周瘦鹃 1987:156)

在例⑤中,周瘦鹃采取译述的方法,并没有逐字去对译原文。英文提到梅蒂玲有一双极漂亮的眼睛,周瘦鹃增加一个比喻:“盈盈如明月”,这是民初读者非常熟悉的意象。他按照中国美人的标准来描述梅蒂玲美丽的眼睛,双瞳剪水,明眸善睐,盈盈如明月。通过这个比喻,中国读者立刻就对梅蒂玲形成深刻印象。对于民初读者来说,阅读周瘦鹃的译文才能达到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相同的效果。

例②中原文描述老者的眼睛是a bright eye,表明其眼睛炯炯有神。在周瘦鹃的译文中,不光提到“目光明亮”,还加上一个引申的比喻,将眼睛的明亮程度比喻成“炯若春星”,让读者一下就能感知到老者眼神的明亮程度,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是描述人的眼睛,老者眼睛被比喻成春天的星星,而少妇眼睛则被比喻成明月,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比喻,周瘦鹃将不同人物鲜明的外貌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周瘦鹃在翻译文本时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根据行文的需要,自由地把原来的比喻翻译成非比喻,或是把原文中不是比喻的地方翻译成比喻。他按照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增加精妙且传神的比喻,表面上看,似乎是增加了原文文本没有的成分,但是这些带有比喻特征的译文恰当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意义。生动鲜明的译文有助于读者理解译本,同时也保证了周瘦鹃的译本获得最大程度的可接受性。

4 结束语

本文从民初翻译规范的视阈考察周瘦鹃具有比喻特征的外国小说翻译,讨论民初外国文学翻译规范的影响,以及周瘦鹃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归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比原作与译作,发现周瘦鹃增加的比喻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喻体来自动物的比喻、喻体来自人物的比喻、喻体来自神话的比喻以及喻体来自生活情境的比喻。这些民初读者耳熟能详的喻体,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原作以及自觉地接受译作。他自由地在译作中增加比喻,旨在通过不同的喻体及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精准地描摹源语文本的内容,达到让译入语读者最大程度地理解原文和源语文化的目的。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陈平原 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范伯群.周瘦鹃文集(第四卷)[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11.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瞿光熙.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许 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周瘦鹃.欧美名家短篇小说[M].长沙:岳麓书社, 1987.

Doyle, A.C.Sweethearts[J].McClure’sMagazine, 1894(10).

Doyle, A.C.The Lord of Chateau Noir[A].In: Doyle, A.D.(Ed.),TheConanDoyleStories[C].London:Butler & Tanner Ltd.1929.

Even-Zohar, I.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J].PoeticsToday, 1990(1).

Haggard, H.R.The Blue Curtains[A].In: Haggard, H.R.(Ed.),SmithandthePharaohsandOtherTales[C].New York:Longmans, Green, 1921.

Harte, B.The Man of No Account[A].In: Harte, B.(Ed.),SelectedStoriesandSketche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Hawthorne, N.The White Old Maid[A].In: Hawthorne, N.(Ed.),TalesandSketches[C].New York: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 1982.

Hermans, T.TheManipulationofLiterature:StudiesinLite-raryTranslation[M].London:Croom Helm, 1985.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Snell-Hornby, M.TranslationStudies:AnIntegratedApproac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8.

Toury, G.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ZhouShoujuan’sTranslationundertheInfluenceofTranslationNormsinEarlyRepublicanPeriod

Qiao Cheng-ch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Translator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im to enlighten the public by translating foreign literary works, which they hope will in turn facilitate the reform and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Transl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than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work.Unique norms come into existence with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translators in that period, Zhou Shoujuan creatively translates by means of introducing a variety of metaphor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arget language.Zhou Shoujuan employ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manipulating the text in terms of adding metaphors.

norms; Zhou Shoujuan; metaphor; manipulatio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定稿日期:2014-06-15

I05

A

1000-0100(2015)05-0086-5

*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YETP0585)的阶段性成果。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5.018

猜你喜欢
周瘦鹃喻体外国文学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周瘦鹃钟情紫罗兰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周瘦鹃的初恋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清末民初外国短篇小说中译研究*——以鲁迅、胡适与周瘦鹃为中心的考察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周瘦鹃与上海电影的不解之缘